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諸葛亮的評價

三国演义神化诸葛亮的军事指挥才能。历史上诸葛亮虽有军事成就,但不如政治功績耀眼。諸葛亮政治品德忠誠不二、奮鬥精神不畏艱難困苦、人格特色嚴於律己、人生態度積極進取、獻身精神死而後已、領導能力長於協調、管理思想以法為治,無論對於今人治軍治政置業,人生價值取向,都有著現實借鑒意義[1]

相比起诸葛亮政治功績杰出,其军事功績稍逊,但作为军事家,得到历代兵家认可。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唐太宗李靖多次提到诸葛亮治军之法与八阵图,评价极高,并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评选诸葛亮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为武庙十哲。诸葛亮军事著述众多,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國军事界有一定贡献。

東漢末三國時期對諸葛亮之評價

以下是三國時期对诸葛亮之评价(未标注来源均来自《三國志》):

  • 諸葛亮死后,直至蜀漢軍撤退,司馬懿細看诸葛亮營壘處所,讚道:「天下奇才也!」[2]、「我能夠料到諸葛亮生前想做甚麼,卻無法料到諸葛亮死後會如何。」[3]
  • 劉備:「我有諸葛亮,就如魚得水一樣。」、「丞相諸葛亮知道朕的心意,從來都沒有對朕怠慢詆毀,並幫助(大漢)宣揚重建光复,照耀天下四方。」、「你(諸葛亮)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定國家,最後能完成復國大事。如果我的嗣子能接受你的輔助,就輔助他;但如果他還是不成才,你可以自做裁決。」[4]
  • 徐庶對劉備推薦:「諸葛亮這個人你需要親自去見他,不能由其他人去做,還委屈將軍您坐車去拜訪他。[5]
  • 刘晔:「諸葛亮治國明確才做得起相國的。[6]
  • 诸葛亮逝世後民間有諺:「死者諸葛亮使走生者司马懿。」[7][8]
  • 賈詡:「諸葛亮很擅長管理國家。」[9]
  • 孙权:「丞相諸葛亮受遺命輔政,使國家富裕、刑法清正,雖然有伊尹格外於皇天,周公光披於四表,也無以遠過。」、「丞相諸葛亮道德威望遠著,翼戴本國,操典戎旅在外,信義感陰陽,誠心動天地,重新恢復結盟,廣大誠意約誓,使東吳西漢士民咸共聞信得知。」[10]
  • 司馬徽:「我這儒生是淺俗士人,怎麼會懂時勢事務?知道時勢事務的人都是英俊豪傑。在這地方,有臥龍(諸葛亮)、鳳雛(龐統)兩人。」[11]
  • 孟獲:「諸葛亮,天降威靈呀,南方人不會再反啊。」[12]
  • 馬謖失街亭被諸葛亮斬首前:「明公您視馬謖如同自己的孩子,馬謖亦視您為父親。希望您能仿效而用之義,也不枉我們平日的交情,馬謖雖死也無恨於黃泉。」[13]
  • 劉禪街亭之戰後下詔:「街亭之戰的事情,都是馬謖的錯,而你自己借用這些過失來貶抑自己,亦有違背你想要的意思來順從這些倫常。你上一年才出兵斬殺王雙,今年你又再帶兵曹魏,把郭淮打跑了,並收降兩族,又收回二郡,展示你威武鎮壓凶暴,令你功績相當顯眼。而現在天下還在動亂,我國的元兇還沒被除去,你面臨這樣大的任務,還身為國家最主要的人物,而你因為這樣貶抑自己,不是為我們發揚光大的好方法,這次再恢復你丞相的職位,不要拒絕。」[14]
  • 司馬炎:「那好呀!如果我有諸葛亮來幫助我,現在怎麼會這樣辛苦啊!」[15]

