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百法
五位百法,出於《大乘百法明門論》和《顯揚聖教論》,是瑜伽行唯識學派对一切万有诸法进行的分类。
佛教 |
---|
佛教大綱 佛教主題 佛教专题 |
在大乘佛教中,彌勒菩薩被看作唯識宗的鼻祖,而唯識宗的創始人之一世親菩薩將彌勒菩薩所歸納的宇宙存在六百六十要素進一步縮減為五位百法,這五位就是心法、心所法、色法、心不相應行法和無為法。共计有百种法,所以称为“五位百法”[1][2]。
五位百法表
心法()(8种) |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 ||
心所法()(51种) | 遍行心所()(5种) | 作意()、触()、受()、想()、思() | |
别境心所()(5种) | 欲()、胜解()、念()、定()、慧() | ||
善心所()(11种) | 信()、精进()、慚()、愧()、无贪()、无瞋()、无痴()、轻安()、不放逸()、行捨()、不害() | ||
烦恼()(6种) | 思惑(五鈍使)(5種) | 贪()、瞋()、无明()、慢()、疑() | |
見惑(五利使)(1種) | 不正见() | ||
随烦恼()(20种) | 小随烦恼(10種) | 忿()、覆()、悭()、嫉()、恼()、害()、恨()、谄()、诳()、憍() | |
中随烦恼(2種) | 无惭()、无愧() | ||
大随烦恼(8種) | 放逸()、懈怠()、不信()、昏沉()、掉举()、失念()、散乱()、不正知() | ||
不定()(4种) | 悔()、眠()、尋()、伺() | ||
色法()(11种) | 五根(5種) | 眼()、耳()、鼻()、舌()、身() | |
五境(5種) | 色()、声()、香()、味()、触() | ||
法处所摄色() | |||
心不相应行法()(24种) | 有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老()、住()、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 ||
无为法()(6种) | 虚空无为()、择灭无为()、非择灭无为()、不动无为()、想受灭无为()、真如无为() |
八識心王與五十一心所相應表
八識心王 | 相應心所法 | 源于玄奘大師《八識規矩頌》 | |||||||
---|---|---|---|---|---|---|---|---|---|
前五識: 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 (相應心所 34種) |
遍行(5) | 別境(5): 欲、勝解、念、定、慧 | 善(11) | 根本煩惱(3): 貪、瞋、無明 | 中隨煩惱(2) | 大隨煩惱(8) | 遍行別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貪瞋癡 | ||
第六識: 意識 (相應心所 51種) |
遍行(5) | 別境(5): 欲、勝解、念、定、慧 | 善(11) | 根本煩惱(6): 貪、瞋、無明、慢、疑、不正見 | 小隨煩惱(10) | 中隨煩惱(2) | 大隨煩惱(8) | 不定(4) | 相應心所五十一 |
第七識: 末那識 (相應心所 18種) |
遍行(5) | 別境(1): 慧 | 根本煩惱(4): 貪、無明、慢、不正見 | 大隨煩惱(8) | 八大遍行別境慧 貪癡我見慢相隨 | ||||
第八識: 阿賴耶識 (相應心所 5種) |
遍行(5) | 性唯無覆五遍行 |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