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

鄂尔多斯市蒙古语汉语拼音字母Ôrdôs hôt中蒙胡都木文转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蒙古自治区下辖的地级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前身为伊克昭盟蒙古语汉语拼音字母Ih Jûû Aimag中蒙胡都木文转写)。市境东临呼和浩特市山西省忻州市,南邻陕西省榆林市宁夏吴忠市,西界阿拉善盟乌海市、宁夏石嘴山市银川市,北接包头市巴彦淖尔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西北部为库布其沙漠,南部为毛乌素沙漠,东部为丘陵沟壑,北部为黄河冲积平原。黄河环绕市境东、北、西三面边界。全市漢族人口占90%,蒙古族人口占9%。“鄂尔多斯”之名來自所處的鄂尔多斯高原,可追溯蒙古部落——鄂尔多斯部,为蒙古语“众多的宫帳”之意。市人民政府駐市府南街。

鄂尔多斯市 · ᠣᠷᠳᠣᠰ
ᠬᠣᠲᠠ
地级市
乌兰木伦景观湖
乌兰木伦景观湖
綽號:伊盟、河套、梁外
鄂尔多斯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
鄂尔多斯市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地理位置
坐标: 39°36′30″N 109°46′53″E
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
自治區内蒙古自治区
設立2001年2月26日
語源鄂尔多斯部,该部得名于“众多的宫殿”
政府駐地康巴什区
下级行政区2个市辖区、7个
政府
  市委書記李理
  人大常委會主任张占林
  市長杜汇良
  政協主席苏忠胜
面积
  地级市86,882 平方公里(33,545 平方英里)
  市區2,526 平方公里(975 平方英里)
面积排名全区第5位(佔全内蒙古自治区7.53%)
海拔1,250 公尺(4,100 英尺)
最高海拔2,149 公尺(7,051 英尺)
人口(2022)
  地级市220.07萬人
  排名全区第7位
  密度23.5人/平方公里(61人/平方英里)
  市区(2015)65.88萬人
  城镇(2015)149.55萬人
語言
  官方語言普通话内蒙古标准蒙古语
  母语方言晋语北京官话兰银官话、中部蒙古语
时区北京时间UTC+8
郵政編碼017000
電話區號477
車輛號牌蒙K
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均温7.3 
年降水349.9毫米
行政区划代码150600
舊稱伊克昭盟
(2022)¥5613.44亿(全区第1位
698.48亿美元汇率
1347.81亿国际元平价
人均¥228,710(全区第1位
33,874美元(汇率)
65,364國際元(平价)
HDI(2016)0.821 极高 [1]
網站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网站
>象征
丁香
白杨
本表面积、人口、经济数据参考《内蒙古统计年鉴-2016》

鄂尔多斯煤炭资源丰富,全市约八成面积蕴含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储量亦丰,自上世纪末得到开发以来,经济总量一直迅速攀升,因其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而闻名[2][3][4][5]。2015年,鄂尔多斯市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排行全国第一。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

歷史

鄂尔多斯市的成吉思汗骑马雕塑
位于伊金霍洛旗的成吉思汗陵

「鄂尔多斯」源自鄂尔多斯万户。该部得名于斡耳朵蒙古语)的复数形式。斡耳朵本義為宮帳,亦是成吉思汗「八白室」守陵部队的代称。

史前文化

鄂尔多斯草原南端,有一条河流,它源于陕西西北定边县境内,流经内蒙古鄂托克旗乌审旗,然后从八吐湾村东折流入陕北境内,与响水河汇合后向东南方向流入黄河的支流无定河。在地层松散的毛乌素沙漠上,冲刷出一条“U”字形河谷。这条河流就被称为萨拉乌苏河。萨拉乌苏,蒙语的意思是黄色的水,由此可知这里的河水终年浑黄;在河的两岸长满了摇曳多姿的红柳,所以人们也称这条河为“红柳河”。就是在这条河流一带。

1922年,法国天主教神父桑志华,首次在这里发现了一颗“河套人”的门齿化石,此后中国考古学家又多次亲临实地考察。发掘出的大量文物证明,早在35000年前,“河套人”就在这里生活着。而“河套人”所创造的物质文化现在被称为“萨拉乌苏文化”。经过对地质、动物化石和石器的综合分析研究,萨拉乌苏文化被认定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河套文化是草原文化和黄河文化的融会之产物,其自身漫长的生成发育以及复杂的嬗变传承过程,特别是与乌拉特、鄂尔多斯蒙古文化的关系,也说明了河套文化黄河文化的关系。河套文化是北方草原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草原文化中,河套文化既是源又是流。作为源,河套文化有与北方草原文化共生共长的历史积淀。作为流,它与内蒙东部的红山文化科尔沁文化等蒙古经典文化不同,有其独特的发展走向。在草原文化的源流中,它是一个渊源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滥觞于古代少数民族的兴盛,生成于秦汉明清的军屯垦殖,绵延于现当代新型文明的文化体系,是丰富的草原文化的一个独立的单元文化圈,是一个完整的区域文化体系,在草原文化构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上古史