魏晉南北朝對諸葛亮之評價

陳壽

  • 西晉陳壽是《三國志》作者,父親在街亭一戰打敗仗,受到剃光頭刑罰,諸葛瞻也看不起陳壽;可是,陳壽寫完诸葛亮傳記後,對他评价如下:「諸葛亮年少時就有超逸眾人之才能,英雄霸者之材器,身長八尺之軀,儀容相貌甚為偉,時人異焉。……當時左將軍劉備以諸葛亮有特殊器量,乃三顧諸葛亮於草廬之中;諸葛亮深深稱謂劉備英雄姿態傑出,遂解韋帶出仕,深厚相結交。……孫權既一直佩服仰慕劉備,又觀諸葛亮奇雅,甚為敬重……及劉備殂亡,嗣子劉禪幼弱,事無大小,諸葛亮皆專任事。於是……立法施展公度,整理戎馬兵旅,工械技巧,物盡其用,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當此之時,諸葛亮之素志,進欲像龍驤虎視,包括四海之內,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絕,屢耀其武。然而諸葛亮才幹,於治戎狄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才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者,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不同,是故雖然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日蕭何推薦韓信管仲王子城父,皆忖度自己之長處,未能兼有之故。諸葛亮之器能政理,是管仲、蕭何之亞匹,而當時之名將無王子城父、韓信,是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耶?蓋天命有歸分,不可以智力爭。……至今梁州、益州之人民,咨述諸葛亮者,言辭猶在耳邊,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論者或怪諸葛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陳壽以為咎繇大賢,周公聖人,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為何?因為咎繇與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亮所與言,盡是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指及遠。然而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時世局。」[29][27];「諸葛亮做相國時,安撫百姓,建立儀容法度,制約官僚職權,依從權力制度,開誠意正心,布公正法道;歇盡忠心、有益於時者,雖是仇家,必定賞賜;觸犯法規、怠工慢事者,雖是親信,必定受罰;心服認罪、輸誠下情者,雖然重罪,必可釋放;浮游辭藻、巧言飾辯者,雖然罪輕,必遭刑戮;為善不因微小而不予賞賜,為惡不因纖薄而不予貶職;庶務事處理精練,即物窮理其根本,依循名謂責罰實情,虛假作偽不齒所為;終於國邦境域之內,都敬畏而崇愛他,刑罰雖然嚴峻而無人怨恨,因為他用心公平而規勸警戒明察。可説是認識治國之優良人才,可以和管仲蕭何相匹敵。然而連年勞師動眾,未能成功,大概應變將兵戰略,不是他所善長罷!」[30]

裴松之

  • 劉宋裴松之:「察觀諸葛亮與劉備君臣相遇,可説是千載一時,由始至終以至分離,誰能離間他們?……關羽為曹操所虜獲,禮遇甚為優厚,可謂出盡其所能用者,猶存忠義不背棄本志,可説諸葛孔明不會及不上關羽。」[31]

常璩

  • 東晉常璩:以禮治國民眾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有尚餘泣。……諸葛亮雖有英雄霸主之資質和能力,而入主非中興之國,欲以區區之蜀漢,假已經被廢之天命,北伐吞併強魏,抗衡上等大國,不是十分難嗎。像宋襄公稱霸嗎?然而諸葛亮對內修政理民,對外揚威振武[32]

習鑿齒

其他

  • 嵇康:「近觀諸葛亮不逼迫徐庶以入蜀漢,華歆不強求管寧以出卿拜相,這可以說是能相始相終,真是相知交呀。」[36]
  • 山濤:「诸葛亮父子(同諸葛瞻)在蜀汉,虽然不明白天命,却也是凡事尽心。」[37]
  • 西晉梅陶陶侃:「你像魏武帝(曹操)一樣神機妙算,懂得看人;又像諸葛亮(孔明)一樣忠心服從及勤勞。」[38]

