朝鮮 (地區)
朝鮮,又稱韓國、高丽,是东亚一個地区[3],位于欧亚大陆东端,包含朝鲜半岛 (韓半岛)、济州岛和朝鲜半岛附近的几个小岛屿。朝鲜位于汉字文化圈内,传统上深受汉文化影响[4],也在建筑、音乐、绘画、书法和民俗等方面有相当多独有的特征。自1948年以来,朝鮮分治为两个主权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及大韩民国[5],两者均在宪法中宣称本国为朝鲜(韩国)全境的代表[6][7],直到2024年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宣布不再追求与韩国统一为止[8][9]。朝鮮東北接壤俄罗斯,北面接壤中华人民共和国,通過朝鲜海峡和日本海與日本隔海相望。
朝鮮 | |
---|---|
国歌: | |
首都 | |
官方语言 | 朝鮮語 |
官方文字 | 諺文 |
政府 | |
金正恩 | |
• 韓國總統 | 尹錫悅 |
• 朝鮮內閣總理 | 金德训 |
• 韓國國務總理 | 韓悳洙 |
立法机构 | 最高人民會議(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國會(大韩民国) |
成立 | |
• 古朝鮮 | 前2333年10月3日 (傳說) |
• 衛滿朝鮮 | 前194年 |
• 三國時代 | 前57年 |
• 统一新罗时代 | 668年 |
• 高麗王朝 | 918年 |
• 朝鮮王朝 | 1392年7月17日 |
• 大韓帝國 | 1897年10月12日 |
• 日韓合併 | 1910年8月29日 |
• 三一運動 | 1919年3月1日 |
• 大韓民國建立 | 1948年8月15日(大韓民國) |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建立 | 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 朝鮮戰爭 | 1950年6月25日-1953年7月27日 |
1991年9月17日 | |
面积 | |
• 总计 | 219,155平方公里[1][2] |
人口 | |
• 2017年估计 | 7700萬 |
• 密度 | 349.06/平方公里 |
时区 | UTC+09(韩国标准时和平壤時間) |
行驶方位 | 右 |
电话区号 | +850(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82(大韓民國) |
互联网顶级域 | |
网站 |
考古学证据显示,朝鲜从无文土器时代(公元前1500年-前300年)开始逐渐进入农业社会[10]。朝鲜国家的早期起源仍然很不明确[10],根据史籍记载,其线索或许可以追溯到檀君朝鲜和箕子朝鲜[11]。经过汉四郡对朝鲜半岛北部的统治[12],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国家在公元前后开始崛起。经历了三国时代的纷争,新罗终于在676年完成统一。自此朝鲜历经新罗、高丽和朝鲜王朝三个王朝,几乎维持了一千多年的统一局面[lower-alpha 1][10]。朝鲜在19世纪后期开始遭受列强入侵,并在甲午战争后被逐步纳入日本的势力范围,直到1910年日韓合併,朝鲜王朝灭亡[1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朝鲜摆脱日本殖民统治,却在1948年后在事实上分裂成南北两个主权国家:大韩民国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14]。1950年-1953年的朝鲜战争以南北停战告终,两个政权隔军事分界线对峙的局面持续至今。
名称
对朝鲜半岛上文明的称呼有朝鲜(조선)、韩(한)、高丽(고려)等。朝鲜有“朝日鲜明”的字面意义[15][lower-alpha 2],最早可追溯到古朝鲜时期[16]。汉朝时曾在今平壤附近设朝鲜县,为乐浪郡治所[17]。韩在朝鮮語里有“大”的意思[15],来自古时对朝鲜半岛南部地区[18][19]及当地政权(三韩)的称呼。隋唐以来,“三韩”也被引申于指代高句丽领土或故地,包括今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地区[20][21]。高丽有“山高水丽”的含义[15],起初被用于东北亚国家高句丽的简称[22],之后被统治朝鲜四百多年的高丽王朝沿用[23]。