周朝以前是鬼方林胡樓煩等遊牧民族地區,前5世纪末,今鄂尔多斯东部的准格尔旗一带为魏国上郡。秦惠文王十年(前328年),魏被秦战败,把上郡割让于秦。此后,秦国在鄂尔多斯西南部的鄂托克前旗、鄂托克旗及其相邻地区设置了北地郡,其余地域为楼烦等游牧部落的聚居区。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赵国打败林胡、楼烦,在鄂尔多斯东北部一带设置云中郡、九原郡。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今鄂尔多斯一带设立郡、县: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一带属北地郡,准格尔旗、伊金霍洛旗东部一带属云中郡,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一带属九原郡,乌审旗、鄂托克前旗、伊金霍洛旗南部一带属北地郡,四郡下辖34个县。鄂尔多斯在秦汉之时产生了两个古称:“河南地”与“新秦中”,“河南地”指位于黄河以南,白羊國王曾稱河南王。而秦汉曾多次向“河南地”即河套地区移民和戍卒,原秦中地区人大量北移至河套地区,便有了“新秦中”这一称号。

秦始皇于前212至前210年命蒙恬监修重要军事要道秦直道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北至九原郡秦直道从鄂尔多斯市穿过,经过三个,一个区,现鄂尔多斯市设立秦直道遗址保护单位;朔方郡是汉代的北方边郡之一,朔方郡设置于西汉武帝时期。前127年(元狩二年)武帝派遣卫青、李息率兵出击匈奴,—自云中郡出兵,西经高阙,再向西直到符离(今甘肃北部),收复了河套以甫原秦王朝的辖地(通称“新秦中”),并在阴山以南的河容地带设置了朔方郡,其中已查明朔方县城址在今鄂托克旗西北部。

汉元朔二年(前127年),西汉在今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北部地区设五原郡,郡下设河阴、曼柏、高兴三县;杭锦旗一带设朔方郡,郡下设临戎、沃野、临河、广牧、朔方、呼遒、渠搜等县;准格尔旗北部地区设云中郡,郡下设沙南县;在今准格尔旗东部及东胜区、伊金霍洛旗相关地区设西河郡,郡下设谷罗、富昌、美稷、增山、虎猛、大成6个县;在今乌审旗一带设上郡,郡下设奢延、白土、高望3县。西汉元狩二年(前121年),西汉为了管理投降汉朝的匈奴人,在鄂尔多斯地区设立五个郡,即上郡、西河郡、五原郡、朔方郡、云中郡。始建国二年(10年),王莽篡权后,为控制今鄂尔多斯地区,将朔方郡改为渠搜郡,五原郡改为获降郡,云中郡改为受降郡,西河郡改为归新郡。鉴于国家财政困难,汉光武帝刘秀决定减少一些地方行政机构,于东汉建武十一年(35年)和东汉建武二十年(44年)先后撤销朔方郡、五原郡,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归并州(今太原市)领有。东汉建武二十六年(50年),东汉又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分隶于朔方郡、五原郡、云中郡、河西郡、上郡。朔方郡辖有今鄂尔多斯杭锦旗南部、鄂托克前旗一带,下辖朔方县、广牧县、大成县;五原郡辖有达拉特旗和准格尔旗的北部一带,下辖河阴县、曼柏县;云中郡辖有今准格尔旗东北部地区;下辖沙南县;河西郡辖有今东胜市、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西南部一带,下辖美稷县、平定县;上郡辖有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和乌审旗一带,下辖榆林县、奢延县。

汉赵光初二年(319年),后赵在今杭锦旗北部建立朔州。夏国龙升元年(407年),匈奴首领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在今乌审旗南部萨拉乌素河畔建立大夏国,凤翔元年,驱役十万各族人民,采用“蒸土筑城”法在朔方水(今红柳河)之北黑水之南营建都城。取名“统万城”寓“统一天下,居临万郡”之意。这座城历时7年建成。城基厚25米,城高23.33米,宽11.16米。其遗址至今可见。北魏始光二年(425年),北魏在今伊盟北部沿边一带设置沃野、怀朔、抚冥、柔玄、怀荒、武川六镇,统万城改为统万镇。在今准格尔旗黄河沿岸一带建立朔州,在今鄂托克前旗一带建立西安郡。以统万镇为中心设夏州,夏州下辖化政郡,该郡下辖革融县、岩绿县;熙部下辖山鹿县、新囶县;金明郡下辖永丰县、启宁县、广洛县;代名郡下辖呼酋县、渠搜县;灵州辖今鄂托克前旗一带,盐州大兴郡辖今鄂托克前旗南部一带,五原郡辖今鄂托克前旗城川一带,东夏州上郡沃野镇、悦跋城辖今鄂托克前旗西部一带。北魏正光六年(525年),裁朔州,将朔州在今鄂尔多斯的地盘归入并州。北魏永熙三年(534年),北魏在今鄂尔多斯南部设夏州。

中世史

隋朝开皇九年(589年),隋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一带设榆林郡、下辖榆林县、富昌县、全河县;在今乌审旗和鄂托克旗相邻地区设朔方郡,下设岩绿县、宁朔县、德静县、长泽县;在今达拉特旗和杭锦旗的部边沿设五原郡,隋朝开皇五年(585年)曾在这里设丰州,下辖九原县、永丰县、安化县、大同城;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沿黄河地区设灵武郡,下辖杯远县、灵武县、回乐县、弘静县、丰安县;在今鄂托克旗和鄂托克前旗一带设盐川郡,下辖五原县。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最北端十二连城乡,至今遗存着一座古城旧迹,古城的名字叫十二连城。十二连城是由十二座城连接而成。据《元和郡县》记载,十二连城原为隋唐胜州榆林城,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三年,即583年,当时该城地处战略要点。

