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辖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市辖区(通常简称为区)为设区的市城区划定的行政分区,行政区划上属县级行政区,行政级别上通常为正县处级。
![]()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行政区划单位类型 |
|---|
|
民政登记行政区划层级 |
|
行政级别与其他术语 |
| 历史:清朝 → 中華民國 → 中華人民共和國 |
市辖区管辖的区域以街道为主,也包括乡镇,由于近年来市辖区扩大等原因,部分市辖区以乡、镇为主,如广西的钦州市钦北区。一般地,市辖区人民政府的职能比县人民政府、县级市人民政府要少,因为很多政府职能被上收至地级市。如,市辖区的公安分局,可由市公安局垂直领导管理。特别是市辖区的交通警察大队,基本上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实施垂直管理领导,以统一市区内的交通管理权责。此外,国土资源、规划、工商、质监、烟草专卖、检验检疫等也多由市局直管。[1]
特别地,直辖市的市辖区行政级别上为正地厅级,副省级城市的市辖区行政级别上为正局副厅级。但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市辖区在民政部行政区划登记中,也仍属于县级行政区。
按市辖区情况区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制市
下辖行政区划全为市辖区的建制市
市辖区数量较多的建制市
注:不含上文已列出的全为市辖区的建制市。
只有一个市辖区的建制市
共58个,多为较近(1990年代-2000年代)才由地区行政公署撤销改设地级市的建制市。
- 山西省:晋城市、运城市、忻州市、临汾市、吕梁市
-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
- 吉林省:松原市、白城市
- 黑龙江省:黑河市、绥化市
- 浙江省:丽水市
- 安徽省:宿州市、亳州市、池州市、宣城市
- 福建省:宁德市
- 江西省:新余市、宜春市
- 河南省:濮阳市、驻马店市
- 湖北省:孝感市、黄冈市、咸宁市、随州市
- 湖南省:怀化市、娄底市
- 广东省:汕尾市、河源市
- 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崇左市
- 四川省:资阳市
- 贵州省:毕节市
- 云南省:保山市、昭通市、丽江市、普洱市、临沧市
- 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昌都市、林芝市、山南市、那曲市
- 陕西省:安康市、商洛市
- 甘肃省:金昌市、武威市、张掖市、平凉市、酒泉市、庆阳市、定西市、陇南市
-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中卫市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哈密市
列表
直辖市市辖区
| 市辖区名称 | 设立时间 | 设立方式 | 相关批文 | 备注 |
|---|---|---|---|---|
| 北京市(共16个) | ||||
| 东城区 | 1952年6月20日 | 第一至十六区调整为东单、西单、东四、西四、前门、崇文、宣武、东郊、南苑、丰台、海淀、石景山、门头沟13个区[註 1] | 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 | 1958年5月16日,撤销东单区、东四区,合并设立东城区;2010年6月28日,撤销崇文区,并入东城区(国函〔2010〕55号) |
| 西城区 | 1958年5月16日,撤销西单区、西四区,合并设立西城区;2010年6月28日,撤销宣武区,并入西城区(国函〔2010〕55号) | |||
| 朝阳区 | 1958年5月3日,东郊区更名为朝阳区 | |||
| 丰台区 | ||||
| 石景山区 | 1958年5月3日,撤销石景山区;1967年8月7日恢复 | |||
| 海淀区 | ||||
| 门头沟区 | 1952年9月改置京西矿区;1958年5月3日恢复门头沟区 | |||
| 房山区 | 1986年11月11日 | 撤房山县、燕山区,合并设立房山区 | 国函〔1986〕164号 | |
| 通州区 | 1997年4月29日 | 撤县设区(原通县) | 国函〔1997〕30号 | |
| 顺义区 | 1998年3月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98〕17号 | |
| 昌平区 | 1999年9月16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99〕112号 | |
| 大兴区 | 2001年1月9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1〕4号 | |
| 怀柔区 | 2001年12月3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1〕175号 | |
| 平谷区 | ||||
| 密云区 | 2015年10月1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182号 | |
| 延庆区 | ||||
| 天津市(共16个) | ||||
| 和平区 | 1952年8月16日 | 第一至十一区调整为第一至八区;1955年8月15日,第一至八区分别更名为和平、城厢、河北、河东、新华、河西、南开、红桥8个区 | 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 | 1958年9月9日,撤销新华区,并入和平区 |
| 河东区 | ||||
| 河西区 | ||||
| 南开区 | 1958年9月9日,撤销城厢区,并入南开区 | |||
| 河北区 | ||||
| 红桥区 | ||||
| 东丽区 | 1953年5月14日 | 撤销天津县,设立东郊、西郊、南郊、北郊4个区 | 内务部批准 | 1958年9月9日撤销东郊、西郊、南郊、北郊4个区;1962年2月1日恢复;1992年2月12日,东郊区更名为东丽区,西郊区更名为西青区,南郊区更名为津南区,北郊区更名为北辰区(民行批〔1992〕16号) |
| 西青区 | ||||
| 津南区 | ||||
| 北辰区 | ||||
| 武清区 | 2000年6月1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0〕67号 | |
| 宝坻区 | 2001年3月22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1〕29号 | |
| 滨海新区 | 2009年10月21日 | 撤销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合并设立滨海新区 | 国函〔2009〕125号 | |
| 宁河区 | 2015年7月2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119号 | |
| 静海区 | ||||
| 蓟州区 | 2016年6月8日 | 撤县设区(原蓟县) | 国函〔2016〕98号 | |
| 上海市(共16个) | ||||
| 黄浦区 | 1945年8月 | 中日战争结束后,市区分划为黄浦、老闸、邑庙、蓬莱、泰山(1947年1月改嵩山)、卢家湾(1947年1月改卢湾)、常熟、徐家汇(1947年1月改徐汇)、长宁、静安、新成、江宁、普陀、闸北、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篮桥、榆林、杨浦、新市街(1947年1月改新市)、江湾、吴淞、大场、新泾、龙华、杨思、洋泾、高桥29个区[註 2] | 1956年2月9日,撤销老闸区,并入黄浦区,撤销嵩山区,并入卢湾区、邑庙区;1960年1月7日,撤销邑庙区、蓬莱区,设立南市区;2000年6月13日,撤销南市区,并入黄浦区(国函〔2000〕65号);2011年5月20日,撤销卢湾区,并入黄浦区(国函〔2011〕59号) | |
| 徐汇区 | 1956年2月9日,撤销常熟区,并入徐汇区 | |||
| 长宁区 | ||||
| 静安区 | 1956年2月9日,撤销北站区,并入闸北区,撤销静安区,并入新成区、长宁区;1960年1月7日,撤销新成区、长宁区,恢复静安区;2015年10月13日,撤销闸北区,并入静安区(国函〔2015〕183号) | |||
| 普陀区 | ||||
| 虹口区 | 1956年2月9日,撤销北四川路区,并入虹口区;1960年1月7日,撤销提蓝桥区,并入虹口区 | |||
| 杨浦区 | 1960年1月7日,撤销榆林区,并入杨浦区 | |||
| 闵行区 | 1981年2月22日 | 由徐汇区、上海县析置 | (81)国函字?号 | 1992年9月26日,撤销上海县,并入闵行区(国函〔1992〕130号) |
| 宝山区 | 1988年1月21日 | 撤销宝山县、吴淞区,合并设立宝山区 | 国函〔1988〕17号 | |
| 嘉定区 | 1992年10月11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92〕147号 | |
| 浦东新区 | 1992年10月11日 | 由川沙县,上海县、黄浦区、南市区、杨浦区的浦东部分合并设立 | 国函〔1992〕145号 | 2009年4月24日,撤销南汇区,并入浦东新区(国函〔2009〕52号) |
| 金山区 | 1997年4月29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97〕29号 | |
| 松江区 | 1998年2月27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98〕16号 | |
| 青浦区 | 1999年9月16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99〕113号 | |
| 奉贤区 | 2001年1月9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1〕2号 | |
| 崇明区 | 2016年6月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97号 | |
| 重庆市(共26个) | ||||
| 渝中区 | 1950年6月1日 | 第一至七区调整为第一区 | 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 | 1955年10月,第一区更名为市中区;1994年12月17日,市中区更名为渝中区(国函〔1994〕138号) |
| 江北区 | 第九、十区调整为第二区 | 1955年10月,第二区更名为江北区 | ||
| 沙坪坝区 | 第十三、十四区调整为第三区 | 1955年10月,第三区更名为沙坪坝区 | ||
| 九龙坡区 | 第八、十七区调整为第四区 | 1955年10月,第四区更名为九龙坡区 | ||
| 南岸区 | 第十一、十二、十五、十八区调整为第五、六区;1952年10月,第五、六区合并为第五区 | 1955年10月,第五区更名为南岸区 | ||
| 北碚区 | 1953年3月13日 | 撤销北碚市(省辖市),设立重庆市第六区 | (53)内民字第147号 | 1955年10月,第六区更名为北碚区 |
| 大渡口区 | 1965年4月2日 | 由九龙坡区析置 | (65)川民字第0163号 | |
| 渝北区 | 1994年12月17日 | 撤县设区(原江北县) | 国函〔1994〕138号 | |
| 巴南区 | 撤县设区(原巴县) | |||
| 万州区 | 1997年12月20日 | 撤销地级万县市及其所辖的龙宝区、天城区、五桥区,设立万县区 | 中办厅字〔1997〕34号 | 1998年5月22日,万县区更名为万州区(国函〔1998〕37号) |
| 涪陵区 | 撤销地级涪陵市及其所辖的枳城区、李渡区,设立涪陵区 | |||
| 黔江区 | 2000年6月25日 | 撤自治县设区(原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 | 国函〔2000〕88号 | |
| 长寿区 | 2001年12月25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1〕171号 | |
| 江津区 | 2006年10月22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6〕110号 | |
| 合川区 | ||||
| 永川区 | ||||
| 南川区 | ||||
| 綦江区 | 2011年10月22日 | 撤销万盛区、綦江县,合并设立綦江区 | 国函〔2011〕129号 | |
| 大足区 | 撤销双桥区、大足县,合并设立大足区 | |||
| 璧山区 | 2014年5月2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4〕58号 | |
| 铜梁区 | ||||
| 潼南区 | 2015年4月2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74号 | |
| 荣昌区 | ||||
| 开州区 | 2016年6月8日 | 撤县设区(原开县) | 国函〔2016〕99号 | |
| 梁平区 | 2016年11月24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185号 | |
| 武隆区 | ||||
地级市市辖区
| 市辖区名称 | 所属地级市 | 设立时间 | 设立方式 | 相关批文 | 备注 |
|---|---|---|---|---|---|
| 河北省(共49个) | |||||
| 长安区 | 石家庄市 | 1955年12月30日 | 撤销新华、永安、东华、和平、振头5个区,设立长安区、桥东区、桥西区 | 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2014年9月9日,撤销桥东区,并入长安区、桥西区(国函〔2014〕122号) |
| 桥西区 | |||||
| 井陉矿区 | 1960年12月8日 | 由井陉县析置 | 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89年12月8日,撤销井陉矿区,并入井陉县(民行批〔1989〕30号);1992年5月30日恢复(民行批〔1992〕57号) | |
| 新华区 | 1969年11月22日 | 由桥西区析置 | 河北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
| 裕华区 | 2001年1月22日 | 撤销郊区,由郊区、长安区、正定县析置裕华区 | 国函〔2001〕10号 | ||
| 藁城区 | 2014年9月9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4〕122号 | ||
| 鹿泉区 | |||||
| 栾城区 | 撤县设区 | ||||
| 路南区 | 唐山市 | 1955年3月25日 | 第一至十区调整为路南、路北、碑子院、洼里、缸窑、东矿6个区 | 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路北区 | |||||
| 古冶区 | 1995年1月11日,东矿区更名为古冶区(民行批〔1995〕1号) | ||||
| 开平区 | 1956年10月8日 | 撤销碑子院区、洼里区、缸窑区,设立郊区 | 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61年1月2日,撤销郊区,设立开平区;1965年7月27日,恢复郊区;1982年3月17日,再更名为开平区 | |
| 丰南区 | 2002年2月1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2〕7号 | ||
| 丰润区 | 撤销丰润县、新区,合并设立丰润区 | ||||
| 曹妃甸区 | 2012年7月11日 | 撤县设区(原唐海县) | 国函〔2012〕85号 | ||
| 山海关区 | 秦皇岛市 | 1953年1月2日 | 撤销山海关市(原属辽西省),设立山海关区 | 政务院批准 | |
| 海港区 | 1953年7月28日 | 撤销第一、二区,合并设立第一区 |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55年10月28日,第一区更名为港口区,同年12月6日,更名为海港区 | |
| 北戴河区 | 1954年1月18日 | 由海滨区改置 |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抚宁区 | 2015年7月2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121号 | ||
| 峰峰矿区 | 邯郸市 | 1956年10月12日 | 撤销峰峰市(省辖市),设立峰峰矿区 | (56)国曾字第84号 | |
| 邯山区 | 1980年7月22日 | 将市区划分为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 |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2016年9月14日,撤销邯郸县,并入邯山区、丛台区(国函〔2016〕157号) | |
| 丛台区 | |||||
| 复兴区 | |||||
| 肥乡区 | 2016年9月14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157号 | ||
| 永年区 | |||||
| 襄都区 | 邢台市 | 1980年3月6日 | 将市区划分为桥东区、桥西区、郊区 |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2020年6月5日,桥东区更名为襄都区,桥西区更名为信都区,撤销邢台县,并入襄都区、信都区(国函〔2020〕78号) |
| 信都区 | |||||
| 任泽区 | 2020年6月5日 | 撤县设区(原任县) | 国函〔2020〕78号 | ||
| 南和区 | 撤县设区 | ||||