後人對諸葛亮之評價

隋唐

  • 王通:假使諸葛亮沒有死,禮樂有望復興[47]
  • 唐太宗李世民:“身為一個天下君主,以天下為公事,不私用任何物品。以前諸葛亮身為小國丞相,還說「我心就像公秤,做人不能輕重不分」,何況我今天治理大國[48]!”
  • 王勃:於是諸葛亮適在軍中,向來命令帷幄有謀,軍容宿練,包攬左車之際,運籌田單之奇,曹魏懸兵數千,夜行三百。不繼軸重,不聞聲援,可不一戰而禽?坐以十萬之眾,而無一矢之防備,何有異於驅犬羊之群,餌入豺虎之口?故知應變將略,不是諸葛亮所長,此言相近[49]
  • 李世民:「漢、魏以來,諸葛亮為丞相,亦甚平直,嘗表廢廖立、李嚴於南中,立聞亮卒,泣曰:『吾其左衽矣!』嚴聞亮卒,發病而死。故陳壽稱『亮之為政,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卿等豈可不企慕及之?」(《貞觀政要 卷五 公平第十六》)
  • 虞世南:「彼孔明者,命世之奇才,伊呂之儔匹。」(《長短經 卷二 文中》)
  • 唐朝劉知幾陸機寫《晉史》,虛張捍拒諸葛亮之鋒芒……如果蜀漢還在,那就知道諸葛亮有多寃枉[50]
  • 唐朝孫樵:諸葛武侯逝世五百年,現在梁州漢州的民眾,還熱烈歌頌其道德遺教,在寺廟還是有他的祭祀者,他遺愛民間那麼久遠[51]
  •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作過數首詩讚賞諸葛亮,包括兩首《蜀相》,還有《詠懷古跡其四》、《諸葛孔明》、《八陣圖》、《古柏行》、《武侯廟》、《諸葛廟》、《閣夜》等。其中《蜀相》「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成為稱述諸葛亮一生的名句。
  • 其他詩人亦有不少詩詞讚賞諸葛亮,如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唐朝溫庭筠過五丈原》。

宋至清

  • 何去非:「諸葛亮有立功的志向,卻沒有成功的器量;有將民眾團結的仁德,卻不用民眾的智慧。因此嘗試著勞動民眾而急著去立功。每次都達不到功勞,而民眾都疲累。這就是諸葛亮治理蜀漢的過失了。」[55]
  • 戴少望:「有仁者君子的心態,不代表有英雄豪傑的才能;有英雄豪傑才華的人,不代表會有忠臣和義士的節操;即使有第三種人,世上的人都未必會達到全能。要說是全能的人,那就只有諸葛亮啊!」[56]
  • 聂文豹:「從以前到現在議論諸葛亮的人,都不會沒有用忠義這個字眼稱讚諸葛亮。然而我哥哥文龍,曾經考究過諸葛亮生平,以為諸葛亮的才能,算得上識時務,但還不算明瞭大義;雖然可以說他對劉備忠心,但還稱不上對漢室忠心。」[57]
  • 陈亮:「孔明管理蜀漢管得像王者一樣。」「孔明就是伊尹周公旦這樣的人。」[58]
  • 宋朝有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諸葛武侯》;明朝文学家楊慎的《武侯祠》。
  • 宋朝朱熹:「諸葛武侯即便名義俱備正當,沒有所謂隱秘匿藏,他為了漢室復仇的志向,就像青天白日,大家都知道。」[59]「諸葛孔明大綱資質好,但病於粗疏。孟子以後人物,只有子房與孔明。子房之學出於黃老,孔明出於申韓,如授後主以六韜等書與用法嚴處可見。若以比王仲淹,則不似其細密。他卻事事理會過來。當時若出來施設一番,亦須可觀。」「孔明本不知學,全是駁雜了。然卻有儒者氣象,後世誠無他比。」「孔明也粗。若興禮樂,也是粗禮樂。」「忠武侯天資高,所為一出於公。若其規模,並寫申子之類,則其學只是伯(霸)。程先生雲:『孔明有王佐之心,然其道則未盡。』其論極當。魏延請從間道出關中,侯不聽。侯意中原已是我底物事,何必如此?故不從。不知先主當時只從孔明,不知孔明如何取荊取蜀。若更從魏延間道出,關中所守者只是庸人。從此一出,是甚聲勢!如拉朽然。侯竟不肯為之!」「諸葛孔明天資甚美,氣象宏大。但所學不盡純正,故亦不能盡善。取劉璋一事,或以為先主之謀,亦必是孔明之意。然在當時多有不可盡曉處。如先主東征之類,不見孔明一語議論。後來壞事,卻追恨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東行。孔明得君如此,猶有不能盡言者乎?」(《朱子語類 卷一百三十六 歷代三》)
  • 宋朝曹彬:「諸葛孔明雖然忠於漢室,可是他了令到蜀漢軍兵民眾都竭盡疲憊,連萬分之一的中原大地都不能光復,怎麼還稱得上是武侯呢?」[60]
  • 清朝王鸣盛认为,诸葛亮的才能非但不止十倍于曹丕,甚至他自比的管仲乐毅也不及他,只有杜甫的“伯仲之间见伊吕”将其与伊尹吕尚相媲才称得上“品题”。

