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
夸克()[1]是一種基本粒子,也是構成物質的基本單元。夸克互相結合,形成一種複合粒子,叫強子,強子中最穩定的是質子和中子,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單元[2]。由於一種叫“夸克禁閉”的現象,夸克不能夠直接被觀測到,或是被分離出來;只能夠在強子裏面找到夸克[3][4]。因為這個原因,人類對夸克的所知大都是來自對強子的觀測。
由二個上夸克及一個下夸克所構成的質子 | |
组成 | 基本粒子 |
---|---|
系 | 費米子 |
代 | 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代 |
基本相互作用 | 電磁力、重力、強及弱 |
符号 | q |
反粒子 | 反夸克 (q) |
理论 | 默里·蓋爾曼 (1964年) 喬治·茨威格 (1964年) |
发现 | 史丹佛線性加速器中心 (約1968年) |
类型 | 6種 (、、、、、) |
電荷 | +2⁄3 e, −1⁄3 e |
色荷 | 有 |
自旋 | 1⁄2 |
CAS号 | 12585-73-8 |
目前已知夸克共有六種“味”,分別是上夸克、下夸克、c夸克、奇夸克、頂夸克及底夸克[5]。上夸克及下夸克的質量是所有夸克中最低的。較重的夸克會通過一個叫粒子衰變的過程,來迅速地變成上夸克或下夸克。粒子衰變是一個從高質量態變成低質量態的過程。就是因為這個原因,上夸克及下夸克一般來說很穩定,所以它們在宇宙中很常見,而奇夸克、魅夸克、頂夸克及底夸克則只能經由高能粒子的碰撞產生(例如宇宙射線及粒子加速器)。
夸克有着多種不同的內在特性,包括電荷、色荷、自旋及質量等。在標準模型中,夸克是唯一一種能經受全部四種基本相互作用的基本粒子,基本相互作用有時會被稱為“基本力”(電磁相互作用力、萬有引力、強相互作用力及弱相互作用力)。夸克同時是現時已知唯一一種基本電荷非整數的粒子。夸克每一種味都有一種對應的反粒子,叫反夸克,它跟夸克的不同之處,只在於它的一些特性跟夸克大小一樣但正負不同。
夸克模型分別由默里·蓋爾曼與喬治·茨威格於1964年獨立地提出[6]。引入夸克這一概念,是為了能更好地整理各種強子,而當時並沒有甚麼能證實夸克存在的物理證據,直到1968年SLAC開發出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為止[7][8]。夸克的六種味已經全部被加速器實驗所觀測到;而於1995年在費米實驗室被觀測到的頂夸克,是最後發現的一種[6]。
分類
標準模型是描述所有已知基本粒子的理論框架[9]。此模型包含六種味的夸克(
q
):(
u
)、(
d
)、(
s
)、(
c
)、(
b
)及(
t
)[5]。夸克的反粒子叫反夸克,在對應的夸克符號上加一橫作為標記,例如
u
代表反上夸克。跟一般反物質一樣,反夸克跟對應的夸克有着相同的質量、平均壽命及自旋,但兩者的電荷及其他荷的正負則相反[10]。
夸克的自旋為1⁄2,因此根據自旋統計定理,它們是費米子。它們遵守泡利不相容原理,即兩個相同的費米子,不能同時擁有相同的量子態。這點跟玻色子相反(擁有整數自旋的粒子),在相同的量子態上,相同的玻色子沒有數量限制[11]。跟輕子不同的是,夸克擁有色荷,因此它們會參與強相互作用。因為這種夸克間吸引力的關係,而形成的複合粒子,叫做“強子”(見下文強相互作用與色荷部份)。
在強子中決定量子數的夸克叫“價夸克”;除了這些夸克,任何強子都可以含有無限量的虛(或“海”)夸克、反夸克,及不影響其量子數的膠子[12]。強子分兩種:帶三個價夸克的重子,及帶一個價夸克和一個反價夸克的介子[13]。最常見的重子是質子和中子,它們是構成原子核的基礎材料[14]。我們已經知道有很多不同的強子(見重子列表及介子列表),它們的不同點在於其所含的夸克,及這些內含物所賦予的性質。而含有更多價夸克的“奇異”強子,如四夸克粒子(
q
q
q
q
)及五夸克粒子(
q
q
q
q
q
),目前仍在理論階段[15],它們的存在仍未被證實[註 1][15][16]。
基本費米子被分成三代,每一代由兩個輕子和兩個夸克組成。第一代有上夸克及下夸克,第二代有奇夸克及魅夸克,而第三代則有頂夸克及底夸克。過去所有搜尋第四代基本粒子的研究均以失敗告終[17],又有有力的間接證據支持不會有超過三代[註 2][18]。代數較高的粒子,一般會有較大的質量及較低的穩定性,於是它們會通過弱相互作用,衰變成代數較低的粒子。在自然中,只有第一代夸克(上夸克及下夸克)是常見的。較重的夸克只能通過高能碰撞來生成(例如宇宙射線),而且它們很快就會衰變;然而,科學家們相信大霹靂後,第一秒的最早部份會存有重夸克,那時宇宙處於溫度及密度極高的狀態(夸克時期)。重夸克的實驗研究都在人工的環境下進行,例如粒子加速器[19]。