| 竞秀区 | 保定市 | 1961年7月 | 将市区划分为永华、兴华、裕华、新市4个区[註 3] | 2015年4月28日,新市区更名为竞秀区(国函〔2015〕73号) | |
| 莲池区 | 2015年4月28日 | 撤销北市区、南市区,合并设立莲池区 | 国函〔2015〕73号 | ||
| 满城区 | 撤县设区 | ||||
| 清苑区 | |||||
| 徐水区 | |||||
| 下花园区 | 张家口市 | 1955年8月8日 | 由宣化市下花园矿区改置 | (55)国内常字第93号 | |
| 桥东区 | 1963年3月2日 | 撤销武城区、明德区、大境门区,合并设立桥东区 | 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桥西区 | 撤销东安区、花园区,合并设立桥西区 | ||||
| 宣化区 | 撤销宣化市(省辖市),设立宣化区 | 2016年1月7日,撤销宣化县,并入宣化区(国函〔2016〕5号) | |||
| 万全区 | 2016年1月7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5号 | ||
| 崇礼区 | |||||
| 鹰手营子矿区 | 承德市 | 1965年6月17日 | 由兴隆县析置 | 河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双桥区 | 1980年6月25日 | 撤销虹桥区、翠桥区,合并设立双桥区 |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双滦区 | 撤销双滦办事处,设立双滦区 | ||||
| 新华区 | 沧州市 | 1980年3月6日 | 将市区划分为新华区、运河区、郊区 | 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97年10月21日,撤销郊区,并入新华区、运河区(国函〔1997〕96号) |
| 运河区 | |||||
| 安次区 | 廊坊市 | 1988年9月13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廊坊市) | 国函〔1988〕114号 | |
| 广阳区 | 2000年3月7日 | 由安次区析置 | 国函〔2000〕19号 | ||
| 桃城区 | 衡水市 | 1996年5月31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衡水市) | 国函〔1996〕39号 | |
| 冀州区 | 2016年6月8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6〕103号 | ||
| 山西省(共26个) | |||||
| 小店区 | 太原市 | 1997年5月8日 | 撤销南城、北城、河西、南郊、北郊5个区,设立小店、迎泽、杏花岭、尖草坪、万柏林、晋源6个区 | 国函〔1997〕33号 | |
| 迎泽区 | |||||
| 杏花岭区 | |||||
| 尖草坪区 | |||||
| 万柏林区 | |||||
| 晋源区 | |||||
| 新荣区 | 大同市 | 1970年11月9日 | 撤销郊区,设立南郊区、北郊区 | 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1971年7月5日,北郊区更名为新荣区 |
| 平城区 | 2018年2月9日 | 撤销城区、南郊区、矿区,设立平城区、云冈区 | 国函〔2018〕22号 | ||
| 云冈区 | |||||
| 云州区 | 撤县设区(原大同县) | ||||
| 城区 | 阳泉市 | 1963年2月18日 | 将市区划分为站上区、荫营区 | 山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69年1月9日,站上区更名为城区 |
| 郊区 | 1969年1月9日,荫营区更名为郊区 | ||||
| 矿区 | 1970年1月11日 | 由城区析置 | 山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
| 潞州区 | 长治市 | 2018年6月19日 | 撤销城区、郊区,合并设立潞州区 | 国函〔2018〕87号 | |
| 上党区 | 撤县设区(原长治县) | ||||
| 屯留区 | 撤县设区 | ||||
| 潞城区 | 撤市设区 | ||||
| 城区 | 晋城市 | 1985年4月30日 | 撤销县级晋城市,设立城区、郊区[註 4] | (85)国函字62号 | |
| 朔城区 | 朔州市 | 1988年3月24日 | 撤县设区(原朔县) | 国函〔1988〕50号 | |
| 平鲁区 | 撤县设区 | ||||
| 榆次区 | 晋中市 | 1999年9月24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1999〕124号 | |
| 太谷区 | 2019年11月6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9〕104号 | ||
| 盐湖区 | 运城市 | 2000年6月1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运城市) | 国函〔2000〕68号 | |
| 忻府区 | 忻州市 | 2000年6月1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忻州市) | 国函〔2000〕70号 | |
| 尧都区 | 临汾市 | 2000年6月23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临汾市) | 国函〔2000〕78号 | |
| 离石区 | 吕梁市 | 2003年10月23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3〕112号 | |
| 内蒙古自治区(共23个) | |||||
| 回民区 | 呼和浩特市 | 1950年12月19日 | 将回民聚居区(第一区)划为回民自治区(1955年12月改为回民区) | 1956年11月,撤销庆凯区,并入回民区、玉泉区 | |
| 新城区 | 1951年7月3日 | 第二至六区调整为第一、二、三区(1953年,第一、二、三区分别更名为新城区、庆凯区、玉泉区) | 归绥市人民政府报告备案 | ||
| 玉泉区 | |||||
| 赛罕区 | 1956年9月20日 | 由郊区工作委员会改置 | 2000年5月14日,郊区更名为赛罕区(国函〔2000〕42号) | ||
| 东河区 | 包头市 | 1956年5月15日 | 撤销第一、二区、回民自治区,设立东河区、昆都仑区、青山区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 |
| 昆都仑区 | |||||
| 青山区 | |||||
| 石拐区 | 1956年11月20日 | 由乌兰察布盟石拐沟矿区改置石拐矿区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 | 1999年8月10日,石拐矿区更名为石拐区(民发〔1999〕22号) | |
| 白云鄂博矿区 | 1958年9月5日 | 由乌兰察布盟白云鄂博镇改置 | 包头市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九原区 | 1963年3月31日 | 设立郊区 |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99年8月10日,郊区更名为九原区(民发〔1999〕22号) | |
| 海勃湾区 | 乌海市 | 1979年12月13日 | 将市区划分为海勃湾区、海南区、乌达区 | 内革发〔1979〕343号 | |
| 海南区 | |||||
| 乌达区 | |||||
| 红山区 | 赤峰市 | 1983年10月10日 | 撤销县级赤峰市、赤峰县,设立红山区、元宝山区、郊区 | (83)国函字218号 | |
| 元宝山区 | |||||
| 松山区 | 1993年5月3日,郊区更名为松山区(民行批〔1993〕89号) | ||||
| 科尔沁区 | 通辽市 | 1999年1月13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通辽市) | 国函〔1999〕5号 | |
| 东胜区 | 鄂尔多斯市 | 2001年2月26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1〕17号 | |
| 康巴什区 | 2016年6月8日 | 由东胜区析置 | 国函〔2016〕102号 | ||
| 海拉尔区 | 呼伦贝尔市 | 2001年10月10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1〕130号 | |
| 扎赉诺尔区 | 2013年3月6日 | 由满洲里市析置(原扎赉诺尔矿区) | 民函〔2013〕68号 | ||
| 临河区 | 巴彦淖尔市 | 2003年12月1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3〕121号 | |
| 集宁区 | 乌兰察布市 | 2003年12月1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3〕122号 | |
| 辽宁省(共59个) | |||||
| 和平区 | 沈阳市 | 1948年11月20日 | 将22个区调整为和平、沈河、大东、皇姑、铁西、北关、北市、南市8个区 | 沈阳特别市政府决定 | 1959年2月24日,撤销北市区、南市区、北关区,并入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 |
| 沈河区 | |||||
| 大东区 | |||||
| 皇姑区 | |||||
| 铁西区 | |||||
| 苏家屯区 | 1953年2月17日 | 由苏家屯镇改置 | 东北行政委员会批准 | ||
| 沈北新区 | 1959年12月31日 | 撤销沈阳县,析置新城子区 | 国务院批准 | 2006年10月8日,新城子区更名为沈北新区(民函〔2006〕300号) | |
| 浑南区 | 1964年4月2日 | 由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析置东陵区 | 辽宁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2014年6月17日,东陵区更名为浑南区(民函〔2014〕171号) | |
| 于洪区 | 由皇姑区、铁西区析置 | ||||
| 辽中区 | 2016年1月7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6号 | ||
| 中山区 | 大连市 | 1946年2月7日 | 将市区划分为中山、西岗、沙河口、寺儿沟、岭前5个区 | 大连市区政会议决定 | 1950年12月,撤销寺儿沟区,并入中山区;1959年7月,撤销岭前区,并入中山区 |
| 西岗区 | |||||
| 沙河口区 | |||||
| 甘井子区 | 1950年4月8日 | 由大连县析置 | 旅大行政公署通知 | ||
| 旅顺口区 | 1960年1月7日 | 撤销旅顺市,设立旅顺口区 | 国务院第93次全体会议通过 | ||
| 金州区 | 1987年4月21日 | 撤县设区(原金县) | 国函〔1987〕70号 | ||
| 普兰店区 | 2015年10月13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5〕187号 | ||
| 铁东区 | 鞍山市 | 1949年1月4日 | 将和平、陶馆、立山、新华、永乐5个区调整为铁东区、铁西区 | 鞍山市人民政府报告备案 | |
| 铁西区 | |||||
| 立山区 | 1953年7月14日 | 由铁东区析置 | 政务院批准 | ||
| 千山区 | 1960年2月15日 | 由铁东区、铁西区、立山区析置郊区 | 鞍山市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83年12月30日,郊区更名为旧堡区;1996年4月19日,旧堡区更名为千山区(民行批〔1996〕25号) | |
| 新抚区 | 抚顺市 | 1948年11月 | 将市区划分为新抚、中心、望花、万新、大官、杨柏、东安7个区[註 5] | ||
| 东洲区 | 1999年6月16日,露天区更名为东洲区(民行批〔1999〕43号) | ||||
| 望花区 | |||||
| 顺城区 | 1978年12月16日 | 由抚顺县析置郊区 | 国务院批准 | 1988年3月16日,郊区更名为顺城区(国函〔1988〕48号) | |
| 平山区 | 本溪市 | 1955年10月5日 | 撤销彩屯区、工源区,合并设立平山区 |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溪湖区 | 撤销河东区、河西区,合并设立溪湖区 | ||||
| 明山区 | 1966年6月8日 | 由平山区、牛心台区析置彩屯区 |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68年5月19日,彩屯区更名为立新区;1984年10月20日,立新区更名为明山区 | |
| 南芬区 | 1984年10月20日 | 由立新区析置 |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元宝区 | 丹东市 | 1951年9月13日 | 将市区划分为元宝、金汤、中央(1955年9月2日并入汤池区)、镇兴、镇安5个区 | 辽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55年9月2日,撤销镇安区,并入元宝区;1960年4月,撤销金汤区,并入元宝区 |
| 振兴区 | 1965年2月26日,镇兴区更名为振兴区 | ||||
| 振安区 | 1957年7月 | 撤销浪头区、五龙背区,合并设立郊区 | 1981年3月8日,郊区更名为振安区 | ||
| 古塔区 | 锦州市 | 1951年10月5日 | 将市区划分为第一至七区(1955年7月6日分别更名为古塔、锦华、锦铁、铁北、百股、新民、女儿河区) | 辽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55年9月2日,撤销铁北区,并入古塔区、锦华区、锦铁区;1956年6月22日,撤销百股区、新民区、女儿河区,并入古塔区、锦华区、锦铁区;1959年3月28日,撤销锦华区,并入古塔区、锦铁区,4月16日,锦铁区更名为凌河区 |
| 凌河区 | |||||
| 太和区 | 1962年6月4日 | 由郊区办事处改置 | 辽宁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82年9月9日,郊区更名为太和区 | |
| 站前区 | 营口市 | 1957年8月22日 | 第一至五区调整为为建设区、繁荣区、工农区、郊区 | 辽宁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58年1月25日,建设区、繁荣区、工农区分别更名为站前区、西市区、新华区;1963年10月24日,撤销新华区,并入站前区、西市区 |
| 西市区 | |||||
| 老边区 | 1984年7月13日,郊区更名为老边区 | ||||
| 鲅鱼圈区 | 1984年1月27日 | 由盖县析置 | (84)国函字18号 | ||
| 海州区 | 阜新市 | 1955年10月5日 | 第一至四区调整为海州、新邱、孙家湾、六家子4个区 | 阜新市人民政府批准 | 1956年12月3日,撤销六家子区,并入海州区 |
| 新邱区 | |||||
| 太平区 | 1956年2月10日,孙家湾区更名为太平区 | ||||
| 细河区 | 1963年1月21日 | 由郊区办事处改置 | 辽宁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84年9月11日,郊区更名为细河区 | |
| 清河门区 | 1983年2月21日 | 由郊区析置 | 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白塔区 | 辽阳市 | 1958年2月15日 | 将市区划分为白塔、武圣(旋撤销)、文圣、襄平、唐户(旋撤销)5个区 | 辽宁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68年9月,撤销襄平区,并入白塔区、文圣区 |
| 文圣区 | |||||
| 宏伟区 | 1978年4月13日 | 撤销沙岭区、兰家区,设立首山区[註 6]、宏伟区、郊区 | 辽宁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
| 太子河区 | 1984年6月7日,郊区更名为太子河区 | ||||
| 弓长岭区 | 1984年5月10日 | 由辽阳县析置 | (84)国函字74号 | ||
| 双台子区 | 盘锦市 | 1984年6月5日 | 撤销盘山县,设立盘山区、兴隆台区、郊区[註 7] | (84)国函字89号 | 1986年11月5日,盘山区更名为双台子区(国函〔1986〕157号) |
| 兴隆台区 | |||||
| 大洼区 | 2016年3月2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53号 | ||
| 银州区 | 铁岭市 | 1984年6月30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铁岭市) | (84)国函字104号 | |
| 清河区 | 由开原县析置 | ||||
| 双塔区 | 朝阳市 | 1984年6月30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朝阳市) | (84)国函字104号 | |
| 龙城区 | 由朝阳县析置 | ||||
| 龙港区 | 葫芦岛市 | 1982年8月13日 | 由锦西县析置葫芦岛区、南票区 | (82)国函字168号 | 1989年6月12日,锦州市的葫芦岛区、南票区划归地级锦西市(今葫芦岛市);1994年9月20日,葫芦岛区更名为龙港区(国函〔1994〕97号) |
| 南票区 | |||||
| 连山区 | 1989年6月12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锦西市) | 国函〔1989〕42号 | ||
| 吉林省(共21个) | |||||
