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 (古代)
兗州 | |||||||||||||||||||||
---|---|---|---|---|---|---|---|---|---|---|---|---|---|---|---|---|---|---|---|---|---|
東漢至明朝的州 | |||||||||||||||||||||
188年-606年 619年-742年 758年-1118年 1137年-1385年 | |||||||||||||||||||||
人口 | |||||||||||||||||||||
• 282年 | 83300戶[1] | ||||||||||||||||||||
• 549年 | 88032戶,266791口[2] | ||||||||||||||||||||
• 639年 | 9366戶,15428口[3] | ||||||||||||||||||||
• 1102年 | 71777戶,217734口[4] | ||||||||||||||||||||
• 1207年 | 50099戶[5] | ||||||||||||||||||||
歷史 | |||||||||||||||||||||
• 成立 | 188年 | ||||||||||||||||||||
• 废除 | 1385年 | ||||||||||||||||||||
| |||||||||||||||||||||
今属于 | 中国山東省、河南省 |
沿革
漢魏西晉
西漢元封五年(前106年),設立十三刺史部。其中,兗州刺史部地處今山東省西南部與河南省東北部。但此时的兗州刺史部只是監察區,非真正意義上的行政區。
東漢中平五年(188年)後,州成為正式的一級行政區域。兗州治山陽郡昌邑縣(今山東省鉅野縣東南),領五郡三國:陳留郡、東郡、東平國、任城國、泰山郡、濟北國、山陽郡、濟陰郡。初平三年(192年),兗州徙治濟陰郡鄄城縣(今山東省鄄城縣北)。後又徙治東郡廩丘縣(今山東省鄆城縣西北)[6]
西晉泰始元年(265年),改山陽郡為高平國。咸寧三年(277年),改東郡為濮陽國。太康十年(289年),復濮陽國為東郡。永康元年(300年),分陳留國置濟陽國。建始元年(301年),改東郡為濮陽國[7]。光熙元年(306年),分濮陽郡置東燕國。至永嘉中(307年-313年),兗州領四郡六國:陳留國、濟陽郡、濮陽郡、東燕郡、東平國(公國)、任城國、泰山郡、濟北國(侯國)、高平國(公國)、濟陰國。建興三年(315年),濮陽、東燕二郡陷於石勒[8]。
東晉十六國
東晉永昌元年(322年),陳留、泰山二郡陷於後趙。太寧三年(325年),兗州全境陷於後趙,遂於徐州廣陵郡僑置兗州。
後趙時,兗州徙治濮陽郡鄄城縣(今山東省鄄城縣北)。建武元年(335年),割陳留、東燕二郡置洛州。至此,兗州領七郡:濟陽郡、濮陽郡、東平郡、泰山郡、濟北郡、高平郡、濟陰郡。冉魏永興二年(351年),兗州大部陷於東晉。
前燕元璽二年(353年),佔領後趙司州之陽平郡,置兗州,治館陶(今河北省館陶縣)。元璽四年(355年),佔領東晉兗州之濟北郡。光壽元年(357年),陽平郡還屬司州,兗州徙治濟北郡盧縣(今山東省平陰縣西)。光壽二年(358年),佔領後趙兗州之濮陽郡與東晉兗州之東平、任城、泰山(部分)三郡。光壽三年(359年),佔領後趙東燕郡與東晉陳留、濟陽、濟陰、梁四郡,屬兗州。建熙元年(360年),兗州徙治梁郡睢陽縣蠡臺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西南)。建熙七年(366年),佔領東晉高平、魯、泰山(部分)三郡,屬兗州。至此,兗州領十二郡:梁郡、陳留郡、濟陽郡、濮陽郡、東燕郡、東平郡、泰山郡、濟北郡、高平郡、濟陰郡、任城郡、魯郡。
前秦建元六年(370年),佔領前燕兗州,徙治陳留郡小黃縣倉垣城(今河南省開封市祥符區北),割梁郡屬南兗州,併任城郡入高平郡。建元十五年(379年),兗州徙治高平郡湖陸縣(今山東省魚臺縣東南)。至此,兗州領十郡:陳留郡、濟陽郡、濮陽郡、東燕郡、東平郡、泰山郡、濟北郡、高平郡、濟陰郡、魯郡。
東晉太元九年(384年),收復兗州。太元十一年(386年),泰山郡陷於翟魏。太元十二年(387年),陳留、東燕、濟陰、高平四郡陷於翟魏;濟北郡陷於後燕,改屬青州。太元十五年(390年),收復泰山、高平二郡。太元十九年(394年),濮陽、東平、泰山、高平、魯五郡陷於後燕,改屬徐州。
後燕建興七年(392年),佔領翟魏東燕、陳留、濟陰、滎陽四郡,置兗豫二州,治東燕郡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
東晉隆安二年(398年),佔領後燕徐州之魯、泰山、高平、東平四郡,兗州之陳留、濟陰二郡,青州之濟北郡,屬兗州。
南燕二年(399年),佔領東晉兗州之泰山、東平、濟北三郡,以泰山郡置兗州,治梁父縣(今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東南),以東平、濟北二郡置并州。