同時擁有電荷、質量、色荷及味,夸克是唯一一種能經受現代物理全部四種相互作用的已知粒子,這四種作用為:電磁、重力、強相互作用及弱相互作用[14]。對於個別粒子的相互作用而言,除非是在極端的能量(普朗克能量)及距離尺度(普朗克距離)下,重力實在是小得微不足道。然而,由於現時仍沒有成功的量子重力理論,所以標準模型並不描述重力。
關於六種夸克味更完整的概述,可見於下文中的列表。
歷史
夸克模型於1964年由物理學家默里·蓋爾曼[20]和喬治·茨威格(George Zweig)[21][22]獨立提出[6]。在這個提案前不久的1961年,蓋爾曼提出了一種粒子分類系統,叫“八重道”——或技術上應叫特殊么正群味對稱[23]。以色列物理學家尤瓦勒·內埃曼(Yuval Ne'eman),在同年亦獨立地開發出一套跟八重道相近的理論[24][25]。
在夸克理論的初期,當時的“粒子園”除了其他各種粒子,還包括了許多強子。蓋爾曼和茨威格假定它們不是基本粒子,而是由夸克和反夸克組成的。在他們的模型中,夸克有三種味,分別是上、下及奇,他們把電荷及自旋等性質都歸因於這些味[20][21][22]。初時物理學界對於這份提案的意見不一。當時學界對於夸克的本質有所爭論,一方認為夸克是物理實體,另一方則認為,它只是用來解釋當時未明物理的抽象概念而已[26]。
在一年之內,就有人提出了蓋爾曼-茨威格模型的延伸方案。謝爾登·李·格拉肖和詹姆斯·布約肯(James Bjorken)預測有第四種夸克存在,他們把它叫做“”。加上第四種夸克的原因有三:一、能更好地描述弱相互作用(導致夸克衰變的機制);二、夸克的數量會變得與當時已知的輕子數量一樣;三、能產生一條質量方程,可以計算出已知介子的質量[27]。
史丹佛線性加速器中心(SLAC)深度非彈性散射實驗在1968年指出,質子含有比自己小得多的點狀物,因此質子並非基本粒子[7][8][28]。物理學家當時並不願意把這些物體視為夸克,反而叫它們做“部分子”(parton)——一個由理查德·費曼所創造的新詞[29][30][31]:42隨着更多的發現,在SLAC所觀測到的粒子後來被鑑定為上及下夸克[32]:556。不過,“部分子”一詞到現在還在使用,是重子構成物(夸克、反夸克和膠子)的總稱。
奇夸克的存在由SLAC的散射實驗間接證實:奇夸克不但是蓋爾曼和茨威格三夸克模型的必要部份,而且還解釋到1947年從宇宙射線中發現的
K
和
π
強子[33]。
在1971年的一份論文中,格拉肖、約翰·李爾普羅斯和盧奇亞諾·馬伊阿尼(Luciano Maiani)一起對當時尚未發現的魅夸克,提出更多它存在的理據[34][31]:44。到1973年,小林誠和益川敏英指出再加一對夸克,就能解釋實驗中觀測到的CP破壞[註 3][35],於是夸克應有的味被提昇到現時的六種。
魅夸克在1974年被兩個研究小組幾乎同時發現(見十一月革命)——一組在SLAC,由伯頓·里克特領導;而另一組則在布魯克哈芬國家實驗室,由丁肇中領導。觀測到的魅夸克在介子裏面,與一個反魅夸克束縛(Bound state)在一起。兩組分別為這種介子起了不同的名子:J及ψ;因此這種粒子的正式名字叫J/ψ介子。這個發現終於使物理學界相信夸克模型是正確的[31]。
在之後的幾年,有一些把夸克數量增至六個的提案。其中,以色列物理學家哈伊姆·哈拉里(Haim Harari)在1975年的論文[36]中,最早把加上的夸克命名為“頂”及“底”[37]:31-33。
底夸克在1977年被利昂·萊德曼領導的費米實驗室研究小組觀測到[38][39]。這是一個代表頂夸克存在的有力徵兆:沒有頂夸克的話,底夸克就沒有伴侶。然而一直都沒有觀測到頂夸克,直至1995年,終於被費米實驗室的CDF[40]及DØ小組[41]觀測到[6]。它的質量比之前預料的要大得多[37]:144——幾乎跟金原子一樣重[42]。
命名
蓋爾曼原本想用鴨的叫聲來命名夸克[43]。開始時他並不太確定自己這個新詞的實際拼法,直到他在詹姆斯·喬伊斯小說《芬尼根的守灵夜》裏面找到“夸克”這個詞:
给马斯特·马克来三个夸克! | ||
——《芬尼根的守灵夜》,詹姆斯·喬伊斯[44][45] |
蓋爾曼在其著作《夸克與美洲豹》中,更詳細地述說了夸克這個詞的由來[46]:
在1963年,我把核子的基本構成部份命名為“夸克”(quark),我先有的是聲音,而沒有拼法,所以當時也可以寫成“郭克”(kwork)。不久之後,在我偶爾翻閱詹姆斯·喬伊斯所著的《芬尼根的守灵夜》時,我在“向麥克老大三呼夸克”這句中看到夸克這個詞。由於“夸克”(字面上意為海鷗的叫聲)很明顯是要跟“麥克”及其他這樣的詞押韻,所以我要找個藉口讓它讀起來像“郭克”。但是書中代表的是酒館老闆伊厄威克的夢,詞源多是同時有好幾種。書中的詞很多時候是酒館點酒用的詞。所以我認為或許“向麥克老大三呼夸克”源頭可能是“敬麥克老大三個夸脫”,那麼我要它讀“郭克”也不是完全沒根據。再怎麼樣,字句裏的三跟自然中夸克的性質完全不謀而合。 |
茨威格則用“埃斯”(Ace)來稱呼他所理論化的粒子,但是在夸克模型被廣泛接納時,蓋爾曼的用詞就變得很有名[47]。很多中国物理学家则称夸克为“层子”,在台灣亦曾翻譯「虧子」,但並不普遍使用。
夸克味的命名都是有原因的。上及下夸克被這樣叫,是源於同位旋的上及下分量,而它們確實各自帶有這樣一個量[48]。奇夸克這個名字,是因為它們是在宇宙射線的奇異粒子中被發現的,發現奇異粒子的時候還沒有夸克理論;它們被視為“奇異”,是因為它們的壽命不尋常地長[49]。跟布約肯一起提出魅夸克的格拉肖說過:“我們把它叫魅夸克,是因為在構建它的過程中,見到它為亞原子世界所帶來的對稱,我們被這種美迷住了,對成果感到很滿意。”[50]至於“頂”和“底”這兩個名字,哈拉里決定這樣做,是因為“它們是上及下夸克邏輯上的伙伴”[36][37][49]。在過往,底夸克及頂夸克有時會分別被叫作“美”及“真”夸克,但這兩個名字現在已經很少人會用[51]:133。
性質
電荷
夸克的電荷值為分數——基本電荷的−1⁄3倍或+2⁄3倍,隨味而定。上夸克、魅夸克及頂夸克(這三種叫“上型夸克”)的電荷為+2⁄3,而下夸克、奇夸克及底夸克(這三種叫“下型夸克”)的則為−1⁄3。反夸克與其所對應的夸克電荷相反;上型反夸克的電荷為−2⁄3,而下型反夸克的電荷則為+1⁄3。由於強子的電荷,為組成它的夸克的電荷總和,所以所有強子的電荷均為整數:三個夸克的組合(重子)、三個反夸克(反重子),或一個夸克配一個反夸克(介子),加起來電荷值都是整數[52]。例如,組成原子核的強子,中子和質子,其電荷分別為0及+1;中子由兩個下夸克和一個上夸克組成,而質子則由兩個上夸克和一個下夸克組成[14]。
自旋
自旋是基本粒子的一種內在特性,它的方向是一項重要的自由度。在視像化時,有時它會被視為一沿着自己中軸轉動的物體(所以名叫“自旋”)。
自旋可以用向量來代表,其長度可用約化普朗克常數ħ來量度。量度夸克時,在任何軸上量度自旋的向量分量,結果皆為+ħ/2或−ħ/2;因此夸克是一種自旋1⁄2粒子[51]:80–90。沿某一軸(慣例上為z軸)上的旋轉分量,一般用上箭頭↑來代表+1⁄2,下箭頭↓來代表−1⁄2,然後在後加上味的符號。例如,一自旋為+1⁄2的上夸克可被寫成u↑[53]。
弱相互作用
夸克只能通過弱相互作用,由一種味轉變成另一種味,弱相互作用是粒子物理學的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任何上型的夸克(上、及頂夸克),都可以通過吸收或釋放一W玻色子,而變成下型的夸克(下、奇及底夸克),反之亦然。這種變味機制正是導致β衰變這種放射過程的原因,在β衰變中,一中子(
n
)“分裂”成一質子(
p
)、一電子(
e−
)及一反電中微子(
ν
e)(見右圖)。在β衰變發生時,中子(
u
d
d
)內的一下夸克在釋放一虛
W−
玻色子後,隨即衰變成一上夸克,於是中子就變成了質子(
u
u
d
)。隨後
W−
玻色子衰變成一電子及一反電中微子[31]:307ff。
n | → | p | + | e− | + | ν e | (β衰變,重子標記) |
u d d | → | u u d | + | e− | + | ν e | (β衰變,夸克標記) |
β衰變及其逆過程“逆β過程”在醫學上都有常規性的應用,例如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掃描。這兩個過程在高能實驗中也有應用,例如中微子探測。
儘管所有夸克的變味過程都一樣,每一種夸克都偏向於變成跟自己同一代的另一夸克。所有味變的這種相對趨勢,都是由一個數學表來描述,叫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陣(CKM矩陣)。CKM矩陣內所有數值的大約大小如下[54]:
- ,
其中Vij 代表一夸克味i 變成夸克味j(反之亦然)的可能性[註 4]。