中文 | 谚文 | 历史政权 | 出现书目 | 记载 |
---|---|---|---|---|
朝鲜 | 조선 | 檀君朝鲜、箕子朝鲜、卫满朝鲜、朝鲜王朝、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山海经·海内经》 | 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朝鮮。[24] |
《三国遗事》 | 魏書云:乃往二千載有壇君王儉,……,開國號朝鮮。[16] | |||
《東國輿地勝覽》 | 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25] | |||
韩 | 한 | 馬韓、辰韓、弁韓、大韩帝国、大韩民国 | 《三国志·魏志》 | 韩在带方之南,东西以海为限,南与倭接,方可四千里。[18] |
《三国史记》 | 寡君问(闻)南韩有圣人出,故遣臣来享。[19] | |||
高丽 | 고려 | 高句丽、高丽王朝 | 《资治通鉴》 | 高丽小虏,侮慢上国;今拔海移山,
犹望克果,况此虏乎![22] |
东国[lower-alpha 3] | 동국 | - | 《明詩綜》 | 朝鮮君臣……咸有詩篇繼和,極東國一時之盛。[26] |
历史
上古史和古朝鲜
朝鲜地区出土最早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是平壤以南的黑隅里遗址,距今约40-60万年[27]。朝鲜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于约公元前8000年,考古证据显示当时在沿海地区已经出现简单的半定居式聚落和半地穴式房屋[28]。朝鲜新石器时代以出土带有纹样的陶器为特征, 被称为栉文土器时期[28]。在随后的无文土器时期(约开始于公元前1500年),朝鲜开始进入铜器时代,小米和水稻的种植技术逐渐传播开来[28]。约公元前300年,朝鲜开始出现早期的铁制品[4]。
朝鲜神话中有“檀君开国”,描述天帝之子檀君下凡与熊女诞育人类,也成为朝鲜的开创者[16]。檀君被认为与尧是同一时期的人物,其开创朝鲜的日期经计算被定为“公元前2333年10月3日”,即“尧即位后的第15年”[4]。除檀君神话外,箕子朝鲜是朝鲜建立的另一传说。《尚书大传》记载,周武王在伐纣胜利后,释放了被俘的商朝大臣箕子。箕子其后出走朝鲜,周武王便将朝鲜作为他的封地[29]。根据《三国遗事》的说法,檀君也因为箕子的到来而决定归隐阿斯达山做山神[16]。然而,由于史料记载自相矛盾、不能被考古发现验证[lower-alpha 4][30][31][32],箕子朝鲜作为朝鲜早期政权的地位难以证实。
中世史
约公元前194年-前180年之间,燕人卫满在当地汉人的帮助下掌握权力自立为王,史称卫满朝鲜[4]。公元前108年,汉武帝灭卫满朝鲜,在辽东及朝鲜半岛北部置汉四郡。汉四郡的设立,把朝鲜地区与汉朝在贸易、技术和文化上联系起来,对朝鲜的发展有重要作用[4][33]。当时在汉四郡北方有高句丽、扶余、沃沮、濊貊等部落,南方有馬韓、辰韓、弁韓等部落。随着汉室衰微、西晋内乱,朝鲜的本土政权逐渐兴起。高句丽和百济在4世纪时完全吞并汉四郡,朝鲜迎来以本土政权为主导的时期[4]。
5世纪时,朝鲜进入三国时代,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个主要政权并立。三国中高句丽地处北部,由扶余人建立,曾屡次和辽东的汉族政权发生冲突,后向西扩展疆土至辽河[34][35][36][37]。百济位于西南,由扶余人整合周围马韩部落建立,语言文化与高句丽十分相似[34][35][37]。新罗位于东南,由辰韓中的一部发展而来,是三国中中央集权建立较晚者[35][37][38]。高句丽和百济最早于4世纪、新罗于6世纪时开始接受佛教作为主流信仰[38],而三个国家均在语言、文学和政治制度上受到汉文化的影响[39][40]。弁韓被伽倻所吸收。伽倻後來又與新羅融合。
6世纪初期,新罗陆续吞并伽倻各部;6世纪中期,新罗与百济结盟击败高句丽、后又撕毁盟约打败百济,从而获得整个汉江流域。7世纪时,新罗与唐联盟,陆续攻灭百济和高句丽,之后又通过罗唐战争确保自身对大同江以南的统治[4]。朝鲜自此结束分裂局面,进入统一新罗时代。统一新罗在文化、艺术、宗教、商业、教育和科技上均取得快速发展[38],完成统一的文武王逝世时,还曾出现“薄赋省徭,家给人足;民间安堵,域内无虞;仓廪积于丘山,囹圄成于茂草”[41]的盛世场面。统一新罗在8世纪末开始走向衰落,至9世纪末真圣女王治国无方,国内爆发大量起义[42]。
