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 (中國)

,是中國哲學道教中醫學中常見的概念。中國春秋戰國時代的思想家,將氣的概念抽象化,成為天地一切事物組成的基本元素,有著像氣體般的流動特性。人類與一切生物具備的生命能量或動力,以及宇宙間的一切事物,均是氣的運行與變化的結果。中醫學認為,氣是人體的第一道防護線,聚於體裡保護著臟腑,而流散發於膚表以防外邪侵入而導致疾病發生。

“元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能量。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炁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宋钘(xíng )、尹文的“心炁说”(即“气一元论”),发展于东汉末年王充的“元炁自然论”及北宋张载所倡之“元炁本体论”。元炁学说以元炁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能量,以元炁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元炁学说作为一种自然观,是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总体认识。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能量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故元炁学说在对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各种自然现象作解释的同时,还对人类生命的起源以及有关生理现象提出了见解。基于元炁学说的对人类生命的认识,即是“元炁论”。

字源

本作,隸變時取代,而原本氣字之意義由餼表達。最早是氣的意思,是象形字[1],有呼吸、氣息的意思[2],也有米飯的意思[3]。後引申出天氣氣候節氣氣味乃至於風氣、流行等意思。

至宋代之後,道教思想家為了區別先天的氣與後天的氣,採用古字「炁」來代表先天的氣,代表無極,則被當成是後天的氣,為太極。這兩個字的意義又被分開。但是除了道教文獻之外,通常都以來概括。

“氣”字字體沿革

中医學

气是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之一,气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能量,气藏于血中,可运行于血脉之外,可聚集于穴位之中,在内维系脏腑功能,在外濡养皮肉筋骨,可用于修复组织器官,抵御外邪。用于濡养功能的气称荣气,用于防御功能的气称卫气。分布于经络之中的气称经络之气,分布于脏腑的称脏气或腑气,如分布于心的气称心气,分布于胃的气为胃气。聚集于胸部的称宗气,聚集于小腹丹田部位的称元气,生命活动正常运行的气称正气,致使生命活动运动不正常的气称邪气,维系身体功能供应能量的气称谷气,脏腑正常功能产生与生發之气称真气。

气的外在生命活动表现称为神,有气者为得神,无气者无神,少气者少神,气足者神全。

气在穴位中运行与停留,穴位又称气穴,穴中之气由经络所生發,经络之气由脏腑所生發。脏腑之气始源于脾胃中的食物与肺系呼吸之气。针灸通过调节穴位之气来调节经络或脏腑之气,药物多通过调节脏腑之气来调节脏腑经络。

气可转化为精,藏于五藏之中,或藏于骨髓之中,以供不时之需。精可化为气,气可化为神。道家敛神以集气,敛气以藏精,用于延缓衰老。

气的运行受天气变化,七情六欲,饮食房事等的影响,从而生病。中医治病在于调气。

气又分阴阳,运行于脏器及其相应经络之中的气称阴气;运行于腑中及其相应经络之中的气称阳气。

氣又分正邪,黃帝內經靈樞經,黃帝曰:余聞氣者,有真氣,有正氣,有邪氣。[4]

中藥學

氣味,味道:在中药学中,指含有挥发性物质的药物的特殊气味。

莊子的氣與陰陽

陰陽本指事物兩種相互對立的方面,「一陰一陽之謂道」(《周易·繫辭傳》),莊子將之定義為「氣」所包含的矛盾對立要素,「陰陽,氣之大者也」(《莊子·則陽》)。

现代解释

氣從未被直接觀測到,也與科學所使用的能量概念無關[5][6][7]

1959年,秦伯未提出“气的物质说”[8]。1962年,罗石标提出“气的功能说”[9]。同年,(1962年),危北海提出‘气的两义说’[10][11]。另外,還有李德新的「气是物质与功能的统一说」[12]、黄坤仪等的「人体气场说」[13]李梢等的「气与熵流说」[14]

血液循環共振理論認為在血液循環的俱共振的現象,血管有其特定的共振頻率,器官及穴道同樣有其特定的共振頻率。器官或穴道與動脈因為耦合振動進而產生分頻現象。人體器官系統都有各自的頻率,把相同諧波共振的器官歸為同一類,則自然得到內臟與經絡關係。五臟及其經絡歸屬低頻,故屬陰;六腑及其經絡,歸屬高頻,故屬陽。「氣」由共振之理論看來,就是心臟所打出來壓力能量的表現,當某器官系統氣不足,則壓力亦為不足,器官中微小動脈括約打開時,血液就無力量再射入微血管中進而營養組織,所以此器官系統就會因氣不足而缺血,自然就缺乏營養,缺氧及抵抗力等,進而造成代謝之廢物累積,累久而之,人體百病皆可由此而來。[15]

相關條目

参考文獻

引用

  1. 《說文解字》:「气,雲氣也,象形。」
  2. 《集韻》:「一曰息也,或作、炁。」
  3. 《說文解字》:「饋客芻米也,从米气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矦。』」
  4. .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 [2020-11-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07).
  5. Shermer, Michael. . Scientific American. July 2005, 293 (2): 30 [2009-02-16]. doi:10.1038/scientificamerican0805-30.
  6. Stenger, Victor J. . Skeptical Briefs (Committee for Skeptical Inquiry). June 1998 [2007-12-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11). "Despite complete scientific rejection, the concept of a special biological fields within living things remains deeply engraved in human thinking. It is now working its way into modern health care systems, as non-scientific alternative therapies become increasingly popular. From acupuncture to homeopathy and therapeutic touch, the claim is made that healing can be brought about by the proper adjustment of a person's or animal's 'bioenergetic fields.'"
  7. . CSICOP. [2009-0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0-04).
  8. 秦伯未.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59年. ISBN 9787117071949.
  9. 罗石标,也谈气[J],中医杂志,1962年,(3): 26-27
  10. 危北海,“气”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1961年,(3): 31-33.
  11. 危北海,答“也谈气”[J],中医杂志,1962年,(3):27-29
  12. 李德新.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01-01. ISBN 9787117095082.
  13. 黄坤仪. . 2008-07-10 [2014-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7-06).
  14. 李梢等. 中医学的“气”与熵再探. 北京中医药大学, 1997.
  15. 王唯工. . 台湾: 大塊文化出版社. 2002-09-07. ISBN 9867975502 (中文(臺灣)).

來源

期刊文章
  • 危北海:《“气”在祖国医学中的应用》[J],《中医杂志》,1961年,(3): 31-33
  • 罗石标:《也谈气[J]》,《中医杂志》,1962年,(3): 26-27
  • 危北海:《答“也谈气”》[J],《中医杂志》,1962年,(3):27-29
书籍

擴展閱讀

研究書目
  • 小野澤精一等編,李慶譯:《氣的思想:中國自然觀和人的觀念的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