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
黄冈市,简称黄,古称黄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北省下辖的地级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市境西北邻孝感市、武汉市,南隔长江与鄂州市、黄石市、江西省九江市相望,东接安徽省安庆市,北界安徽省六安市、河南省信阳市。地处鄂豫皖赣四省交界,大別山南麓,长江北岸,地势北高南低。举水、浠水、蕲水等流经境内,均自北向南注入长江。全市总面积17,457平方公里,2018年户籍人口740.64万,2020年常住人口588.27万[2]。市人民政府驻黄州区七一路8号。
| 黄冈市 黄 | |
|---|---|
| 地级市 | |
|  | |
| .png.webp) 黄冈市在湖北省的地理位置 | |
| 坐标: 30°27′13″N 114°52′20″E | |
| 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 省 | 湖北省 | 
| 設立 | 1995年12月23日 | 
| 政府駐地 | 黄州区 | 
| 下级行政区 | 1市辖区、2县级市、7县 | 
| 政府 | |
| • 市委書記 | 李军杰 | 
| • 人大常委會主任 | 张社教 | 
| • 市長 | 刘洁(女) | 
| • 政協主席 | 洪再林(女) | 
| 面积 | |
| • 地级市 | 17,457 平方公里(6,740 平方英里) | 
| • 市區 | 362 平方公里(140 平方英里) | 
| 面积排名 | 全省第5位(佔全湖北省9.39%) | 
| 最高海拔 | 1,729 公尺(5,673 英尺) | 
| 人口(2022年) | |
| • 地级市 | 579.02萬人 | 
| • 排名 | 全省第2位(佔全湖北省10.70%) | 
| • 密度 | 362.6人/平方公里(939人/平方英里) | 
| • 市区(2020-11-01) | 45.69萬人 | 
| • 城镇(2018) | 298.90萬人 | 
| 語言 | |
| • 方言 | 江淮官话黄孝片黄冈话 | 
| 时区 | 北京时间(UTC+8) | 
| 郵政編碼 | 438000 | 
| 電話區號 | 0713 | 
| 車輛號牌 | 鄂J | 
| 气候 | 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 
| • 年均温 | 16.6-18.0 ℃ | 
| • 年降水 | 882-1,397毫米 | 
| • 年日照 | 1,772-2,070小時 | 
| 行政区划代码 | 421100 | 
| 舊稱 | 黄州 | 
| (2022) | ¥2,747.9亿(全省第5位,佔全湖北省5.17%) 301.42亿美元(汇率) | 
| • 人均 | ¥32,151(全省第12位) 4,762美元(汇率) | 
| 網站 | 黄冈市政府门户网站 | 
| 市象征 | |
| 花 | 梅花、映山红 | 
| 树 | 榉树、银杏[1] | 
|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湖北统计年鉴-2019》 | |
| 黄冈市 | |||||||
| 汉语 | 黄冈 | ||||||
|---|---|---|---|---|---|---|---|
| 简化字 | |||||||
| 
 | |||||||
历史
    
    移民史
    
宋代黄孝地区的移民已经不仅仅只来自北方,还有来自南方的移民。淳熙十一年江东流民累累不断前往黄州“请耕闲田”(《诚斋集》卷125《吴燠墓志铭》)。据宣统《黄安乡土志·氏族录》,清代当地的家族中有6族系在南宋时自今江西境内的南昌、九江、吉安等地迁入。张国雄所列宋代迁入的26个氏族中,蕲春有6族,黄冈3族,广济3族,麻城2族,红安、黄梅各1族,共占被统计的宋代氏族的62%。显然,在宋代鄂东北人口中,江西移民占相当比重。这应该是江西移民对鄂东地区成系统影响的发端。
宋金戰爭时,鄂东、鄂北为宋金分界线的南侧,傷亡极大。宋元戰爭、元末農民起義在鄂东、鄂北亦造成極大傷亡。在这种背景下,元末明初洪武大移民是對黄孝地区的人口重組式移民,徹底改變人口與語言構成。在元代及洪武年间迁入黄州府(治今黄冈市)的氏族中,江西移民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中饶州、南昌和九江移民数量相当。在明初洪武移民以前,历代也有零星的移民,这些移民相对于明初新移民来说,已经成为新土著。扣除元末及洪武年间由本区迁入的土著,元末及洪武年间从外地迁入的移民大约占全部人口的62%左右,是一个“人口重建式的移民区江西移民是这些移民来源中最重要的部分,其中尤以来自饒州、南昌等赣北地区的移民数量最多。更詳細的說明,參見洪武大移民和江淮官話黃孝片。
行政區劃沿革
    