10世纪初,王建灭掉后百济和新罗,开创了新的统一政权高丽王朝[43]。高丽(英語:Goryeo,也拼寫為Koryŏ)其名称後來发展为现代的外来语“Korea”。1234年,高麗人發明了金屬活字印刷术[44][45][46]。但是在13世纪,隨著蒙古帝国多次入侵大大削弱了高麗的实力,高麗在经过数十年的战斗后最终成为元朝附庸国(征东等处行中书省)。在高麗恭愍王通過军事抵抗结束了蒙古在高丽的政治影响之后,激烈的政治冲突随之而来,高丽最终被在1392年7月由李成桂建立的朝鲜王朝所取代。朝鮮王朝先後臣服於明朝和清朝。
朝鲜王朝的前200年相對和平。在此期间,朝鮮世宗在15世纪创建諺文,儒家思想的影响力日益增强。1592年日本入侵朝鮮,爆發了壬辰戰爭。17世紀初後金(滿清)先後對朝鮮發動丁卯戰爭和丙子戰爭,迫使朝鮮斷絕與明朝關係。在朝鮮王朝后期,朝鮮由於實行孤立主义政策以至於被西方稱之為隐士王国[47]。
近世史
19世纪后期起,朝鲜在国内外的政治压力下逐渐对外开放,开始与西方国家缔结正式条约,也同时成为日本帝国的征服对象[47]。1895年,清朝在甲午战争结束中戰敗,中国和朝鲜的宗藩关系被取消[48],大韓帝國随后于1897年成立。新成立的大韩帝国对内进行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对外在日俄两国间左右摇摆,最后倒向日本[49]。1910年,大韩帝国被日本吞并,朝鮮進入日治時期[13]。日本對朝鮮的统治直到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結束。
1945年,苏联和美国达成协议,同意在日军投降後,以北緯三十八度線將朝鲜一分為二,北方由苏联占领,南方由美国占领[50]。1947年后,随着冷战的开始,在朝鮮半島上建立單一國家的希望破滅。1948年,朝鲜半岛南部成立親西方的國家大韩民国,李承晚任首任韩国总统。同年随后,朝鲜半岛北部成立由蘇聯扶持的社会主义國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为首任内阁首相[51]。
苏美占领军先后撤离之后,南北方围绕统一的矛盾日益激化,这导致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由于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和中國人民志願軍的介入,戰爭陷入對峙僵局。1953年交戰雙方簽署停戰協定,但没有簽署正式的和平条约。此後朝鮮地區分裂至今,朝韩两国政府都宣称自己是朝鮮地区唯一的合法政府。1991年9月17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和大韩民国同時加入聯合國[52]。
朝鲜统一问题
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托管问题,南北方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政权。随即,美苏陷入冷战,南北双方陷入了朝鲜战争。板门店协定签署后,双方停战,但关系长期紧张。虽然朝鲜半岛被分裂为两个政治实体,但朝韩两国在各自的宪法中均表明朝鲜半岛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双方也没有停止南北统一的努力。但由于南北於政治、經濟上均存在懸殊差異,以及中、美、日、俄四國对朝鲜半岛问题的强大影响及政治角力,朝韩統一问题现在一直处于搁置狀態,沒有具體進展。而韓國內部也有反對統一的主張,有些年輕人甚至認為與貧窮的朝鲜統一將拖累韩国的發展。[53]
地理
朝鲜处于亚欧大陆的东端,西临黄海,东临日本海。除沿海岛屿外,绝大部分领土位于长约1000公里,宽约240公里[4]的朝鲜半岛。朝鲜多山,山地约占总面积的70%,东部的太白山脉横亘南北[27]。东南沿海和济州岛属暖温带,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半岛大部属中温带,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最北部属寒温带,植被以针叶林为主[27]。
