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正體/繁體 -{() }-
簡體 -{() }-

詞源

因鳳梨冠芽像雄性鳳凰的尾巴而得名。 出自孫元衡《赤嵌集》:

發音


名詞

  1. (主要用在臺灣) 原產於南美洲熱帶水果,為禾本目鳳梨科鳳梨屬植物Ananas comosus

同義詞

方言用詞 — 菠蘿[地圖]
語言 地區
書面語 (白話文) 罕用
官話 北京
臺灣
哈爾濱 郊縣用語 舊用法
煙台(牟平)
濟南
西安
烏魯木齊
武漢
成都
貴陽
桂林
柳州
南寧(武鳴)
徐州
揚州
南京
馬來西亞
新加坡
梢葫蘆(甘肅東干語)
美斯樂(瀾滄)
湄賽(騰衝)
粵語 廣州
香港
香港(錦田圍頭話)
澳門
廣州(番禺)
廣州(花都花山)
廣州(從化)
廣州(增城)
佛山
佛山(南海沙頭)
佛山(順德)
佛山(三水)
佛山(高明明城)
中山(石岐)
珠海(前山)
斗門(上橫水上話)
珠海(斗門)
江門(白沙)
江門(新會)
台山
開平(赤坎)
恩平(牛江)
鶴山(雅瑤)
東莞
深圳(寶安沙井)
茂名(新坡)
湛江
廉江
吳川(吳陽)
南寧
梧州
玉林
合浦(廉州)
北海(僑港 — 姑蘇群島)
防城港(防城)
吉隆坡(廣府)
胡志明市(廣府)
芒街
仰光(台山)
曼德勒(台山)
贛語 黎川
萍鄉
客家語 梅縣
惠州(惠城本地話)
東莞(清溪)
深圳(沙頭角)
中山(南朗合水)
從化(呂田)
揭西
陸河
平和(九峰)
苗栗(北四縣)
屏東(內埔,南四縣腔)
新竹縣(竹東,海陸)
臺中(東勢,大埔)
新竹縣(芎林,饒平腔)
雲林(崙背,詔安腔)
沙巴(龍川)
士乃(惠陽)
徽語 績溪
晉語 太原
忻州
閩北語 建甌
松溪
建陽
閩東語 福州
長樂
福清
永泰
古田
福安
寧德
壽寧
周寧
福鼎
馬祖
閩南語 廈門
廈門(同安)
泉州
漳州
平和
詔安
臺北
高雄
宜蘭
彰化(鹿港)
臺中
臺中(梧棲)
臺南
臺東
新竹
澎湖(馬公)
檳城(泉漳)
新加坡(泉漳)
馬尼拉(泉漳)
龍巖
平南(上渡)
潮州
汕頭
汕頭(澄海)
揭陽
陸豐
海豐
曼谷(潮汕)
新山(潮汕)
雷州
文昌
海口
莆仙語 莆田
仙遊
中山閩語 沙溪(隆都)
三鄉
南部平話 南寧(亭子)
吳語 上海
上海(崇明)
蘇州 郊縣用語
丹陽
杭州
寧波
溫州
金華
湘語 長沙
全州

衍生詞

翻譯

日語

詞中漢字
ほう
人名用漢字

四年級
音讀

詞源

來自漢語 (fènglí)[1][2]可能來自於粵語讀音,葡萄牙人首次將這水果引進東亞,當時葡萄牙人很常在中國南部區域活動有關。

當時鳳梨在日本為新引進的物種,於早期1830年開始廣泛提及。

日語常見讀音為音讀漢音)來自漢語拼寫。對照現代粵語讀音 fung6 lei4

發音

  • (東京) ーり [hóꜜòrì] (頭高型 – [1])[2]
  • 國際音標(幫助)[ho̞ːɾʲi]

名詞

• () 

  1. (古舊) 菠蘿,指果實植物兩者。

使用說明

在現代日語,用詞更常使用 (painappuru)

同義詞

  • (painappuru)

來源

  1. 1988年(日語),東京小學館
  2. 1 2 2006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