| 南关区 | 长春市 | 1955年5月11日 | 第一至十五区调整为南关、长春、宽城、朝阳、大屯、二道河子、净月、头道沟、兴隆山、范家店10个区[註 8] | 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57年6月1日,撤销长春区,并入南关区 |
| 宽城区 | 1957年6月1日,撤销头道沟区,并入宽城区 | ||||
| 朝阳区 | |||||
| 二道区 | 1995年7月6日,二道河子区更名为二道区(国函〔1995〕65号) | ||||
| 绿园区 | 1995年7月6日 | 撤销郊区,由郊区、朝阳区、宽城区析置绿园区 | 国函〔1995〕65号 | ||
| 双阳区 | 撤县设区 | ||||
| 九台区 | 2014年10月20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4〕142号 | ||
| 昌邑区 | 吉林市 | 1955年12月21日 | 第一至九区调整为昌邑、龙潭、船营、通天、白山、江南、大屯、丰满、哈达湾、九站10个区 | 国务院批准 | 1959年3月19日,撤销通天区,并入昌邑区、船营区;1964年4月23日,撤销哈达湾区,并入昌邑区,撤销丰满区,并入船营区 |
| 龙潭区 | |||||
| 船营区 | |||||
| 丰满区 | 1957年7月23日 | 撤销白山、江南、大屯、九站4个区,合并设立郊区 | 吉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92年2月10日,郊区更名为丰满区(民行批〔1992〕14号) | |
| 铁西区 | 四平市 | 1983年12月22日 | 将市区划分为铁西区、铁东区 | 吉政函〔1983〕423号 | |
| 铁东区 | |||||
| 龙山区 | 辽源市 | 1983年12月22日 | 将市区划分为龙山区、西安区 | 吉政函〔1983〕423号 | |
| 西安区 | |||||
| 东昌区 | 通化市 | 1986年9月8日 | 将市区划分为东昌区、二道江区 | 国函〔1986〕112号 | |
| 二道江区 | |||||
| 浑江区 | 白山市 | 1986年9月8日 | 将市区划分为八道江区、临江区[註 9]、三岔子区[註 10] | 国函〔1986〕112号 | 2010年2月23日,八道江区更名为浑江区(民函〔2010〕40号) |
| 江源区 | 2006年6月5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6〕44号 | ||
| 宁江区 | 松原市 | 1992年6月6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扶余市) | 国函〔1992〕60号 | 1995年7月20日,扶余区更名为宁江区(国函〔1995〕68号) |
| 洮北区 | 白城市 | 1993年6月1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白城市) | 国函〔1993〕87号 | |
| 黑龙江省(共54个) | |||||
| 道里区 | 哈尔滨市 | 1938年7月1日 | 将市区划分为埠头、新阳、南岗、马家、东傅家、西傅家、顾乡、香坊、太平、松浦10个区 | 哈尔滨市公署公布 | 1946年4月28日,埠头区更名为道里区;1953年11月23日,撤销新阳区,并入道里区、顾乡区;1956年10月15日;撤销顾乡区,并入道里区 |
| 南岗区 | 1949年8月12日,撤销马家区,并入南岗区 | ||||
| 香坊区 | 2006年8月15日,撤销动力区,并入香坊区(国函〔2006〕73号) | ||||
| 平房区 | 1953年11月23日 | 由香坊区、双城县析置 |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决定 | 1967年3月,平房区更名为新曙光区;1972年9月22日,恢复为平房区 | |
| 道外区 | 1956年10月15日 | 撤销东傅家区、西傅家区,合并设立道外区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2004年2月4日,撤销太平区,并入道外区(国函〔2004〕10号) | |
| 松北区 | 2004年2月4日 | 由道外区、呼兰县析置 | 国函〔2004〕10号 | ||
| 呼兰区 | 撤县设区 | ||||
| 阿城区 | 2006年8月15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6〕73号 | ||
| 双城区 | 2014年5月2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4〕55号 | ||
| 昂昂溪区 | 齐齐哈尔市 | 1954年10月26日 | |||
| 富拉尔基区 | |||||
| 龙沙区 | 1954年12月11日 | 将第一至六区调整为铁东、永定、龙沙、北关4个区 | 1958年2月11日,撤销北关区,并入龙沙区 | ||
| 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 1956年11月8日 | 撤销卧牛吐达斡尔族自治区、榆树屯区、达呼店区、虎尔虎拉区,合并设立梅里斯达斡尔族区 | 1958年12月22日,撤销梅里斯达斡尔族区;1961年8月30日,设置郊区;1980年3月1日,郊区更名为梅里斯区;1988年7月11日,梅里斯区更名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民〔1988〕行批13号) | ||
| 建华区 | 1958年12月22日 | 撤销铁东区、永定区,设立铁锋、火车头、和平、建华4个区 | |||
| 铁锋区 | 1961年8月30日,撤销火车头区、和平区,并入铁锋区 | ||||
| 碾子山区 | 1960年5月22日 | 原嫩江专区华安区 | 1983年12月24日,华安区更名为碾子山区(黑政函〔1983〕51号) | ||
| 鸡冠区 | 鸡西市 | 1957年1月22日 | 将市区划分为鸡冠、恒山、滴道、梨树、麻山5个区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恒山区 | |||||
| 滴道区 | |||||
| 梨树区 | |||||
| 麻山区 | |||||
| 城子河区 | 1970年10月2日 | 由鸡冠区析置 | 鸡西市革命委员会批准 | ||
| 向阳区 | 鹤岗市 | 1960年12月10日 | 将市区划分为西山、新街基、南山、兴山、兴安、大陆、东山、新一、新华9个区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62年,撤销新华区;1966年8月31日,西山、新街基、南山、兴山、兴安、大陆、东山、新一8个区分别更名为向阳、工农、东风、红卫、红旗、跃进、群力、防修区;1980年4月24日,撤销东风区、跃进区,恢复南山区,撤销群力区、反修区,恢复东山区,红卫区、红旗区恢复为兴山区、兴安区 |
| 工农区 | |||||
| 南山区 | |||||
| 兴安区 | |||||
| 东山区 | |||||
| 兴山区 | |||||
| 尖山区 | 双鸭山市 | 1980年4月15日 | 将市区划分为尖山、岭东、岭西、四方台、宝山5个区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岭东区 | 1987年11月6日,撤销岭西区,并入岭东区(国函〔1987〕177号) | ||||
| 四方台区 | |||||
| 宝山区 | |||||
| 萨尔图区 | 大庆市 | 1974年7月2日 | 将市区划分为萨尔图区、龙凤区、让胡路区 |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
| 龙凤区 | |||||
| 让胡路区 | |||||
| 大同区 | 1979年7月16日 | 由安达县析置 |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
| 红岗区 | 1980年3月10日 | 由安达县析置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友好区 | 伊春市 | 1964年12月21日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2019年6月29日,撤销上甘岭区,并入友好区(国函〔2019〕63号) | |
| 伊美区 | 2019年6月29日 | 撤销伊春区、美溪区,合并设立伊美区 | 国函〔2019〕63号 | ||
| 乌翠区 | 撤销乌马河区、翠峦区,合并设立乌翠区 | ||||
| 金林区 | 撤销西林区、金山屯区,合并设立金林区 | ||||
| 向阳区 | 佳木斯市 | 1958年1月15日 | 将市区划分为长安区、佳西区、和平区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68年4月28日,撤销佳西区,并入长安区,长安区更名为向阳区 |
| 前进区 | 1968年4月28日,和平区更名为前进区 | ||||
| 东风区 | 1961年1月6日 | 由和平区析置佳东区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68年4月28日,佳东区更名为东风区 | |
| 郊区 | 1972年2月5日 | 设立郊区 | 佳木斯市革命委员会批准 | 2006年7月27日,撤销永红区,并入郊区(国函〔2006〕63号) | |
| 新兴区 | 七台河市 | 1984年1月20日 | 将市区划分为新兴区、桃山区、茄子河区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桃山区 | |||||
| 茄子河区 | |||||
| 东安区 | 牡丹江市 | 1958年1月15日 | 将市区划分为爱民区、东安区、西安区、郊区 | 黑龙江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97年9月30日,撤销郊区,并入爱民、东安、西安、阳明4个区(国函〔1997〕90号) |
| 爱民区 | |||||
| 西安区 | |||||
| 阳明区 | 1980年4月15日 | 由东安区、爱民区析置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爱辉区 | 黑河市 | 1993年2月8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黑河市) | 国函〔1993〕12号 | |
| 北林区 | 绥化市 | 1999年12月28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绥化市) | 国函〔1999〕154号 | |
| 江苏省(共55个) | |||||
| 玄武区 | 南京市 | 1955年11月15日 | 第一至十一区分别更名为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浦口、燕子矶、栖霞、雨花台、中山陵园区 | 南京市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 | |
| 秦淮区 | 2013年2月8日,撤销白下区,并入秦淮区(国函〔2013〕24号) | ||||
| 建邺区 | |||||
| 鼓楼区 | 2013年2月8日,撤销下关区,并入鼓楼区(国函〔2013〕24号) | ||||
| 浦口区 | 2002年4月3日,撤销江浦县,并入浦口区(国函〔2002〕23号) | ||||
| 栖霞区 | 1958年11月5日,撤销燕子矶、栖霞、雨花台、中山陵园4个区,合并设立郊区;1960年9月19日,撤销郊区;1963年4月17日,设立燕子矶、栖霞、中山陵园、雨花台、江东5个区;1965年5月19日,撤销中山陵园区、燕子矶区、江东区,并入栖霞区、雨花台区 | ||||
| 雨花台区 | |||||
| 江宁区 | 2000年12月21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0〕131号 | ||
| 六合区 | 2002年4月3日 | 撤销大厂区、六合县,合并设立六合区 | 国函〔2002〕23号 | ||
| 溧水区 | 2013年2月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3〕24号 | ||
| 高淳区 | |||||
| 滨湖区 | 无锡市 | 1955年7月12日 | 撤销第六、七、八区,合并设立郊区 | 无锡市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 | 2000年12月21日,撤销马山区,并入郊区,郊区更名为滨湖区(国函〔2000〕133号) |
| 锡山区 | 2000年12月21日 | 撤销锡山市,设立锡山区、惠山区 | 国函〔2000〕133号 | ||
| 惠山区 | |||||
| 梁溪区 | 2015年10月13日 | 撤销崇安区、南长区、北塘区,合并设立梁溪区 | 国函〔2015〕184号 | ||
| 新吴区 | 由锡山区、滨湖区析置 | ||||
| 鼓楼区 | 徐州市 | 1955年8月26日 | 第一至四区分别更名为鼓楼、子房、云龙、王陵区 | 徐州市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 | |
| 云龙区 | |||||
| 贾汪区 | 1964年11月17日 | 由贾汪镇改置 | 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65年10月26日,贾汪矿区更名为贾汪区 | |
| 泉山区 | 1983年3月29日 | 设立郊区 |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93年9月2日,郊区更名为泉山区(民行批〔1993〕173号) | |
| 铜山区 | 2010年9月5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0〕90号 | ||
| 天宁区 | 常州市 | 1955年11月15日 | 撤销东区、西区、南区、北区、戚墅堰5个区,设立天宁区、广化区、钟楼区 | 常州市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 | 1986年9月8日,撤销广化区,并入钟楼区、天宁区(国函〔1986〕113号) |
| 钟楼区 | |||||
| 新北区 | 1959年1月17日 | 设立郊区 | 常州市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 | 2002年4月3日,郊区更名为新北区(国函〔2002〕22号) | |
| 武进区 | 2002年4月3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2〕22号 | 2015年4月28日,撤销戚墅堰区,并入武进区(国函〔2015〕75号) | |
| 金坛区 | 2015年4月28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5〕75号 | ||
| 虎丘区 | 苏州市 | 1983年11月24日 | 由郊区办事处改置 |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 | 2000年1月5日,郊区更名为虎丘区 |
| 吴中区 | 2000年12月31日 | 撤销吴县市,设立吴中区、相城区 | 国函〔2000〕136号 | ||
| 相城区 | |||||
| 姑苏区 | 2012年8月17日 | 撤销沧浪区、平江区、金阊区,合并设立姑苏区 | 国函〔2012〕102号 | ||
| 吴江区 | 撤市设区 | ||||
| 崇川区 | 南通市 | 1983年2月16日 | 撤销城中区、港闸区,合并设立城区 |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91年5月6日,城区更名为崇川区(民行批〔1991〕9号);2020年6月5日,撤销港闸区[註 11],并入崇川区(国函〔2020〕79号) |
| 通州区 | 2009年3月23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9〕34号 | ||
| 海门区 | 2020年6月5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20〕79号 | ||
| 连云区 | 连云港市 | 1969年10月 | 由连云港办事处改置 | 连云港市革命委员会报告备案 | 2001年10月1日,撤销云台区,并入新浦区、连云区(国函〔2001〕129号);2014年5月2日,撤销新浦区,并入海州区(国函〔2014〕56号) |
| 海州区 | 1986年4月7日 | 撤销新海区,设立新浦区、海州区 | 国函〔1986〕51号 | ||
| 赣榆区 | 2014年5月2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4〕56号 | ||
| 淮安区 | 淮安市 | 2000年12月21日 | 撤销县级淮安市,设立楚州区 | 国函〔2000〕132号 | 2011年12月30日,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区(民函〔2011〕357号) |
| 淮阴区 | 撤县设区 | ||||
| 清江浦区 | 2016年6月8日 | 撤销清河区、清浦区,合并设立清江浦区 | 国函〔2016〕100号 | ||
| 洪泽区 | 撤县设区 | ||||
| 亭湖区 | 盐城市 | 1983年2月12日 | 将市区划分为城区、郊区[註 12] | 苏政发〔1983〕25号 | 2003年12月18日,城区更名为亭湖区(国函〔2003〕130号) |
| 盐都区 | 2003年12月1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3〕130号 | ||
| 大丰区 | 2015年7月23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5〕120号 | ||
