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港運動會
第三屆全港運動會(英語:,簡稱第三屆港運會)是香港每兩年舉行一屆的綜合性運動會,本屆運動會於2011年5月14日至6月5日舉行;並以全港十八區作為參賽單位。[2]
第三屆全港運動會 | |
---|---|
主辦城市 | 香港 |
參賽運動員 | 超過3000[1] |
比賽項目 | 8個大項 |
开幕典礼 | 2011年5月14日 |
闭幕典礼 | 2011年6月5日 |
開幕宣布者 |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 |
運動員宣誓代表 | 陳芷晴 (元朗區網球運動員) |
聖火點燃 | 楊威、鄒凱[1] |
主場館 | 小西灣運動場 |
目的
是屆運動會的舉辦目的和上屆一樣,是進一步推廣香港社區的「普及體育」文化,借此提升香港運動水平。
籌備
是屆運動會由香港體育委員會主辦;社區體育事務委員會作統籌單位;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十八區的區議會、中國香港體育協會暨奧林匹克委員會以及比賽項目的體育總會則為協辦機構。
參賽資格
凡持有有效的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香港居民身份證並在香港居住滿三年的人士必須由所屬區議會提名,並以該區議會的名義參加比賽並只可代表一個區參賽;但凡獲選代表中國香港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亞洲運動會、東亞運動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運動會、全國城市運動會、世界錦標賽或亞洲錦標賽的運動員,均不得參加。
開幕及閉幕典禮
本屆運動會之開幕典禮於2011年5月14日於小西灣運動場舉行。[3]典禮中有中國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軍樂及槍械團體操、大型綜藝表演節目及由2008年北京奧運體操個人全能金牌運動員楊威及單槓和自由體操金牌得主鄒凱蒞臨參與燃點聖火儀式。[1]
2011年全港運動會開幕典禮
- 屯門區的啦啦隊及運動員代表進場
- 荃灣區的啦啦隊及運動員代表進場
比賽項目
本屆港運會合共設有8項大項,83項小項。小項比賽中男子項目佔42項,而女子項目則佔41項。相較於上屆港運會,排球及五人足球為新增設之項目。當中,去年港運會之所有項目亦納入本年度之比賽項目中。本屆亦是歷屆最多比賽項目之港運會。
以下是8個比賽大項:[5]
參賽隊伍
港島
九龍
|
新界
(資料來源) |
|
比賽結果
各項成績
體育比賽項目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
全場總成績 | 元朗區 | 沙田區 | 中西區 |
田徑 | 屯門區 | 葵青區 | 北區 |
羽毛球 | 元朗區 | 沙田區 | 九龍城區 |
籃球 | 油尖旺區 | 元朗區 | 中西區 |
五人足球 | 東區 | 北區 | 大埔區 |
游泳 | 沙田區 | 東區 | 九龍城區 |
乒乓球 | 中西區 | 沙田區 | 南區 |
網球 | 元朗區 | 觀塘區 | 沙田區 |
排球 | 葵青區 | 沙田區 | 元朗區 |
我最支持的體育社區 | 灣仔區 | ||
最積極參與社區 | 葵青區 | ||
最佳進步社區 | 觀塘區及葵青區 |
資料來源:第三屆港運會成績總表
總得分表
總名次 | 隊伍 | 田徑 | 羽毛球 | 籃球 | 游泳 | 乒乓球 | 網球 | 五人足球 | 排球 | 總得分 | ||||||||
---|---|---|---|---|---|---|---|---|---|---|---|---|---|---|---|---|---|---|
名次 | 得分 | 名次 | 得分 | 名次 | 得分 | 名次 | 得分 | 名次 | 得分 | 名次 | 得分 | 名次 | 得分 | 名次 | 得分 | |||
1 | 元朗區 | 6 | 4 | 1 | 10 | 2 | 8 | 4 | 6 | 5 | 5 | 1 | 10 | 7 | 3 | 3 | 7 | 53 |
2 | 沙田區 | 7 | 3 | 2 | 8 | 4 | 6 | 1 | 10 | 2 | 8 | 3 | 7 | -- | 1 | 2 | 8 | 51 |
3 | 中西區 | -- | 1 | 7 | 3 | 3 | 7 | 7 | 3 | 1 | 10 | 5 | 5 | -- | 1 | -- | 1 | 31 |
4 | 九龍城區 | -- | 1 | 3 | 7 | 7 | 3 | 3 | 7 | 6 | 4 | 4 | 6 | -- | 1 | -- | 1 | 30 |
5 | 葵青區 | 2 | 8 | -- | 1 | -- | 1 | -- | 1 | 4 | 6 | -- | 1 | -- | 1 | 1 | 10 | 29 |
6 | 東區 | -- | 1 | -- | 1 | -- | 1 | 2 | 8 | -- | 1 | -- | 1 | 1 | 10 | 6 | 4 | 27 |
