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郡

河南郡,是中國古代的一個郡級行政區,舊稱三川郡(古土文物作「叁川郡」),又曾改稱河南尹,唐朝以後由洛州河南府所取代,「河南郡」作为行政区划名稱走入歷史,但仍作为郡望存在。

历代变更
设立 先秦
使用状况 王世充易名
秦朝三川郡
西汉河南郡
新朝河南郡→保忠信
东汉河南尹
三国河南尹
西晋河南郡
东晋/十六国河南郡
南北朝河南郡
隋朝河南郡

建置沿革

先秦

戰國時期韓宣王三川郡,以境內有三川而得名。轄域相當於今河南黃河以南,靈寶以東,中牟以西的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區。

秦代

秦莊襄王元年(前249年),秦攻韓,韓獻成皋、鞏,秦國疆界至大梁,置三川郡,郡治洛陽(今河南洛陽市東北),一說治滎陽[1](今滎陽市東北),轄域和韓國的三川郡相當。可考領縣有洛陽、河南、滎陽、京、索、陽武、緱氏、卷、鞏、新城、啟封、成皋、宛陵、新安、宜陽、澠池、陝、梁、平陰。

西漢

  • 西漢漢高帝二年(前205年)三川郡改稱河南郡,與河東郡河內郡合稱三河,是西漢京畿範圍內的郡級行政區,治所在雒陽
  • 惠帝四年(前191年)析置新城縣。
  • 漢景帝時期,啟封縣更名為開封縣。
  • 元鼎四年(前113年),分新安、宜陽以西設立弘農郡
  • 元始二年(2年)時期,轄有雒陽、滎陽、偃師、京縣、平陰、中牟、平縣、陽武、河南、緱氏、原武、鞏縣、穀成、故市、密縣、新城、開封、成皋、苑陵,梁縣、新鄭共計22縣。

東漢

東漢建立後由於定都雒陽,按原來長安京兆尹之例而改稱河南尹,下屬二十一縣,劃屬司隸校尉部,建安十八年(213年),改劃屬冀州刺史部

  • 建武十五年(39年)河南郡改稱河南尹,洛陽改稱雒陽
  • 建武二十一年(45年)廢故市。
  • 永和五年(140年),轄有雒陽、河南、梁縣、滎陽、卷縣、原武、陽武、中牟、開封、苑陵、平陰、穀城、緱氏、鞏縣、成皋、京縣、密縣、新城、偃師、新鄭、平縣共計21縣。

魏晉南北朝

曹魏時,治所在洛陽。轄有洛陽(舊稱雒陽)、鞏、河陰(舊稱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新鄭、穀城、陸渾、陽城(舊屬潁川郡)、陽翟、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原武共22縣。

  • 漢末時置有滎陽都尉,領滎陽等縣。正始三年(242年)升格為滎陽郡,轄有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計8縣。魏末時廢郡,劃歸河南尹。
  • 咸熙元年(264年)以原武置原武郡

西晉以後復稱河南郡,治所在洛陽。

  • 泰始元年(265年),轄有洛陽、鞏、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新鄭、穀城、陸渾、陽城、陽翟、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共21縣。
  • 泰始二年(266年),分滎陽、京、密、卷、陽武、苑陵、中牟、開封8縣置滎陽郡,河南郡轄縣減為13縣。
  • 泰始、咸寧年間(265年-280年),廢偃師入洛陽,穀城入河南,增置新安,河南郡轄有洛陽、鞏、河陰、成皋、緱氏、新城、偃師、梁、新鄭、穀城、陸渾、陽城、陽翟、新安共12縣。
  • 漢趙河南郡(311年-320年),領縣5:洛陽、河南、鞏、河陰、新安
  • 後趙河南郡(320年-350年)
  • 冉魏河南郡(350年-351年)
  • 東晉河南郡(351年-352年)
  • 前秦河南郡(352年)
  • 東晉河南郡(352年-365年)
  • 前燕河南郡(364年-370年)
  • 前秦河南郡(370年-384年)
  • 東晉河南郡(384年-399年)
  • 後秦河南郡(399年-416年),領縣11:洛陽、河南、鞏、緱氏、新城、梁、河陰、陸渾、新安、成皋、陽城
  • 東晉劉宋河南郡(416年-423年),領縣11:洛陽、河南、鞏、緱氏、新城、梁、河陰、陸渾、東垣、新安、西東垣
  • 北魏河南郡(423年-534年),領縣:洛陽、河南、緱氏(493年併入洛陽)、新安、東垣、鞏、新城、潁陽(467年置,526年改屬陽城郡)、堙陽(489年置)、河陰(505年復置)、陽城(520年-525年間置,526年改屬陽城郡
  • 東魏北齊河南郡(534年-577年),領縣1:宜遷
  • 西魏北周河南郡(537年-577年),領縣:澠池
  • 北周隋朝河南郡(577年-583年),領縣1:河南[2]