南北朝
北魏皇始三年(398年),佔領後燕濮陽郡。天興二年(399年),佔領南燕東燕郡,改為東郡。遂以二郡置兗州,治東郡白馬縣滑臺城(今河南省滑縣東)。
東晉義熙五年(409年),佔領南燕兗州之泰山郡。義熙六年(410年),佔領南燕并州之東平、濟北二郡,屬兗州。義熙十二年(416年),佔領後秦兗州之陳留郡與北魏兗州之東郡、濮陽二郡。至此,以兗州舊土置北兗州,仍治滑臺城,領九郡:東郡、陳留郡、濮陽郡、魯郡、泰山郡、高平郡、東平郡、濟北郡、濟陰郡。
南朝宋永初元年(420年),改僑置的兗州為南兗州,北兗州為兗州。永初三年(422年),兗州陷於北魏。元嘉七年(430年),收復兗州濟水以東諸郡。後僑置陽平郡,後省。元嘉十三年(436年),兗州徙治魯郡鄒縣鄒山(今山東省鄒縣東南)。元嘉三十年(453年),兗州徙治魯郡魯縣瑕丘城(今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西北)。此後,瑕丘一直為兗州治所。大明元年(457年),復置陽平郡。至此,兗州領六郡:魯郡、泰山郡、高平郡、東平郡、濟北郡、陽平郡。泰始四年(468年),兗州全境陷於北魏。
北魏泰常七年(422年),佔領南朝宋兗州,仍治滑臺。泰常八年(423年),割東平、濟北二郡置濟州。神䴥三年(430年),兗州濟水以東陷於南朝宋。至此,兗州領四郡:東郡、陳留郡、濮陽郡、濟陰郡。皇興元年(467年)後,為區別於東兗州,又稱兗州為西兗州。太和十一年(487年),割濮陽郡属濟州。太和十八年(494年),併陳留郡入東郡,割東郡屬司州,割濟陰郡屬東兗州。
北魏皇興元年(467年),佔領南朝宋兗州大部,改為東兗州,改陽平郡為東陽平郡,以東兗州之濟北郡併入濟州之濟北郡。皇興二年(468年),佔領兗州全境。皇興三年(469年),分泰山郡置東泰山郡。太和十八年(494年),改東兗州為兗州,割西兗州之濟陰郡屬兗州。神龜元年(518年),分高平郡復置任城郡。孝昌三年(527年),割濟陰郡屬西兗州。永安二年(529年),割東泰山郡屬北徐州。至此,兗州領六郡:魯郡、泰山郡、高平郡、任城郡、東平郡、東陽平郡。
北齊天保七年(556年),併魯、任城二郡為任城郡,泰山、東平、東陽平三郡為東平郡。至此,兗州領三郡:任城郡、東平郡、高平郡。[8]
隋朝
隋朝開皇三年(583年)廢郡,兗州三郡領縣直屬於州,併岱山縣入奉高縣。至此,兗州領十二縣:魯、汶陽、鄒、樂平、平原(故任城郡所領)、任城、高平(故高平郡所領)、梁父、嬴、博、奉高、須昌(故東平郡所領)。
開皇四年(584年),改魯縣為汶陽縣。開皇六年(586年),改奉高縣為岱山縣。開皇十年(590年),割須昌縣屬鄆州。開皇十三年(593年),分鄒、汶陽、平原三縣置瑕丘縣,瑕丘城由汶陽縣移屬瑕丘縣。開皇十六年(596年),改汶陽縣為曲阜縣,樂平縣為平陸縣,平原縣為龔丘縣,博縣為汶陽縣;分嬴縣置牟城縣,汶陽縣置泗水縣;割汶陽、岱山二縣置泰州。至此,兗州領十一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高平、梁父、嬴、牟城。
大業二年(606年),改兗州為魯州,併牟城縣入嬴縣,併高平縣入鄒縣;廢泰州為博城縣,屬魯州。大業三年(607年),改魯州為魯郡。[9]
魏永平元年(617年),改魯郡為兗州。至此,兗州領十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梁父、嬴、博城。永平二年(618年),兗州陷於宇文化及之許,復為魯郡。
唐朝
唐朝武德二年(619年),佔領魯郡,改為兗州,不久即陷於竇夏,次年又陷於鄭。武德四年(621年),再次佔領兗州。武德五年(622年),兗州治所瑕丘陷於漢,故置行兗州於鄆州,割梁父、嬴、博城三縣置東泰州。武德六年(623年),佔領瑕丘,兗州隸鄆州總管府。至此,兗州領七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
貞觀元年(627年),兗州直隸於河南道;廢東泰州為博城縣,屬兗州;併曲阜縣入瑕丘縣。貞觀八年(634年),復置曲阜縣。貞觀十四年(640年),置兗州都督府,治兗州。貞觀十七年(643年),廢戴州,金鄉、方與二縣改屬兗州。乾封元年(666年),改博城縣為乾封縣。總章元年(668年),復乾封縣為博城縣。至此,兗州領十縣:瑕丘、鄒、曲阜、泗水、平陸、龔丘、任城、博城、金鄉、方與。
唐朝神龍元年(705年),改博城縣為乾封縣。天寶元年(742年),改兗州為魯郡,平陸縣為中都縣。燕聖武元年(756年),改魯郡為兗州。自此,兗州隸於北海節度使等使。唐朝至德元載(756年),復為魯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為兗州。至此,兗州領十一縣:瑕丘、鄒、曲阜、泗水、中都、龔丘、任城、乾封、萊蕪、金鄉、方與。