輕子(上圖β衰變中在W玻色子右邊的粒子)也有一個等效的弱相互作用矩陣,叫龐蒂科夫-牧-中川-坂田矩陣(PMNS矩陣)[55]。PMNS矩陣及CKM矩陣合起來能夠描述所有味變,但兩者間的關係並不明朗[56]。
強相互作用與色荷
夸克有一種叫“色荷”的性質。色荷共分三種,可任意標示為“藍”、“綠”及“紅”[註 5]每一種色荷都有其對應的反色荷——“反藍”、“反綠”及“反紅”。每一個夸克都帶一種色,而每一個反夸克則帶一種反色。[57]
掌管夸克間吸引及排斥的系統,是由三種色的各種不同組合所負責,叫強相互作用,它是由一種叫膠子的規範玻色子所傳遞的;下文中有關於膠子更詳細的討論。描述強相互作用的理論叫量子色動力學(QCD)。一個帶某色荷的夸克,可以和一個帶對應反色荷的反夸克,一起生成一束縛系統;三個(反)色荷各異的(反)夸克,也就是三種色每種一個,同樣也可以束縛在一起。兩個互相吸引的夸克會達至色中性:一夸克帶色荷ξ,加上一個帶色荷−ξ的反夸克,結合後色荷為零(或“白”色),成為一個介子。跟基本光學的顏色疊加一樣,把三個色荷互不相同的夸克或三個這樣的反夸克組合在一起,就會同樣地得到“白”的色荷,成為一個重子或反重子[58]。
在現代粒子物理學中,聯繫粒子相互作用的,是一種叫規範對稱的空間對稱群(見規範場論)。色荷SU(3)(一般簡寫成SU(3)c)是夸克色荷的規範對稱,也是量子色動力學的定義對稱[32]:part III。物理學定律不受空間的方向(如x、y及z)所限,即使座標軸旋轉到一個新方向,定律依然不變,量子色動力學的物理也一樣,不受三維色空間的方向影響,色空間的三個方向分別為藍、紅和綠。SU(3)c的色變與色空間的“旋轉”相對應(數學上,色空間是複數空間)。每一種夸克味,f,下面都有三種小分類fB、fG和fR,對應三種夸克色藍、綠和紅[59],形成一個三重態:一股有三個分量的量子場,並且在變換時遵從SU(3)c的基本表示[60]。這個時候SU(3)c應是局部的,這個要求換句話說,就是容許變換隨空間及時間而定,所以說這個局部表示決定了強相互作用的性質,尤其是有八種載力用膠子這一點[32]:part III[61]。
質量
在提及夸克質量時,需要用到兩個詞:一個是“淨夸克質量”,也就是夸克本身的質量;另一個是“組夸克質量”,也就是淨夸克質量加上其周圍膠子場的質量[62]。這兩個質量的數值一般相差甚遠。一個強子中的大部份的質量,都屬於把夸克束縛起來的膠子,而不是夸克本身。儘管膠子的內在質量為零,它們擁有能量——更準確地,應為量子色動力學束縛能(QCBE)——就是它為強子提供了這麼多的質量(見狹義相對論中的質量)。例如,一個質子的質量約為938 MeV/c2,其中三個價夸克大概只有11 MeV/c2;其餘大部份質量都可以歸咎於膠子的QCBE[63][64]。
標準模型假定所有基本粒子的質量,都是來自希格斯機制,而這個機制跟希格斯玻色子有關係。頂夸克有着很大的質量,一個頂夸克大約跟一個金原子核一樣重(~171 GeV/c2)[63][65],而透過研究為甚麼頂夸克的質量那麼大,物理學家希望能找到更多有關於夸克,及其他基本粒子的質量來源[66]。
性質列表
下表總結了六種夸克的關鍵性質。每種夸克味都有自己的一組味量子數(同位旋(I3)、魅數(C)、奇異數(S)、頂數(T)及底數(B′)),它們代表着夸克系統及強子的一些特性。因為重子由三個夸克組成,所以所有夸克的重子數(B)均為+1⁄3。反夸克的話,電荷(Q)及其他味量子數(B、I3、C、S、T及B′)都跟夸克的差一個正負號。質量和總角動量(J;相等於點粒子的自旋)不會因為反粒子而變號。
夸克按其特性分为三代,如下表所示:
名稱 | 符號 | 質量(MeV/c2)* | J | B | Q | I3 | C | S | T | B′ | 反粒子 | 反粒子符號 | |
---|---|---|---|---|---|---|---|---|---|---|---|---|---|
第一代 | 上 | u |
1.7 to 3.3 | 1⁄2 | +1⁄3 | +2⁄3 | +1⁄2 | 0 | 0 | 0 | 0 | 反上 | u |
下 | d |
4.1 to 5.8 | 1⁄2 | +1⁄3 | −1⁄3 | −1⁄2 | 0 | 0 | 0 | 0 | 反下 | d | |
下一代 | |||||||||||||
第二代 | c |
+70 −90 1270 |
1⁄2 | +1⁄3 | +2⁄3 | 0 | +1 | 0 | 0 | 0 | 反 | c | |
奇 | s |
+29 −21 101 |
