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 (北京市)
历史
金大定十年(1173年)修建,明代洪武、万历年间修缮,清朝再次修缮。新中国建立后,曾由北京市农业干部培训中心占用。1985年,成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
习俗
古时,每逢农历客月的初一日、十五日开庙,交易小商品[3];中元节有举行盂兰盆会、诵经法会、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的习俗[1][4]。
![]() 新城南門
敵樓
舊敵樓
南溪閘
減水閘
馬家胡同
熊家胡同
四眼井胡同
史家胡同
白將胡同
大条胡同
二条
三条胡同
半截胡同 大燒酒胡同 中倉胡同 倉溝 史家胡同 石板胡同 如意胡同 蔡家胡同
教子胡同
東塔胡同
前剪子巷
后剪子巷
豆腐巷
八里橋
通利橋
哈叭橋
善人橋
臥虎橋
吾党橋
東水關
南水關
北運河 通州衛
理事廳
刑錢府
江蘇局
浙江局
後營
東營房
定邊衛
黃亭
聖教寺
慈航寺
觀昌寺
文廟
武聖廟
龍王觀
三官廟
碧霞宫
射園
魚市
糧食市
東柵欄口
西柵欄口
| |
光緒《通州志》中的“城池圖” |
参考资料
- 程行利主编,检粹新华,团结出版社,2016.12,第93-94页
- 通县地名志编辑委员会. 通县地名志编辑委员会 , 编. . 北京: 北京出版社. 1992-09: 375. ISBN 7-200-01818-X.
- 王永斌著,北京的关厢乡镇和老字号,东方出版社,2003.12,第242页
- 王岗主编,北京历史文化资源调研报告,中国经济出版社,2013.09,第232页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