黄冈历史悠久,早在旧古器时代,本区域即有人类居住。
夏商时代,禹“封皋陶之后于英、六”(《史记·夏本纪》),本地域即为皋陶后人的封地(英六即英山、六安一带)。春秋战国时,本地属楚国。秦统一六国推行郡县制,本地先分属南郡和九江郡,后属衡山郡。楚汉之际,楚项羽以衡山郡立衡山国,国都邾城(今黄州禹王城)。
汉高祖四年(前203年),恢复为衡山郡,属淮南国。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置江夏郡,本域黄州、蕲春等地属江夏郡,黄梅、武穴等地属庐江郡。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年)立蕲春侯国,传三世,复为蕲春县。建安十三年(208年),置蕲春郡,驻地蕲春,辖今蕲春、黄梅、黄州等地。
三国时,本地域分属魏弋阳郡和吴蕲春郡。东晋咸和四年(329年)在境内置西阳郡。隋唐五代直至明初,黄冈大致均为黄州、蕲州两郡(府、路)并治。
唐末之前,豫州、黄州、衡州、黄州府、永安郡、南安县、黄冈县等历代州、府、郡、县的治所均在旧“黄州”城(即今武汉市新洲区邾城),今黄冈市地域多归其管辖。唐末,黄州、黄冈县治所东迁女王城。宋初,治所再迁至今黄冈市北,原“黄州”城(旧黄州城)遂城“旧州”(后因俗改称新洲)。
明代后,蕲州划归黄州府管辖,黄州府辖黄冈(主要包括今黄冈和武汉市的新洲区)、麻城、黄陂、黄安、蕲水、罗田、广济、黄梅八县和蕲州,府治黄冈县。清代基本沿袭明制,雍正七年(1729年)黄陂县划属汉阳府。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废黄州府,改蕲州为蕲春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安徽省英山县改隶湖北省。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改蕲水县为浠水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分黄冈县置新洲县。1952年8月,分置兵堡县,9月更名为胜利县,黄安县复名为红安县。1955年8月,撤销胜利县,10月,黄冈县驻地由团风迁至黄州。1959年,大冶划属黄石市。1965年,鄂城、阳新两县划属咸宁专区。1968年,成立黄冈地区革命委员会,1978年撤销,设黄冈地区行政公署。1979年,鄂城县划归黄冈地区,并建置鄂城市。1983年10月,划鄂城县、鄂城市及黄冈县的黄州镇,建立地级鄂州市,同时,划新洲县属武汉市。1986年,撤销麻城县,设麻城市。1987年,撤销鄂州市黄州区,恢复为黄州镇,复归黄冈县;撤销广济县,设武穴市。1990年,撤销黄冈县,设县级黄州市。1995年12月23日国务院批准,撤销黄冈地区和黄州市,设立地级黄冈市,并以原黄州市北境建置团风县,南境建置黄州区,黄冈市政府驻黄州区。至此,黄冈市辖黄州区、团风县、红安县、罗田县、英山县、浠水县、蕲春县、黄梅县、麻城市、武穴市。
地理
    