历史上的朝鲜疆域历经多次增减。5世纪起,高句丽曾统治今天中国东北地区的大片领土(包括整个辽东半岛在内)[54]。7世纪的唐-高句丽战争和唐-新罗战争之后,新罗大体控制了大同江以南的朝鲜半岛[55],而高句丽的其余故地则被唐朝和后来的渤海国占据。新罗灭亡后,高丽王朝和朝鲜王朝以新罗领土为基础,缓慢向北扩张。10世纪时高丽王朝领土北扩至鸭绿江附近[56],12世纪时领土到达今天鸭绿江畔的义州[57],又吞并济州岛的耽罗国[58]。15世纪,朝鲜世宗在位时通过婆猪江战斗将鸭绿江、图们江以南的女真据点全部移除[59],奠定今天朝鲜北部边境的基础。
文化艺术
朝鲜文化是朝鲜民族自古不断演化发展形成的民族思想、理念、风俗和习惯。虽然朝鲜战争后朝鲜半岛的南北对峙导致了南北朝鲜现代文化的差异,但双方传统文化却一脉相承。朝鲜半岛在历史上与中国有着密切的交往,因此朝鲜半岛传统文化深受中国文化影响,不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相比,朝鲜半岛传统文化有着其独特的文化特征。[60]
语言文字
朝鲜语是朝鲜自古以来的通用语,也是目前大韩民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的官方语言,目前有超过7500万使用者[61]。朝鲜语是一种无声调的黏着语,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尾变化表示,语音在结合过程中经常出现音变。朝鲜语系属地位未定,普遍认为与之相似度最高的语言是日语和阿尔泰语系诸语言。虽然充斥着大量汉字词,但朝鲜语的原生词汇和汉语差别很大,语法也大不相同[4][15]。
谚文是朝鲜语使用的表音文字。它既简单又具系统性,可以全面记录朝鲜语的语音。在谚文发明前的数个世纪中,朝鲜借用漢字记录朝鲜语[62]。在朝鲜世宗的组织下,谚文于1443年创立,并于1446年被推行[63]。由于精英阶层以汉字为正统、阻挠谚文推广[62],谚文在20世纪前应用有限。16世纪时,谚文主要被用于漢字学习时的注音工具;直到19世纪,使用者仍然局限于妇女儿童和劳动阶层[4][62][64]。经过20世纪的大力推行,目前朝鮮半島大部分的日常出版物均完全以谚文写成[64]。
行政區域
以下列出现行位于朝鲜半岛上之两个分裂国家,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大韩民国之行政区划。现今南北朝鲜的行政区划均以朝鲜王朝时期的「朝鲜八道」作为基础,朝鲜八道一词有时也被当作韩国行政区划、或朝鲜半岛全境的统称。
朝鮮八道 | 現時分區 | 朝鮮語 | 首府 | 人口(人) | 面積 (平方公里) | ||
---|---|---|---|---|---|---|---|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 |||||||
平安道 | 平壤直轄市 | 3,255,388 | 3,194 | ||||
新義州特別行政區 | 349,500 | 132 | |||||
平安北道 | 新義州市 | 2,450,110 | 12,191 | ||||
平安南道 | 平城市 | 3,597,557 | 12,330 | ||||
南浦特別市 | 455,000 | 829 | |||||
慈江道 | 江界市 | 1,147,946 | 16,613 | ||||
咸鏡道 | 咸鏡北道 | 清津市 | 2,327,000 | 15,980 | |||
咸鏡南道 | 咸興市 | 3,050,000 | 18,534 | ||||
兩江道 | 惠山市 | 660,000 | 13,880 | ||||
羅先特別市 | 205,000 | 746 | |||||
黃海道 | 黃海北道 | 沙里院市 | 2,113,672 | 8,157 | |||
黃海南道 | 海州市 | 2,310,485 | 8,450 | ||||
京畿道 | 开城特级市 | 308,400 | 1,309 | ||||
江原道 | 江原道 | 元山市 | 1,477,582 | 11,091 | |||
大韓民國() | |||||||
京畿道 | 首爾特別市 | 中區 | 9,853,972 | 606 | |||
京畿道 | 水原市 | 8,937,752 | 10,136 | ||||
仁川广域市 | 南洞區 | 2,466,338 | 958 | ||||