| 广陵区 | 扬州市 | 1983年2月26日 | 将市区划分为广陵区、郊区[註 13] |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邗江区 | 2000年12月21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0〕130号 | 2011年10月22日,撤销维扬区,并入邗江区(国函〔2011〕132号) | |
| 江都区 | 2011年10月22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1〕132号 | ||
| 京口区 | 镇江市 | 1983年8月17日 | 撤销金山区、北固区,合并设立城区 |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84年10月13日,城区更名为京口区 |
| 润州区 | 撤销谏壁区、郊区,合并设立郊区 | 1984年10月13日,郊区更名为润州区 | |||
| 丹徒区 | 2002年4月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2〕24号 | ||
| 海陵区 | 泰州市 | 1996年7月19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泰州市) | 国函〔1996〕57号 | |
| 高港区 | 1997年8月20日 | 由海陵区析置 | 国函〔1997〕77号 | ||
| 姜堰区 | 2012年12月17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2〕208号 | ||
| 宿城区 | 宿迁市 | 1996年7月19日 | 撤销县级宿迁市,设立宿城区、宿豫县 | 国函〔1996〕58号 | |
| 宿豫区 | 2004年1月15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4〕6号 | ||
| 浙江省(共37个) | |||||
| 上城区 | 杭州市 | 1949年5月3日 | 第一至第八区调整为上城、中城、下城、西湖、江干、艮山、笕桥、拱墅8个区[註 14] | 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57年4月16日,撤销中城区,并入上城区、下城区;2021年3月3日,撤销江干区,并入上城区(国函〔2021〕29号) |
| 拱墅区 | 1990年1月17日,撤销半山区,并入拱墅区(民行批〔1990〕14号);2021年3月3日,撤销下城区,并入拱墅区(国函〔2021〕29号) | ||||
| 西湖区 | |||||
| 滨江区 | 1996年12月12日 | 由西湖区析置 | 国函〔1996〕121号 | ||
| 萧山区 | 2001年2月2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1〕13号 | ||
| 余杭区 | |||||
| 富阳区 | 2014年12月13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4〕157号 | ||
| 临安区 | 2017年7月18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7〕102号 | ||
| 临平区 | 2021年3月3日 | 由余杭区析置 | 国函〔2021〕29号 | ||
| 钱塘区 | 2021年3月3日 | 由原江干区及萧山区析置 | 国函〔2021〕29号 | ||
| 海曙区 | 宁波市 | 1951年11月7日 | 将市区划分为海曙、镇明、江东、江北4个区 | 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84年1月27日,撤销镇明区,并入海曙区(浙政发〔1984〕13号) |
| 江北区 | |||||
| 北仑区 | 1985年7月1日 | 由鄞县、镇海县析置滨海区 | (85)国函字99号 | 1987年9月14日,滨海区更名为北仑区(国函〔1987〕153号) | |
| 镇海区 | 1985年7月1日 | 撤县设区 | (85)国函字99号 | ||
| 鄞州区 | 2002年2月1日 | 撤县设区(原鄞县) | 国函〔2002〕8号 | 2016年9月14日,撤销江东区,并入鄞州区(国函〔2016〕158号) | |
| 奉化区 | 2016年9月14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6〕158号 | ||
| 鹿城区 | 温州市 | 1983年9月5日 | 撤销东城区、南城区、西城区,合并设立城区 | 浙政发〔1983〕130号 | 1984年12月6日,城区更名为鹿城区(浙政发〔1984〕269号) |
| 龙湾区 | 1984年12月6日 | 由鹿城区、瓯海县析置 | 浙政发〔1984〕269号 | ||
| 瓯海区 | 1992年3月9日 | 撤县设区 | 民行批〔1992〕24号 | ||
| 洞头区 | 2015年7月2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122号 | ||
| 南湖区 | 嘉兴市 | 1983年7月27日 | 撤销县级嘉兴市,设立城区、郊区 | (83)国函字145号 | 1993年12月1日,城区更名为秀城区(民行批〔1993〕238号);2005年5月17日,秀城区更名为南湖区(民函〔2005〕103号) |
| 秀洲区 | 1999年6月21日,郊区更名为秀洲区(民行批〔1999〕44号) | ||||
| 吴兴区 | 湖州市 | 2003年1月2日 | 将市区划分为吴兴区、南浔区 | 国函〔2003〕2号 | |
| 南浔区 | |||||
| 越城区 | 绍兴市 | 1983年7月27日 | 撤销县级绍兴市,设立越城区、绍兴县 | (83)国函字145号 | |
| 柯桥区 | 2013年10月18日 | 撤县设区(原绍兴县) | 国函〔2013〕112号 | ||
| 上虞区 | 撤市设区 | ||||
| 婺城区 | 金华市 | 1985年5月15日 | 撤销县级金华市,设立婺城区、金华县 | (85)国函字68号 | |
| 金东区 | 2000年12月30日 | 撤县设区(原金华县) | 国函〔2000〕138号 | ||
| 柯城区 | 衢州市 | 1985年5月15日 | 撤销县级衢州市,设立柯城区、衢县 | (85)国函字68号 | |
| 衢江区 | 2001年12月10日 | 撤县设区(原衢县) | 国函〔2001〕161号 | ||
| 定海区 | 舟山市 | 1987年1月2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87〕20号 | |
| 普陀区 | |||||
| 椒江区 | 台州市 | 1994年8月22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1994〕86号 | |
| 黄岩区 | 撤销县级黄岩市,设立黄岩区、路桥区 | ||||
| 路桥区 | |||||
| 莲都区 | 丽水市 | 2000年5月20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丽水市) | 国函〔2000〕46号 | |
| 安徽省(共45个) | |||||
| 瑶海区 | 合肥市 | 1951年11月 | 将市区划分为车站区、东市区、西市区 | 1960年3月17日,郊区更名为蜀山区,6月5日,车站区、东市区、蜀山区分别更名为东市区、南市区、北市区;1963年5月18日,北市区更名为郊区,8月16日,南市区更名为中市区;2002年2月1日,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分别更名为瑶海区、庐阳区、蜀山区、包河区(国函〔2002〕10号) | |
| 庐阳区 | |||||
| 蜀山区 | |||||
| 包河区 | 1954年10月4日 | 撤销东郊区、西郊区,合并设立郊区 |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镜湖区 | 芜湖市 | 1961年1月5日 | 撤销长街区、环城区,合并设立镜湖区 |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弋江区 | 由环城区、长街区析置马塘区(原河南区) | 2005年9月13日,马塘区更名为弋江区(国函〔2005〕77号);2020年6月5日,撤销三山区[註 15],并入弋江区(国函〔2020〕80号) | |||
| 鸠江区 | 1990年2月28日 | 撤销裕溪口区、四褐山区、郊区,设立鸠江区 | 民行批〔1990〕31号 | ||
| 湾沚区 | 2020年6月5日 | 撤县设区(原芜湖县) | 国函〔2020〕80号 | ||
| 繁昌区 | 撤县设区 | ||||
| 龙子湖区 | 蚌埠市 | 1951年7月25日 | 将市区划分为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 | 2004年1月10日,东市区、中市区、西市区、郊区分别更名为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国函〔2004〕4号) | |
| 蚌山区 | |||||
| 禹会区 | |||||
| 淮上区 | 1980年5月30日 | 设立郊区 |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大通区 | 淮南市 | 1953年5月13日 | 将市区划分为大通、田家庵、八公山、九龙岗4个区 |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55年1月5日,撤销九龙岗区,并入大通区 |
| 田家庵区 | |||||
| 八公山区 | |||||
| 谢家集区 | 1961年5月23日 | 由八公山区析置 |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潘集区 | 1980年10月3日 | 由凤台县析置 | 国发〔1980〕?号 | ||
| 花山区 | 马鞍山市 | 1975年9月9日 | 撤销市区、采石区,设立四新、花山、雨山、向山、郊区5个区[註 16] | 安徽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2001年7月1日,撤销向山区,并入花山区、雨山区(国函〔2001〕75号);2012年8月17日,撤销金家庄区,并入花山区(国函〔2012〕103号) |
| 雨山区 | |||||
| 博望区 | 2012年8月17日 | 由当涂县析置 | 国函〔2012〕103号 | ||
| 相山区 | 淮北市 | 1971年1月 | 将市区划分为相山区、郊区 |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84年3月20日,撤销郊区,并入相山区、烈山区、杜集区 |
| 杜集区 | 1980年3月29日 | 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烈山区 | |||||
| 郊区 | 铜陵市 | 1971年5月6日 | 将市区划分为铜山区、郊区 | 铜陵特区革命委员会批准 | 1987年8月17日,撤销铜山区,并入郊区(国函〔1987〕143号) |
| 铜官区 | 2015年10月13日 | 撤销铜官山区、狮子山区,合并设立铜官区 | 国函〔2015〕181号 | ||
| 义安区 | 2015年12月3日 | 撤县设区(原铜陵县) | 国函〔2015〕206号 | ||
| 迎江区 | 安庆市 | 1949年4月23日 | 将市区划分为中心、枞阳、集贤、大观4个区 | 1952年4月15日,撤销中心区;枞阳区、集贤区、大观区分别更名为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1955年6月17日,撤销城中区,并入城西区;1955年9月16日,城东区、城西区分别更名为东市区、西市区;1960年5月22日,东市区、西市区分别更名为迎江区、大观区 | |
| 大观区 | |||||
| 宜秀区 | 1955年5月17日 | 设立郊区 | 安徽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2005年5月13日,郊区更名为宜秀区(国函〔2005〕38号) | |
| 屯溪区 | 黄山市 | 1987年11月27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1987〕185号 | |
| 黄山区 | |||||
| 徽州区 | 由歙县析置 | ||||
| 琅琊区 | 滁州市 | 1992年12月20日 | 撤销县级滁州市,设立琅琊区、南谯区 | 国函〔1992〕201号 | |
| 南谯区 | |||||
| 颍州区 | 阜阳市 | 1996年1月1日 | 撤销县级阜阳市,设立颍州区、颍东区、颍泉区 | 国函〔1996〕1号 | |
| 颍东区 | |||||
| 颍泉区 | |||||
| 埇桥区 | 宿州市 | 1998年12月6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宿州市) | 国函〔1998〕102号 | |
| 金安区 | 六安市 | 1999年9月2日 | 撤销县级六安市,设立金安区、裕安区 | 国函〔1999〕109号 | |
| 裕安区 | |||||
| 叶集区 | 2015年10月13日 | 由霍邱县析置 | 国函〔2015〕181号 | ||
| 谯城区 | 亳州市 | 2000年5月21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亳州市) | 国函〔2000〕47号 | |
| 贵池区 | 池州市 | 2000年6月25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0〕85号 | |
| 宣州区 | 宣城市 | 2000年6月25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0〕87号 | |
| 福建省(共31个) | |||||
| 鼓楼区 | 福州市 | 1951年8月28日 | 将市区划分为鼓楼、大根、小桥、台江、仓山、水上、盖山、鼓山、洪山9个区[註 17] | 福州市人民政府报告备案 | 1956年5月3日,撤销大根区,并入鼓楼区 |
| 台江区 | 1956年5月3日,撤销小桥区,并入台江区 | ||||
| 仓山区 | 1956年5月3日,撤销水上区,并入仓山区 | ||||
| 晋安区 | 1975年7月10日 | 撤销北峰区,设立郊区 | 福州市革命委员会批准 | 1995年10月27日,郊区更名为晋安区(国函〔1995〕102号) | |
| 马尾区 | 1982年8月19日 | 由郊区析置 | 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长乐区 | 2017年7月18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7〕103号 | ||
| 思明区 | 厦门市 | 1946年6月1日 | 将厦西区、厦南区合并为中心区 | 1948年10月,中心区更名为思明区;2003年4月26日,撤销鼓浪屿区、开元区,并入思明区(国函〔2003〕52号) | |
| 集美区 | 1958年8月8日 | 将禾山区、集美镇、同安县灌口镇、海澄县海沧镇合并设立郊区 | 福建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87年6月10日,郊区更名为集美区(国函〔1987〕104号) | |
| 海沧区 | 1978年1月27日 | 由郊区析置杏林区 | 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2003年4月26日,杏林区更名为海沧区(国函〔2003〕52号) | |
| 湖里区 | 1987年6月10日 | 由郊区、开元区析置 | 国函〔1987〕104号 | ||
| 同安区 | 1996年11月2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96〕101号 | ||
| 翔安区 | 2003年4月26日 | 由同安区析置 | 国函〔2003〕52号 | ||
| 城厢区 | 莆田市 | 1983年9月9日 | 由莆田县析置 | (83)国函字184号 | |
| 涵江区 | |||||
| 荔城区 | 2002年2月1日 | 撤销莆田县,设立荔城区、秀屿区 | 国函〔2002〕9号 | ||
| 秀屿区 | |||||
| 三元区 | 三明市 | 1983年4月28日 | 撤销县级三明市,设立梅列区、三元区 | (83)国函字83号 | 2021年1月12日,撤销梅列区,并入三元区(闽政文〔2021〕49号) |
| 沙县区 | 2021年1月12日 | 撤县设区(原沙县) | 闽政文〔2021〕49号 | ||
| 鲤城区 | 泉州市 | 1985年5月1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泉州市) | (85)国函字67号 | |
| 丰泽区 | 1997年6月3日 | 由鲤城区析置 | 国函〔1997〕42号 | ||
| 洛江区 | |||||
| 泉港区 | 2000年4月12日 | 由惠安县析置 | 国函〔2000〕31号 | ||
| 芗城区 | 漳州市 | 1985年5月1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漳州市) | (85)国函字67号 | |
| 龙文区 | 1996年5月31日 | 由芗城区析置 | 国函〔1996〕38号 | ||
| 龙海区 | 2021年1月12日 | 撤市设区 | 闽政文〔2021〕48号 | ||
| 长泰区 | 撤县设区 | 闽政文〔2021〕48号 | |||
| 延平区 | 南平市 | 1994年9月5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南平市) | 国函〔1994〕94号 | |
| 建阳区 | 2014年5月2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4〕57号 | ||
| 新罗区 | 龙岩市 | 1996年11月20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龙岩市) | 国函〔1996〕100号 | |