唐王朝建立后,唐高宗于唐朝咸亨三年(672年)将今鄂尔多斯地区划入关内道领属,在今准格尔旗、东胜区东部设胜州,下辖榆林县、河滨县;在今伊金霍洛旗南部及乌审旗一带设夏州,下辖岩绿县、德静县、宁朔县、长泽县;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设宥州,下辖延恩县、归仁县、怀德县、长泽县;在鄂托克前旗的南部设盐州,下辖五原县;在今鄂托克旗、鄂托克前旗西部地区设灵州,下辖怀远县;在杭锦旗北部设丰州,下辖九原县、永丰县。唐末,鄂尔多斯分别被灵武节度使(亦称朔方节度使或灵盐节度使)、振武节度使占领。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北宋在今鄂尔多斯东部地区设麟州新秦郡,下辖新秦县;在今鄂尔多斯南部地区设夏州、宥州,在西南部设盐州。

辽神册元年(916年),辽朝在今准格尔旗、达拉特旗、东胜区、伊金霍洛旗东部地区设振武军,废弃胜州。辽天显四年(929年),在今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置西南面招讨司(治天德军),下辖富民县、振武县;在今达拉持旗西南部、东胜区东部置河清军;在今准格尔旗南部及东胜市东部一带设全肃州;在今达拉特旗、准格尔旗东部设东胜州,下辖榆林县、河滨县;在今达拉特旗、准格尔旗北部设云内州,下辖柔服县、宁人县。

八白室

“鄂尔多斯”汉语直译为“八白室”,为了方便理解,一般译作“众多的宫殿”。成吉思汗在一次行军中路过今鄂尔多斯地区时,马鞭落地,成吉思汗感叹于这里水草丰美,便说愿死后葬在这里。1227年8月,成吉思汗征战西夏途中病逝,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汗将成吉思汗的灵柩和遗物置于白色毡帐中进行供奉,统称八白室。到元世祖忽必烈时,规定了八白室的祭礼和祭文细则,并颁布圣旨,一年四季举行祭祀,成为蒙古帝国的大祭祀。八白室中,成吉思汗和几位夫人的灵柩组成了三个白室。成吉思汗生前用过马鞍、弓箭、奶桶 、史料书籍和受过成吉思汗膳封的转世白神马组成其他五个白室。并命令达尔扈特人世世守护,八白室是蒙古民族朝拜的圣地,查干苏鲁克祭祀是八白室一年中的大祭礼,成吉思汗曾用九九八十一匹牝马队伍向苍天祭洒,并将转世白神马用白缎披挂,加以供奉。八白室是可以移动的灵堂,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权力的象征。

到了元代忽必烈入主中原,八白室也随之迁到大都。十五世纪七十年代,满都鲁汗率鄂尔多斯部入黄河以南一带。八白室迁到鄂尔多斯。不久,满都鲁汗的传子满都来为称霸草原,背叛成吉思汗黄金家族,将八白室控制在自己手中。直到十六世纪初,成吉思汗第十五代孙巴图蒙克统一蒙古各部,八白室才重新归属于成吉思汗黄金家族

六旗会盟

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朝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分为6个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方位在河套内正中近东,扎萨克驻敖西喜峰;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现准格尔旗),方位在河套内东南,扎萨克驻扎拉谷;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现达拉特旗),方位在河套内东北,扎萨克驻巴尔哈逊湖;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现鄂托克旗),方位在河套内正西近南,扎萨克驻锡拉布里多诺尔;鄂尔多斯右翼前旗(现乌审旗),方位在河套内西南,扎萨克驻巴哈诺尔;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现杭锦旗),方位在河套内西北,扎萨克驻鄂尔吉虎诺尔河;后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萨克旗)。方位在河套内中西部,扎萨克驻忽鸡图希里。后鄂尔多斯部六旗会盟于王爱召,是为伊克昭盟。

达尔扈特人

内蒙古鄂尔多斯伊金霍洛镇,一支原本由当年军中勇士和王朝重臣组成的守陵队,世代传承地780年从未间断地守护着已故成吉思汗的灵帐。这支队伍被人称作“达尔扈特”(汉语意思为“担负神圣使命者”)。从成吉思汗逝世之日起,一支精锐之师便从战功卓著、最最忠诚于成吉思汗的部将及其后代中选拔出来,担负起守护和祭奠“奉祀之神”的使命,这支特殊部队就是后来被称为“达尔扈特”的成吉思汗的守陵人。目前,达尔扈特人已超过6000多人。 在大殿内参与主持日常和重大祭祀的达尔扈特被称为“亚门特”,他们实行世袭制,有主持祭祀的,有演奏音乐的,还有唱诵的等等。现今在成吉思汗陵工作的达尔扈特人每月按时领取公务员标准的工资。

