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正體/繁體 -{() }-
簡體 -{() }-
異體

詞源

未知lu-hui 一詞可能借自阿拉伯地區的某種語言,但確切來源未知。對比古典敘利亞語 (ʿalway)阿拉伯語 (ʔalwa)波斯語 (alwā, ilwā)吉茲語 (ʿälwa) (ʿalw) (ʿalwa) (ʾäläw) (ʾälw),均意為“蘆薈”。

最早見於唐朝甄權所著的《藥性論》,書中寫成。本詞有很多種寫法,代表這是一個借自其他語言的詞彙。10世紀的李珣稱:

[文言文繁體]
[文言文簡體]
Lúhuì, shēng Bōsī Guó, zhuàng sì hēitáng, nǎi shùzhī yě. [漢語拼音]
蘆薈生長在波斯國,樣子像黑色的糖,是一種樹脂。

這是指將蘆薈汁液煮沸濃縮之後,黑褐色的膠狀物質。這種形式的蘆薈在古代歐亞大陸的許多地方都很流行,且被當做草藥來使用。13世紀的《諸蕃志》稱:

[文言文繁體]
[文言文簡體]
出自:13世紀趙汝諸蕃志
Lúhuì chū Dàshí Núfāguó, cǎo shǔ yě. Qí zhuàng rú hòu wěi, tǔrén cǎi ér yǐ yùqì dǎoyán zhī, áo ér chéng gāo, zhì zhū pídài zhōng, míng yuē lúhuì. [漢語拼音]
蘆薈出自阿拉伯的奴發,是一種草。它的樣子像鱟的尾巴,當地人將其採摘,用玉器研磨,再熬煮成膏狀物質,放在皮帶裡面,把它叫做蘆薈

這裡的「奴發」指的是阿拉伯半島南部的佐法爾一帶,作為蘆薈種植的中心而聞名。

一種常見的民間說法認為來自 (“黑色”) + (“聚集”)

發音



韻圖
讀音 # 2/2 1/1
(37) (34)
(23) (26)
調 平 (Ø) 去 (H)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lu 'wajH
擬音
鄭張尚芳 /luo/ /ʔuɑiH/
潘悟雲 /luo/ /ʔʷɑiH/
邵榮芬 /lo/ /ʔuɑiH/
蒲立本 /lɔ/ /ʔwajH/
李榮 /lo/ /ʔuɑiH/
王力 /lu/ /uɑiH/
高本漢 /luo/ /ʔuɑiH/
推斷官話讀音 wèi
推斷粵語讀音 lou4 wui3

名詞

  1. 百合多肉植物Aloe

同義詞

  • (潮州話)

衍生詞

翻譯

日語

詞中漢字

表外字
かい
表外字
音讀

詞源

/roe//rokwai//rokai/

原本來自拉丁語

江戶時代,這種植物在日本叫做 roe,是縮略自屬名

漢字寫法是借字 ()e 的讀法套在字上,這個字的音讀本來讀作 waikai(歷史讀音 kwai),這裡是用了其聲符字的吳音 e。而隨著時間推移,不規則的讀音 e 又轉回標準的讀音 kwai,現代再轉作 rokai[1][2]

發音

名詞

• ()  (rokwai)?

  1. (植物學) 蘆薈

使用說明

與許多生物體的名字一樣,這個詞通常用片假名拼寫,尤其是在生物學環境中,寫作

派生詞

  • 沖繩語: (rugwai, dugwai)

來源

  1. 1988年(日語),東京小學館
  2. 1 2 2006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3. 1997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143-0

沖繩語

詞源

可能源自日語 (rokai)

發音

  • 國際音標(幫助)/ɾuɡʷai/, /duɡʷai/

名詞

(平假名,羅馬字,替代讀法,羅馬字)

  1. (植物學) 蘆薈

越南語

此字詞中的漢字

名詞

  1. 漢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