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
字源
來自的簡寫,的變體,常以草書體書寫。[1]
標點符號
- (非正式) 疊字符號,表示前一個漢字的重複。
使用註解
在日文中,「」符號可以用在任何形式的書寫上。在中文中,這個符號用在一些隨意的橫向書寫(或書法)中表示重複的漢字,並不使用在正式書寫、印刷上。往往,也會使用「」(但仍用於隨意書寫)或一些老派者會使用「」。不過一般人通常只會直接重複寫兩次,並不使用上述的符號。
日語
替代寫法
- (用於直書,現在罕用)
字源
來自的簡寫,的變體,常以草書體書寫。[2]
標點符號
- 疊字符號,表示前一個漢字的重複。因為連濁的關係,有些重複文字並不會有相同發音。
使用註解
在日本,這個符號正式名稱為 (kanji-gaeshi, “重複漢字”)或 (dō no jiten, “相同文字符號”)。更多時候稱呼為 (noma)、 (kurikaeshi, “反覆”)、 (onaji, “相同”, 名詞)或 (onajiku, “相同”, 副詞)。
參見
來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