清代

時屬漠南蒙古的一部分,後置歸綏道,屬山西省。清顺治六年(1649年),清朝蒙古族鄂尔多斯各部落分成六个旗:鄂尔多斯左翼中旗(原郡王旗),位置在河套内正中近东,扎萨克驻敖西喜峰;鄂尔多斯左翼前旗(现准格尔旗),方位在河套内东南,扎萨克驻扎拉谷;鄂尔多斯左翼后旗(现达拉特旗),方位在河套内东北,扎萨克驻巴尔哈逊湖;鄂尔多斯右翼中旗(现鄂托克旗),方位在河套内正西近南,扎萨克驻锡拉布里多诺尔;鄂尔多斯右翼前旗(现乌审旗),方位在河套内西南,扎萨克驻巴哈诺尔;鄂尔多斯右翼后旗(现杭锦旗),方位在河套内西北,扎萨克驻鄂尔吉虎诺尔河;后增设鄂尔多斯右翼前未旗(原扎萨克旗)。方位在河套内中西部,扎萨克驻忽鸡图希里。后鄂尔多斯部六旗会盟于王爱召,是为伊克昭盟(汉意为大庙),其行政建制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

清朝年间,八白室迁到了鄂尔多斯阿拉腾甘德尔敖包附近。从此,这里被叫做伊金霍洛,意为圣主陵园。

走西口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及下南洋,是當代三股移民潮。「走西口」是指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的百姓向鄂尔多斯归化城土默特,和察哈尔等地移民。「走西口」改变了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山西人占移民比例相对較高,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

近現代

中華民國時期,鄂爾多斯市屬綏遠省管轄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綏遠特別區,後改為綏遠省,設伊克昭盟。一九三七年卢沟桥事变之后,1937年10月14日,日军占领归绥,10月17日占领包头。日军与伪蒙军第四师、第八师南渡黄河进占了达拉特旗沿滩地区、准格尔旗东河套川、大营盘、七卜窑子,以及东胜城郊、杭锦旗王府、鄂托克旗桃力民等地。伊克昭盟七旗王公贵族也人心浮动。达拉特旗王爷康达多尔济、达拉特旗保安司令章景文和该旗保安团团长森盖林庆投日,被任命为“鄂尔多斯蒙古挺进队司令”。鄂尔多斯由大后方一跃变为抗日第一线。1938年1月21日,趁黄河结冰,伪蒙军第八师明更巴彦尔团长带领500余人从包头突然入侵杭锦旗王府;1月23日杭锦旗王爷阿拉坦敖其尔去了包头,成立了伪伊盟公署任副盟长。杭锦旗王府建立了日伪据点,修了机场,敌机活动频繁。傅作义部的国民兵司令部副司令李大超邀请绥远省工委书记李仲权(李致光)中校任政训处主任。1938年2月,国民兵司令部接受了李仲权建议和桃力民自卫军的申请令五原的国民兵骑兵第三旅(旅长孟文仲少将)率六个连的300名兵力进军伊盟,与共产党领导的桃力民自卫军百余人,共400多人,在四十里梁的阿木龙贵一带共同打击盘据在杭锦旗王府的日伪军。杭锦旗护理札萨克色登多尔济召开衙门官员会议,声讨揭露日本驻包头特务机关和蒙奸的卖国罪行,说:“我们绝不能把祖宗留下来的土地拱手送给外国侵略者,谁也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情。” 1938年初,榆林高双成的第22军第86师的高致凯的第515团保卫东胜城。1938年3月15日,在日本军事顾问的指挥下,驻达拉特旗大树湾的伪蒙军第8师与投日的达拉特旗保安团,兵分两路进攻东胜县城。最终败退。1938年4月中共少数民族工委改为绥蒙工委,率八路军警备骑兵第一团开赴伊盟前线,进驻桃力民,发动蒙、汉、回各族群众,迎击日寇,保卫边区。绥蒙工委由白如冰任书记兼宣传部长,李衡李致光)任组织部长,赵通儒任蒙民部长,徐子猷任统战部长,于占彪任军事部长,白凌云负责妇救会工作,白成铭负责青救会工作。委员有云泽(乌兰夫)、白海峰孔令甫刘兴源等。绥蒙工委对外不公开,设在克泊尔庙(现木凯淖尔镇大克泊尔村),以八路军绥蒙游击司令部政治部的名义开展工作,白如冰是政治部主任。1938年6月,绥蒙工委为创建桃力民抗日根据地,决定组建了桃力民工委具体领导桃力民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任命白成铭为桃力民工委书记,委员有白凌云、张治华、杨子华等人。到1939年春天,桃力民地区共发展党员60余名,建立了木凯淖尔、大克泊尔、东桃楞(小地名,现属木凯淖尔镇乌素加汗村),木花稍、红石头井(小地名,现属木凯淖尔镇乌素加汗村)、五台塔并(驿站地,现属乌审旗浩勒报吉乡)等6个地下党支部。1939年春,国民党新编第三师第一团进驻桃力民,这支部队实为以乌兰夫为首的地下党委领导的一支蒙族抗日军。1939年11月随着在大青山建立绥远省委,绥蒙工委撤离桃力民,在桃力民的乌素加汗村组建伊盟工委,受西北局领导,对外以八路军联络参谋处名义开展党的工作。1941年2月,八路军骑兵第三营撤出桃力民地区,伊盟工委撤销。