1⁄2 | +1⁄3 | −1⁄3 | 0 | 0 | −1 | 0 | 0 | 反奇 | s | |
下一代 | |||||||||||||
第三代 | 頂 | t |
000±900 172 ±1,300 | 1⁄2 | +1⁄3 | +2⁄3 | 0 | 0 | 0 | +1 | 0 | 反頂 | t |
底 | b |
+180 −60 4190 |
1⁄2 | +1⁄3 | −1⁄3 | 0 | 0 | 0 | 0 | −1 | 反底 | b |
* 像+180
−60 這樣的標記代表量測不確定度。以頂夸克為例,第一個不確定度是自然中的 4190隨機,第二個是系統的。
註:每一味夸克都具有紅、綠及藍三種色的版本,但對上表所列的性質而言,三種版本都一樣,故不列出。
相互作用中的夸克
就像量子色動力學所描述的,夸克間的強相互作用由膠子傳遞,膠子是無質量的向量規範玻色子。每一個膠子帶有一種色及一種反色。在粒子相互作用的標準框架下(它是通用表述微擾理論的一部份),膠子通過發射與吸收虛粒子,不斷在夸克間進行交換。當膠子在夸克間轉換時,兩者的色荷都會改變;例如一紅夸克在發射出一紅-反綠膠子後,它就會變成綠夸克,又例如一綠夸克在吸收了一紅-反綠膠子,它就會變成紅夸克。因此,儘管夸克的色不斷在變,但是它們間的強相互作用是維持着的[67][68]:45-47[69]:85。
由於膠子帶色荷,所以它們自己能發射及吸收其他膠子。因此導致“漸近自由”:當兩個夸克間的距離愈來愈近時,它們之間的色動束縛力就愈來愈弱[69]:400ff。相反地,當夸克間的距離愈來愈遠時,束縛力就愈來愈強。色場開始受到“應力”影響而不穩定,就像橡皮筋拉長時受應力影響而快斷開一樣,於是色場就會自發地生成許多合適色荷的膠子,來強化色場。當能量過了一個底限時,就會開始生成夸克和反夸克對。這些對與分離中的夸克束縛在一起,形成新的強子。這個現象叫“夸克禁閉”:夸克不能單獨存在[68]:295–297[70]。夸克在高能碰撞中生成後,在能與其他夸克作出任何相互作用之前,就會發生強子化這個過程。唯一的例外是頂夸克,因為它會在強子化前先衰變[71]。
海夸克
除影響量子數的價夸克((
q
v)之外,強子也含有虛夸克-反夸克對(
q
q
),這些對粒子叫“海夸克”(
q
s)。當強子色場的膠子分裂時,就會產生海夸克;以上過程的逆過程也會發生,當兩個海夸克湮滅時,會產生一個膠子。於是膠子就會持續地分裂與生成,形成所謂的“海”[72]。海夸克比價夸克不穩定得多,它們一般會在強子內部互相湮滅。儘管如此,海夸克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會強子化,形成重子或介子類的粒子[73]。
夸克物質的其他相
-{zh-hans:
;zh-hk:
;zh-tw:
在足夠極端的條件下,夸克可能會脫離禁閉,成為自由粒子。在漸近自由的演變下,高溫時的強相互作用變得較弱。最後,色禁閉會失效,形成一股超熱電漿體,由自由移動的夸克與膠子組成。這種物質的理論相叫夸克-膠子漿[76]。需要達到這個相的確切條件,現時仍是未知,但這方面一直都有不少的推測及實驗。溫度需求的近期估計為±0.02)×1012 (1.90開爾文[77]。雖然夸克及膠子的完全自由態從未被實現(儘管歐洲核子研究組織在1980年代至90年代間嘗試過許多次),但是在相對論性重離子對撞機的近期實驗中,有證據指出像液體的夸克物質,能展示出“近乎完美”的流體運動[78]。
夸克-膠子漿的特點是,相對於上及下夸克對的數量,重夸克對的數量大幅提昇。宇宙學家們相信,在大霹靂後10−6秒之前(夸克時期),宇宙裏充滿着這種夸克-膠子漿,因為當時的溫度實在太高,重子會不穩定[79]。
當重子密度足夠高時,且溫度相對地低——大概可以跟中子星相比的條件——根據理論預測,夸克物質會退化成一弱作用夸克的費米液體。這種液體的特點是,它是由帶色夸克的庫珀對凝聚而成的,因此會對局部SU(3)c對稱性造成破缺。由於庫珀對含有色荷,所以這樣的一種夸克物質相,叫色超導體,此時色荷能夠在無色阻的情況下通過[80]。
另見
- 夸克星
- 奇異夸克團
- 毛粒子
註解
- 2000年代初,有幾個研究小組聲稱,已證實了四夸克粒子與五夸克粒子的存在。儘管四夸克粒子的情況目前仍在爭論中,但是所有五夸克候選粒子都已被證實不存在。
- 主要證據是基於
Z0
玻色子的共振寬度,它限制了第四代中微子的質量,此時質量需要大於~ GeV/c2。與其他三代的中微子相比,它們的質量不高於 45 MeV/c2,可見兩者形成非常大的對比。 2 - 在弱相互作用下的一個反應中,當左右被逆轉(P對稱),且粒子被換成反粒子(C對稱)後,CP破壞會使這個反應的前後不一樣。
