衬线体
衬線體(英語:),是一种有衬線的字体,又称为有衬線体、襯線字、曲線描邊字,俗稱白体字;而与之相对的,没有衬線的字体则被称为无衬线体。衬线是字形笔画的起始段与末端的装饰细节部分。
无衬线字体 | |
---|---|
衬线字体 | |
衬线字体的衬线 (红色部分) |
起源
西方字体
一般认为衬線体起源于古罗马的石刻拉丁字母。1968年愛德華·卡蒂奇神甫在其著作《衬線的起源》一书中指出,在石刻时,先用画笔将字母轮廓标注在石头上,然后刻字人依照痕迹进行刻画形成了衬線。
关于「衬線体」()这一名称比衬線本身的出现要晚。目前可考的是1841年版本《牛津英語詞典》(OED)中的「无衬線」()一词, 而「衬線体」是从「无衬線」(sanserif)一词派生出来的。《韦氏新国际英语词典》称「衬線体」可能源于荷兰语的,意为“曾经写”,或是经过荷兰语的和拉丁文的(意思均为“写”)演变而来[1]。至今荷兰语中仍意同「」。
东亚字体
用途
在传统印刷中,衬线字体用于正文印刷,因为它被认为比无衬线体更易于阅读,是比较正统的。相对的,无衬线体用于短篇和标题等,能够引起读者注意,或者提供一种轻松的气氛。
一般来说,人们倾向在长篇文章中使用衬线字体,如书籍、报纸和杂志等等。虽然在欧洲比北美更经常使用无衬线体,但在正式场合衬线字体还是使用最多的类型。
印刷制品更多趋向使用衬线字体以方便阅读,但是在计算机领域中倾向使用无衬线字体以方便在显示器上显示。此外,衬线字体從審美角度較為正式優美,然從眼睛的感受並不及不採用襯線的黑體字,因為襯線體在筆劃上有過多的點綴(筆劃末端的小三角)很容易造成視覺疲勞(尤其是顯示在螢幕上時)。出于上述原因,大部分网页使用无衬线字体。因此,Windows Vista中的中文預設字体已经从原来的衬线字体(宋体或细明体)改变成了无衬线字体(微软雅黑或微软正黑体)。另外,为了更好解决衬线字体的显示问题,新的反锯齿和次像素显示(如ClearType)等技术开始广泛运用。但是目前最一般的显示器解析度也不过每英寸100像素,这是屏幕显示衬线体可读性的瓶颈所在。
此外,各國高速公路的路標大多會避免襯線字的使用,因為其過度繁雜的外型容易造成長途駕車人的視覺疲勞。
分类
西文的衬线体基本上可以分为四类:旧体、过渡体、粗衬线体和现代体。
旧体
旧体(英語:)可以上溯到1465年,它的特征是:强调对角方向——一个字母最细的部分不是在顶部至底部的垂直方向,而是在左上到右下的斜对角的部分;粗细线条之间微妙的区别——笔画粗细的对比不强烈,较缓和的粗细过渡;出众的可读性。旧体是最接近手工铅字起源的字体。
旧衬线体在制作的时候有严整的斜度规定,加上倾斜、括弧形的衬线体现细节,增强了它的阅读性。可是这个做法和研究阅读的心理学家所提倡的“平行字母宽度”认知模型是相矛盾的。
旧体可以再分为威尼斯體()和或加拉德體()。旧体字体的样本有Garamond、帕拉提諾體(Palatino)、Trajan、Bembo、Goudy Old Style(all Aldine or Garalde)和Jenson(Venetian)。
过渡体
过渡体(Transitional,或称「巴洛克体」)衬线体最早出现在18世纪中叶,这类字体中包括最著名的Times New Roman(1932年)和Baskerville体(1757年)。由于在风格上处于现代体和旧体之间,故名“过渡体”。和旧体比较,粗细线条的反差得以强调,但是没有现代体那么夸张。
参见
- 字体
- 黑体字
参考文献
- . [2017-04-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6).
- Robert Bringhurst, 字体的元素 (version 3.0), 2004年, Hartley & Marks, Publishers, Vancouver, BC, Canada
- Father Edward Catich, 衬线的起源:笔刷书写和罗马字母, 1991年,Hartley & Marks, Publishers, Vancouver, BC, Canada
- Ellen Lupton, Thinking with Type: A Critical Guide for Designers, Writers, Editors, & Students, 2004年, Princeton Architectural Press, New York
- "Serif vs. Sans Serif"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a discussion on Typedesk (formerly Blogdorf) about serif versus sans serif 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