1939年春,日军飞机轰炸杭锦王府、沙日特莫图、乌兰阿贵庙。1939年11月,日伪军再次进犯达拉特旗新城,狂轰猛炸下,抗日军民被炸死100多人,新城失守。腊月底,日伪军占领昭君镇柴登滩。1941年正月十五日,日军击退在王爱召的守军后,大肆洗劫烧毁了王爱召。3月,日军攻占新民堡

蒙疆政府胁迫蒙古王公把八白室移往包头。当时伊克昭盟盟长沙格都尔扎布和各旗王爷发誓绝不东迁。因为成吉思汗八白室是全体蒙古人信仰的神明。当时形势所迫,无奈之下,八白室只好西迁到甘肃兴隆山。1939年6月9日,八白室踏上了西迁的漫漫长路。6月21日,八白室途经延安中共向灵柩敬献了花圈。灵堂对联上写着“蒙汉两大民族更紧密得团结起来,继承成吉思汗精神抗战到底”,横幅为“世界巨人”。6月25日,八白室抵达西安,沿街香案罗列,20万人列队欢迎。国民政府遵照蒙古民族的习俗举行了盛大隆重的国祭。1939年7月1日,八白室被安放于甘肃省兴隆山。1949年,因时局混乱,民国政府又将八白室迁到青海塔尔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劃入內蒙古自治區至今。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将八白室迁回伊金霍洛[6]

2001年,撤消伊克昭盟,成立地级鄂尔多斯市。

2016年6月8日,设立康巴什区,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哈巴格希街道、青春山街道、滨河街道划归康巴什区管辖。

地理

鄂尔多斯市面積86,882平方公里。鄂爾多斯高原是地形主體。温带半干旱气候,较为乾燥,境內主要是毛烏素沙漠。地势起伏不平,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东北西三面被黄河环绕,南与黄土高原相连。地貌类型多样,有芳草如茵的草原和开阔坦荡的波状高原;鄂尔多斯市境内五大类型地貌,平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4.33%,丘陵山区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8.91%,波状高原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81%,毛乌素沙地约占总土地面积的28.78%,库布其沙漠约占总土地面积的19.17%。黃河流經本市北邊,沿岸是本市的精華區。

鄂尔多斯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区,冬夏寒暑变化大。多年平均气温6.2℃,日最高气温38℃,日最低气温-31.4℃。多年平均降水348.3毫米,降水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左右。多年平均蒸发量2506.3毫米,为降水量的7.2倍,以5~7月份为最大。全年多盛行西风及北偏西风,年平均风速3.6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2米/秒,最大风速的风压0.6千牛/平方米。

鄂尔多斯市气象数据(1971年至2000年)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全年
历史最高温 °C(°F) 7.8
(46.0)
13.9
(57.0)
19.4
(66.9)
32.2
(90.0)
32.9
(91.2)
32.2
(90.0)
35.3
(95.5)
33.3
(91.9)
33.3
(91.9)
24.4
(75.9)
18.2
(64.8)
10.6
(51.1)
35.3
(95.5)
平均高温 °C(°F) −4.8
(23.4)
−1.3
(29.7)
5.2
(41.4)
14.1
(57.4)
20.8
(69.4)
25.0
(77.0)
26.7
(80.1)
24.5
(76.1)
19.4
(66.9)
12.6
(54.7)
4.0
(39.2)
−2.9
(26.8)
11.9
(53.5)
日均气温 °C(°F) −10.5
(13.1)
−7.2
(19.0)
−0.5
(31.1)
7.7
(45.9)
14.6
(58.3)
19.1
(66.4)
21.0
(69.8)
19.1
(66.4)
13.8
(56.8)
6.8
(44.2)
−1.7
(28.9)
−8.3
(17.1)
6.2
(43.1)
平均低温 °C(°F) −14.7
(5.5)
−11.5
(11.3)
−5.4
(22.3)
1.9
(35.4)
8.4
(47.1)
13.0
(55.4)
15.8
(60.4)
14.3
(57.7)
8.8
(47.8)
2.1
(35.8)
−5.9
(21.4)
−12.3
(9.9)
1.2
(34.2)
历史最低温 °C(°F) −28.4
(−19.1)
−27.5
(−17.5)
−22.8
(−9.0)
−11.6
(11.1)
−4.8
(23.4)
1.7
(35.1)
9.1
(48.4)
4.3
(39.7)
−2.1
(28.2)
−13.6
(7.5)
−21.8
(−7.2)
−25.3
(−13.5)
−28.4
(−19.1)
平均降水量 mm() 2.1
(0.08)
4.4
(0.17)
10.8
(0.43)
11.4
(0.45)
25.8
(1.02)
44.8
(1.76)
105.7
(4.16)
105.5
(4.15)
44.7
(1.76)
19.4
(0.76)
5.3
(0.21)
1.3
(0.05)
381.2
(15)
平均降水天数(≥ 0.1 mm) 2.1 2.9 4.3 3.4 5.9 8.7 12.2 11.9 8.1 4.4 2.6 1.9 68.4
来源:中国天气网[7]