- 從一夸克衰變至另一夸克的實際概率,是一個包含衰變夸克質量、衰變產物質量及對應CKM矩陣元等變數的複雜函數。該概率與CKM矩陣對應項(|Vij|2) 的平方成正比(但不相等)。
- 儘管名字中有顏色,色荷跟可見光的色譜並沒有關係。
參考資料
- 物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物理学名词 [S/OL].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 3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9: 349. 科学文库.
-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200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07).
- R. Nave. .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 R. Nave. .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1).
- R. Nave. .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5).
- B. Carithers, P. Grannis. (PDF). Beam Line (SLAC). 1995, 25 (3): 4–16 [2008-09-23].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12-03).
- E.D. Bloom; et al.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3 (16): 930–934. Bibcode:1969PhRvL..23..930B. doi:10.1103/PhysRevLett.23.930.
- M. Breidenbach; et al.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3 (16): 935–939. Bibcode:1969PhRvL..23..935B. doi:10.1103/PhysRevLett.23.935.
-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1340 [2011-07-25]. Bibcode:2008PhLB..667....1P.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01).
- S.S.M. Wong. 2nd. Wiley Interscience. 1998: 30. ISBN 0-471-23973-9.
- K.A. Peacock. . 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2008: 125. ISBN 031333448X.
- B. Povh, C. Scholz, K. Rith, F. Zetsche. . Springer. 2008: 98. ISBN 3540793674.
- Section 6.1. in P.C.W. Davie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ISBN 052122523X.
- M. Munowitz.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35. ISBN 0195167376.
- W.-M. Yao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PDF). Journal of Physics G. 2006, 33 (1): 1–1232 [2011-07-25]. Bibcode:2006JPhG...33....1Y. arXiv:astro-ph/0601168 . doi:10.1088/0954-3899/33/1/00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02-12).