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北接河南,东连安徽,南与鄂州、黄石、九江隔江相望。地理方位为东经114°24′—116° 07′、北纬29° 45′—31° 40′。黄冈市党、政、军机关驻地黄州,西距省会武汉78千米。全市国土面积17446平方千米,占湖北省总面积9.4%。全市总面积中,平原占12.2%,岗地占10.3%,丘陵占43.3%,山地占34.2%。东西最长距离为168千米,南北最宽跨度为208千米。
黄冈自北向南逐渐倾斜,东北部与豫皖交界为大别山脉,主脊呈西北——东南走向,有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96座,位于罗田、英山两县的天堂寨主峰海拔1729米,为全市最高点。中部为丘陵区,海拔多在300米以下,高低起伏,谷宽丘广,冲、垅、塝、畈交错。南部为狭长的平原湖区,海拔高度在10-30米之间,河港、湖泊交织,30公顷以上湖泊38个。发源于大别山脉的倒水、举水、巴水、浠水、蕲水和华阳河等六大水系,均自北向南流经本市汇入长江。长江流经本市215.5千米,故黄冈有“黄金水道”之称。
黄冈属副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温暖湿润,四季分明。以长江为主干构成的庞大水网保证了良好的森林植被以及生态环境。具有相当好的农业生产基础。
| 黄冈市黄州区气象数据(1981年至2010年) | |||||||||||||
|---|---|---|---|---|---|---|---|---|---|---|---|---|---|
| 月份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全年 | 
| 历史最高温 °C(°F) | 20.7 (69.3) | 28.7 (83.7) | 30.0 (86.0) | 33.9 (93.0) | 36.1 (97.0) | 37.8 (100.0) | 39.7 (103.5) | 40.0 (104.0) | 39.3 (102.7) | 34.9 (94.8) | 29.7 (85.5) | 22.2 (72.0) | 40.0 (104.0) | 
| 平均高温 °C(°F) | 8.0 (46.4) | 10.6 (51.1) | 15.0 (59.0) | 21.7 (71.1) | 27.0 (80.6) | 29.9 (85.8) | 33.1 (91.6) | 32.8 (91.0) | 28.7 (83.7) | 23.1 (73.6) | 16.8 (62.2) | 10.9 (51.6) | 21.5 (70.6) | 
| 日均气温 °C(°F) | 4.4 (39.9) | 6.9 (44.4) | 10.9 (51.6) | 17.3 (63.1) | 22.6 (72.7) | 26.0 (78.8) | 29.2 (84.6) | 28.6 (83.5) | 24.4 (75.9) | 18.7 (65.7) | 12.4 (54.3) | 6.7 (44.1) | 17.3 (63.2) | 
| 平均低温 °C(°F) | 1.8 (35.2) | 4.1 (39.4) | 7.8 (46.0) | 13.8 (56.8) | 18.9 (66.0) | 22.8 (73.0) | 25.9 (78.6) | 25.3 (77.5) | 21.1 (70.0) | 15.3 (59.5) | 9.1 (48.4) | 3.6 (38.5) | 14.1 (57.4) | 
| 历史最低温 °C(°F) | −6.0 (21.2) | −7.4 (18.7) | −1.9 (28.6) | 3.1 (37.6) | 10.0 (50.0) | 13.3 (55.9) | 19.0 (66.2) | 17.0 (62.6) | 11.7 (53.1) | 4.4 (39.9) | −2.8 (27.0) | −8.0 (17.6) | −8.0 (17.6) | 
| 平均降水量 mm() | 53.6 (2.11) | 72.5 (2.85) | 106.4 (4.19) | 145.7 (5.74) | 166.1 (6.54) | 222.2 (8.75) | 216.6 (8.53) | 143.7 (5.66) | 68.2 (2.69) | 83.2 (3.28) | 60.6 (2.39) | 34.9 (1.37) | 1,373.7 (54.1) | 
| 平均相對濕度(%) | 79 | 78 | 79 | 78 | 77 | 80 | 79 | 78 | 76 | 76 | 76 | 74 | 78 | 
| 来源:中国气象数据网 | |||||||||||||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2013年,黄冈市耕地总面积34.33万公顷。
水利资源
    
2013年,全市水资源总量90.53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46.4万千瓦。其中可开发水能资源34.8万千瓦。年发电量9.6亿度。全市入境水量7565亿立方米,出境水量7733亿立方米。有大中小型水库1230座,总库容50.63亿立方米;塘堰28万口,蓄水22.39亿立方米。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31.86万公顷。
矿产资源
    