资源

鄂尔多斯羊绒制品产量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世界的四分之一。已探明天然气储量约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三分之一,产量占全国六分之一。已探明稀土高岭土储量占全国二分之一。东胜煤田在其境内。已探明煤炭储量1496亿多吨,约占全国总储量的六分之一,中国煤炭产量最大的城市,全市8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上,70%的地表下埋藏着煤。鄂托克旗境内现已探明油气储量 11亿立方米。鄂尔多斯还有品种齐全、蕴藏丰富的化工资源,主要包括天然碱、芒硝、食盐、硫磺、泥炭等,还有伴生物钾盐、镁盐、磷矿等。

政治

现任领导

鄂尔多斯市四大机构现任领导人
机构
中国共产党
鄂尔多斯市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鄂尔多斯市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鄂尔多斯市委员会
职务 书记主任市长主席
姓名 李理[8] 张占林[9] 杜汇良[10] 苏忠胜[11]
民族 汉族汉族汉族汉族
籍贯 江苏省睢宁县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辽宁省阜新市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
出生日期 1971年6月(52歲)1964年9月(59歲)1974年12月(49歲)1969年10月(54歲)
就任日期 2021年5月2021年3月2021年6月2023年1月

历任领导

行政区划

鄂尔多斯市现辖2个市辖区、7个

鄂尔多斯市行政区划图
区划代码[12] 区划名称
传统蒙古文
汉语拼音
拉丁字母转写[13]
面积[註 1][14]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註 2][15]
(2020年普查)
政府驻地 邮政编码 乡级行政区划[16]
街道
办事处
苏木
150600鄂尔多斯市
ᠣᠷᠳᠣᠰ
ᠬᠣᠲᠠ

86,881.612,153,638康巴什区017000264326
150602东胜区
ᠳ᠋ᠦᠩᠱᠧᠩ
ᠲᠣᠭᠣᠷᠢᠭ

2,160574,242天骄街道017000123
150603康巴什区
ᠬᠢᠶ᠎ᠠ
ᠪᠠᠭᠰᠢ
ᠳᠤᠭᠤᠷᠢᠭ

372.55118,796滨河街道0170104
150621达拉特旗
ᠳᠠᠯᠠᠳ
ᠬᠣᠰᠢᠭᠤ

8,241.07328,593工业街道014300681
150622准格尔旗
ᠵᠡᠭᠦᠨᠭᠠᠷ
ᠬᠣᠰᠢᠭᠤ

7,550.79359,184兴隆街道0103004721
150623鄂托克前旗
ᠣᠲᠣᠭ ᠤᠨ
ᠡᠮᠦᠨᠡᠳᠦ
ᠬᠣᠰᠢᠭᠤ

12,220.8692,724敖勒召其镇0162004
150624鄂托克旗
ᠣᠲᠣᠭ
ᠬᠣᠰᠢᠭᠤ

20,367.18162,726乌兰镇01610042
150625杭锦旗
ᠬᠠᠩᠭᠢᠨ
ᠬᠣᠰᠢᠭᠤ

18,814.30110,824锡尼镇01740051
150626乌审旗
ᠦᠦᠰᠢᠨ
ᠬᠣᠰᠢᠭᠤ

11,674.14158,566嘎鲁图镇01730051
150627伊金霍洛旗
ᠡᠵᠡᠨ
ᠬᠣᠷᠣᠭ᠎ᠠ
ᠬᠣᠰᠢᠭᠤ

5,486.81247,983阿勒腾席热镇0172007

人口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1,940,653人[17],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十年共增加545,212人,增长39.07%。年平均增长率为3.35%。其中,男性人口为1,105,638人,占56.97%;女性人口为835,015人,占43.03%。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32.41。0-14岁人口为273,341人,占14.09%;15-64岁人口为1,550,878人,占79.91%;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6,434人,占6.00%。

2015年末,常住人口204.51万人;户籍人口157.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49.55万人,乡村人口54.96万人,城镇化率为73.13%。出生人口1.88万人,出生率为9.21‰;死亡人口0.9万人,死亡率为4.41‰;自然增长率为4.8‰[18]

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全市常住人口为2,153,638人[19]。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940,653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212,985人,增长10.97%,年平均增长率为1.05%。其中,男性人口为1,154,944人,占总人口的53.63%;女性人口为998,694人,占总人口的46.3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为115.65。0-14岁的人口为389,275人,占总人口的18.08%;15-59岁的人口为1,440,422人,占总人口的66.88%;60岁及以上的人口为323,941人,占总人口的15.04%,其中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11,059人,占总人口的9.8%。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667,962人,占总人口的77.4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485,676人,占总人口的22.55%。

2021年末,常住人口216.8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69.3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2.39万人;乡村人口47.53万人,比上年末下降1.1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78.08%,比上年提高0.63个百分点。出生人口1.71万人,出生率为7.91%;死亡人口1.18万人,死亡率为5.4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47%[20][21]

2022年末,常住人口220.07万人,同比增加3.23万人[22]

民族

2010年的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1,748,549人,占90.10%;蒙古族人口176,912人,占9.12%;其他少数民族人口15,192人,占0.78%。

2020年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1,924,091人,占89.34%;蒙古族人口208,259人,占9.67%;其他少数民族人口21,288人,占0.99%。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175,542人,增长10.04%,占总人口比例下降0.76个百分点;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37,443人,增长19.49%,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76个百分点。其中,蒙古族人口增加31,347人,增长17.72%,占总人口比例增加0.55个百分点。