隋代河南郡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河南郡,河南縣直屬洛州。大業元年(605年)洛州改稱豫州。大業三年(607年)廢州置郡,稱「河南郡」。領縣18:河南、洛陽、閿鄉、桃林、陝、熊耳、澠池、新安、偃師、鞏、宜陽、壽安、陸渾、伊闕、興泰、緱氏、嵩陽、陽城。鄭開明元年(619年),改河南郡為司州,河南郡之名不再作為行政區劃名稱。[3]

行政長官

三川守(前249年-前206年)

河南守(前205年-前148年)

河南太守(前148年-9年)

  • 司馬安。[7]
  • 魏相,字弱翁,濟陰定陶人,漢宣帝本始二年(前72年)離任。[6]
  • 嚴延年,字次卿,東海下邳人,漢宣帝神爵四年(前58年)有罪,棄巿。[8]
  • 嚴彭祖,字公子,東海下邳人,漢元帝初元五年(前44年)離任。[6]
  • 召信臣,字翁卿,九江壽春人,漢元帝竟寧元年(前33年)離任。[6]
  • 畢衆,漢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離任。[6]
  • □漢,漢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離任。[6]
  • 甄尊,字少公,京兆尹杜陵人,漢成帝建始四年(前29年)出任。[6]
  • 何武,字君公,蜀郡郫縣人,漢成帝時在任。[9]
  • 宗正,字子泄,京兆尹長安人,漢成帝永始四年(前13年)出任。[6]
  • 徐讓,字子張,漢成帝元延元年(前12年)離任。[6]
  • 王崇,漢哀帝建平三年(前4年)離任。[6]
  • 馬況,扶風茂陵人。[10]
  • 陳遵,字孟公,京兆尹杜陵人,漢孺子居攝三年(8年)出任,數月免。[11]

河南太守(23年-25年)

河南尹(25年-310年代)

河南太守(311年-495年)

  • 趙固,漢昭武帝嘉平二年(312年)領,鎮洛陽。[86]
  • 尹平,前趙昭文帝光初七年(324年)被殺。[87]
  • 戴施,晉哀帝隆和元年(362年)出奔。[88]
  • 高茂,晉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出任。[89]
  • 馮遵,晉孝武帝太元十一年(386年)前後在任。[90]
  • 郭給,晉孝武帝太元十三年(388年)前後在任。[91]
  • 楊佺期,弘農華陰人,晉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年)前後在任。[91]
  • 夏侯宗之,晉孝武帝太元中在任。[92]
  • 辛恭靖,隴西狄道人,晉安帝隆安三年(399年)城陷被執。[93]
  • 慕容筑,後秦文桓帝弘始十一年(409年)前後在任。[94]
  • 毛脩之,字敬文,滎陽陽武人,晉安帝義熙十二年(416年)出任,戍洛陽。[95]
  • 王涓之,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棄金墉出奔。[96]
  • 來崇,北魏太武帝時在任。[97]
  • 張□,河内轵人。[98]

河南尹(495年-534年)

河南尹(西魏,537年-540年代)

河南太守(西魏,540年代-557年)