上元元年(760年),割萊蕪縣屬淄州。寶應元年(762年),改方與縣為魚臺縣。貞元四年(788年),萊蕪縣還屬兗州。貞元十四年(798年),割中都縣屬鄆州。元和十四年(819年),中都縣還屬兗州。至此,兗州領十一縣:瑕丘、鄒、曲阜、泗水、中都、龔丘、任城、乾封、萊蕪、金鄉、魚臺。元和十五年(820年)後,兗州為兗海節度使、泰寧軍節度使等使治所。[10]
五代北宋
後唐同光二年(924年)前後,割金鄉、魚臺二縣屬單州。後周廣順二年(952年),罷泰寧軍節度使,降兗州為防禦州,割任城、中都二縣屬濟州。顯德元年(954年),升萊蕪監為廣利軍。顯德六年(959年),廢廣利軍為萊蕪監。至此,兗州領七縣:瑕丘、乾封、泗水、龔丘、曲阜、萊蕪、鄒。[11]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復兗州為節度州[12]。開寶元年(968年),置京東路,兗州隸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改曲阜縣為仙源縣。熙寧五年(1072年),併鄒縣入仙源縣。熙寧七年(1074年),分京東路為兩路,兗州隸京東西路。元豐七年(1084年),復置鄒縣。大觀四年(1110年),改瑕丘縣為瑕縣,龔丘縣為龔縣。至此,兗州領七縣一監:瑕、奉符、泗水、龔、仙源、萊蕪、鄒、萊蕪監。政和八年(1118年),升兗州為襲慶府。[13]
金元明
金朝天會六年(1128年),佔領襲慶府。天會八年(1130年),賜予劉齊。天會十五年(1137年)廢齊後佔領襲慶府,降為兗州,仍為節度州,隸山東西路,並以泰安軍為泰寧軍節度使支郡。至此,兗州領四縣:嵫陽(舊名瑕)、曲阜(舊名仙源)、泗水、龔。大定十九年(1179年),改節鎮泰寧軍為泰定軍,仍治兗州。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龔縣為寧陽縣。至此,兗州領四縣:嵫陽、曲阜、泗水、寧陽。[14]
大蒙古國成吉思汗十五年(1220年),佔領兗州,降為普通州,隸濟州。蒙哥汗二年(1252年),升兗州為節度州,隸東平路。至元二年(1265年),併泗水縣入曲阜縣,寧陽縣入嵫陽縣。至元三年(1266年),復置泗水縣。至元五年(1268年),復降兗州為普通州,隸濟州。至元八年(1271年),升濟州為濟寧府,兗州仍隸之。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濟寧府為濟寧路,兗州仍隸之。大德元年(1297年),復置寧陽縣。至此,兗州仍領四縣:嵫陽、曲阜、泗水、寧陽。[15]
吳元年(1367年),佔領濟寧路,改為濟寧府,兗州仍隸之。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省兗州附郭嵫陽縣入州。至此,兗州領三縣:曲阜、泗水、寧陽。洪武十八年(1385年),濟寧府徙治兗州,改為兗州府,遂廢兗州。[16]
辖县
隋代行政区划变迁 | |||||
---|---|---|---|---|---|
区划 | 開皇元年 | 区划 | 大業三年 | ||
州 | 兖州 | 郡 | 魯郡 | ||
郡 | 高平郡 | 任城郡 | 東平郡 | 縣 | 瑕丘縣 任城縣 曲阜縣 鄒縣 龔丘縣 平陸縣 博城縣 梁父縣 嬴縣 泗水縣 |
縣 | 高平縣 任城縣 | 魯縣 汶陽縣 鄒縣 平原縣 乐平縣 | 博平縣 奉高縣 岱山縣 梁父縣 嬴縣 |
兖州辖县(583年—1385年) | |
---|---|
583年 | 高平縣、任城縣、魯縣、汶陽縣、鄒縣、平原縣、乐平縣、博平縣、奉高縣、梁父县、须昌县、嬴縣(废除岱山縣) |
584年 | 高平縣、任城縣、魯縣(改为汶陽縣)、鄒縣、平原縣、乐平縣、博平縣、奉高縣、梁父县、须昌县、嬴縣(废除汶陽縣) |
586年 | 高平縣、任城縣、汶陽縣、鄒縣、平原縣、乐平縣、博平縣、奉高縣(改为岱山縣)、梁父县、须昌县、嬴縣 |
593年 | 高平縣、任城縣、汶陽縣、鄒縣、平原縣、乐平縣、博平縣、岱山縣、梁父县、须昌县、嬴縣(增瑕丘县为州治) |
596年 | 瑕丘县、高平縣、任城縣、汶陽縣(改为曲阜縣)、鄒縣、平原縣(改为龚丘县)、乐平縣(改为平陆县)、梁父县、嬴縣(须昌县改属郓州,博平縣、岱山縣改属泰州,增设泗水县、牟城县) |
606年 | 瑕丘县、任城縣、曲阜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梁父县、嬴縣、泗水县(废除高平縣、牟城县,博城县来属) |
622年 | 瑕丘县、任城縣、曲阜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梁父县、嬴縣、博城县改属东泰州) |
627年 | 瑕丘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废除曲阜县,博城县来属) |
634年 | 瑕丘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增设曲阜县) |