鄂尔多斯市民族构成(2020年11月)[23]
民族名称 汉族蒙古族满族回族藏族苗族彝族达斡尔族土家族朝鲜族其他民族
人口数 1,924,091208,2599,0726,4011,0267056465284433142,153
占总人口比例(%) 89.349.670.420.300.050.030.030.020.020.010.10
占少数民族人口比例(%) 90.733.952.790.450.310.280.230.190.140.94

语言

除蒙古族使用蒙古语(鄂尔多斯土语)外,鄂尔多斯境内的汉语方言多属晋语大包片,、而在市区北京官话(普通话)的使用率较高,西南部极少数人使用兰银官话晋语五台片[24]

经济

鄂尔多斯市2010-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
2010-2018年的地区生产总值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修订后的数字,2019-2020年为最终核实数,2021年为初步核算数。
数据来源:《鄂尔多斯统计年鉴》[25]

从1994年开始鄂尔多斯的经济规模强劲扩张,整个九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是以年均20%的速度飞增,增长速度连续7年居内蒙古之首,9年内经济总量翻三番。

2004年鄂尔多斯市人均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额、羊绒煤炭产量均为全国城市排名第一名。以其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效益形成“鄂尔多斯现象”。

鄂尔多斯GDP总量由2000年的150亿元攀升到2005年的550亿元。到2010年,经济总量超过800亿,财政收入80多亿,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接近2万元。根据《2009年鄂尔多斯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9年鄂尔多斯市GDP达到2161亿元,人均GDP达到134361元,折合19672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83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803元。现为内蒙古第二大经济中心,经济实力仅次于区内最大城市包头,GDP总值全区第一。

2011年,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3000亿元,达到3218.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5.1%[2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2亿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933.6亿元,增长16.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201.7亿元,增长13.2%。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继续实现高速增长,完成796.5亿元,同比增长48.0%。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46.2亿元,同比增长44.8%。其中,市本级33.1亿元,同比增长65.4%;旗县区级313.0亿元,同比增长42.9%。

202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3533.66亿元,连续三年为内蒙古自治区GDP第一名,财政收入为464.9亿元。

2022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為5613.44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扣除價格因素)5.4%。按數據計算,鄂爾多斯市人均GDP為256,908元人民幣,按該年平均匯率折算為38,196美元。鄂爾多斯市該年的經濟總量為內蒙古第1位、全國地級市第45位,人均GDP為全國首位,超越北上广一线城市,是上海北京的1.4倍左右。人均GDP水平也已超過日本韓國等國家[27]

主要企业

  • 鄂尔多斯集团
  • 内蒙古伊泰集团
  • 万正投资集团
  • 鄂尔多斯市东方路桥集团
  • 内蒙古兴泰置业集团
  • 亿利资源集团
  • 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
  • 东达蒙古王集团
  • 内蒙古满世煤炭集团
  • 内蒙古伊东煤炭集团
  • 内蒙古恒信集团、内蒙古常氏集团

交通

公路

鄂尔多斯的客运主要以公路运输为主,主要高速公路有G65 包茂高速G18 荣乌高速等。在鄂尔多斯市,由于公路客运压力大,有时会有高速公路或国道堵车。

X623公路

铁路

鄂尔多斯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铁路里程最长的地级市,但目前多数主要用于货运,实际客运能力有待开发。鄂尔多斯也是中国民营资本铁路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其中鄂港铁路是中国最长的民营资本铁路。

航空

鄂尔多斯市有1个区域性枢纽机场,4个通勤机场鄂尔多斯伊金霍洛国际机场场址位于伊金霍洛旗布尔台格乡,北距东胜区45公里,距康巴什区18公里,为4D级区域性枢纽机场,有两个航站楼,开航城市达30多个,并开通有前往韩国、泰国等地的国际航班,是内蒙古自治区第四个开放的航空口岸。

公交

  • 普通公交:东胜区、康巴什区市区内的公交一般投币1元/人不限站程,可刷市民卡乘坐
  • 公交快线:有k21路、k22路、k23路、k24路、k25路、k26路、东胜机场大巴、康巴什伊旗机场公交等,价格按站程计算
  • BRT:计划修建5条BRT线,采用地上与地下相结合模式,共计全长199公里

出租车

出租车简单价格计算法:起租价7元,超出部分1.5元/公里,20km以上回程无客收取50%空驶费

轨道交通

  • 东康快轨(机场快轨)该铁路起始东胜站,经过康巴什新区,终达鄂尔多斯机场,全长59公里。含8个站,预留2个未建站,其中地下站一座,高架站2座,地面站3座,预留延伸至成吉思汗陵旅游区条件。该线建设现已开工。
  • 有轨电车:计划修建两条新型有轨电车线,结合地上地下两种方式,全长55公里[註 3]

公共卫生

2020年8月,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实施“关爱女生健康进校园”民生项目,免费为近万名13周岁以上中小学在校女学生接种了HPV疫苗[28],创下中国内地首地免费接种HPV疫苗的历史[29]

2020年12月17日,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发布《鄂尔多斯市适龄女性“两癌”防治项目实施方案》,方案要求政府为辖区内自2021年起,为该市户籍的13至18周岁女性群体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从2022年起,为该市户籍当年新满13周岁的女性群体免费接种宫颈癌疫苗。 免费为35至64周岁适龄女性开展宫颈癌乳腺癌检查[30]