黄冈有探明矿种73种,矿床点819处。其中非金属矿49种,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花岗岩等。磷矿石储量1698.5万吨,主要分布黄梅、武穴。红安萤石矿储量在131万吨以上。蕲春的脉石英矿含二氧化硅90%-99.9%,储量在80万吨以上。花岗岩、片麻岩、大理岩遍布黄梅、蕲春、浠水、团风、麻城、罗田、英山,分布面积约1000平方千米。巴水、浠水、蕲水、倒水、举水5条河流黄沙储量约10亿吨,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黄砂基地。金属矿发现有铁、锰、铬、铜、铅、锌、钒、钛、镉、钼、金、银以及稀有金属铌、钽、锆等矿点。其中铁、金红石、铅、锌储量较丰富。境内有金矿点6处,分布在蕲春、罗田、浠水、团风、武穴、黄梅等地。巴、浠、蕲等河流黄砂中伴生有铁砂。黄冈地热资源丰富,发现12处,开发利用英山汤河、罗田三里畈等处。
政治
    
    现任领导
    
| 机构 |  中国共产党 黄冈市委员会 | .svg.png.webp) 黄冈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 .svg.png.webp) 黄冈市人民政府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黄冈市委员会 | .svg.png.webp) 黄冈市监察委员会 | 
|---|---|---|---|---|---|
| 职务 | 书记 | 主任 | 市长 | 主席 | 主任 | 
| 姓名 | 李军杰[3] | 张社教[4] | 刘洁(女)[5] | 洪再林(女)[6] | 胡爱民[7] | 
| 民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汉族 | 
| 籍贯 | 山东省寿光市 | 湖北省蘄春县 | 湖北省鄂州市 | 湖北省黄梅县 | 湖北省武汉市 | 
| 出生日期 | 1973年3月(51歲) | 1964年12月(59歲) | 1969年3月(55歲) | 1964年7月(59歲) | 1968年8月(55歲) | 
| 就任日期 | 2023年2月 | 2020年1月 | 2023年2月 | 2017年1月 | 2017年12月 | 
历任领导
    
| 
 
 
 | 
 
 
 | 
行政区划
    
除正式行政区划外,黄冈市还设立国家级黄冈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龙感湖管理区。
| 黄冈市行政区划图 | |||||||||
|---|---|---|---|---|---|---|---|---|---|
| 区划代码[8] | 区划名称 | 汉语拼音 | 面积[註 1][9] (平方公里) | 常住人口[註 2][10] (2020年普查) | 政府驻地 | 邮政编码 | 乡级行政区划[11] | ||
| 街道 办事处 | 镇 | 乡 | |||||||
| 421100 | 黄冈市 | 17,457.20 | 5,882,719 | 黄州区 | 438000 | 11 | 99 | 16 | |
| 421102 | 黄州区 | 362.37 | 456,862 | 赤壁街道 | 438000 | 4 | 3 | 1 | |
| 421121 | 团风县 | 831.65 | 266,218 | 团风镇 | 438800 | 8 | 2 | ||
| 421122 | 红安县 | 1,791.41 | 510,189 | 城关镇 | 438400 | 10 | 1 | ||
| 421123 | 罗田县 | 2,129.93 | 473,195 | 凤山镇 | 438600 | 10 | 2 | ||
| 421124 | 英山县 | 1,438.81 | 310,180 | 温泉镇 | 438700 | 8 | 3 | ||
| 421125 | 浠水县 | 1,951.12 | 716,273 | 清泉镇 | 438200 | 12 | 1 | ||
| 421126 | 蕲春县 | 2,398.36 | 792,101 | 漕河镇 | 435300 | 13 | 1 | ||
| 421127 | 黄梅县 | 1,707.84 | 787,783 | 黄梅镇 | 435500 | 12 | 4 | ||
| 421181 | 麻城市 | 3,604.02 | 893,654 | 龙池桥街道 | 438300 | 3 | 15 | 1 | |
| 421182 | 武穴市 | 1,241.70 | 676,264 | 武穴街道 | 435400 | 4 | 8 | ||
| 注:黄梅县数字包含龙感湖管理区,面积98.31平方公里。 | |||||||||
人口
    
2022年末全市常住人口579.02万人,[12]其中,城镇286.21万人,乡村292.81万人。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5,882,719人[13]。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6,162,069人相比,十年共减少了279,350人,下降4.53%,年平均增长率为-0.46%。其中,男性人口为3,034,519人,占总人口的51.58%;女性人口为2,848,200人,占总人口的48.42%。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06.54。0-14岁的人口为1,132,321人,占总人口的19.25%;15-59岁的人口为3,493,835人,占总人口的59.39%;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256,563人,占总人口的21.36%,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918,512人,占总人口的15.61%。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2,797,377人,占总人口的47.5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3,085,342人,占总人口的52.45%。
民族
    