近代

  • 中華民國國父孫中山在《三民主義》之民權主義中稱讚諸葛亮:「諸葛亮很有才能,所以在西蜀能夠成立很好的政府,並且能夠六出祁山去北伐,和吳魏鼎足而三。」
  • 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毛泽东一生嗜读《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推崇诸葛亮的聪明才智,但认为诸葛亮戰略觀不夠遠大而難以統一中原[引用 1]
  • 钱穆:「有一诸葛,已可使三国照耀后世,一如两汉。」(《国史新论》)
  • 王震:「諸葛孔明這個人物對當時中國社會的分裂狀態很不滿意,他一直懷有統一中國的遠大志向,很值得尊敬。」(日本著名思想家池田大作吉川英治的《三國》)
  • 曾任孫中山秘書的孫墨佛,於民國初年題於陝西省岐山縣五丈原諸葛亮廟山門兩側的楹聯:「一詩二表三分鼎,萬古千秋五丈原。」
  • 譚良嘯:「諸葛亮富國強兵儘管是為了‘興復漢室’,然而客觀上為整個巴蜀地區帶來了一段時間的安定、繁榮與和諧。“三國時期,諸葛亮治理的蜀國是‘最好’的,也就是政治清明、經濟發達、人民安定。」(《一代雄才諸葛亮:安定巴蜀生民 》)
  • 劉振凱:「諸葛孔明,浩氣盈胸,見識卓犖,決勝千里,捨我其誰。」(《遊蹤且伴翰墨香(六)》)
  • 朱子彥:「我認為在三國時代,諸葛亮的軍事才能仍然是第一流的。面對綜合國力數倍於己的強大的魏國,諸葛亮以攻為守,主動向曹魏發動大規模的進攻,而且能做到『退若山移,進如風雨,擊潰若摧,合戰如虎』,是很不容易的,可謂創造了古今戰爭史上的奇蹟。」
  • 周一良:「诸葛亮这个人应该说他是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他在安邦治国方面,是采取“严刑峻法”的办法。另外,他在为人方面有道家的一面。他的治家、人生观我觉得恐怕应该同时注意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的特徵。」
  • 田余慶《隆中對再認識》一文指出:“劉備並未以《隆中對》的方略為念,孜孜以求實現,當然也沒有把諸葛亮放在運籌帷幄的地位,大事向他諮詢。劉備死前,諸葛亮長時間內並不在劉備身邊,戎機大政,並無諸葛亮參贊其間的事實,決計入蜀和叛攻劉璋,是法正龐統之謀。他在荊不得預入蜀之謀,在蜀不得參出峽之議,這些關鍵之事不論正確與否,都與他無干係”。
  • 范文瀾:「諸葛亮的行為在封建時代,道德標準是很高的。」[引用 2]
  • 柏楊:「劉備先生託孤給諸葛亮,而且明言要諸葛亮自己接管政權,可真是名正言順,沒有人能阻擋得住。然而,諸葛亮不但沒有順水推舟,坐上寶座,反而擁戴一個十七歲,不過高中學一二年級的大孩子,『鞠躬盡力,死而無已。』在現實政治中,皇帝的寶座,誰的力量大,誰就可以往上坐。但我們對能往上坐而不往上坐的忠臣義士﹐仍備感尊敬。因為,那正是大丈夫有所不為的情操,便容易角落成一個無所不為的下三濫貨色。諸葛亮的有所不為,供我們頂禮。」[63]
  • 周殿富:「諸葛亮的業績無可追及,但諸葛亮的政治品德、個性人格、不止不歇的奮鬥精神,樂此不疲的敬業思想,還是值得今人學習的。人的一生是短暫的,確如夏花秋葉般之訊息,關鍵的是如何利用這有限的生命資源,在有生之年做得多,做得好,多有所為。諸葛亮的一生從更深遠的意義上來說,為我們留下是一種歷史的鏡鑒,人生的啟迪。」[64]

