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語言
筆順 | |||
---|---|---|---|
-{
日本新字體 | 与 |
---|---|
簡體中文 | 与 |
繁體中文 | 與
}- |
其他寫法
漢字
(部+2畫(中文)或部+3畫(韓國漢字),共3畫(中文)或4畫(韓國漢字),倉頡碼:,四角號碼:21407或21127,部件組合:)
衍生字
派生字
來源
漢語
字源
古代字體() | |||
---|---|---|---|
西周 | 戰國時期 | 《說文解字》 (漢·許慎) |
《六書通》 (明·閔齊伋) |
金文 | 楚系簡帛文字 | 小篆 | 傳抄古文字 |
釋義
關於「」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給;提供”)」。 (此字是「」的簡體字和異體字。) |
日語
漢字
与
讀法
組詞
朝鮮語
漢字
(音訓)
來源
越南語
漢字
:儒字;讀法:, ,
-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
{{rfdef}}
模板。
來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