  • 梁昕,字元明,安定烏氏人,西魏文帝大統十二年(546年)出任,先後鎮大塢、閻韓。[125]
  • 魏玄,字僧智,任城人,西魏文帝大統十四年(548年)出任。[124]
  • 裴寬,字長寬,河東聞喜人,西魏文帝大統十六年(550年)至北周孝閔帝元年(557年)在任,鎮孔城(今洛陽市伊川縣西)。

河南郡守(北周,557年-577年)

河南尹(607年-618年)

注釋

  1. 全祖望《漢書地理志稽疑》、王先謙《漢書補注》
  2.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3.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4. 《史記·卷七·項羽本紀第七》
  5. 《漢書·卷十六·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第四》
  6. 《漢書·卷十九下·百官公卿表第七下》
  7. 《漢書·卷五十·張馮汲鄭傳第二十》
  8. 《漢書·卷八·宣帝紀第八》
  9. 《漢書·卷八十六·何武王嘉師丹傳第五十六》
  10. 《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列傳第十四》
  11. 《漢書·卷九十二·游俠傳第六十二》
  12. 《後漢書·卷十七·馮岑賈列傳第七》
  13. 《後漢書·卷三十七·桓榮丁鴻列傳第二十七》
  14. 《後漢書·卷七十九·儒林列傳第六十九》
  15. 《後漢書·卷二十二·朱景王杜馬劉傅堅馬列傳第十二》
  16. 《後漢書·卷一下·光武帝紀第一下》
  17. 《後漢書·卷二十一·任李萬邳劉耿列傳第十一》
  18. 《後漢書·卷二十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第十六》
  19. 《郯令景君闕銘》
  20. 《後漢書·卷二·顯宗孝明帝紀第二》
  21. 《後漢書·卷四十五·袁張韓周列傳第三十五》
  22. 《後漢書·卷四十三·朱樂何列傳第三十三》
  23. 《後漢書·卷四·孝和孝殤帝紀第四》
  24. 《後漢書·卷四十八·楊李翟應霍爰徐列傳第三十八》
  25. 《後漢書·卷八十九·南匈奴列傳第七十九》
  26. 《後漢書·卷八十一·獨行列傳第七十一》
  27. 《後漢書·卷十六·鄧寇列傳第六》
  28. 《續漢書·漢書志第二·律曆中》
  29. 《後漢書·卷四十六·郭陳列傳第三十六》
  30. 《後漢書·卷六十三·李杜列傳第五十三》章懷註引謝承書
  31. 《後漢書·卷五十六·張王种陳列傳第四十六》
  32. 《水經註·卷十六·榖水註》
  33. 《後漢書·卷六·孝順孝沖孝質帝紀第六》
  34. 《後漢書·卷七·孝桓帝紀第七》
  35. 《後漢書·卷五十四·楊震列傳第四十四》
  36. 《後漢書·卷六十七·黨錮列傳第五十七》
  37. 《後漢書·卷六十六·陳王列傳第五十六》
  38. 《後漢書·卷六十四·吳延史盧趙列傳第五十四》
  39. 《蔡中郎集·卷六·太尉汝南李公碑》
  40. 《後漢書·卷三十八·張法滕馮度楊列傳第二十八》
  41. 《司隶校尉杨淮碑》
  42. 《水經註·卷五·河水五》
  43. 《後漢書·卷五十一·李陳龐陳橋列傳第四十一》
  44. 《水經註·卷九·清水註》
  45. 《後漢書·卷六十五·皇甫張段列傳第五十五》
  46. 《後漢書·卷六十三·李杜列傳第五十三》
  47. 《後漢書·卷六十下·蔡邕列傳第五十下》
  48. 《後漢書·卷八·孝靈帝紀第八》
  49. 《後漢書·卷七十五·劉焉袁術呂布列傳第六十五》
  50. 《三國志·卷六·魏書六·董二袁劉傳第六》裴註引《英雄記》
  51. 《後漢書·卷五十八·虞傅蓋臧列傳第四十八》
  52. 《後漢書·卷七十一·皇甫嵩朱雋列傳第六十一》
  53. 《後漢書·卷十下·皇后紀第十下》
  54. 《三國志·卷十四·魏書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第十四》
  55.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56. 《三國志·卷十二·魏書十二·崔毛徐何邢鮑司馬傳第十二》
  57.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58.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59. 《三國志·卷二十四·魏書二十四·韓崔高孫王傳第二十四》
  60. 《三國志·卷十一·魏書十一·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第十一》
  61.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62. 《三國志·卷二十一·魏書二十一·王衛二劉傅傳第二十一》
  63. 《三國志·卷十三·魏書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第十三》
  64. 《晉書·卷四十四·列傳第十四》
  65. 《晉書·卷三十四·列傳第四》
  66. 《資治通鑒·卷七十九·晉紀一》
  67. 《晉書·卷九十·列傳第六十》
  68. 《晉書·卷四十二·列傳第十二》
  69. 《晉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五》
  70.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裴註引《世語》
  71. 《三國志·卷十六·魏書十六·任蘇杜鄭倉傳第十六》裴註引《杜氏新書》