643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来属) |
666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改为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 |
668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乾封县(改为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 |
704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金乡县、方与县(增设莱芜县) |
705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博城县(改为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 |
742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改为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 |
760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平陆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莱芜县改属淄州) |
762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方与县(改为鱼台县) |
788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中都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来属) |
798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中都县改属郓州) |
819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废除莱芜县,鱼台县改属徐州) |
820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来属) |
827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增设莱芜县) |
839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金乡县、鱼台县、莱芜县(中都县来属) |
924年 | 瑕丘县、曲阜县、任城縣、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中都县(金乡县、鱼台县改属单州) |
952年 | 瑕丘县、曲阜县、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任城縣、中都县改属济州) |
954年 | 瑕丘县、曲阜县、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增设广利军) |
959年 | 瑕丘县、曲阜县、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莱芜县、广利军(改为莱芜监) |
1008年 | 瑕丘县、曲阜县、鄒縣、龚丘县、泗水县、乾封县(改为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
1012年 | 瑕丘县、曲阜县(改为仙源县)、鄒縣、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
1072年 | 瑕丘县、仙源县、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废除鄒縣) |
1084年 | 瑕丘县、仙源县、龚丘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增设邹县) |
1110年 | 瑕丘县(改为瑕县)、仙源县、邹县、龚丘县(改为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
1129年 | 瑕县(改为嵫阳县)、仙源县(改为曲阜县)、邹县、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 |
1131年 | 嵫阳县、曲阜县、龚县、泗水县(奉符县、莱芜县、莱芜监改设泰安军,邹县改属滕阳军) |