朝鮮對諸葛亮之評價

相關

参考

文献

  1. 周殿富:〈前言:歷史見證〉,《臥龍在天·諸葛孔明》,台北:晶冠出版社,2003-05-20,第7頁
  2.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3.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註引《漢晉春秋》:「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4.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丞相亮其悉朕意,無怠輔朕之闕,助宣重光,以照明天下。」、「君(諸葛亮)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5. 此人(諸葛亮)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劉備)宜枉駕顧之。
  6. 諸葛亮明於治而為相。
  7. 晋书·宣帝纪
  8. 「死諸葛走生仲達。」
  9. 「諸葛亮善治國。」
  10. 「丞相(諸葛亮)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11. 「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間自有伏龍(諸葛亮)、鳳雛。」
  12. 「公(諸葛亮),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13. 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裴松之注引《襄陽記》「明公(諸葛亮)視謖猶子,謖視明公猶父,原深惟殛鯀興禹之義,使平生之交不虧於此,謖雖死無恨於黃壤也。」
  14. 街亭之役,咎由馬謖,而君(諸葛亮)引愆,深自貶抑,重違君意,聽順所守。前年燿師,馘斬王雙;今歲爰征,郭淮遁走;降集,興復二郡,威鎮凶暴,功勳顯然。方今天下騷擾,元惡未梟,君受大任,幹國之重,而久自挹損,非所以光揚洪烈矣。今復君丞相,君其勿辭。
  15. 「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16. 《华阳国志》卷十中《先贤士女总赞·广汉士女》
  17.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蜀記》郭沖五事
  18. 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第九
  19. 三國志·蜀書·劉彭廖李劉魏楊傳第十
  20. 三國志·蜀書·霍王向張楊費傳第十一
  21. 三國志·蜀書·黃李呂馬王張傳第十三
  22.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23. 三國志·吳書·虞張駱陸吾朱傳第十二
  24.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襄陽記》
  25.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張儼《默記》述佐篇論亮與司馬宣王
  26. 太平御覽·卷四百四十四·人事部八十五
  27.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
  28.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註引《漢晉春秋》)
  29. 「亮少有逸眾之才,英霸之器,身長八尺,容貌甚偉,時人異焉。……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於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傑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納。……既宿服仰備,又觀亮奇雅,甚敬重之……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巨細,亮皆專之。於是……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彊不侵弱,風化肅然也。當此之時,亮之素志,進欲龍驤虎視,包括四海,退欲跨陵邊疆,震蕩宇內。又自以為無身之日,則未有能蹈涉中原、抗衡上國者,是以用兵不戢,屢耀其武。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昔蕭何韓信管仲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長,未能兼有故也。亮之器能政理,抑亦管、蕭之亞匹也,而時之名將無城父、韓信,故使功業陵遲,大義不及邪?蓋天命有歸,不可以智力爭也。……至今、益之民,咨述亮者,言猶在耳,雖甘棠之詠召公,鄭人之歌子產,無以遠譬也。……論者或怪亮文彩不艷,而過於丁寧周至。臣愚以為咎繇大賢也,周公聖人也,考之尚書,咎繇之謨略而雅,周公之誥煩而悉。何則?咎繇與共談,周公與群下矢誓故也。亮所與言,盡眾人凡士,故其文指不得及遠也。然其聲教遺言,皆經事綜物,公誠之心,形於文墨,足以知其人之意理,而有補於當世。」
