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讀
吏讀(读作:,南韓读作:),是以漢字表記朝鮮語(韓語)的一種方法。別名有吏頭、吏書、吏道、吏刀、吏吐等。三國時代開始使用,直至西元十九世紀末。是研究古代朝鮮語的資料之一。
注意:本條目可能有部分無法顯示,若遇此情況請參閱Wikipedia:Unicode擴展漢字。 |
书写系统 |
---|
諺文 |
|
漢字 |
|
韓漢混用文 |
拉丁化 |
吏讀 | |
19世紀吏讀書籍《儒胥必知》 | |
语名稱 | |
---|---|
諺文 | |
汉字 | |
文观部式 | |
马-赖式 |
概說
廣義上吏讀又包含「鄉札」、「口訣」等,指代所有使用漢字紀錄朝鮮語的方法。狹義上指「吏讀文」中使用的朝鮮語的漢字表記法。「吏讀文」主要指官府的行政文書中使用漢字表記的散文,而類似文體的民間文章也可稱為「吏讀文」。此處主要敘述狹義的「吏讀」。
吏讀的形成時期尚不明確,但據推測大致始於三國時代,至統一新羅時代確立。有的文獻資料記載吏讀為新羅人薛聰所創,但並無充足的證據證明此事,薛聰可能僅為當時的表記法的整理者。
表記法
吏讀文之中名詞、動詞詞根等實義部分使用漢字,表示語法功能的部分主要使用吏讀。但名詞、動詞部分也有使用吏讀的例子。朝鮮半島剛傳入漢字的一段時間使用正規的漢文,但其後出現了按朝鮮語語序排列漢字的「誓記體」()模擬漢文。可以認為在此種模擬漢文中補充語法要素後,即形成吏讀。
吏讀之中出現的漢字讀法主要是從古代傳承的習慣讀法,但也存在不同於中世朝鮮語的吏讀特有的讀法。例如,表示處格(朝鮮語格的一種)的「」(-),中世朝鮮語為「」。
以下為出現於《》(1415年)中的吏讀用例:
腳註
- 前為朝鲜讀法,後為南韓讀法。
参考文獻
- 小倉進平(1929;1974) 《》, 《小倉進平著作集》, 京都大學國文學會
- (Nam Pung-hyeon)(2000),《吏讀研究》,太學社
- 李基文(1998),《新訂版 國語史概説》,太學社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