| 永定区 | 2014年12月1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4〕159号 | ||
| 蕉城区 | 宁德市 | 1999年11月1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宁德市) | 国函〔1999〕136号 | |
| 江西省(共27个) | |||||
| 东湖区 | 南昌市 | 1955年5月14日 | 将市区划分为东湖、胜利、抚河、西湖、潮王洲、青云谱、圹山7个区 | 南昌市人民委员会决定 | 1980年4月17日,撤销胜利区,并入东湖区 |
| 西湖区 | 1980年4月17日,撤销抚河区,并入西湖区 | ||||
| 青云谱区 | 1956年5月12日,撤销青云谱区,并入郊区;1958年10月恢复 | ||||
| 青山湖区 | 1956年5月12日 | 撤销潮王洲区、青云谱区、圹山区,设立郊区 | 南昌市人民委员会决定 | 2002年6月6日,郊区更名为青山湖区(民函〔2002〕97号) | |
| 新建区 | 2015年7月2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123号 | 2019年11月6日,撤销湾里区,并入新建区(国函〔2019〕105号) | |
| 红谷滩区 | 2019年11月6日 | 由东湖区、新建区析置 | 国函〔2019〕105号 | ||
| 昌江区 | 景德镇市 | 1979年3月14日 | 将市区划分为昌江区、珠山区 | 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
| 珠山区 | |||||
| 安源区 | 萍乡市 | 1976年2月21日 | 将市区划分为城关、湘东、上栗、芦溪4个区[註 18] | 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1993年5月18日,城关区更名为安源区(民行批〔1993〕109号) |
| 湘东区 | |||||
| 濂溪区 | 九江市 | 1980年5月20日 | 将市区划分为庐山区、浔阳区、郊区 | 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84年5月,郊区更名为庐山区,撤销原庐山区,改置庐山风景名胜区;2016年3月20日,庐山区更名为濂溪区(国函〔2016〕58号) |
| 浔阳区 | |||||
| 柴桑区 | 2017年7月18日 | 撤县设区(原九江县) | 国函〔2017〕104号 | ||
| 渝水区 | 新余市 | 1983年10月14日 | 撤县设区(原新余县) | 赣府字〔1983〕184号 | |
| 月湖区 | 鹰潭市 | 1983年10月1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鹰潭市) | 赣府字〔1983〕184号 | |
| 余江区 | 2018年2月9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8〕23号 | ||
| 章贡区 | 赣州市 | 1998年12月2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赣州市) | 国函〔1998〕114号 | |
| 南康区 | 2013年10月18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3〕114号 | ||
| 赣县区 | 2016年9月14日 | 撤县设区(原赣县) | 国函〔2016〕156号 | ||
| 吉州区 | 吉安市 | 2000年5月11日 | 撤销县级吉安市,设立吉州区、青原区 | 国函〔2000〕40号 | |
| 青原区 | |||||
| 袁州区 | 宜春市 | 2000年5月22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宜春市) | 国函〔2000〕50号 | |
| 临川区 | 抚州市 | 2000年6月23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临川市) | 国函〔2000〕83号 | |
| 东乡区 | 2016年11月24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191号 | ||
| 信州区 | 上饶市 | 2000年6月23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上饶市) | 国函〔2000〕84号 | |
| 广丰区 | 2015年2月16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37号 | ||
| 广信区 | 2019年6月27日 | 撤县设区(原上饶县) | 国函〔2019〕59号 | ||
| 山东省(共58个) | |||||
| 历下区 | 济南市 | 1955年12月27日 | 第一至五区、郊一至郊五区调整为历下、泺源、市中、槐荫、黄台、北园、段店、药山、玉符10个区[註 19] |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56年7月16日,撤销泺源区,并入历下区、市中区、天桥区 |
| 市中区 | |||||
| 槐荫区 | |||||
| 天桥区 | |||||
| 历城区 | 1987年4月11日 | 撤销郊区、历城县,合并设立历城区 | 国函〔1987〕59号 | ||
| 长清区 | 2001年6月26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1〕73号 | ||
| 章丘区 | 2016年9月14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6〕155号 | ||
| 济阳区 | 2018年6月19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8〕86号 | ||
| 莱芜区 | 1992年11月22日 | 莱芜市升为地级市,设立莱城区、钢城区 | 国函〔1992〕182号 | 2018年12月26日,撤销地级莱芜市,莱城区、钢城区划归济南市,莱城区更名为莱芜区(国函〔2018〕163号) | |
| 钢城区 | |||||
| 市南区 | 青岛市 | 1938年1月 | 将市区划分为市南、市北、海西、台东、四沧、李村6个区[註 20] | 日治时期青岛特别市区划 | 1963年2月,撤销台西区,并入市南区、市北区;1994年4月23日,撤销台东区,并入市北区(国函〔1994〕32号);2012年9月30日,撤销四方区,并入市北区(国函〔2012〕153号) |
| 市北区 | |||||
| 黄岛区 | 1978年11月27日 | 由胶县析置 | 国发〔1978〕238号 | 2012年9月30日,撤销胶南市,并入黄岛区(国函〔2012〕153号) | |
| 崂山区 | 1988年11月17日 | 撤县设区 | 民批〔1988〕48号 | ||
| 李沧区 | 1994年4月23日 | 撤销沧口区,由沧口区、崂山区析置李沧区 | 国函〔1994〕32号 | ||
| 城阳区 | 由崂山区析置 | ||||
| 即墨区 | 2017年7月18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7〕105号 | ||
| 张店区 | 淄博市 | 1954年12月9日 | 将市区划分为博山、张店、周村、洪山、昆仑、黑山、杨寨7个区 | 政务院批准 | |
| 博山区 | |||||
| 周村区 | |||||
| 淄川区 | 1955年12月27日 | 撤销昆仑区、杨寨区、黑山区,合并设立淄川区 |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57年12月25日,撤销洪山区,并入淄川区 | |
| 临淄区 | 1969年12月16日 | 撤县设区 | 国务院批准 | ||
| 薛城区 | 枣庄市 | 1961年9月12日 | 将市区划分为齐村、台儿庄、峄城、薛城4个区 | 山东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峄城区 | |||||
| 台儿庄区 | |||||
| 市中区 | 1976年7月12日 | 由齐村区析置 | 山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
| 山亭区 | 1983年11月15日 | 撤销齐村区,由齐村区、滕县析置山亭区 |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东营区 | 东营市 | 1982年11月10日 | 由利津、垦利、广饶、沾化、博兴5个县析置东营区、河口区、牛庄区 | (82)国函字249号 | 1987年6月10日,撤销牛庄区,并入东营区(国函〔1987〕101号) |
| 河口区 | |||||
| 垦利区 | 2016年6月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105号 | ||
| 芝罘区 | 烟台市 | 1983年10月15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烟台市) |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福山区 | 撤县设区 | ||||
| 牟平区 | 1994年7月3日 | 撤销牟平县,设立牟平区、莱山区 | 国函〔1994〕69号 | ||
| 莱山区 | |||||
| 蓬莱区 | 2020年6月5日 | 撤销蓬莱市、长岛县,合并设立蓬莱区 | 国函〔2020〕81号 | ||
| 潍城区 | 潍坊市 | 1983年10月15日 | 撤销县级潍坊市、潍县,设立潍城区、寒亭区、坊子区 |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寒亭区 | |||||
| 坊子区 | |||||
| 奎文区 | 1994年5月23日 | 由潍城区、寒亭区析置 | 国函〔1994〕45号 | ||
| 任城区 | 济宁市 | 1983年10月15日 | 撤销县级济宁市、济宁县,设立市中区、郊区 |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93年12月14日,郊区更名为任城区(民行批〔1993〕243号);2013年10月18日,撤销市中区,并入任城区(国函〔2013〕115号) |
| 兖州区 | 2013年10月18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3〕115号 | ||
| 泰山区 | 泰安市 | 1985年3月27日 | 撤销县级泰安市,设立泰山区、郊区 | (85)国函字45号 | |
| 岱岳区 | 2000年4月19日,郊区更名为岱岳区(民发〔2000〕95号) | ||||
| 环翠区 | 威海市 | 1987年6月15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威海市) | 国函〔1987〕105号 | |
| 文登区 | 2014年1月25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4〕13号 | ||
| 东港区 | 日照市 | 1992年12月7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日照市) | 民行批〔1992〕158号 | |
| 岚山区 | 2004年9月9日 | 由东港区析置 | 国函〔2004〕71号 | ||
| 兰山区 | 临沂市 | 1994年12月17日 | 撤销县级临沂市,设立兰山区、罗庄区、河东区 | 国函〔1994〕131号 | |
| 罗庄区 | |||||
| 河东区 | |||||
| 德城区 | 德州市 | 1994年12月17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德州市) | 国函〔1994〕132号 | |
| 陵城区 | 2014年10月2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4〕139号 | ||
| 东昌府区 | 聊城市 | 1997年8月29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聊城市) | 国函〔1997〕82号 | |
| 茌平区 | 2019年6月27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9〕60号 | ||
| 滨城区 | 滨州市 | 2000年6月10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滨州市) | 国函〔2000〕59号 | |
| 沾化区 | 2014年9月9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4〕119号 | ||
| 牡丹区 | 菏泽市 | 2000年6月23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菏泽市) | 国函〔2000〕86号 | |
| 定陶区 | 2016年1月7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7号 | ||
| 河南省(共54个) | |||||
| 中原区 | 郑州市 | 1955年9月23日 | 第一至三区调整为陇海区、二七区、建设区 |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61年,建设区更名为中原区 |
| 二七区 | |||||
| 管城回族区 | 1958年8月5日 | 撤销金水回族区、陇海区,合并设立管城区 |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66年,管城区更名为向阳区;1980年11月27日,向阳区更名为向阳回族区;1983年4月28日,向阳回族区更名为管城回族区 | |
| 上街区 | 由荥阳县析置 | ||||
| 金水区 | 1960年4月28日 | 由二七区析置 | |||
| 惠济区 | 1987年2月16日 | 撤销金海区、郊区,由金水区、金海区、郊区析置邙山区 | 国函〔1987〕29号 | 2003年12月25日,邙山区更名为惠济区(民函〔2003〕270号) | |
| 顺河回族区 | 开封市 | 1953年5月18日 | 设立回族自治区 |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56年3月21日,回族自治区更名为顺河区;1980年8月19日,顺河区更名为顺河回族区 |
| 龙亭区 | 1955年11月26日 | 第一至四区改置为龙亭区、鼓楼区、南关区 | 开封市人民委员会批准 | 2014年9月9日,撤销金明区,并入龙亭区(国函〔2014〕121号) | |
| 鼓楼区 | |||||
| 禹王台区 | 2005年5月30日,南关区更名为禹王台区(国函〔2005〕44号) | ||||
| 祥符区 | 2014年9月9日 | 撤县设区(原开封县) | 国函〔2014〕121号 | ||
| 老城区 | 洛阳市 | 1955年7月19日 | 撤销第一、二区,合并设立老城区 |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58年12月,老城区与西工区合并为洛北区;1982年1月30日,洛北区恢复为老城区 |
| 涧西区 | 撤销第四区,设立涧西区 | ||||
| 西工区 | 1956年3月17日 | 由老城区析置 |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58年12月,老城区与西工区合并为洛北区;1975年12月恢复西工区 | |
| 瀍河回族区 | 1957年11月15日 | 由老城区析置 |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洛龙区 | 1962年6月 | 撤销邙山区、洛南区,设立郊区 | 2000年5月20日,郊区更名为洛龙区(国函〔2000〕45号) | ||
| 偃师区 | 2021年1月12日 | 撤市设区 | |||
| 孟津区 | 1982年8月13日,由孟县、济源县析置吉利区;2021年1月12日,撤销孟津县、吉利区,设立孟津区 | ||||
| 新华区 | 平顶山市 | 1969年2月11日 | 将市区划分为新华区、卫东区 |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71年6月23日,撤销新华区、卫东区,合并设立中心区;1977年5月9日,撤销中心区,恢复新华区、卫东区 |
| 卫东区 | |||||
| 石龙区 | 1971年6月23日 | 由宝丰县析置西区 | 中共平顶山市委员会报告备案 | 1997年12月18日,西区更名为石龙区(国函〔1997〕111号) | |
| 湛河区 | 设立郊区 | 1994年8月10日,郊区更名为湛河区(民行批〔1994〕118号) | |||
| 文峰区 | 安阳市 | 1956年12月11日 | 将市区划分为文峰区、车站区 | 河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60年8月,撤销车站区,并入文峰区 |
| 北关区 | 1972年8月9日 | 由文峰区析置 | 豫革〔1972〕34号 | ||
| 殷都区 | 2002年12月28日 | 撤销铁西区、郊区,设立殷都区、龙安区 | 国函〔2002〕123号 | ||
| 龙安区 | |||||
| 鹤山区 | 鹤壁市 | 1961年12月18日 | 将市区划分为鹤山区、山城区 | ||
| 山城区 | |||||
| 淇滨区 | 1966年1月27日 | 设立郊区 | 2001年12月26日,郊区更名为淇滨区(国函〔2001〕173号) | ||
| 红旗区 | 新乡市 | 1955年12月2日 | 第一至三区调整为红旗区、新华区、郊区 | 新乡市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 | |
| 卫滨区 | 2003年12月25日,新华区更名为卫滨区(国函〔2003〕134号) | ||||