  30. 「……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咸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然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歟!」
  31. 「觀亮君臣相遇,可謂希世一時,終始以分,誰能間之?……關羽曹公所獲,遇之甚厚,可謂能盡其用矣,猶義不背本,曾謂孔明之不若雲長乎!」《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
  32. 「治國以禮民無怨聲,不濫用私刑,沒尚有餘泣。……諸葛亮雖資英霸之能,而主非中興之器,欲以區區之蜀,假已廢之命,北吞強魏,抗衡上國,不亦難哉。似宋襄求霸者乎?然亮政脩民理,威武外振。」《華陽國志·卷七·劉後主志
  33. 三國志·蜀書·李嚴傳裴松之注
  34. 太平御覽·卷四百四十七·人事部八十八
  35. 初學記·卷第二十四·居處部
  36. 晉書·卷四十九·列傳第十九》嵇康與山濤書告絕:「近諸葛孔明不迫元直以入蜀,華子魚不彊幼安以卿相,此可謂能相始終,真相知者也。」
  37. 《三国志注·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第五》:案诸葛氏谱云:京字行宗。晋泰始起居注载诏曰:“诸葛亮在蜀,尽其心力,其子瞻临难而死义,天下之善一也。”其孙京,随才署吏,后为郿令。尚书仆射山涛启事曰:“郿令诸葛京,祖父亮,遇汉乱分隔,父子在蜀,虽不达天命,要为尽心所事。京治郿自复有称,臣以为宜以补东宫舍人,以明事人之理,副梁、益之论。”京位至江州刺史。
  38. 機神明鑒似魏武,忠順勤勞如孔明。
  39. 將略論
  40. 藝文類聚·卷二十二
  41. 三國名臣序贊
  42.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袁準《袁子》
  43. 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第五裴松之注引《蜀記》鎮南將軍劉弘至隆中觀亮故宅立碣表閭,命太傅犍為李興為文
  44. 晉書·卷八十八·列傳第五十八》司空張華問孔明言教何碎
  45. 晉書·卷八十七·列傳第五十七》李暠寫諸葛亮訓誡以勖諸子
  46. 梅朝榮. . 台北市: 大旗出版. 2012. ISBN 978-986-6234-51-4.
  47. 「使諸葛亮而無死,禮樂其有興乎!」《中說·卷一·王道篇
  48. 「君人者,以天下為公,無私於物。昔諸葛孔明,小國之相,猶曰『吾心如秤,不能為人作輕重」,況我今理大國乎!」
  49. 「于是诸葛适在军中,向令帷幄有谋,军容宿练,包左车之际,运田单之奇,曹悬兵数千,夜行三百。轴重不相继,声援不相闻,可不一战而禽也?坐以十万之众,而无一矢之备,何异驱犬羊之群,饵豺虎之口?故知应变将略,非武侯所长,斯言近矣。」(《三国论》)
  50. 「……陸機《晉史》,虛張拒葛(諸葛亮)之鋒。……蜀老猶存,知(諸)葛亮之多枉。」《史通·內篇卷七·曲筆第二十五
  51. 「武侯死殆五百載,迄今梁漢之民,歌道遺烈,廟而祭者如在,其愛於民如此而久也。」
  52. 「武侯命世,實念皇極。……大勳未集,天夺其魄。至诚无忘,炳在日月,烈气不散。长为雷雨。於戲!以武侯之才,知已托國,土雖狹,國以勤儉富,民雖寡,兵以節制彊。……或曰奇謀非長,則斬將覆軍無虛舉矣;或曰饋糧不繼,則築室反耕有成算矣。嘗試念之,頗賾其原。……及高、光舊德,與世衰遠,桓、靈流毒,在人骨髓,武侯乃欲開興圖,振絕緒,論之以本,臨之以忠,使人思漢,卒亦不可得也。向使武侯奉先主之命,告天下曰:『我之舉也,匪私劉宗,唯活元元。曹氏利汝乎,吾事之;曹氏害汝乎,吾除之。』俾虐魏偪從之民,聳誠感動,然後經武觀釁,長驅義聲,咸、洛不足定矣。奈何當至公之運,而強人以私,此猶力爭,彼未心服,勤而靡獲,不亦宜乎。……」《諸葛武侯廟記
  53. 諸葛武侯廟碑銘
  54. 《諸葛忠武侯新廟碑銘並序》
  55. 「孔明有立功之志,而无成功之量;有合众之仁,而無用众之智。故尝数动其众而亟于立功。功每不就,而众已疲。此孔明失于所以用蜀也。」
  56. “有仁人君子之心者,未必有英雄豪杰之才;有英雄豪杰之才者,未必有忠臣义士之节;三者,世人之所难全也。全之者,其惟诸葛亮乎!”
  57. “古今论孔明者,莫不以忠义许之。然余兄文龙,尝考其颠末,以为孔明之才,谓之识时务则可,谓之明大义,则未也。谓之忠于刘备则可,谓忠之于汉室则未也。”(《南村辍耕录》)
  58. “孔明治蜀,王者之治也。”“孔明,伊周之徒也。”
  59. 「武侯即名義俱正,無所隱匿,其為漢復讐之志,如青天白日,人人得而知之。」《朱文公集》〈答魏元履書〉
  60. 「孔明雖忠於漢,然疲竭蜀之軍民,不能復中原之萬一,何得為武?」張澍《諸葛忠武侯文集》錄《蜀古迹記》記載
  61.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臣者,惟諸葛亮能如此耳。」
  62. 《康熙起居注》,1677年(康熙十六年)4月
  63. 柏楊:《柏楊版資治通鑑:18.三國鼎立》,台北:遠流出版,1983,第215頁
  64. 周殿富:《臥龍在天·諸葛孔明》,台北:晶冠出版社,2003-05-20,第5至6頁
  65. 《南塘集》卷37, 雜著, 外篇 上