1189年 | 嵫阳县、曲阜县、龚县(改为宁阳县)、泗水县 |
1265年 | 嵫阳县、曲阜县、泗水县(废除宁阳县) |
1297年 | 嵫阳县、曲阜县、泗水县(增设宁阳县) |
1368年 | 嵫阳县(废除州的附郭县)、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 |
1369年 | 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邹县来属) |
1385年 | 曲阜县、宁阳县、泗水县、邹县(改济宁府为兖州府,兖州属县并入) |
長官
- 東漢兗州牧(192年-204年)
- 東漢兗州刺史(204年-220年)
- 曹魏兗州刺史(220年-265年)
- 王淩(文帝時)[20]
- 王昶(文帝、明帝時)[21]
- 桓範(明帝時)[22]
- 夏侯威
- 令狐愚(?-249年)[20]
- 黃華(251年見任)[20]
- 李翼(?-254年)[23]
- 鄧艾(254年-255年)[20]
- 州泰(257年見任)[20]
- 劉昶[24]
- 司馬伷(?-265年)
- 晉朝兗州刺史(265年-307年)
- 司馬伷(265年-268年)[25]
- 司馬泰(268年-275年)[26]
- 郑烈(275年-280年)
- 王浑(282年見任)
- 胡罴(283年見任)
- 宗岱(290年見任)
- 任罕(292年見任)[27]
- 羊煒[28]
- 向凯(293年見任)
- 孫旂(297年-?)[29]
- 王彥(301年見任)[30]
- 諸葛銓(302年見任)[20]
- 苟晞(304年-305年)[31]
- 司馬楙(305年)[32]
- 苟晞(305年-307年)[31]
- 晉朝兗州牧(307年-309年)
- 晉朝兗州刺史(309年-325年)
- 袁孚(309年-310年)[33]
- 楊瑁(311年)[31]
- 田徽(王浚署,311年-313年)[34][33]
- 焦求(劉琨署,311年-313年)
- 李述(荀藩署,311年-?)[35]
- 郗鑒(司馬睿署,鎮鄒山、合肥,?-322年)[36]
- 劉演(劉琨署,鎮廩丘,313年-320年)[37]
- 劉遐(鎮彭城,322年-324年)[28]
- 檀贇(鎮鄒山,?-325年)[38]
- 後趙兗州牧(350年)
- 後趙兗州刺史(351年)
- 劉啟(351年)
- 冉魏兗州刺史(351年)
- 魏統(351年)
- 前燕兗州刺史(352年-360年)
- 李歷(352年-?)
- 孫元(353年-?)[40]
- 前燕兗州牧(360年-370年)
- 前秦兗州刺史(370年-384年)
- 後燕兗州刺史(387年-399年)
- 南燕兗州刺史(399年-409年)
- 後秦兗州刺史(399年-416年)
- 韋華(?-416年)[48]
- 北魏兗州刺史(401年-416年)
- 東晉北兗州刺史(416年-420年)
- 劉宋兗州刺史(420年-468年)
- 申永(420年-422年)[52]
- 徐琰(422年-423年)[53][54]
- 鄭順之(423年)[55]
- 竺靈秀(430年)
- 申宣(431年)
- 徐遵之(431年-433年)
- 王仲德(433年-436年)
- 王方俳(436年-438年)
- 劉遵考(未就任,438年)
- 趙伯符(438年-441年)
- 臧質(441年-444年)
- 徐瓊(444年-448年)
- 劉駿(448年-451年)
- 蕭思話(451年-453年)[56]
- 徐遺寶(453年-454年)
- 夏侯祖權(454年-455年)[57]
- 申坦(455年-457年)[57][52]
- 夏侯祖權(457年-458年)[58]
- 沈昙庆(457年-458年)
- 沈僧榮(458年-465年)[57][59]
- 薛安都(465年)[60]
- 殷孝祖(465年-466年)[61]
- 张永(466年)
- 申纂(466年)
- 畢眾敬(466年)[62]
- 王整(466年-467年)[63]
- 崔平(467年)
- 周寧民(467年)
- 劉休賓(467年-468年)[64]
- 北魏兗州刺史(422年-494年)
- 元苟兒(422年-?)[50]
- 司馬天助(太武帝時)[65]
- 羅忸(太武帝時)[66]
- 杜道雋[67]
- 羅伊利(獻文帝時)[68]
- 穆伏真[69]
- 李式(孝文帝初)[70]
- 鄭羲(孝文帝時)[71]
- 高祐(孝文帝時)[72]
- 李崇(孝文帝時)[73]
- 來提(?-486年)[66]
- 北魏東兗州刺史(467年-494年)
- 李璨(467年-471年)[74]
- 畢衆敬(與李璨對為刺史,467年-468年)[75]
- 游明根(皇興中)[76]
- 于洛侯(471年見任)[77]
- 畢元賓[75]
- 嚴雅玉(481年-?)[78]
- 丘麟[66]
- 北魏兗州刺史(494年-534年)