| 牧野区 | 2003年12月25日,郊区更名为牧野区(国函〔2003〕134号) | ||||
| 凤泉区 | 1982年4月8日 | 由郊区析置北站区 | 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 2003年12月25日,北站区更名为凤泉区(国函〔2003〕134号) | |
| 解放区 | 焦作市 | 1956年10月25日 | 将市区划分为焦作区、李封区、马村区 | 1958年1月14日,撤销焦作、李封、马村3个区,设立城区、郊区;1961年10月19日,恢复解放(原焦作)、中站(原李封)、马村3个区 | |
| 中站区 | |||||
| 马村区 | |||||
| 山阳区 | 1958年1月14日 | 撤销焦作、李封、马村3个区,设立城区、郊区 | 1958年2月,撤销城区、郊区;1962年1月8日,恢复郊区;1990年12月27日,郊区更名为山阳区(民行批〔1990〕124号) | ||
| 华龙区 | 濮阳市 | 1985年12月30日 | 由郊区[註 21]析置市区 | (85)国函字176号 | 2002年12月25日,市区更名为华龙区(民函〔2002〕222号) |
| 魏都区 | 许昌市 | 1986年5月9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许昌市) | 国函〔1986〕60号 | |
| 建安区 | 2016年11月24日 | 撤县设区(原许昌县) | 国函〔2016〕189号 | ||
| 源汇区 | 漯河市 | 1986年5月9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漯河市) | 国函〔1986〕60号 | |
| 郾城区 | 2004年9月7日 | 撤销郾城县,设立郾城区、召陵区 | 国函〔2004〕69号 | ||
| 召陵区 | |||||
| 湖滨区 | 三门峡市 | 1986年5月9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三门峡市) | 国函〔1986〕60号 | |
| 陕州区 | 2015年2月16日 | 撤县设区(原陕县) | 国函〔2015〕39号 | ||
| 宛城区 | 南阳市 | 1994年7月1日 | 撤销县级南阳市、南阳县,设立宛城区、卧龙区 | 国函〔1994〕67号 | |
| 卧龙区 | |||||
| 梁园区 | 商丘市 | 1997年6月10日 | 撤销县级商丘市、商丘县,设立梁园区、睢阳区 | 国函〔1997〕46号 | |
| 睢阳区 | |||||
| 浉河区 | 信阳市 | 1998年6月9日 | 撤销县级信阳市、信阳县,设立浉河区、平桥区 | 国函〔1998〕44号 | |
| 平桥区 | |||||
| 川汇区 | 周口市 | 2000年6月8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周口市) | 国函〔2000〕61号 | |
| 淮阳区 | 2019年6月27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9〕61号 | ||
| 驿城区 | 驻马店市 | 2000年6月8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驻马店市) | 国函〔2000〕62号 | |
| 湖北省(共39个) | |||||
| 江岸区 | 武汉市 | 1952年7月1日 | 第一至六区调整为江岸、江汉、硚口、汉阳、武昌5个区 | 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 | |
| 江汉区 | |||||
| 硚口区 | |||||
| 汉阳区 | |||||
| 武昌区 | |||||
| 青山区 | 1955年2月25日 | 撤销东湖区、福城区、惠济区,设立洪山区、青山区、汉桥区 | 武汉市人民委员会报告备案 | ||
| 洪山区 | 1976年1月10日,撤销江桥区,并入洪山区 | ||||
| 东西湖区 | 1959年4月5日 | 由东西湖农场改置 | 湖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汉南区 | 1984年1月19日 | 由汉阳县析置 |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蔡甸区 | 1992年9月12日 | 撤县设区(原汉阳县) | 民行批〔1992〕101号 | ||
| 江夏区 | 1995年3月28日 | 撤县设区(原武昌县) | 国函〔1995〕23号 | ||
| 黄陂区 | 1998年9月15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98〕77号 | ||
| 新洲区 | |||||
| 黄石港区 | 黄石市 | 1970年1月10日 | 将市区划分为黄石港、胜阳港、石灰窑、黄思湾、陈家湾、铁山6个区 | 中共黄石市委员会报告备案 | 1979年4月7日,撤销胜阳港区,并入黄石港区(鄂革文〔1979〕31号) |
| 西塞山区 | 1979年4月7日,撤销黄思湾区、陈家湾区,并入石灰窑区(鄂革文〔1979〕31号);2001年10月12日,石灰窑区更名为西塞山区(民发〔2001〕301号) | ||||
| 铁山区 | |||||
| 下陆区 | 1979年4月7日 | 鄂革文〔1979〕31号 | |||
| 茅箭区 | 十堰市 | 1984年4月16日 | 将市区划分为茅箭区、张湾区 |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张湾区 | |||||
| 郧阳区 | 2014年9月9日 | 撤县设区(原郧县) | 国函〔2014〕118号 | ||
| 西陵区 | 宜昌市 | 1986年12月13日 | 将市区划分为西陵区、伍家岗区、点军区 | 国函〔1986〕188号 | |
| 伍家岗区 | |||||
| 点军区 | |||||
| 猇亭区 | 1995年3月21日 | 由枝江县猇亭镇改置 | 国函〔1995〕21号 | ||
| 夷陵区 | 2001年3月22日 | 撤县设区(原宜昌县) | 国函〔2001〕28号 | ||
| 襄城区 | 襄阳市 | 1984年4月27日 | 将市区划分为襄城区、樊东区、樊西区、郊区 |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樊城区 | 1995年10月22日 | 撤销樊东区、樊西区、郊区,设立樊城区 | 国函〔1995〕100号 | ||
| 襄州区 | 2001年8月31日 | 撤销襄阳县,设立襄阳区 | 国函〔2001〕93号 | 2010年11月26日,襄阳区更名为襄州区(国函〔2010〕129号) | |
| 鄂城区 | 鄂州市 | 1984年1月19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鄂城市) |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梁子湖区 | 1987年8月10日 | 由鄂城区析置 | 国函〔1987〕139号 | ||
| 华容区 | |||||
| 东宝区 | 荆门市 | 1985年5月 | 撤市设区(原县级荆门市) | 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掇刀区 | 2001年3月17日 | 由东宝区析置 | 国函〔2001〕25号 | ||
| 孝南区 | 孝感市 | 1993年4月10日 | 撤销县级孝感市,设立孝南区、孝昌县 | 国函〔1993〕46号 | |
| 沙市区 | 荆州市 | 1994年9月29日 | 撤市设区(原地级沙市市) | 国函〔1994〕99号 | |
| 荆州区 | 撤销江陵县,设立荆州区、江陵区[註 22] | ||||
| 黄州区 | 黄冈市 | 1995年12月23日 | 撤销县级黄州市,设立黄州区、团风县 | 国函〔1995〕130号 | |
| 咸安区 | 咸宁市 | 1998年12月6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咸宁市) | 国函〔1998〕103号 | |
| 曾都区 | 随州市 | 2000年6月25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随州市) | 国函〔2000〕80号 | |
| 湖南省(共36个) | |||||
| 芙蓉区 | 长沙市 | 1996年4月22日 | 撤销东区、南区、西区、北区、郊区,设立芙蓉区、天心区、岳麓区、开福区、雨花区 | 国函〔1996〕29号 | |
| 天心区 | |||||
| 岳麓区 | |||||
| 开福区 | |||||
| 雨花区 | |||||
| 望城区 | 2011年5月2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1〕57号 | ||
| 荷塘区 | 株洲市 | 1997年5月31日 | 撤销东区、南区、北区、郊区,设立荷塘区、芦淞区、石峰区、天元区 | 国函〔1997〕40号 | |
| 芦淞区 | |||||
| 石峰区 | |||||
| 天元区 | |||||
| 渌口区 | 2018年6月19日 | 撤县设区(原株洲县) | 国函〔2018〕88号 | ||
| 雨湖区 | 湘潭市 | 1984年8月19日 | 将市区划分为雨湖、湘江、岳塘、板塘、郊区5个区 |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 1992年6月25日,撤销湘江区、板塘区、郊区,并入雨湖区、岳塘区(民行批〔1992〕64号) |
| 岳塘区 | |||||
| 南岳区 | 衡阳市 | 1984年5月22日 | 由衡山县析置 |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珠晖区 | 2001年4月4日 | 撤销江东区、城南区、城北区、郊区,设立珠晖区、雁峰区、石鼓区、蒸湘区 | 国函〔2001〕34号 | ||
| 雁峰区 | |||||
| 石鼓区 | |||||
| 蒸湘区 | |||||
| 双清区 | 邵阳市 | 1997年8月29日 | 撤销东区、西区、郊区,设立双清区、大祥区、北塔区 | 国函〔1997〕83号 | |
| 大祥区 | |||||
| 北塔区 | |||||
| 云溪区 | 岳阳市 | 1984年4月6日 | 将市区划分为南区、北区、郊区 | (84)国函字58号 | 1996年3月16日,北区更名为云溪区(国函〔1996〕16号) |
| 岳阳楼区 | 1996年3月16日 | 撤销南区、郊区,设立岳阳楼区、君山区 | 国函〔1996〕16号 | ||
| 君山区 | |||||
| 武陵区 | 常德市 | 1988年1月23日 | 撤销县级常德市、常德县,设立武陵区、鼎城区 | 国函〔1988〕18号 | |
| 鼎城区 | |||||
| 永定区 | 张家界市 | 1988年5月18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大庸市) | 国函〔1988〕77号 | |
| 武陵源区 | 由县级大庸市、慈利县、桑植县析置 | ||||
| 资阳区 | 益阳市 | 1994年3月7日 | 撤销县级益阳市、益阳县,设立资阳区、赫山区 | 国函〔1994〕17号 | |
| 赫山区 | |||||
| 北湖区 | 郴州市 | 1994年12月17日 | 撤销县级郴州市、郴县,设立北湖区、苏仙区 | 国函〔1994〕136号 | |
| 苏仙区 | |||||
| 零陵区 | 永州市 | 1995年11月21日 | 撤销县级永州市,设立芝山区 | 国函〔1995〕110号 | 2005年6月15日,芝山区更名为零陵区(民函〔2005〕138号) |
| 冷水滩区 | 撤市设区 | ||||
| 鹤城区 | 怀化市 | 1997年11月29日 | 撤销县级怀化市,设立鹤城区、中方县 | 国函〔1997〕105号 | |
| 娄星区 | 娄底市 | 1999年1月20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娄底市) | 国函〔1999〕7号 | |
| 广东省(共65个) | |||||
| 荔湾区 | 广州市 | 1960年8月5日 | 撤销中区、西区、北区、珠江区、河南区,设立荔湾区、越秀区、海珠区 | 2005年4月28日,撤销芳村区[註 23],并入荔湾区(国函〔2005〕35号) | |
| 越秀区 | 2005年4月28日,撤销东山区,并入越秀区(国函〔2005〕35号) | ||||
| 海珠区 | |||||
| 白云区 | 1962年5月11日 | 撤销芳村区、黄埔区、江村区,设立郊区 | 1987年1月23日,郊区更名为白云区(国函〔1987〕18号) | ||
| 黄埔区 | 1973年2月28日 | 由郊区析置 | 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2014年1月25日,撤销萝岗区[註 24],并入黄埔区(国函〔2014〕11号) | |
| 天河区 | 1985年5月24日 | 由番禺县析置 | (85)国函字75号 | ||
| 番禺区 | 2000年5月21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0〕44号 | ||
| 花都区 | |||||
| 南沙区 | 2005年4月28日 | 由番禺区析置 | 国函〔2005〕35号 | ||
| 从化区 | 2014年1月25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4〕11号 | ||
| 增城区 | |||||
| 武江区 | 韶关市 | 1984年7月17日 | 将市区划分为北江区、武江区、浈江区 | 粤府函〔1984〕148号 | |
| 浈江区 | 2004年5月29日,撤销北江区,并入浈江区(国函〔2004〕40号) | ||||
| 曲江区 | 2004年5月29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4〕40号 | ||
| 罗湖区 | 深圳市 | 1990年1月4日 | 将市区划分为罗湖区、福田区、南山区 | 民行批〔1990〕2号 | |
| 福田区 | |||||
| 南山区 | |||||
| 宝安区 | 1992年11月11日 | 撤销宝安县,设立宝安区、龙岗区 | 民行批〔1992〕140号 | ||
| 龙岗区 | |||||
| 盐田区 | 1997年10月21日 | 由罗湖区析置 | 国函〔1997〕97号 | ||
| 龙华区 | 2016年9月14日 | 由宝安区析置 | 国函〔2016〕159号 | ||
| 坪山区 | 由龙岗区析置 | ||||
| 光明区 | 2018年2月9日 | 由宝安区析置 | 国函〔2018〕25号 | ||
| 香洲区 | 珠海市 | 1984年6月15日 | 将市区划为香洲区 | ||
| 斗门区 | 2001年4月4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1〕35号 | ||
| 金湾区 | 由香洲区、斗门县析置 | ||||
| 龙湖区 | 汕头市 | 1991年9月14日 | 撤销安平、同平、公园、金砂、达濠、郊区6个区,设立龙湖、金园、升平、达濠4个区 | 民行批〔1991〕53号 | |
| 金平区 | 2003年1月29日 | 撤销升平区、金园区,合并设立金平区 | 国函〔2003〕11号 | ||
| 濠江区 | 撤销河浦区、达濠区,合并设立濠江区 | ||||
| 潮阳区 | 撤销潮阳市,设立潮阳区、潮南区 | ||||
| 潮南区 | |||||
| 澄海区 | 撤市设区 | ||||
| 禅城区 | 佛山市 | 2002年12月8日 | 撤销城区、石湾区,合并设立禅城区 | 国函〔2002〕109号 | |
| 南海区 | 撤市设区 | ||||
| 顺德区 | |||||
| 三水区 | |||||
| 高明区 | |||||
| 蓬江区 | 江门市 | 1984年7月9日 | 将市区划分为城区、郊区 | 粤府函〔1984〕143号 | 1994年8月10日,郊区更名为蓬江区(民行批〔1994〕119号) |
| 江海区 | 1994年8月10日,城区更名为江海区(民行批〔1994〕119号) | ||||
| 新会区 | 2002年6月22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2〕56号 | ||
| 赤坎区 | 湛江市 | 1984年6月25日 | 将市区划分为赤坎区、霞山区、坡头区、郊区 | 粤府函〔1984〕128号 | |
| 霞山区 | |||||
| 坡头区 | |||||
| 麻章区 | 1994年10月10日,郊区更名为麻章区(民行批〔1994〕140号) | ||||
| 茂南区 | 茂名市 | 1985年4月18日 | 由城区、郊区析置 | ||
| 电白区 | 2014年1月25日 | 撤销茂港区[註 25]、电白县,合并设立电白区 | 国函〔2014〕12号 | ||
| 端州区 | 肇庆市 | 1988年1月7日 | 撤销县级肇庆市,设立端州区、鼎湖区 | 国函〔1988〕6号 | |
| 鼎湖区 | |||||
| 高要区 | 2015年4月28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5〕76号 | ||
| 惠城区 | 惠州市 | 1988年1月7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惠州市) | 国函〔1988〕6号 | |
| 惠阳区 | 2003年3月6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3〕36号 | ||
| 梅江区 | 梅州市 | 1988年1月7日 | 撤销县级梅县市,设立梅江区、梅县 | 国函〔1988〕6号 | |
| 梅县区 | 2013年10月18日 | 撤县设区(原梅县) | 国函〔2013〕113号 | ||
| 城区 | 汕尾市 | 1988年1月7日 | 由海丰县析置 | 国函〔1988〕6号 | |
| 源城区 | 河源市 | 1988年1月7日 | 撤销河源县,设立源城区、郊区[註 26] | 国函〔1988〕6号 | |
| 江城区 | 阳江市 | 1988年1月7日 | 撤销阳江县,设立江城区、阳东区[註 27]、阳西县 | 国函〔1988〕6号 | |
| 阳东区 | 2014年10月2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4〕141号 | ||