江原道 | 江原道 | 春川市 | 1,484,536 | 16,536 | |||
全羅道 | 全羅北道 | 全州市 | 1,887,239 | 8,047 | |||
全羅南道 | 务安郡 | 1,994,287 | 11,956 | ||||
光州广域市 | 西區 | 1,350,948 | 501 | ||||
濟州特別自治道 | 濟州市 | 512,541 | 1,846 | ||||
慶尚道 | 慶尚北道 | 安東市 | 2,716,218 | 19,021 | |||
慶尚南道 | 昌原市 | 2,970,929 | 10,518 | ||||
釜山广域市 | 蓮堤區 | 3,655,437 | 765 | ||||
大邱广域市 | 中區 | 2,473,990 | 886 | ||||
蔚山广域市 | 南區 | 1,012,110 | 1,056 | ||||
忠清道 | 忠清北道 | 清州市 | 1,462,621 | 7,433 | |||
忠清南道 | 洪城郡 | 1,840,410 | 8,590 | ||||
大田广域市 | 中區 | 1,365,961 | 540 | ||||
世宗特别自治市 | 扞率洞 | 122,263 | 465.23 | ||||
主要城市
順位 | 城市 | 韓語/朝鮮語 | 國家 | 行政區 | 人口[65][66] | 人口統計年分 |
---|---|---|---|---|---|---|
1 | 首爾特別市 | 特別市 | 9,794,304 | 2010 | ||
2 | 釜山廣域市 | 廣域市 | 3,517,491 | 2010 | ||
3 | 平壤直轄市 | 直轄市 | 3,255,288 | 2008 | ||
4 | 仁川廣域市 | 廣域市 | 2,966,216 | 2010 | ||
5 | 大邱廣域市 | 廣域市 | 2,518,467 | 2010 | ||
6 | 大田廣域市 | 廣域市 | 1,551,931 | 2010 | ||
7 | 光州廣域市 | 廣域市 | 1,492,948 | 2010 | ||
8 | 蔚山廣域市 | 廣域市 | 1,170,232 | 2010 | ||
9 | 水原市 | 廣域市 | 1,071,913 | 2010 | ||
10 | 昌原市 | 慶尚南道 | 1,058,021 | 2010 | ||
11 | 城南市 | 京畿道 | 949,964 | 2010 | ||
12 | 高陽市 | 京畿道 | 905,076 | 2010 | ||
13 | 龍仁市 | 京畿道 | 856,765 | 2010 | ||
14 | 富川市 | 京畿道 | 853,039 | 2010 | ||
15 | 咸興市 | 咸鏡南道 | 768,551 | 2008 | ||
16 | 安山市 | 京畿道 | 728,775 | 2010 | ||
17 | 清津市 | 咸鏡北道 | 667,929 | 2008 | ||
18 | 清州市 | 忠清北道 | 666,924 | 2010 | ||
19 | 全州市 | 全羅北道 | 649,728 | 2010 | ||
20 | 安養市 | 京畿道 | 602,122 | 2010 |
注释
參考資料
- Castello-Cortes 1996,第413頁,North Korea.
- Castello-Cortes 1996,第498頁,South Korea.
- . Oxford Dictionar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Seth, M.J.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6.
- Oliver, Robert T. . Current History (pre-1986). 1950, (Vol. 19): 139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朝鲜中央通讯社. 2024-01-17 [2023-12-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8).
- . 韩联社. 2023-12-31 [2024-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1-17).