-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1340 [2011-07-25]. Bibcode:2008PhLB..667....1P.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0-29).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1340 [2011-07-25]. Bibcode:2008PhLB..667....1P.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1).
E.V. Shuryak. . World Scientific. 2004: 59. ISBN 9812385746. -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1340 [2011-07-25]. Bibcode:2008PhLB..667....1P.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1).
C. Amsler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PDF). Physics Letters B. 2008, 667 (1): 1–1340 [2011-07-25]. Bibcode:2008PhLB..667....1P. doi:10.1016/j.physletb.2008.07.018.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12-21). -
D. Decamp. . Physics Letters B. 1989, 231 (4): 519. Bibcode:1989PhLB..231..519D. doi:10.1016/0370-2693(89)90704-1.
A. Fisher. . Popular Science. 1991, 238 (4): 70.
J.D. Barrow. . Reprint. Basic Books. 1997 [1994]. ISBN 978-0465053148. - D.H. Perkins.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3: 4. ISBN 0198509529.
- M. Gell-Mann. . Physics Letters. 1964, 8 (3): 214–215. Bibcode:1964PhL.....8..214G. doi:10.1016/S0031-9163(64)92001-3.
- G. Zweig. (PDF). CERN Report No.8182/TH.401. 1964 [2011-07-26].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02-22).
- G. Zweig. . CERN Report No.8419/TH.412. 1964 [2015-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03).
-
M. Gell-Mann. . M. Gell-Manm, Y. Ne'emann (编). . Westview Press. 2000: 11 [1964]. ISBN 0-7382-0299-1.
Original: M. Gell-Mann. . Synchroton Laboratory Report CTSL-20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961. -
Y. Ne'emann. . M. Gell-Manm, Y. Ne'emann (编). . Westview Press. 2000 [1964]. ISBN 0-7382-0299-1.
Original Y. Ne'emann. . Nuclear Physics. 1961, 26: 222. Bibcode:1961NucPh..26..222N. doi:10.1016/0029-5582(61)90134-1. - R.C. Olby; G.N. Cantor. . Taylor & Francis. 1996: 673. ISBN 0-415-14578-3.
- A. Pickering.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 114–125. ISBN 0226667995.
- B.J. Bjorken, S.L. Glashow. . Physics Letters. 1964, 11 (3): 255–257. Bibcode:1964PhL....11..255B. doi:10.1016/0031-9163(64)90433-0.
- J.I. Friedman. . Hue University. [2017-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4-23).
- R.P. Feynman.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69, 23 (24): 1415–1417. Bibcode:1969PhRvL..23.1415F. doi:10.1103/PhysRevLett.23.1415.
- S. Kretzer; et al. . Physical Review D. 2004, 69 (11): 114005. Bibcode:2004PhRvD..69k4005K. arXiv:hep-ph/0307022 . doi:10.1103/PhysRevD.69.114005.
- D.J. Griffiths. . John Wiley & Sons. 1987. ISBN 0-471-60386-4.
- M.E. Peskin, D.V. Schroeder. . Addison–Wesley. 1995. ISBN 0-201-50397-2.
- V.V. Ezhela. . Springer. 1996: 2. ISBN 1563966425.
- S.L. Glashow, J. Iliopoulos, L. Maiani. . Physical Review D. 1970, 2 (7): 1285–1292. Bibcode:1970PhRvD...2.1285G. doi:10.1103/PhysRevD.2.1285.
- M. Kobayashi, T. Maskawa. (PDF).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1973, 49 (2): 652–657 [2015-11-22]. Bibcode:1973PThPh..49..652K. doi:10.1143/PTP.49.652.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5-11-02).
- H. Harari. . Physics Letters B. 1975, 57B: 265. Bibcode:1975PhLB...57..265H. doi:10.1016/0370-2693(75)90072-6.
- K.W. Staley.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9780521827102.
- S.W. Herb; et al.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7, 39: 252. Bibcode:1977PhRvL..39..252H. doi:10.1103/PhysRevLett.39.252.
- M. Bartusiak. . National Academies Press. 1994: 245. ISBN 0309048931.
- F. Abe et al. (CDF Collaboration).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5, 74: 2626–2631. Bibcode:1995PhRvL..74.2626A. PMID 10057978. doi:10.1103/PhysRevLett.74.2626.
- S. Abachi et al. (DØ Collaboration). .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1995, 74: 2422–2426. Bibcode:1995PhRvL..74.2422A. doi:10.1103/PhysRevLett.74.2422.
- .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News. [2008-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9).
- J. Gribbin, M. Gribbin. . Penguin Books. 1997: 194. ISBN 0-452-27631-4.
