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上海
1954年的上海,是上海開埠的第111年。
上海历史 | |
世紀: | 19世紀上海 | 20世紀上海 | 21世紀上海 |
年代: | 1920年代上海 | 1930年代上海 | 1940年代上海 | 1950年代上海 | 1960年代上海 | 1970年代上海 | 1980年代上海 |
年份: | 1950年上海 | 1951年上海 | 1952年上海 | 1953年上海 | 1954年上海 | 1955年上海 | 1956年上海 | 1957年上海 | 1958年上海 |
紀年: | 甲午年(马年)、上海开埠111周年、上海设市27周年 |
1954年 |
政治 |
国家领导人 |
科技 |
天文 – 科技 – 铁路 |
文化娛樂 |
电影 – 文学 – 音乐 – 遊戲 – 電視節目 ( 中国大陆电视剧 – 台湾电视剧 ) |
體育 |
體育 – 足球 – 籃球 – 棒球 – 撞球 |
區域 |
分類 |
历史系列条目 |
---|
上海历史 |
![]() |
是年,上海港务监督开始在汛期发布黄浦江、苏州河口(黄浦公园)潮位预报;心康仪器工业社研制成功第一台国产心电图机;上海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华东纺织工学院即招收5名朝鲜、越南留学生。
主要官员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人大(第一届)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常设机关就是协商委员会。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代行人大职权,协商委员会代行政协职权。人大无常设机关。
法院
- 院长:汤镛
协商委员会
- 主席:陈毅
- 第一书记、市长、协商委员会主席陈毅
- 第一书记柯庆施
大事记
1月
- 1月10日——上海气象台扩建为华东区上海海洋气象台。
- 1月——上海电线厂试制成功国产第一根铜电车线。
2月
- 2月15日——上海市广泛宣传建设公债。19日开始发售。
3月
- 3月1日——全市行业、居民用食用油开始按计划实行凭票定量供应。
- 3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华东局。
6月
7月
- 7月1日——上海市文化局接管大世界游乐场。
8月
- 8月1日——中国国际旅游社上海分社营业。
- 8月,对居民口粮供应,凭居民购粮证计量(不限量)供应。
9月
10月
10月15日——上海大场区建成全国第一个人工降雨灌溉设施。
10月28日——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共中央上海局,书记柯庆施。1960年11月上海局撤销。
10月30日——始建桃浦工业区。
10月,肇嘉浜改造工程开始。到1957年5月结束。臭水浜改造成为林荫大道。
11月
- 11月——上海海洋气象台被扩建为上海中心气象台,业务指导范围为江苏、浙江、福建3省。
- 11月17日——上海400余种工业产品参展莱比锡国际博览会。
环境
- 5~9月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龙华站5~9月雨量达934.9毫米,上海地区有105万亩农田被淹,郊区低洼地区积水32天才退。
- 全市固定摊贩按菜场、商场、地段组织400个摊贩委员会和646个小组,按区成立摊贩联合会。1955年全市流动摊贩按居住地区组织320个大组和5237个小组,进行改造。
教育
- 市政府首次批准上海中学等10所中学为重点中学。
注释
- 本年12月,从市政府领导的检察署变为独立的检察院
- 1950年11月成立上海市纪委,书记先后有王尧山、王一平、郑平,但暂无确切资料表明其具体上任、卸任时间,因此暂时并列标出。[1]
参考文献
上海通志大事记1954年(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参考资料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