- Seth, M.J. .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2006.
- 一然. (PDF).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11).
- . Ancient History Encyclopedia.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Oliver, Robert T. . Current History (pre-1986). 1950, (Vol. 19): 139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金, 东勋.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5. ISBN 7510048672.
- 一然. (PDF).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11).
- Ma, Tsang Wing. (PDF). UC Santa Babra History Ph.D. Dissertation. 2017: 144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3-01).
樂浪郡初元四年縣別戶口多少集簿……朝鮮戶九千六百七十八
- 陈, 寿. .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 . 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 李, 世民. .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建十州之旗,各复于桑梓;反三韩之士,不易于农肆。
- 曾, 公亮; 丁, 度. .
吉州,三韩古城也,契丹置兵防控新罗诸国。东至石城,西南至鸭绿江,东至大监州百里,西至海。
- 司马, 光. .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19-11-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张, 德玉. . 吉林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0149691.
“《东国舆地胜览》一书说:“国在东方,先受朝日之光辉,故名朝鲜。”
- .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C.J. Norton. . Journal of Human Evolution. 2000, (38(6)): 803-825.
- C.J. Norton. . Asian Perspectives. 2007, 46: 133-165.
- .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2).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Shim, Jae-Hoon. .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2002, 62 (2): 271–305 [2020-02-02]. ISSN 0073-0548. doi:10.2307/41266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Ancient History Encyclopedia. [2019-11-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09).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ctext.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Connor, Mary E. . Santa Barbara, Calif.: ABC-CLIO. 2009. ISBN 978-1-59884-161-9. OCLC 630107820.
- . ctext.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二年,夏六月,秦王符坚,遣使及浮屠顺道,送佛像、经文。王遣使廻谢,以贡方物。立大学,敎育子弟。
- . ctext.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9).
四年,春,(新罗)始定读书三品以出身。读『春秋左氏传』若『礼记』若『文选』,而能通其义,兼明『论语』、『孝经』者为上;读『曲礼』、『论语』、『孝经』者为中;读『曲礼』、『孝经』者为下。若博通五经、三史、诸子百家书者,超擢用之。前祇以弓箭选人,至是改之。秋,国西,旱蝗,多盗贼,王发使安抚之。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ctext.org. [2019-11-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10).
- . British Library. The British Library Board. [19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0-25).
- . The Met's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19 August 20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8).
- Ebrey, Patricia Buckley; Walthall, Anne. . Cengage Learning. 2013-01-01 [19 December 2018]. ISBN 978-12855286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03) (英语).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2-04) (英语).
- . zh.wikisource.org. [2020-02-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CHU Chinoh. . Korea journal.
- Oberdorfer, Don. Revised and updated third edition. New York. ISBN 978-0-465-03123-8. OCLC 854956966.
- (PDF).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09-25) (英语).
- .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 . 紐約時報. 2018-01-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中文(臺灣)).
如今,韓國的年輕人尤其更傾向於認為,將他們繁榮的資本主義民主與貧窮的集權主義北方重新融合,是一個不切實際也不受歡迎的想法。「我個人不歡迎統一,因為這樣我們就得幫朝鮮重建經濟,這會給我們製造負擔,」22歲的大學生朴敏哲(Park Min-cheol,音)說。
-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英语).
- Alexander Kim. . Acta Orientalia Academiae Scientiarum Hungaricae.
- . zh.wikisource.org.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ctext.org.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1).
- . www.jejuchina.net.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 [2021-1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11).
- John K. Fairbank, Edwin O. Reischauer & Albert M. Craig. .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Boston. 1978. ISBN 039525812X.
- .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19-11-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20) (英语).
- Handel, Zev J. (Zev Joseph),. . Leiden. [2020-02-02]. ISBN 978-90-04-38632-7. OCLC 106618600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9).
- Kang, Younghill. .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20-02-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2-04).
- Taylor, Insup,. Revised edition. Amsterdam. ISBN 978-90-272-6944-7. OCLC 897814608.
- . [2021-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5-06).
- City Pop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