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鄉邨
寶鄉邨(英語:),是香港房屋委員會轄下的一個公共屋邨,位於香港新界大埔大埔墟寶鄉街1號,旁邊為香港鐵路博物館及港鐵東鐵線路軌,原址則是大埔鄉事委員會辦公室及大埔臨時街市。寶鄉邨項目編號為TP09[1],由房屋署總建築師(3)設計,協興建築有限公司承建。此邨兩幢樓宇分別命名為寶興樓及寶順樓,共提供483個單位,可供1300人入住,所有樓宇已於2016年9月入伙。現由富寧物業管理有限公司負責屋邨管理。
寶鄉邨 | |
---|---|
![]() 寶鄉邨正面 | |
概要 | |
類型 | 租住屋邨 |
地點 | 香港大埔區 |
地址 | 大埔墟寶鄉街1號 |
22°26′50″N 114°09′55″E | |
![]() | |
入年份 | 2016年(8年樓齡) |
技术细节 | |
座数 | 2 |
其他 | |
483 | |
住户数 | 5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
認可人口 | 1,300(截至2023年6月30日) |
地圖 | |
![](../I/Back_of_Po_Heung_Estate.jpg.webp)
寶鄉邨背面
![](../I/Po_Heung_Shopping_Centre_in_November_2016.jpg.webp)
大埔鄉事委員會(上)及寶鄉商場(下)
寶鄉邨分為兩期興建,第1期包括重置大埔鄉事委員會辦公室、興建兩層地庫停車場、3層高平台,以及兩幢21層高L字型的非標準型公屋大廈。大廈位處3層高平台之上,部份單位因避開鐵路噪音,採用打斜撇角的特別設計,以遠離噪音聲源;第2期則興建停車場及社區設施,並於2018年年中竣工。
屋邨資料
建築設計特色
寶鄉邨設計引入鄉郊特色,與附近環境融和。兩座大樓均採用開放式走廊,加強空氣對流和天然採光。此外,單位的座向設計盡量避免正向鐵路,並在關鍵位置豎設隔音牆,大大紓減鐵路和道路交通噪音對居民的影響。
屋邨設有行人通道,連接寶鄉街和安富道,24小時開放,方便居民出入。通道兩旁設有商舖和食肆,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所需,而通道其中一邊牆身由房署委託插畫師繪畫兩幅大埔手繪地圖。平台則設有早期教育及訓練中心、大埔鄉事委員會辦事處和地庫停車場。
寶鄉邨綠化率達兩成,提供超過1300平方米的休憩用地和遊樂健體區等休閒設施。屋邨的規劃與設計參照微氣候研究,使寶鄉邨的整體佈局和設計,於空氣流通、日照和提供舒適溫度方面的表現,皆令人滿意。
寶鄉邨的公共設施包括多功能感應地圖和觸覺引路帶,符合無障礙設計的要求,方便任何人士使用。
住宅大樓的外牆色調以清新簡單的顏色配搭,以襯托邨內的綠化環境和設計。住宅樓翼分別選用黃和綠為主色,方便住戶分辨方向。
興建期間圖片集
- 寶鄉邨工地的工程告示板(2012年)
- 建築中的寶鄉邨(2014年7月)
- 建築中的寶鄉邨(2015年3月)
- 建築中的寶鄉邨(2015年6月)
- 建築中的寶鄉邨(2015年11月)
- 裝修中的寶鄉商場(2016年1月)
- 裝修中的寶鄉商場通道(2016年1月)
- 入伙初期設有裝修承辦商辦事處
交通
交通路線列表 | ||||||||||||||||||||||||||||||||||||||||||||||||||||||||||||||||||||||||||||||||||||||||||||||||||||||||||||||||||||||||||||||||||||||||||||||||||||||||||||||||||||||||||||||||||||||||||||||||||||||||||||||||||||||||||||||||||||||||||||||||||||||||||||||||||||||||||||||||||||||||||||||||||||||||||||||||||||||||||||||||||||||||||
---|---|---|---|---|---|---|---|---|---|---|---|---|---|---|---|---|---|---|---|---|---|---|---|---|---|---|---|---|---|---|---|---|---|---|---|---|---|---|---|---|---|---|---|---|---|---|---|---|---|---|---|---|---|---|---|---|---|---|---|---|---|---|---|---|---|---|---|---|---|---|---|---|---|---|---|---|---|---|---|---|---|---|---|---|---|---|---|---|---|---|---|---|---|---|---|---|---|---|---|---|---|---|---|---|---|---|---|---|---|---|---|---|---|---|---|---|---|---|---|---|---|---|---|---|---|---|---|---|---|---|---|---|---|---|---|---|---|---|---|---|---|---|---|---|---|---|---|---|---|---|---|---|---|---|---|---|---|---|---|---|---|---|---|---|---|---|---|---|---|---|---|---|---|---|---|---|---|---|---|---|---|---|---|---|---|---|---|---|---|---|---|---|---|---|---|---|---|---|---|---|---|---|---|---|---|---|---|---|---|---|---|---|---|---|---|---|---|---|---|---|---|---|---|---|---|---|---|---|---|---|---|---|---|---|---|---|---|---|---|---|---|---|---|---|---|---|---|---|---|---|---|---|---|---|---|---|---|---|---|---|---|---|---|---|---|---|---|---|---|---|---|---|---|---|---|---|---|---|---|---|---|---|---|---|---|---|---|---|---|---|---|---|---|---|---|---|---|---|---|---|---|---|---|---|---|---|---|---|---|---|---|---|---|---|---|---|---|---|---|---|---|---|---|---|---|---|---|---|---|---|
九龍新界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 新界專線小巴
新界專線小巴
九龍新界巴士 新界專線小巴 九龍新界巴士
過海隧道巴士 新界專線小巴 |
參考資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