- 李韶(太和中)[79]
- 王諶[80]
- 元贍[81]
- 裴植(500年-?)[82]
- 陸昕之(宣武帝時)[83]
- 李憲(510年-511年)[70]
- 元匡(?-515年)[84]
- 賈思伯[85]
- 王雲(?-517年)[86]
- 王瓊(神龜中)[87]
- 元法僧(正光中)[88]
- 李虔[79]
- 元端[89]
- 羊敦(?-529年)
- 羊侃(529年)[90]
- 穆紹(未就任,529年)[69]
- 元凝[91]
- 尒朱仲遠(531年-532年)[92]
- 元嶷(532年-534年)[93]
- 樊子鵠(534年)[94]
- 東魏兗州刺史(534年-550年)
- 樊子鵠(534年-535年)[95]
- 高慎(538年)[96]
- 李仲琁[70]
- 李子貞[85]
- 盧道約(542年-543年)[97]
- 邢子才(武定中)[98]
- 王彥夏(?-547年)[99]
- 李子貢(武定中)[96]
- 高思宗(?-550年)[100]
- 北齊兗州刺史(550年-577年)
- 叱列平(550年-554年)[99]
- 鄭述祖(天保中)[101]
- 敬顯雋[102]
- 張華原[103]
- 畢義雲[104]
- 段懿[105]
- 徐之才(568年-569年)[106]
- 斛律武都(?-572年)[107]
- 北周兗州刺史(577年-581年)
- 隋朝兗州刺史(581年-606年)
- 唐朝兗州刺史(619年-742年)
- 徐圆朗(619年—622年)
- 李宽(贞观年间)
- 李元懿(633年)
- 李灵夔(640年)
- 李元裕(665年之前)
- 李贤(665年)
- 李元轨(666年)
- 李慎(高宗时)
- 窦怀哲(高宗时)
- 李德颖(高宗时)
- 宇文有意(武则天时)
- 刘如璿(701年)
- 于知微(中宗时)
- 卢齐卿(景龙年间)
- 独孤仁政(710年)
- 宋璟(711年)
- 崔日用(711年)
- 阳峤(712年)
- 乔侃(开元初年)
- 苏诜(715年)
- 韦元珪(718年—721年)
- 陈宪(722年)
- 韦元琰(开元年间)
- 崔球(开元年间)
- 苏倜(开元年间)
- 郑溥(开元年间)
- 崔瑶(开元末年)
- 柳绛(开元末年)
- 唐朝兗州刺史(758年-907年)
- 能元皓(760年—762年)
- 田神功(762年—763年)
- 郑日昌(大历初年)
- 孟休鉴(773年)
- 刘好顺(777年之前)
- 辛巢父(大历年间)
- 李惟诚(贞元初年)
- 任要(798年)
- 王僚(808年)
- 陆亘(元和末年)[110]
- 兗海節度使兼任(820年-832年)
- 兗海沂密觀察使兼任(832年-876年)
- 泰寧軍節度使兼任(876年-907年)
- 五代-宋初兗州刺史(907年-976年)
- 泰寧軍節度使兼任(907年-952年)
- 泰寧軍節度使兼任(960年-976年)
- 宋朝知兗州軍州事(976年-1118年)
- 宋白(976年-977年)
- 和峴(977年-?)[111]
- 崔立(1008年)[112]
- 楊瓊(?-1008年)[113]
- 邵曄(1008年)[112]
- 王欽若(判兗州軍州事,1008年)[114]
- 趙安仁(判兗州軍州事,1008年)
- 張禹珪(真宗時)[115]
- 王臻(真宗時)[116]
- 孫奭(真宗時)[117]
- 李迪(仁宗時)[118]
- 孔道輔(仁宗時)[119]
- 梁適(仁宗時)[120]
- 孫祖德(仁宗時)[121]
- 范諷(仁宗時)
- 劉湜(仁宗時)[122]
- 杜衍(?-1047年)[118]
- 王融(仁宗時)[118]
- 陳太素[123]
- 徐起[124]
- 李師中[125]
- 孫瑜[126]
- 傅求(?-1073年)[126]
- 劉攽(神宗時)[127]
- 范子淵(1086年)[128]
- 張耒(徽宗時)[129]
- 王詔(徽宗時)[130]
- 李孝壽(徽宗時)[118]
- 宋康年(1116年見任)[131]
- 王純(1117年見任)[132]
- 金朝泰寧軍節度使兼兗州管內觀察使(1137年-1179年)
- 斜卯阿里(熙宗時)[133]
- 酈瓊(1148年-1149年)[134]
- 范承吉[135]
- 完顏阿鄰(海陵王時)[136]
- 僕散渾坦(海陵王時)[137]
- 石抹榮(海陵王時)[138]
- 張弘信(1164年見任)[139]
- 溫迪罕蒲里特(大定中)[140]
- 蒲察鼎壽(大定中)[141]
- 金朝泰定軍節度使兼兗州管內觀察使(1179年-1220年)
- 僕散揆(1189年-?)[142]
- 完顏𠅿(承安中)[143]
- 党懷英(1197年-1198年)[144]
- 孫即康(承安中)[145]
- 鄒谷(?-1206年)[146]
- 郭俁[147]
- 胥鼎(未就任,1213年)[148]
- 紇石烈執中(1213年)[149]
