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夷

九夷,又稱淮夷九貉[1],為東夷的九個部落,分别有畎夷於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皆以凤鸟作为图腾。先秦时对自古以来居于东南地区(今淮河中下游及长江中下游)的部族的泛称。

九夷中的「九」并非具体数目,只表示众多的意思,如《尔雅》中有“九夷、八狄七戎六蛮”之说[2]郭璞《尔雅注》云:“九夷在东”[3],泛指东夷人。

文獻記錄

  • 后汉书·东夷传》云:「夷有九种,曰畎夷、于夷、方夷、黄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陽夷。」[4]
  • 《說苑·君道》篇說越王句踐與吳戰,大敗之,兼有九夷。大多数学者认为九夷与东夷含义相同。
  • 史記》卷六九《蘇秦列傳》:「齊……北夷方七百里,加之以魯、衛,彊萬乘之國也」。日人瀧川以為:「王念孫曰,北夷當作九夷。」
  • 淮南子·齊俗訓》云:「越王句踐霸天下,泗上十二諸侯,皆率九夷以朝。」
  • 戰國策·秦策》云:「楚包九夷,方千里。」《魏策》云:「楚破南陽九夷。」[7]
  • 李斯上始皇書云﹕“包九夷,制鄢、郢”;李注云﹕「九夷,屬楚夷也。若然,九夷實在淮泗之閒,北與齊、魯接壤,故論語:『子欲居九夷』。[8]……是九夷之地,東與十二諸侯接,而魯爲十二諸侯之一,故此言齊并九夷與魯衛也。……今本之北夷,乃九夷之誤,而不得以山戎當之也。」
  • 光旦:是又一九夷,在中原諸夏之南。

參考文獻

  1. 《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國、都鄙、四夷、八蠻、七閩、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與其財用、九穀、六畜之數要,周知其利害。」疏:「九貉,卽九夷,在東方。」
  2. 陳建初; 徐朝紅; 胡世文. . 袁于善 (编). 初版一冊. 臺北: 三民書局. 2011年5月: 362 [2020-03-01]. ISBN 978-957-14-5465-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體)). 九夷,八狄,七戎,六蠻
  3. 郭璞. . . 互聯網: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晉朝: 42段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體)). 九夷在東
  4. 范曄. . . 互聯網: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南北朝 420年-445年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體)). 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5. 孔子弟子. . . 互聯網: 維基文庫. 春秋戰國: 九之十四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體)). 子欲居九夷
  6. 劉向. . 士禮居叢書. 互聯網: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西漢 [2020-03-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體)). 楚苞九夷
  7. 劉向; 陳滿銘; 溫洪隆. . 修訂三版二冊. 臺北: 三民書局. 2016年3月: 681 [2020-03-02]. ISBN 978-957-14-4019-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3-31) (中文(繁體)). 楚破南陽九夷
  8. 孫詒讓《墨子閒詁》卷四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爾雅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戰國策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