境内居民以汉族为主,散居有土家族、壮族、回族、苗族、哈萨克族、黎族、土族、蒙古族、满族、白族,佤族、瑶族、藏族、维吾尔族、布依族、彝族、高山族等45个少数民族。超过200人的有土家族、壮族、回族、苗族、哈萨克族、黎族、土族等7个少数民族。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5,869,280人,占99.7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3,439人,占0.2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减少288,877人,下降4.69%,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1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9,527人,增长243.53%,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16个百分点。
交通
    
区位交通得天独厚。黄冈位于楚头吴尾和鄂豫皖赣四省交界,与省会武汉山水相连,是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依傍一条黄金水道(长江),紧邻两座机场(武汉天河机场、九江机场),贯通六条铁路,飞架六座长江大桥,纵横八条高速公路,具有“承东启西、纵贯南北、得中独厚、通江达海”的区位优势。[14]
高速公路
    
 麻安高速 麻安高速
 沪武高速 沪武高速
 大广高速 大广高速
 沪渝高速 沪渝高速
 福银高速 福银高速
 武麻高速 武麻高速
 麻阳高速 麻阳高速
 黄鄂高速 黄鄂高速
国道
    
.svg.png.webp) 105国道 105国道
.svg.png.webp) 106国道 106国道
.svg.png.webp) 220国道 220国道
.svg.png.webp) 230国道 230国道
.svg.png.webp) 318国道 318国道
.svg.png.webp) 346国道 346国道
.svg.png.webp) 347国道 347国道
桥梁
    
- 鄂黄长江大桥
- 黄石长江大桥
- 九江长江大桥
- 鄂东长江大桥
- 黄冈长江大桥
- 九江长江二桥
经济
    

改革开放尤其是1996年撤地建市以来,黄冈人民抢抓机遇,开拓奋进,全市经济社会长足发展。
农业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基地,蚕茧、板栗、茯苓、花生、油菜、淡水珍珠等农产品产量居湖北之冠。全市经认证和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8个,数量居全省市州第一位[15],如罗田板栗、英山云雾茶、武穴酥糖、巴河莲藕、红安苕、黄州萝卜、广济佛手山药、黄梅青虾等。
工业初步形成食品饮料、医药化工、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等五大支柱产业,吸引了北京汇源、内蒙古伊利、浙江奥康、香港稳健等大批知名企业落户。市区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精神文明和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14]。
人文
    