7 | 南區 | -- | 1 | 5 | 5 | -- | 1 | -- | 1 | 3 | 7 | 6 | 4 | 4 | 6 | -- | 1 | 26 |
屯門區 | 1 | 10 | 6 | 4 | -- | 1 | -- | 1 | -- | 1 | -- | 1 | 8 | 2 | 4 | 6 | ||
9 | 觀塘區 | 8 | 2 | 4 | 6 | -- | 1 | -- | 1 | -- | 1 | 2 | 8 | 6 | 4 | -- | 1 | 24 |
10 | 北區 | 3 | 7 |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2 | 8 | 8 | 2 | 22 |
大埔區 | -- | 1 | 8 | 2 | 5 | 5 | -- | 1 | -- | 1 | -- | 1 | 3 | 7 | 6 | 4 | ||
12 | 黃大仙區 | 5 | 5 | -- | 1 | -- | 1 | 6 | 4 | 7 | 3 | -- | 1 | 5 | 5 | -- | 1 | 21 |
13 | 西貢區 | 4 | 6 | -- | 1 | 6 | 4 | 8 | 2 | -- | 1 | 6 | 4 | -- | 1 | -- | 1 | 20 |
14 | 油尖旺區 | -- | 1 | -- | 1 | 1 | 10 |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17 |
15 | 深水埗區 | -- | 1 | -- | 1 | 8 | 2 | -- | 1 | 8 | 2 | 8 | 2 | -- | 1 | 4 | 6 | 16 |
16 | 灣仔區 | -- | 1 | -- | 1 | -- | 1 | 5 | 5 | -- | 1 | 8 | 2 | -- | 1 | -- | 1 | 13 |
17 | 荃灣區 | -- | 1 | -- | 1 | 8 | 2 |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9 |
18 | 離島區 |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 | 1 | 8 |
- 資料來源:第三屆全港運動會 - 得分表
獎牌榜
排名 | 隊伍 | 金牌 | 銀牌 | 銅牌 | 總數 |
---|---|---|---|---|---|
1 | 元朗區 | 12 | 6 | 15 | 33 |
2 | 沙田區 | 11 | 11 | 12 | 34 |
3 | 九龍城區 | 7 | 12 | 3 | 22 |
4 | 西貢區 | 7 | 6 | 2 | 15 |
5 | 屯門區 | 6 | 7 | 6 | 19 |
6 | 東區 | 6 | 6 | 6 | 18 |
7 | 葵青區 | 5 | 3 | 1 | 9 |
8 | 中西區 | 4 | 6 | 8 | 18 |
9 | 黃大仙區 | 4 | 5 | 7 | 16 |
10 | 北區 | 4 | 3 | 4 | 11 |
11 | 灣仔區 | 4 | 1 | 2 | 7 |
12 | 觀塘區 | 3 | 7 | 3 | 13 |
13 | 大埔區 | 3 | 1 | 6 | 10 |
14 | 油尖旺區 | 3 | 1 | 2 | 6 |
15 | 離島區 | 2 | 2 | 1 | 5 |
16 | 南區 | 1 | 4 | 3 | 8 |
17 | 深水埗區 | 1 | 3 | 1 | 5 |
18 | 荃灣區 | 0 | 1 | 1 | 2 |
总数 | 83 | 85 | 83 | 251 |
18區啦啦隊大賽
為積極支持各區運動員參賽和增添全港運動會的歡樂氣氛,是次運動會中亦增設18區啦啦隊大賽。是次比賽將於2011年3月20日於青衣體育館舉行,每區只可派出一隊參賽。而啦啦隊隊伍會在本屆運動會開幕典禮中亮相。[6]
十八區啦啦隊大賽 | 冠軍 | 亞軍 | 季軍 |
---|---|---|---|
最佳表現獎 | 屯門區 | 元朗區 | 中西區 |
最具地區特色獎 | 離島區 | 屯門區 | 中西區 |
資料來源:第三屆港運會成績總表
參考資料
- http://www.lcsd.gov.hk/b5/ppr_release_det.php?id=3470%5B%5D
- .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9-05).
- http://hongkonggames.lcsd.gov.hk/graphics/opening_poster.jpg%5B%5D
- . [2011-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3-26).
- . [2010-08-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8-10).
- . [2011-02-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2-28).
- . [2011-04-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