  72. 《資治通鑒·卷八十一·晉紀三》
  73.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裴註引《世語》
  74.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75. 《晉書·卷四十·列傳第十》
  76. 《晉書·卷四十七·列傳第十七》
  77. 《晉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十六》
  78. 《晉書·卷三十五·列傳第五》
  79. 《資治通鑒·卷八十二·晉紀四》
  80. 《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81.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82. 晋书·卷039》:颖表请幽州刺史石堪为右司马,以右司马和演代堪,密使演杀浚。《晋城阳简侯石尠墓志》载:城都王遣荥阳太守和演代尠,召为和南尹。自表以疾,权驻乡里。永嘉元年,……
  83. 《晉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三十九》
  84. 《晉書·卷五·帝紀第五》
  85. 《晉書·卷六十三·列傳第三十三》
  86. 《資治通鑒·卷八十八·晉紀十》
  87. 《資治通鑒·卷九十三·晉紀十五》
  88. 《晉書·卷八·帝紀第八》
  89. 《晉書·卷一百十四·載記第十四》
  90. 《晉書·卷七十四·列傳第四十四》
  91. 《晉書·卷九·帝紀第九》
  92.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93. 《晉書·卷十·帝紀第十》
  94. 《晉書·卷一百十九·載記第十九》
  95. 《宋書·卷四十八·列傳第八》
  96.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97. 《魏書·卷五十三·列傳第四十一》
  98.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张忻墓誌
  99.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100. 《魏書·卷七下·高祖紀第七下》
  101. 《魏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五十三》
  102. 《周書·卷二十二·列傳第十四》
  103. 《魏書·卷三十一·列傳第十九》
  104.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105.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使持節侍中都督中外諸軍事司空公領雍州刺史文憲元公墓誌銘
  106.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107. 《魏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五十六》
  108.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109. 《魏書·卷六十九·列傳第五十七》
  110. 《魏書·卷二十四·列傳第十二》
  111. 《魏書·卷十五·昭成子孫列傳第三》
  112. 《魏書·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中》
  113.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使持節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雍州刺史元公墓誌銘
  114.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侍中太尉公冀州刺史廣平王墓銘
  115. 《魏書·卷七十三·列傳第六十一》
  116. 《魏書·卷八十三下·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下》
  117. 《魏書·卷八十九·列傳酷吏第七十七》
  118. 《魏書·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119. 《漢魏南北朝墓誌彙編》魏故侍中司徒公驃騎大將軍使持節定州刺史常山文恭王墓誌銘并序
  120. 《魏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六十五》
  121.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誌疏證》楊昱墓誌
  122. 《魏書·卷七十七·列傳第六十五》
  123. 《魏書·卷十一·廢出三帝紀第十一下》
  124. 《周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五》
  125. 《周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一》
  126. 《周書·卷三十四·列傳第二十六》
  127. 《周書·卷四十二·列傳第三十四》
  128. 《隋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四》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