- 孫邦佐(1215年-?)[150]
- 完顏阿鄰[151]
- 李元輔(1218年前)[147]
- 兀顏畏可(1220年)[152]
- 大蒙古國泰定軍節度使兼兗州管內觀察使(1252年-1268年)
- 元朝兗州知州(1268年-1367年)
- 明朝兗州知州(1367年-1385年)
參考文獻
- 《晉書·卷十四·志第四·地理上》
- 《魏書·卷一百六中·地形志二中第六》
- 《舊唐書·卷三十八·志第十八·地理一》
- 《宋史·卷八十五·志第三十八·地理一》
- 《金史·卷二十五·志第六·地理中》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秦漢卷》
- 《宋書·卷三十五·志第二十五》
- 《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國北朝卷》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隋代卷》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唐代卷》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五代十國卷》
- 《宋史·卷一·本紀第一 太祖一》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宋西夏卷》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遼金卷》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元代卷》
- 《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明代卷》
- 《三國志·卷一·魏書一·武帝紀第一》
- 《三國志·卷十五·魏書十五·劉司馬梁張溫賈傳第十五》
- 《三國志·卷二十三·魏書二十三·和常楊杜趙裴傳第二十三》
- 《三國志·卷二十八·魏書二十八·王毌丘諸葛鄧鍾傳第二十八》
- 《三國志·卷二十七·魏書二十七·徐胡二王傳第二十七》
-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裴註引《魏略》
- 《三國志·卷九·魏書九·諸夏侯曹傳第九》
- 《晉書·卷四十三·列傳第十三》
- 《晉書·卷三十八·列傳第八》
- 《晉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七》
- 《晉書·卷四十五·列傳第十五》
- 《晉書·卷八十一·列傳第五十一》
- 《晉書·卷六十·列傳第三十》
- 《晉書·卷四·帝紀第四》
- 《晉書·卷六十一·列傳第三十一》
- 《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 《晉書·卷五·帝紀第五》
- 《晉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九》
- 《資治通鑑·卷八十八·晉紀十》
- 《晉書·卷六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 《晉書·卷六十二·列傳第三十二》
- 《晉書·卷六·帝紀第六》
- 《資治通鑑·卷九十八·晉紀二十》
- 《資治通鑑·卷九十九·晉紀二十一》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一·晉紀二十三》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三·晉紀二十五》
- 《資治通鑑·卷一百四·晉紀二十六》
- 《晉書·卷九·帝紀第九》
- 《資治通鑑·卷一百七·晉紀二十九》
- 《資治通鑑·卷一百八·晉紀三十》
- 《資治通鑑·卷一一一·晉紀三十三》
- 《宋書·卷二·本紀第二》
- 《魏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四》
- 《魏書·卷三·太宗紀第三》
- 《宋書·卷四十六·列傳第六》
- 《宋書·卷六十五·列傳第二十五》
- 《宋書·卷三·本紀第三》
- 《宋書·卷九十五·列傳第五十五》
- 《資治通鑑·卷一一九·宋紀一》
- 《宋書·卷五·本紀第五》
- 《宋書·卷六·本紀第六》
- 《宋書·卷六十八·列傳第二十八》
- 《宋書·卷七十七·列傳第三十七》
- 《宋書·卷八十八·列傳第四十八》
- 《宋書·卷七·本紀第七》
- 《資治通鑑·卷一三一·宋紀十三》
- 《資治通鑑·卷一三二·宋紀十四》
- 《宋書·卷八·本紀第八》
- 《魏書·卷三十七·列傳第二十五》
- 《魏書·卷三十·列傳第十八》
- 《魏書·卷八十三上·列傳外戚第七十一上》
- 《魏書·卷四十四·列傳第三十二》
