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語言
替代寫法
須注意啚,這個字寫成口十回 (中國、越南)和口亠回 (香港、台灣、日本、朝鮮)。在《康熙字典》中,中間部件亠的寫法類似丄,但上方的撇較短,與日本、朝鮮的字體較相似。
漢字
(部+8畫,共11畫,倉頡碼:,部件組合:)
衍生字
來源
漢語
字源
古代字體() | |||
---|---|---|---|
商 | 西周 | 《說文解字》 (漢·許慎) |
《六書通》 (明·閔齊伋) |
甲骨文 | 金文 | 小篆 | 傳抄古文字 |
同聲符字((鄭張尚芳 (2003)) )
上古漢語 | |
---|---|
*prɯʔ, *daː | |
*daː |
會意漢字 : + (“儲藏”) 。
詞源1
關於「」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此字是「」的異體字。) |
詞源2
關於「」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此字是「」的漢字簡化方案草案(1955)和異體字。) |
日語
漢字
啚
(表外漢字)
讀法
朝鮮語
漢字
越南語
漢字
:儒字;讀法:,
-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
{{rfdef}}
模板。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