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极实在

终極實在究竟真實终極現實()是“在一切現實存在之中,至高、至终且根本的力量”[1],与哲学中的绝对概念严重重叠。

亞伯拉罕諸教

亞伯拉罕諸教,包括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非人格化的是在幕后并超然万物的至高力量。神被描述为无形的、永恒的、全能的、全知的、全在的、全善的,通常也被描述为超脱时间(创造的现实之一)。神被认为是宇宙創造者与道德之源,通过自然法而被众所知。有时以否定的方式描述(否定神學),有时以积极的方式描述(肯定神学),任何教派使用的术语取决于他们对神的看法。神在每个教派中也往往有许多名称和头衔,无论是在犹太教、基督教还是伊斯兰教等。

佛教

佛教講究諸法皆空,一般拒绝終極實在的概念,认为任何事物的自性皆是,就算涅槃畢竟是空[2]。在一些上座部派系中,涅槃是究竟實相[3],但涅槃以消极的术语来描述,因為涅槃是無想和無為的。[4]大乘佛教的某些派系中,佛性法身被视为究竟實相。[5]

儒教

儒教中的“”代表着造物的最高秩序,在结构和性质上都是一元论的。“天”的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天上帝是一个超然的支配者,“天命”(亦称“性”)为万物之宿命。

秦汉时期儒家、道家都认为宇宙由“元气”化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而道家还认为太一(道)是比天地更早的元气。

魏晉玄學出现了贵无论、崇有论和无无论三派。[6]主张贵无论的王弼何晏认为天地万物皆以“”为本,开物成务,無往不存,阴阳化生,万物成形。主张崇有论的裴頠认为無者無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宇宙并非生于虚无。郭象的无无论认为万物独化、各自有性(天命)。

宋明理學主张“天道”维持秩序,“天理”为“自然法则”的意志和体现。周敦颐认为“无极”生“太极”为宇宙根本。邵雍认为“心”为“太极”、“道”为太极,太极为宇宙起源。朱熹认为太极即“天理”,“天理”生“元气”。而气学派反对“理生气”,认为理为气之理,“气”为宇宙万物根本。心學王守仁认为“心”即是天理、天道,黄宗羲认为“心”即“气”,陸九淵认为“心”即是宇宙。

神道

神道的终极实在包括神灵显现出的荒魂(灾祸神),以及通过祭祀安抚其为和魂(守护神)。是自然的体现,“”既是人与神之间的关系,也是神道信仰的基本行为准则。[7]

道家

约翰·希克认为,《道德经》中的“道”就是那个绝对的终极实在,而“可道”是那个被老子体验到并做出回应的“道”。[8]《吕氏春秋·大樂》认为道无形无名,非要称名的话便是“太一”,并提出了从太一到两仪阴阳的宇宙万物生成论,[9]郭店楚简中的《太一生水》也有类似的万物生成论。

希腊哲学

在希腊哲学中,存在着客观至高力量或终极现实的观点,比如斯多葛派中,物理学泛神论将神与宇宙联系起来,神以祂的“”理性地创造宇宙,以祂的邏各斯建立宇宙秩序,并以大爆燃毁灭宇宙,重新开始新生的过程。在新柏拉图主义中,作为善性或太一形式的终极实在,是一种不可言喻和超然的第一原则,是万物的起源与终结。阿那克西曼德认为宇宙的终极原初物质是阿派朗,是一种无限永恒的物质,也是万物的起源。亚里士多德认为,不动之动者“必须是一个不朽、不变的存在,最终对可感世界的所有整体和秩序负责”。[10]

印度教

在印度教中,代表着至高的宇宙原则,宇宙中的终极實在。[11][12][13]在印度教的主要流派中,祂是一切存在的四因[12][14][15]祂是遍在的、无性的、无限的、永远的真理和极乐,祂永恒不变却是所有变化的原因。[11][13][16]梵作为一个形上学概念,是宇宙中一切多样性存在的单一联合。[11][17]

表现形式

日耳曼宗教中的终极實在表現为世界之树

在神学者John D. Dadosky看来,“终极實在”的概念难以用文字、诗歌、神话和艺术来表达。由于“终极實在的矛盾方面”,悖论或矛盾经常被用作表示的媒介。[18]

根据米尔恰·伊利亚德的说法,终极實在可以通过符号获得介导或啟示[19]

终极现实的常见符号包括世界树、生命树、小宇宙、孩子[20]、圆圈、曼荼罗和人体。

参见

参考

  1. Merriam-Webster Dictionary, Ultimate reality
  2. Wedemeyer 2012,第52頁.
  3. Harvey 2001,第95, 97頁.
  4. Harvey 2001,第97-98頁.
  5. Harvey 2001,第109頁.
  6. 冯友兰. .
  7. . www.patheos.com. [2022-05-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23) (英语).
  8. 希克, 约翰. . 伦敦: 帕尔格雷夫麦克米伦出版社. 1989: 237 (英文).
  9. 《吕氏春秋·大樂》太一出兩儀,兩儀出陰陽。陰陽變化,一上一下,合而成章。渾渾沌沌,離則復合,合則復離,是謂天常。⋯ ⋯ 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强為之名謂之太一。
  10. Ganson, Todd Stuart. . Isis. March 2001, 92 (1): 153–154. ISSN 0021-1753. doi:10.1086/385074.
  11. Lochtefeld, James G. 1. The Rosen Publishing Group. 2002: 122 [2021-10-27]. ISBN 978-082393179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8).
  12. P. T. Raju (2006), Idealistic Thought of India, Routledge, ISBN 978-1406732627, page 426 and Conclusion chapter part XII
  13. Fowler 2002,第49–55 (in Upanishads), 318–319 (in Vishistadvaita), 246–248 and 252–255 (in Advaita), 342–343 (in Dvaita), 175–176 (in Samkhya-Yoga)頁.
  14. Mariasusai Dhavamony (2002), Hindu-Christian Dialogue: Theological Soundings and Perspectives, Rodopi Press, ISBN 978-9042015104, pages 43–44
  15. For dualism school of Hinduism, see: Francis X. Clooney (2010), Hindu God, Christian God: How Reason Helps Break Down the Boundaries between Religion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199738724, pages 51–58, 111–115;
    For monist school of Hinduism, see: B. Martinez-Bedard (2006), Types of Causes in Aristotle and Sankara, Thesis – Department of Religious Studies (Advisors: Kathryn McClymond and Sandra Dwyer),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pages 18–35
  16. Brodd, Jeffrey. 3rd. Saint Mary's Press. 2009: 43–47. ISBN 978-0884899976.
  17. Fowler 2002,第50–53頁.
  18. Dadosky, 2004. p. 86
  19. Dadosky, 2004. p. 85
  20. George MacDonald's The Golden Key

来源

  • John Daniel Dadosky. The Structure of Religious Knowing: Encountering the Sacred in Eliade and Lonergan.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4. ISBN 0791460614.
  • Fowler, Jeaneane D., , Sussex Academic Press, 2002 [2021-10-27], ISBN 978-1-898723-93-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1-22)
  • Harvey, Peter, , Bloomsbury Publishing, 2001, ISBN 9780826453501
  • Wedemeyer, Christian 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延伸閱讀

  • Neville, Robert C., , SUNY Press, 20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