由于特定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机缘,中国历史上许多风流人物都曾在黄冈留下行迹,不少重要事件也发生在这里。
唐代,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派别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均著锡于黄梅,六祖惠能得法于黄梅东山五祖寺。
理学的奠基者,洛学的创始人程颐,程颢兄弟出生于黄安(今红安)。苏轼(东坡)在黄州达到其文学创作的最高峰。其中在黄冈赤壁写下千古传诵的两赋(前后赤壁赋),一词(《念奴娇 赤壁怀古》),使黄冈赤壁成为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人文胜地。
明代,李贽(卓吾)在麻城形成其独具个性的哲学思想,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蕲州李时珍,历时27年著成《本草纲目》。
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政绩卓著,居官清苦,百姓拥戴,被康熙帝嘉誉为“天下廉吏第一”。
20世纪黄冈人文蔚起,名闻全国。其中声名卓著者有:中国文化重镇熊十力、黄侃、汤用彤、徐复观、汤一介等;著名学者、作家陶希圣、闻一多、胡风、叶君健、秦兆阳;著名科学家李四光、彭桓武、汤佩松等;著名经济学家王亚南、张培刚、邢慕寰等;逻辑学家、台湾自由主义开山人物殷海光;中国文化学者,汉字基因工程倡导者,电脑与人工智能专家朱邦复等。
黄冈人民素有革命传统。秦末,楚项羽、英布曾在这里领导广大农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反秦农民斗争。元朝末年,徐寿辉等拥众百万,建立天完国政权。明朝末年,张献忠、李汝才率领农民起义军入境,转战9年。清朝初年,罗田王火鼎、麻城周承谟等聚众抗清,建立“蕲黄四十八寨”,坚持斗争8年。
辛亥革命爆发,黄冈人民积极响应,黄冈200多人直接参加武昌起义,王汉、张振武、詹大悲、田桐、居正等为辛亥革命作出突出贡献。
黄冈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及早期发展的重要根据地,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中,即有董必武,包惠僧,陈潭秋等三人来自黄冈。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境内中共地方组织迅速发展,农民运动兴起,爆发了黄麻起义,建立了红色政权,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一军、红十五军、红四军、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七军、红二十八军先后在此组建、重建或改编。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此组建了抗日游击第五大队、第八大队。第二次国共内战时期,境内有刘邓大军转战大别山和第二、四野战军渡江战役。
在20世纪中国从战乱到安定的变革过程中,黄冈人民为国家民族作出了巨大牺牲,40多万黄冈先烈献出生命,涌现出了一批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作出重要贡献的军事将领。在中国共产党方面,1955~1965年国家授衔的将帅中,黄冈籍有103人(不包括因行政区划变更而划出的15人),其中元帅1人,大将1人,上将8人,中将17人,少将76人。红安,麻城等县市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中共中央军委1989年确定的33位军事家中,黄冈就有林彪、李先念、王树声等3人。黄冈还出了两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董必武、李先念。在中国国民党方面,则有夏斗寅、陶希圣、万耀煌、朱鼎卿、朱怀冰、徐源泉等高级官员和将领,少将以上军衔者达200多人。
古迹
    
- 东坡赤壁(文赤壁)
- 黄冈宝塔(黄州青云塔,又名南塔,文峰塔,俗称宝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李时珍墓
- 红安七里坪革命旧址
- 四祖寺塔
- 柏子塔
- 五祖寺
- 陡山吴氏祠
- 东坡赤壁
- 李先念故居
- 董必武故居
- 毛家咀遗址
- 双城塔
- 郑公塔
- 万年台戏台
教育
    

北宋庆历四年(1044),蕲州、黄州始有教授,办学训导生徒。明、清两代,府、州、县均建有学宫,并建有书院50多所。李贽在黄安、麻城两地讲学、著书达18年。明代276年中,黄州府中进士328名,举人1465名。清代黄州知府于成龙政绩卓著,居官清苦,百姓拥戴,被朝廷嘉誉“清官第一”。刘子壮、陈沆中状元,帅承瀛、陈銮中探花,金德嘉中会元。仅嘉庆至咸丰3朝65年中,黄州府即考中进士86名,举人466名。废科举后,黄冈新学兴起,黄州府设有中学堂1所,高等、两等、初等小学堂593所,师范传习所(初师简易科)2所,实业学堂8所。民国时期,战乱频仍,民生艰难,教育事业仍有缓慢发展。
建国后,黄冈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很快,形成了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相互衔接,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行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现有各级各类学校5978所,其中大中专学校22所,普通中学366所,小学3800所。一批骨干学校富有特色。黄冈中学是湖北省重点中学,形成了“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优良校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际数、理、化奥赛中累计获6金、4银、1铜共计11枚奖牌。
高等教育
    
- 黄冈师范学院
-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 黄冈科技职院
中等教育
    
- 黄冈中学
- 黄州中学
- 黄冈市外国语学校
- 黄州西湖中学
- 黄州区第一中学
- 黄州区宝塔中学
- 黄州区实验中学
- 黄冈菱湖高中
- 黄州赤壁中学
- 鄂东女子学校
注释
    
-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参考文献
    

- . lyj.hg.gov.cn. [2022-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2).
- . [2021-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1).
- . 中国经济网.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 . 中国经济网.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 . 中国经济网.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31).
- . 中国经济网.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5).
- . 中国经济网. [2023-03-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3-24).
-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5-04-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4-02).
- . 黄冈市国土资源局. [2018-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29).
- . 黄冈市人民政府.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7).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 2022常住人口http://tjj.hubei.gov.cn/tjsj/tjgb/ndtjgb/sztjgb/202305/P020230504611408423186.pdf
- 黄冈市统计局、黄冈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
- . 黄冈市政府办公室.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