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道
金鐘道(英語:)是香港中西區一條主要道路,位於香港島金鐘,長約750米。金鐘道的東面連接皇后大道東及軒尼詩道,西面連接皇后大道中及德輔道中,電車路線沿金鐘道而行。1950年代為皇后大道東的一部份,緊接皇后大道中,1968年才改稱金鐘道。
![]() ![]() | |
---|---|
![]() 在金鐘道上的部份商廈建築群 | |
原名 | 皇后大道東 |
命名日期 | 1968年 |
道路長度 | 0.75(0.47英里) |
车速限制 | 50公里每小時 |
三線雙程 | |
地點 | 香港香港島 |
起點 | 中西區中環 皇后大道中/德輔道中 |
終點 | 灣仔區灣仔 皇后大道東/軒尼詩道 |
建造 | |
通車 | 1842年2月 |

金鐘道東段

金鐘道中段

金鐘道西段
道路名稱
該道路其英文名「Queensway」是香港少數沒有英文後綴,以一個英文單字作為路名的道路,並以維多利亞女皇命名。其他類似個案包括荔枝角美孚新邨的百老匯街(Broadway)、中環的己連拿利(Glenealy)及堅尼地城的士美菲路(Smithfield)。
歷史
金鐘道於1968年之前原本是皇后大道東的一部分[1],所以其英文命名為Queensway。在此之前,這一段皇后大道東穿過海軍船塢及域多利兵房之間,彎多路窄,當中位於今日太古廣場旗杆的一段更被稱為「死亡彎位」。1960年代,港府與軍部達成協議,海軍基地往北遷移到新填海區,陸軍亦移交部分軍營用地予港府,使皇后大道東在金鐘的一段可以擴闊及拉直,該路段於1968年被改稱為金鐘道。而金鐘道兩旁的域多利兵房亦於1980年代逐漸發展成商業區。現在香港中銀大廈的位置,以前是美利樓,美利樓已遷往赤柱。
沿路著名地點
- 金鐘道皇后大道東方向
- 在金鐘道行人天橋上西望的中環商廈
- 金鐘道路牌,近添馬街
- 金鐘道,近香港高等法院
公共交通
参考文献
- . [2008年5月1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5月13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