科教资源

鄂尔多斯市施行从小学到高中的十二年免费义务教育,对贫困蒙古族读蒙授学生施行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部免费义务教育,对任何考取本科的大学生根据批次提供资金奖励补助。

高等教育
公共图书

鄂尔多斯市图书馆、东胜区图书馆、东胜区少儿图书馆、伊金霍洛旗图书馆、达拉特旗图书馆、准格尔旗图书馆、鄂托克旗图书馆、乌审旗图书馆、杭锦旗图书馆、鄂托克前旗图书馆。

公共博览

鄂尔多斯博物馆、鄂尔多斯青铜器博物馆、蒙古文化博物馆、鄂尔多斯农耕文化博物馆、匈奴文化博物馆、东胜区青铜器博物馆、鄂尔多斯革命历史纪念馆、秦直道博物馆、东联农耕博物馆、鄂尔多斯文艺中心、鄂尔多斯会展中心、鄂尔多斯美术馆、鄂尔多斯国土资源展览馆、鄂尔多斯城市规划展览馆、东胜区美术馆(松龄苑)、东胜区会展中心、纺织展览馆、东胜区科技馆、东胜区少年宫、沙漠博物馆、库布奇沙漠植物博物馆、未来世界青少年教育中心。

體育運動

鄂爾多斯國際賽車場是內蒙古唯一符合國際汽車聯盟標準的賽車場。主要主辦超級聯賽方程式中國房車錦標賽等等賽事。

旅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勝古蹟

  • 成吉思汗陵,5A级景区,位于伊金霍洛旗,成吉思汗衣冠冢所在处,是蒙古族的精神圣地
  • 响沙湾,5A级景区,位于达拉特旗
  • 九城宫景区,4A级景区,位于东胜区
  • 鄂尔多斯野生动物园,4A级景区,位于东胜区
  • 康巴什景区,国内第一家以整个城市为主题的4A级景区,位于康巴什区
  • 大秦直道文化旅游景区,4A级景区,中国最早的“高速公路”,位于东胜区
  • 恩格贝,4A级景区,库布其沙漠中的绿洲,位于达拉特旗
  • 七星湖,4A级景区,沙漠生态旅游度假区,位于达拉特旗
  • 黄河大峡谷,“黄河三峡”,位于准格尔旗
  • 鄂尔多斯草原旅游区,4A级景区,不同于处于内蒙古中东部雨水较多的锡林郭勒草原和呼伦贝尔草原,鄂尔多斯草原属于荒漠型草原,横跨杭锦旗与伊金霍洛旗
  • 十二连城
  • 油松王
  • 昭君坟
  • 黄河万家寨水利枢纽
  • 阿尔寨石窟
  • 鄂尔多斯羊绒工业园
  • 鄂尔多斯酒文化园区
  • 统万城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成吉思汗祭典
  • 鄂尔多斯婚礼
  • 漫瀚调
  • 蒙古族民歌(鄂尔多斯古如歌

国际友好城市

注释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国务院关于同意内蒙古自治区撤销伊克昭盟设立地级鄂尔多斯市的批复
  1. 土地面积为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数据。
  2. 常住人口为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
  3. 斜体字部分表示尚未建成

参考文献

  1. 杨永恒等 (编). . 北京: 中译出版社. : 205 [2019]. ISBN 9787500161387.
  2. 及时评论:“人均GDP超香港”发展方式更要变 存檔,存档日期2015-04-18.
  3. 做一名自信的鄂尔多斯人 存檔,存档日期2015-04-15.
  4. 内蒙古团临时开记者会记者问鄂尔多斯房卖的如何 存檔,存档日期2015-03-21.
  5. . 人民网. [2013年12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7日) (中文(简体)).
  6. . 中国天气网.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 [2021-11-27].
  7.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17).
  8. . 中国经济网. [2021-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9. . 人民网地方领导资料库. [2021-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5).
  10. . 中国经济网. [2023-01-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5-28).
  11.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2019-11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2-04).
  12. .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1999年.
  13. . 鄂尔多斯市自然资源局. [2020-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23).
  14. (PDF).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1-10-06].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10-06).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 中国社会出版社. 2018年10月. ISBN 978-7-5087-5594-6.
  16. 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
  17. 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鄂尔多斯调查队. .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16-03-12 [2023-04-03].
  18. 鄂尔多斯市统计局、鄂尔多斯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 [2023-07-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3).
  19. . 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2022-03-16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3).
  20. .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2-07-05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3).
  21. . 鄂尔多斯头条. 2023-03-26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3).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 . [2023-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24).
  23. 安婧. .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2月20日, 41 (2): 71–74.
  24. . 鄂尔多斯市统计局. [2023-01-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1-09).
  25. . [2012-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5).
  26. . ETtoday新聞雲. 2023-04-02 [2023-04-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3).
  27. 记者袁慧. . 搜狐. 光明网. 2021-01-06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中文).
  28. 健康时报记者 郝倩玉. . 人民网. 健康时报. 2020-08-14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中文).
  29.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 鄂尔多斯市人民政府. 2020-12-17 [2021-01-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07) (中文).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