| 清城区 | 清远市 | 1988年1月7日 | 撤销清远县,设立清城区、清郊区[註 28] | 国函〔1988〕6号 | |
| 清新区 | 2012年11月15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2〕192号 | ||
| 湘桥区 | 潮州市 | 1991年12月7日 | 撤销县级潮州市,设立湘桥区、潮安县 | 国函〔1991〕84号 | |
| 潮安区 | 2013年6月2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3〕74号 | ||
| 榕城区 | 揭阳市 | 1991年12月7日 | 撤销揭阳县,设立榕城区、揭东县 | 国函〔1991〕84号 | |
| 揭东区 | 2012年12月17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2〕207号 | ||
| 云城区 | 云浮市 | 1994年4月5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云浮市) | 国函〔1994〕24号 | |
| 云安区 | 2014年9月9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4〕120号 | ||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共41个) | |||||
| 兴宁区 | 南宁市 | 1979年2月26日 | 将市区划分为新城、永新、江南、朝阳、衡阳(1980年4月5日更名为城北区)5个区 | 桂革发〔1979〕43号 | 1980年4月5日,朝阳区更名为兴宁区;2001年11月15日,撤销郊区(1984年6月23日设立),并入兴宁、新城、江南、永新、城北5个区(国函〔2001〕150号);2004年9月15日,新城区更名为青秀区(国函〔2004〕79号) |
| 青秀区 | |||||
| 江南区 | |||||
| 西乡塘区 | 2004年9月15日 | 撤销城北区、永新区,合并设立西乡塘区 | 国函〔2004〕79号 | ||
| 良庆区 | 撤销邕宁县,设立良庆区、邕宁区 | ||||
| 邕宁区 | |||||
| 武鸣区 | 2015年2月16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36号 | ||
| 城中区 | 柳州市 | 1979年3月5日 | 将市区划分为城中、鱼峰、柳南、柳北、鹅山(1979年9月11日并入柳南区)5个区 | 桂革发〔1979〕53号 | 2002年6月22日,撤销郊区(1984年6月23日设立),并入城中、鱼峰、柳南、柳北4个区(国函〔2002〕57号) |
| 鱼峰区 | |||||
| 柳南区 | |||||
| 柳北区 | |||||
| 柳江区 | 2016年3月2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55号 | ||
| 秀峰区 | 桂林市 | 1979年4月13日 | 将市区划分为秀峰、叠彩、象山、七星4个区 | 桂革发〔1979〕85号 | |
| 叠彩区 | |||||
| 象山区 | |||||
| 七星区 | |||||
| 雁山区 | 1984年6月23日 | 设立郊区 | 桂发〔1984〕16号 | 1996年12月2日,郊区更名为雁山区(国函〔1996〕110号) | |
| 临桂区 | 2013年1月1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3〕17号 | ||
| 万秀区 | 梧州市 | 1979年1月22日 | 将市区划分为万秀、白云、蝶山、鸳江(1984年并入蝶山区)4个区 | 桂革发〔1979〕20号 | 1990年11月1日,撤销白云区,并入万秀区(民行批〔1990〕99号);2013年2月8日,撤销蝶山区,并入万秀区(国函〔2013〕25号) |
| 长洲区 | 2003年1月2日 | 撤销郊区,由郊区、蝶山区析置长洲区 | 国函〔2003〕1号 | ||
| 龙圩区 | 2013年2月8日 | 由苍梧县析置 | 国函〔2013〕25号 | ||
| 海城区 | 北海市 | 1984年9月11日 | 撤销县级北海市,设立海城区、郊区 | ||
| 银海区 | 1994年12月17日 | 撤销郊区,由郊区、海城区、合浦县析置银海区 | 国函〔1994〕137号 | ||
| 铁山港区 | 由合浦县析置 | ||||
| 港口区 | 防城港市 | 1993年5月23日 | 撤销防城各族自治县、防城港区,设立港口区、防城区 | 国函〔1993〕68号 | |
| 防城区 | |||||
| 钦南区 | 钦州市 | 1994年6月28日 | 撤销县级钦州市,设立钦南区、钦北区 | 国函〔1994〕62号 | |
| 钦北区 | |||||
| 港北区 | 贵港市 | 1995年10月27日 | 撤销县级贵港市,设立港北区、港南区 | 国函〔1995〕96号 | |
| 港南区 | |||||
| 覃塘区 | 2003年3月6日 | 由港北区析置 | 国函〔2003〕37号 | ||
| 玉州区 | 玉林市 | 1997年4月22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玉林市) | 国函〔1997〕26号 | |
| 福绵区 | 2013年6月28日 | 由玉州区析置 | 国函〔2013〕75号 | ||
| 右江区 | 百色市 | 2002年6月2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百色市) | 国函〔2002〕47号 | |
| 田阳区 | 2019年6月27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9〕62号 | ||
| 八步区 | 贺州市 | 2002年6月18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贺州市) | 国函〔2002〕51号 | |
| 平桂区 | 2016年6月8日 | 由八步区析置 | 国函〔2016〕101号 | ||
| 金城江区 | 河池市 | 2002年6月18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河池市) | 国函〔2002〕52号 | |
| 宜州区 | 2016年11月24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16〕190号 | ||
| 兴宾区 | 来宾市 | 2002年9月29日 | 撤县设区(原来宾县) | 国函〔2002〕88号 | |
| 江州区 | 崇左市 | 2002年12月23日 | 撤县设区(原崇左县) | 国函〔2002〕121号 | |
| 海南省(共10个) | |||||
| 秀英区 | 海口市 | 2002年10月16日 | 撤销县级琼山市、秀英区、新华区、振东区,设立新的秀英区、龙华区、琼山区、美兰区 | 国函〔2002〕92号 | |
| 龙华区 | |||||
| 琼山区 | |||||
| 美兰区 | |||||
| 海棠区 | 三亚市 | 2014年1月25日 | 撤销海棠湾镇,设立海棠区 | 国函〔2014〕14号 | |
| 吉阳区 | 撤销吉阳镇,设立吉阳区 | ||||
| 天涯区 | 撤销凤凰镇、天涯镇、育才镇,合并设立天涯区 | ||||
| 崖州区 | 撤销崖城镇,设立崖州区 | ||||
| 西沙区 | 三沙市 | 2020年4月18日 | 管辖西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代管中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 ||
| 南沙区 | 管辖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 | ||||
| 四川省(共55个) | |||||
| 龙泉驿区 | 成都市 | 1960年7月18日 | 撤销郊区,设立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 | 四川省人民委员会批复 | |
| 青白江区 | |||||
| 锦江区 | 1990年9月4日 | 撤销东城区、西城区、金牛区,调整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 | 民行批〔1990〕84号 | ||
| 青羊区 | |||||
| 金牛区 | |||||
| 武侯区 | |||||
| 成华区 | |||||
| 新都区 | 2001年11月15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1〕149号 | ||
| 温江区 | 2002年4月14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2〕28号 | ||
| 双流区 | 2015年12月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207号 | ||
| 郫都区 | 2016年11月24日 | 撤县设区(原郫县) | 国函〔2016〕186号 | ||
| 新津区 | 2020年6月5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20〕82号 | ||
| 自流井区 | 自贡市 | 1953年6月3日 | 第一至五区调整为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坟堡区、郊区 | (53)府民字第0807号 | |
| 贡井区 | |||||
| 大安区 | 1955年8月20日,大坟堡区更名为大安区 | ||||
| 沿滩区 | 1983年1月31日,郊区更名为沿滩区(川府函〔1983〕11号) | ||||
| 东区 | 攀枝花市 | 1976年4月6日 | 将市区划分为东区、西区、郊区 | 川革函〔1976〕51号 | |
| 西区 | |||||
| 仁和区 | 1981年8月7日,郊区更名为仁和区 | ||||
| 江阳区 | 泸州市 | 1984年7月16日 | 撤销县级泸州市,设立市中区 | 川府函〔1984〕240号 | 1995年12月24日,市中区更名为江阳区(国函〔1995〕132号) |
| 纳溪区 | 1995年12月24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95〕132号 | ||
| 龙马潭区 | 由市中区析置 | ||||
| 旌阳区 | 德阳市 | 1984年9月12日 | 撤销德阳县,设立市中区 | (84)国函字132号 | 1996年8月3日,市中区更名为旌阳区(国函〔1996〕63号) |
| 罗江区 | 2017年7月1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7〕106号 | ||
| 涪城区 | 绵阳市 | 1985年2月8日 | 撤销县级绵阳市,设立市中区 | (85)国函字20号 | 1992年10月30日,市中区更名为涪城区(民行批〔1992〕127号) |
| 游仙区 | 1992年10月30日 | 由市中区析置 | 民行批〔1992〕127号 | ||
| 安州区 | 2016年3月20日 | 撤县设区(原安县) | 国函〔2016〕57号 | ||
| 利州区 | 广元市 | 1985年2月8日 | 撤销广元县,设立市中区 | (85)国函字20号 | 2007年1月11日,市中区更名为利州区(民函〔2007〕12号) |
| 昭化区 | 1989年8月15日 | 由市中区析置元坝区、朝天区 | 民批〔1989〕9号 | 2013年3月12日,元坝区更名为昭化区(民函〔2013〕84号) | |
| 朝天区 | |||||
| 船山区 | 遂宁市 | 1985年2月8日 | 撤销遂宁县,设立市中区 | (85)国函字20号 | 2003年12月18日,市中区更名为船山区(国函〔2003〕131号) |
| 安居区 | 2003年12月18日 | 由市中区析置 | 国函〔2003〕131号 | ||
| 市中区 | 内江市 | 1985年2月11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内江市) | (85)国函字23号 | |
| 东兴区 | 1989年7月7日 | 撤县设区(原内江县) | 民批〔1989〕3号 | ||
| 市中区 | 乐山市 | 1985年2月11日 | 撤销县级乐山市,设立市中区、五通桥区、沙湾区 | (85)国函字25号 | |
| 沙湾区 | |||||
| 五通桥区 | |||||
| 金口河区 | 由金口河工农区改置 | ||||
| 顺庆区 | 南充市 | 1993年7月2日 | 撤销县级南充市、南充县,设立顺庆区、高坪区、嘉陵区 | 国函〔1993〕96号 | |
| 高坪区 | |||||
| 嘉陵区 | |||||
| 东坡区 | 眉山市 | 2000年6月10日 | 撤县设区(原眉山县) | 国函〔2000〕60号 | |
| 彭山区 | 2014年10月2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4〕140号 | ||
| 翠屏区 | 宜宾市 | 1996年10月5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宜宾市) | 国函〔1996〕80号 | |
| 南溪区 | 2011年2月17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1〕18号 | ||
| 叙州区 | 2018年6月19日 | 撤县设区(原宜宾县) | 国函〔2018〕89号 | ||
| 广安区 | 广安市 | 1998年7月31日 | 撤县设区(原广安县) | 国函〔1998〕60号 | |
| 前锋区 | 2013年2月8日 | 由广安区析置 | 国函〔2013〕22号 | ||
| 通川区 | 达州市 | 1999年6月20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达川市) | 国函〔1999〕51号 | |
| 达川区 | 2013年6月28日 | 撤县设区(原达县) | 国函〔2013〕73号 | ||
| 雨城区 | 雅安市 | 2000年6月1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雅安市) | 国函〔2000〕66号 | |
| 名山区 | 2012年9月3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2〕151号 | ||
| 巴州区 | 巴中市 | 2000年6月1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巴中市) | 国函〔2000〕69号 | |
| 恩阳区 | 2013年1月18日 | 由巴州区析置 | 国函〔2013〕16号 | ||
| 雁江区 | 资阳市 | 2000年6月14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资阳市) | 国函〔2000〕71号 | |
| 贵州省(共16个) | |||||
| 南明区 | 贵阳市 | 1955年8月19日 | 第一至三区调整为云岩区、富水区、南明区 | 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云岩区 | 1958年2月12日,撤销富水区,并入云岩区 | ||||
| 花溪区 | 撤销郊区,设立花溪、中曹、金华、乌当、黔灵5个区 | 国务院批复 | 1956年,撤销花溪、中曹、金华、乌当、黔灵5个区,合并设立郊区。1958年2月24日,撤销郊区,恢复花溪区、乌当区 | ||
| 乌当区 | |||||
| 白云区 | 1973年6月7日 | 由乌当区析置 | 贵州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 ||
| 观山湖区 | 2012年11月15日 | 由乌当区、清镇市析置 | 国函〔2012〕190号 | ||
| 钟山区 | 六盘水市 | 1987年12月15日 | 撤销水城特区,设立钟山区、水城县 | 国函〔1987〕199号 | |
| 水城区 | 2020年6月5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20〕83号 | ||
| 红花岗区 | 遵义市 | 1997年6月10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遵义市) | 国函〔1997〕45号 | |
| 汇川区 | 2003年12月26日 | 由红花岗区析置 | 国函〔2003〕135号 | ||
| 播州区 | 2016年3月20日 | 撤县设区(原遵义县) | 国函〔2016〕56号 | ||
| 西秀区 | 安顺市 | 2000年6月23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安顺市) | 国函〔2000〕79号 | |
| 平坝区 | 2014年12月1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4〕160号 | ||
| 七星关区 | 毕节市 | 2011年10月22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毕节市) | 国函〔2011〕130号 | |
| 碧江区 | 铜仁市 | 2011年10月22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铜仁市) | 国函〔2011〕131号 | |
| 万山区 | 撤特区设区(原万山特区) | ||||
| 云南省(共17个) | |||||
| 五华区 | 昆明市 | 1956年10月19日 | 第一至十区调整为五华、盘龙、官渡、龙泉、西山、海口(1960年9月13日并入安宁县)6个区 | 云南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盘龙区 | |||||
| 官渡区 | 1960年9月22日,撤销龙泉区,并入官渡区 | ||||
| 西山区 | |||||