- 卡洛·罗韦利;译者:文铮 陶慧慧;. . 企鹅图书. 2016: 39. ISBN 978-7-5357-8927-3.
- J. Joyce. . Penguin Books. 1982: 383 [1939]. ISBN 0-14-00-6286-6. .
- M. Gell-Mann. . Henry Holt and Co. 1995: 180. ISBN 978-0805072532.
- J. Gleick. .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92: 390. ISBN 0-316-903167.
- J.J. Sakurai. S.F Tuan , 编. Revised. Addison–Wesley. 1994: 376. ISBN 0-201-53929-2.
- D.H. Perkins.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8. ISBN 0521621968.
- M. Riordan. . Simon & Schuster. 1987: 210. ISBN 9780671504663.
- F. Close. . CRC Press. 2006. ISBN 1584887982.
- G. Fraser.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91. ISBN 0521816009.
- D. Lincoln. . World Scientific. 2004: 116. ISBN 9812387056.
- K. Nakamura; et al. (PDF). J. Phys. G. 2010, 37 (075021): 150 [2011-07-2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8-07-14).
- Z. Maki, M. Nakagawa, S. Sakata. (PDF). Progress of Theoretical Physics. 1962, 28 (5): 870. Bibcode:1962PThPh..28..870M. doi:10.1143/PTP.28.870.
- B.C. Chauhan, M. Picariello, J. Pulido, E. Torrente-Lujan. . 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2007, C50 (3): 573–578. Bibcode:2007EPJC...50..573C. arXiv:hep-ph/0605032 . doi:10.1140/epjc/s10052-007-0212-z.
- R. Nave. . HyperPhysics.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 [2009-04-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8-20).
- B.A. Schumm. .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04: 131–132. ISBN 080187971X. OCLC 55229065.
- V. Ick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216. ISBN 052145591X.
- M.Y. Han. . World Scientific. 2004: 78. ISBN 9812560343.
- C. Sutton. . Encyclopædia Britannica Online. [200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12-09).
- A. Watson.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285–286. ISBN 0521829070.
- K. Nakamura et al. (Particle Data Group). (PDF). Journal of Physics G. 2010, 37: 075021 [2011-07-26]. Bibcode:2010JPhG...37g5021N. doi:10.1088/0954-3899/37/7A/075021.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1-08-05).
- W. Weise, A.M. Green. . World Scientific. 1984: 65–66. ISBN 9971966611.
- D. McMahon. . McGraw–Hill. 2008: 17. ISBN 0071543821.
- S.G. Roth. . Springer. 2007: VI. ISBN 3540351647.
- R.P. Feynman. 1s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136–137. ISBN 0-691-08388-6.
- M. Veltman. . World Scientific. 2003. ISBN 981238149X.
- F. Wilczek, B. Devine. . World Scientific. 2006. ISBN 981256649X.
- T. Yulsman. . CRC Press. 2002: 55. ISBN 075030765X.
- F. Garberson. . 2008. arXiv:0808.0273 [hep-ex].
- J. Steinberger. . Springer. 2005: 130. ISBN 3540213295.
- C.-Y. Wong. . World Scientific. 1994: 149. ISBN 9810202636.
- S.B. Rüester, V. Werth, M. Buballa, I.A. Shovkovy, D.H. Rischke. . Physical Review D. 2005, 72: 034003. Bibcode:2005PhRvD..72c4004R. arXiv:hep-ph/0503184 . doi:10.1103/PhysRevD.72.034004.
- M.G. Alford, K. Rajagopal, T. Schaefer, A. Schmitt. . 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 2008, 80: 1455–1515. Bibcode:2008RvMP...80.1455A. arXiv:0709.4635 . doi:10.1103/RevModPhys.80.1455.
- S. Mrowczynski. . Acta Physica Polonica B. 1998, 29: 3711. Bibcode:1998AcPPB..29.3711M. arXiv:nucl-th/9905005 .
- Z. Fodor, S.D. Katz. . 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 2004, 2004: 50. Bibcode:2004JHEP...04..050F. arXiv:hep-lat/0402006 . doi:10.1088/1126-6708/2004/04/050.
- . Brookhaven National Laboratory News. 2005 [2009-05-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4-15).
- T. Yulsman. . CRC Press. 2002: 75. ISBN 075030765X.
- A. Sedrakian, J.W. Clark, M.G. Alford. . World Scientific. 2007: 2–3. ISBN 9812569073.
外部链接
- 默里·蓋爾曼於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伯頓·里克特於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丁肇中於1969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小林誠於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益川敏英於200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奬學術演講(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夸克之舞(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頂夸克與希格斯玻色子,T·A·賀本海默著(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CERN計量夸克代的實驗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