引用

  1. . 凤凰网. [2007-10-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08) (中文(简体)).
    毛泽东青年时期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求学期间,他在《讲堂录》里就批注诸葛亮是“办事之人”。1930年夏天,毛泽东在红四军干部会议上作报告说:“黄忠本来年迈体衰,很难战胜夏侯渊。但是,智谋高超的诸葛亮使用‘激将法’,把黄忠的勇气鼓动起来了,于是黄忠立下军令状:如不斩夏侯渊于马下,则甘受军法。我们的战士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用不着使用‘激将法’。但是,我们要学习诸葛亮善于做宣传鼓动工作。”1950年4月,毛泽东在北京中南海董其武将军说:“共产党就是以诸葛孔明的办法办事。那就是‘言忠信,行笃敬,开诚心,布公道,集众思,广众益’”。1955年元旦,毛泽东在与王震讨论退伍军人的安置问题时说:“可以组织屯垦戍边嘛!中国古代就有屯垦制,管仲搞过,诸葛亮在汉中也搞过呢!开荒就业,治疗战争创伤,巩固边疆,应该是个好办法。”1962年2月,毛泽东在和南京炮兵工程技术学院院长孔从洲谈话中说:“我们祖先使用的十八般兵器中,刀矛之类属于进攻性武器,弓箭是戈矛的延伸和发展。由于射箭误差大,于是又有了弩机,经诸葛亮改进,一次可连发十支箭,准确性提高了。他征孟获时使用了这种先进武器。可是孟获也有办法,他的三千藤甲军就使诸葛武侯的弩机失去了作用。诸葛亮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藤甲是用油浸过的,于是一把火把藤甲军给烧了。”1953年8月,西南军区参谋长李达向毛泽东汇报贵州擒获布依族女匪首程莲珍请示是否杀掉她,毛泽东说:“不能杀。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女匪首,又是少数民族,杀了岂不可惜?人家诸葛亮擒孟获,就敢七擒七纵,我们擒了个程莲珍,为什么就不敢来个八擒八纵?连两擒两纵也不行?总之,不能一擒就杀。”毛泽东读《资治通鉴·卷七十一·魏纪三》失街亭斩马谡文字,对诸葛亮出师首战不在最前线写有眉批:“初战,亮宜自临阵。”且在《魏纪四》就诸葛亮出师木门道杀张郃事,批注眉批:“失街亭后,每出,亮必在军。”他也曾试图分析诸葛亮统一中国失败原因。针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荆州、益州两路出击北伐曹魏的总战略,毛泽东评论说:“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其终则关羽、刘备、诸葛亮三分兵力,安得不败。”指诸葛亮的战略不妥,荆州离益州千里之遥,两地分兵的做法必然让蜀汉失去兵力上的优势。后一句“三分兵力”指的是关羽之镇守荆州、刘备之进攻东吴、诸葛亮之北伐中原,“三分兵力”的历史事实最终导致蜀汉元气大伤,失去的统一中国的基础。然而亦有人不同意毛泽东的分析,隆中对本是希望以「利盡南海」的全個荊州支持荊州軍北伐,再加上益州進行鉗形戰略,但後來劉備未能達到,亦因南郡之失,才令關羽失去在襄樊之戰中的优势,而非為二分兵力之果。另一方面,对于失街亭、斩马谡的历史事件,毛泽东曾评点道:“初战,亮宜自临阵。”认为当时诸葛亮应亲率大军挺进、临阵调度,不应分散兵力、委责于人。
  2. 朱大渭、梁滿倉著:《一代軍師諸葛亮》下部,台北市:麥田,城邦文化出版,2009年11月,第325頁

参考资料

维基共享资源中相关的多媒体资源:诸葛亮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