| 东川区 | 1998年12月6日 | 撤销地级东川市,设立东川区 | 国函〔1998〕104号 | ||
| 呈贡区 | 2011年5月2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1〕58号 | ||
| 晋宁区 | 2016年11月24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187号 | ||
| 麒麟区 | 曲靖市 | 1997年5月6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曲靖市) | 国函〔1997〕32号 | |
| 沾益区 | 2016年3月20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54号 | ||
| 马龙区 | 2018年2月9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8〕24号 | ||
| 红塔区 | 玉溪市 | 1997年12月13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玉溪市) | 国函〔1997〕108号 | |
| 江川区 | 2015年12月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208号 | ||
| 隆阳区 | 保山市 | 2000年12月30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保山市) | 国函〔2000〕137号 | |
| 昭阳区 | 昭通市 | 2001年1月13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昭通市) | 国函〔2001〕6号 | |
| 古城区 | 丽江市 | 2002年12月26日 | 撤销丽江纳西族自治县,设立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 国函〔2002〕122号 | |
| 思茅区 | 普洱市 | 2003年10月30日 | 撤销县级思茅市,设立翠云区 | 国函〔2003〕113号 | 2007年1月21日,翠云区更名为思茅区(国函〔2007〕8号) |
| 临翔区 | 临沧市 | 2003年12月26日 | 撤县设区(原临沧县) | 国函〔2003〕136号 | |
| 西藏自治区(共8个) | |||||
| 城关区 | 拉萨市 | 1961年4月23日 | 将市区划为城关区 | ||
| 堆龙德庆区 | 2015年10月1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185号 | ||
| 达孜区 | 2017年7月1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7〕107号 | ||
| 桑珠孜区 | 日喀则市 | 2014年6月26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日喀则市) | 国函〔2014〕79号 | |
| 卡若区 | 昌都市 | 2014年10月20日 | 撤县设区(原昌都县) | 国函〔2014〕143号 | |
| 巴宜区 | 林芝市 | 2015年3月16日 | 撤县设区(原林芝县) | 国函〔2015〕51号 | |
| 乃东区 | 山南市 | 2016年1月7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8号 | |
| 色尼区 | 那曲市 | 2017年7月18日 | 撤县设区(原那曲县) | 国函〔2017〕109号 | |
| 陕西省(共31个) | |||||
| 新城区 | 西安市 | 1954年6月19日 | 第一至十二区调整为新城、碑林、莲湖、未央、雁塔、长乐、阿房7个区[註 29] | ||
| 碑林区 | |||||
| 莲湖区 | |||||
| 阎良区 | 1966年8月1日 | 由临潼县析置 | 国务院批复 | ||
| 灞桥区 | 1980年2月2日 | 撤销郊区,设立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 | 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未央区 | |||||
| 雁塔区 | |||||
| 临潼区 | 1997年6月25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1997〕57号 | ||
| 长安区 | 2002年6月2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2〕45号 | ||
| 高陵区 | 2014年12月1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4〕158号 | ||
| 鄠邑区 | 2016年11月24日 | 撤县设区(原户县) | 国函〔2016〕188号 | ||
| 王益区 | 铜川市 | 1980年2月2日 | 将市区划分为城区、郊区 | 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 | 2000年1月7日,城区更名为王益区(民发〔2000〕5号) |
| 印台区 | 2000年1月7日,郊区更名为印台区(民发〔2000〕5号) | ||||
| 耀州区 | 2002年6月18日 | 撤县设区(原耀县) | 国函〔2002〕54号 | ||
| 渭滨区 | 宝鸡市 | 1971年10月5日 | 将市区划分为金台区、渭滨区 | (71)国发文74号 | |
| 金台区 | |||||
| 陈仓区 | 2003年3月1日 | 撤县设区(原宝鸡县) | 国函〔2003〕35号 | ||
| 凤翔区 | 2021年1月12日 | 撤县设区 | |||
| 杨陵区[註 30] | 咸阳市 | 1982年11月3日 | 由武功县、扶风县析置 | (82)国函字242号 | 1983年9月9日,宝鸡市的杨陵区划归咸阳市((83)国函字187号) |
| 秦都区 | 1983年9月9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咸阳市) | (83)国函字187号 | ||
| 渭城区 | 1986年12月2日 | 由秦都区析置 | 国函〔1986〕176号 | ||
| 临渭区 | 渭南市 | 1994年12月17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渭南市) | 国函〔1994〕135号 | |
| 华州区 | 2015年10月13日 | 撤县设区(原华县) | 国函〔2015〕186号 | ||
| 宝塔区 | 延安市 | 1996年11月5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延安市) | 国函〔1996〕84号 | |
| 安塞区 | 2016年6月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6〕104号 | ||
| 汉台区 | 汉中市 | 1996年2月21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汉中市) | 国函〔1996〕11号 | |
| 南郑区 | 2017年7月1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7〕108号 | ||
| 榆阳区 | 榆林市 | 1999年12月5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榆林市) | 国函〔1999〕141号 | |
| 横山区 | 2015年12月3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209号 | ||
| 汉滨区 | 安康市 | 2000年6月23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安康市) | 国函〔2000〕81号 | |
| 商州区 | 商洛市 | 2001年8月31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1〕94号 | |
| 甘肃省(共17个) | |||||
| 城关区 | 兰州市 | 1955年9月30日 | 第一至十二区调整为城关、东岗、七里河、西固、盐场、安宁、阿干7个区 | 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1958年1月21日,撤销盐场区,并入城关区、东岗区;1960年12月3日,撤销东岗区,并入城关区 |
| 七里河区 | 1960年12月3日,撤销阿干区,并入七里河区 | ||||
| 西固区 | |||||
| 安宁区 | |||||
| 红古区 | 1960年4月27日 | 由永登区析置 | 甘肃省人民委员会批准 | ||
| 金川区 | 金昌市 | 1984年12月14日 | 将市区划为金川区 | 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 | |
| 白银区 | 白银市 | 1962年11月21日 | 将市区划为市郊区 | 甘肃省人民委员会决定 | 1963年10月23日,撤销地级白银市,市郊区更名为白银区,划归兰州市;1985年5月14日,恢复白银市(地级),白银区划归白银市((85)国函字66号) |
| 平川区 | 1985年5月14日 | 由靖远县析置 | (85)国函字66号 | ||
| 秦州区 | 天水市 | 1985年7月8日 | 撤销县级天水市、天水县,设立秦城区、北道区 | (85)国函字108号 | 2004年9月30日,秦城区更名为秦州区(民函〔2004〕244号) |
| 麦积区 | 2004年9月30日,北道区更名为麦积区(民函〔2004〕244号) | ||||
| 凉州区 | 武威市 | 2001年5月9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武威市) | 国函〔2001〕47号 | |
| 甘州区 | 张掖市 | 2002年3月1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张掖市) | 国函〔2002〕16号 | |
| 崆峒区 | 平凉市 | 2002年6月2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平凉市) | 国函〔2002〕46号 | |
| 肃州区 | 酒泉市 | 2002年6月18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酒泉市) | 国函〔2002〕53号 | |
| 西峰区 | 庆阳市 | 2002年6月22日 | 撤市设区 | 国函〔2002〕55号 | |
| 安定区 | 定西市 | 2003年4月4日 | 撤县设区(原定西县) | 国函〔2003〕46号 | |
| 武都区 | 陇南市 | 2004年1月11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04〕1号 | |
| 青海省(共7个) | |||||
| 城东区 | 西宁市 | 1963年3月7日 | 将市区划分为城东区、城中区、城西区 | 青海省人民委员会批复 | 1986年3月5日,撤销郊区,并入城东、城中、城西、城北4个区(国函〔1986〕30号) |
| 城中区 | |||||
| 城西区 | |||||
| 城北区 | 1986年3月5日 | 由城西区析置 | 国函〔1986〕30号 | ||
| 湟中区 | 2019年11月6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9〕106号 | ||
| 乐都区 | 海东市 | 2013年2月8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3〕23号 | |
| 平安区 | 2015年2月16日 | 撤县设区 | 国函〔2015〕38号 | ||
| 宁夏回族自治区(共9个) | |||||
| 兴庆区 | 银川市 | 2002年10月19日 | 撤销城区、新城区、郊区,设立西夏区、金凤区、兴庆区 | 国函〔2002〕95号 | |
| 西夏区 | |||||
| 金凤区 | |||||
| 大武口区 | 石嘴山市 | 1975年11月23日 | 将市区划分为大武口区、石嘴山区、石炭井区 | 国发〔1975〕189号 | 2002年10月19日,撤销石炭井区,并入大武口区(国函〔2002〕96号) |
| 惠农区 | 2003年12月31日 | 撤销惠农县、石嘴山区,合并设立惠农区 | 国函〔2003〕139号 | ||
| 利通区 | 吴忠市 | 1998年5月11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吴忠市) | 国函〔1998〕33号 | |
| 红寺堡区 | 2009年9月30日 | 由利通区析置 | 国函〔2009〕122号 | ||
| 原州区 | 固原市 | 2001年7月7日 | 撤县设区(原固原县) | 国函〔2001〕80号 | |
| 沙坡头区 | 中卫市 | 2003年12月31日 | 撤县设区(原中卫县) | 国函〔2003〕139号 | |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共13个) | |||||
| 天山区 | 乌鲁木齐市 | 1959年2月 | 将第一至五区调整为天山、多斯鲁克、沙依巴克、新市4个区 | 1960年,撤销多斯鲁克区,并入天山区 | |
| 沙依巴克区 | |||||
| 新市区 | |||||
| 水磨沟区 | 撤销第四区、八道湾镇,合并设立水磨沟工矿区 | 1969年,水磨沟工矿区更名为水磨沟区 | |||
| 头屯河区 | 由头屯河镇改置 | ||||
| 达坂城区 | 1970年11月25日 | 由和静县析置南山矿区 | 国务院批准 | 1999年8月10日,南山矿区更名为南泉区(民发〔1999〕23号);2002年3月9日,南泉区更名为达坂城区(国函〔2002〕20号) | |
| 米东区 | 2007年6月30日 | 撤销米泉市、东山区,合并设立米东区 | 国函〔2007〕65号 | ||
| 独山子区 | 克拉玛依市 | 1982年2月6日 | 将市区划分为独山子区、克拉玛依区、白碱滩区、乌尔禾区 | 新政发〔1982〕34号 | |
| 克拉玛依区 | |||||
| 白碱滩区 | |||||
| 乌尔禾区 | |||||
| 高昌区 | 吐鲁番市 | 2015年3月16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吐鲁番市) | 国函〔2015〕52号 | |
| 伊州区 | 哈密市 | 2016年1月7日 | 撤市设区(原县级哈密市) | 国函〔2016〕9号 | |
注释
- 1958年4月8日,撤销前门区,并入崇文区、宣武区;5月29日,撤销南苑区,并入大兴区
- 1952年9月23日,撤销新市区,并入江湾区;1956年2月9日,撤销江湾区、吴淞区、大场区,合并设立北郊区,撤销真如区(1947年10月置)、新泾区、龙华区,合并设立西郊区,撤销高桥区、洋泾区、杨思区,合并设立东郊区
- 1962年8月21日,撤销永华区、兴华区、裕华区,设立北市区、南市区
- 1996年8月8日,撤销郊区,设立泽州县(民行批〔1996〕54号)
- 1949年2月5日,撤销新抚区,并入中心区,撤销万新、大官、杨柏、东安4个区,设立东新区、胜利区、露天区;同年8月23日,撤销中心区、胜利区,东新区更名为新安区,露天区更名为南花园区;1951年恢复中心区、新抚区;1953年6月15日,撤销中心区、南花园区,设立露天区、胜利区;1956年7月3日,撤销胜利区,并入新抚区,撤销新安区,设立东州区;1957年12月3日,撤销东州区,并入露天区
- 1980年4月15日,撤销首山区,恢复辽阳县(国发〔1980〕86号)
- 1986年11月5日,撤销郊区,恢复盘山县(国函〔1986〕157号)
- 1957年3月28日,撤销大屯、净月、兴隆山、范家店4个区,合并设立郊区
- 1992年9月1日,撤销临江区,设立临江县(民行批〔1992〕95号)
- 1995年12月30日,撤销三岔子区,设立江源县(民行批〔1995〕87号)
- 1979年3月19日设立郊区;1991年5月6日,郊区更名为港闸区
- 1996年7月17日,撤销郊区,设立盐都县(国函〔1996〕56号)
- 2002年11月11日,郊区更名为维扬区(民函〔2002〕182号)
- 1956年1月31日,撤销艮山区、笕桥区
- 2005年9月13日,由马塘区、繁昌县析置三山区(国函〔2005〕77号)
- 1979年10月8日,撤销郊区,并入向山区;1979年12月14日,四新区更名为金家庄区
- 1955年3月4日,撤销盖山区、鼓山区、洪山区
- 1997年11月13日,撤销上栗区、芦溪区,设立上栗县、芦溪县(国函〔1997〕100号)
- 1956年7月16日,撤销黄台、北园、段店、药山、玉符5个区,设立郊区
- 1951年8月16日,调整为市南、市北、台东、台西、四方、沧口6个区
- 1987年4月21日,撤销郊区,恢复濮阳县(国函〔1987〕68号)
- 1998年7月2日,撤销江陵区,设立江陵县(民行批〔1998〕26号)
- 1985年5月24日,恢复芳村区((85)国函字75号)
- 2005年4月28日,由白云区、黄埔区、天河区、增城市析置萝岗区(国函〔2005〕35号)
- 2001年1月22日,由电白县析置茂港区(国函〔2001〕11号)
- 1993年11月8日,撤销郊区,设立东源县(民行批〔1993〕209号)
- 1991年6月22日,撤销阳东区,设立阳东县(民行批〔1991〕19号)
- 1992年5月18日,撤销清郊区,设立清新县(民行批〔1992〕47号)
- 1957年4月22日,撤销未央区,并入新城区、莲湖区;撤销长乐区,并入灞桥区;1965年9月20日,撤销雁塔区、阿房区,并入郊区
- 实际由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管辖
参考文献
- 宁波市鄞州区政府机构设置(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
.svg.png.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