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
U+56D7, 囗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56D7

[U+56D6]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56D8]

跨語言

筆順

漢字

(部+0畫,共3畫,倉頡碼:,四角號碼:60000部件組合:)

  1. 康熙部首 第31個
  2. 說文解字部首 第226個

使用說明

本字「」是外包圍。如果用於漢字內部,則用「 ()」 (U+53E3)。

衍生字

  • Appendix:部首索引/囗
  • , ,

來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漢語

字源

古代字體(
西周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傳抄古文字

詞源1

關於「」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此字是「」的有辭書收錄過的古體字。)

詞源2

關於「」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此字是「」的有辭書收錄過的古體字。)

詞源3

關於「」的發音和釋義,請見「」。
(此字是「」的異體字。)

日語

漢字

表外漢字

  1. 」部,稱呼為 ()

讀法

部首和漢字的異體:

  • 吳音: ()
  • 漢音: ()
  • 訓讀: (, ); (, ) (, , 歷史)

漢字 (圍繞/環繞)的異體:

  • 吳音: () (, 歷史)
  • 漢音: () (, 歷史)
  • 訓讀: (, )

朝鮮語

詞源1

漢字

(eum)

  1.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rfdef}}模板。

詞源2

漢字

(eum)

  1.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rfdef}}模板。

越南語

漢字

漢越音;讀法:[1][2]

  1. (圍繞包圍)漢字

來源

  1. Trần (2004).
  2. Bonet (1899).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