- 《魏書·卷二十七·列傳第十五》
- 《魏書·卷三十六·列傳第二十四》
- 《魏書·卷五十六·列傳第四十四》
- 《魏書·卷五十七·列傳第四十五》
- 《魏書·卷六十六·列傳第五十四》
- 《魏書·卷四十九·列傳第三十七》
- 《魏書·卷六十一·列傳第四十九》
- 《魏書·卷五十五·列傳第四十三》
- 《魏書·卷七上·高祖紀第七上》
- 《魏書·卷四十三·列傳第三十一》
- 《魏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二十七》
- 《魏書·卷九十三·列傳恩倖第八十一》
- 《魏書·卷十九中·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中》
- 《魏書·卷七十一·列傳第五十九》
- 《魏書·卷四十·列傳第二十八》
- 《魏書·卷十九上·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上》
- 《魏書·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
- 《魏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一》
- 《魏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二十六》
- 《魏書·卷十六·道武七王列傳第四》
- 《魏書·卷二十一上·獻文六王列傳第九上》
- 《梁書·卷三十九·列傳第三十三》
- 《魏書·卷十九下·景穆十二王列傳第七下》
- 《魏書·卷七十五·列傳第六十三》
- 《魏書·卷十五·昭成子孫列傳第三》
- 《魏書·卷八十·列傳第六十八》
- 《魏書·卷十二·孝靜紀第十二》
- 《北齊書·卷二十一·列傳第十三》
- 《魏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五》
- 《梁書·卷五十六·列傳第五十》
- 《北齊書·卷二十·列傳第十二》
- 《魏書·卷三十二·列傳第二十》
- 《北齊書·卷二十九·列傳第二十一》
- 《北齊書·卷二十六·列傳第十八》
- 《北齊書·卷四十六·列傳第三十八》
- 《北齊書·卷四十七·列傳第三十九》
- 《北齊書·卷十六·列傳第八》
- 《北齊書·卷三十三·列傳第二十五》
- 《北齊書·卷十七·列傳第九》
- 《周書·卷十六·列傳第八》
- 倪廣龍《隋代刺史研究》
-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编》
- 《宋史·卷四百三十九·列傳第一百九十八》
- 《宋史·卷四百二十六·列傳第一百八十五》
- 《宋史·卷二百八十·列傳第三十九》
- 《宋史·卷二百八十三·列傳第四十二》
- 《宋史·卷二百六十一·列傳第二十》
- 《宋史·卷三百○二·列傳第六十一》
- 《宋史·卷四百三十一·列傳第一百九十》
- 《宋史·卷三百一十·列傳第六十九》
- 《宋史·卷二百九十七·列傳第五十六》
- 《宋史·卷二百八十五·列傳第四十四》
- 《宋史·卷二百九十九·列傳第五十八》
- 《宋史·卷三百○四·列傳第六十三》
- 《宋史·卷三百·列傳第五十九》
- 《宋史·卷三百○一·列傳第六十》
- 《宋史·卷三百三十二·列傳第九十一》
- 《宋史·卷三百三十·列傳第八十九》
- 《宋史·卷三百一十九·列傳第七十八》
- 《宋史·卷九十二·志第四十五·河渠二》
- 《宋史·卷四百四十四·列傳第二百○三》
- 《宋史·卷二百六十六·列傳第二十五》
- 《宋史·卷一百零四·志第五十七·禮七》
- 《宋史·卷一百五十七·志第一百十·選舉三》
- 《金史·卷八十·列傳第十八》
- 《金史·卷七十九·列傳第十七》
- 《金史·卷一百二十八·列傳第六十六》
- 《金史·卷七十三·列傳第十一》
- 《金史·卷八十二·列傳第二十》
- 《金史·卷九十一·列傳第二十九》
- 《金史·卷六·本紀第六·世宗上》
- 《金史·卷八十一·列傳第十九》
- 《金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五十八》
- 《金史·卷九十三·列傳第三十一》
- 《金史·卷六十六·列傳第四》
- 《金史·卷一百二十五·列傳第六十三》
- 《金史·卷九十九·列傳第三十七》
- 《金史·卷一百〇四·列傳第四十二》
- 《金史·卷一百〇四·列傳第四十二》
- 《金史·卷一百〇八·列傳第四十六》
- 《金史·卷一百三十二·列傳第七十》
- 《金史·卷十四·本紀第十四·宣宗上》
- 《金史·卷一百〇三·列傳第四十一》
- 《金史·卷一百二十二·列傳第六十》
- 《元史·卷一百五十三·列傳第四十》
- 《元史·卷一百七十·列傳第五十七》
- 《元史·卷一百八十五·列傳第七十二》
- 《大明故奉训大夫知兖州事卢君墓誌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