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頓涅
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 | |||
---|---|---|---|
有爭議的俄罗斯联邦主体(共和国,2022年起) 俄罗斯軍事占領(有限承认国家,2014-2022) | |||
Донецкая Народ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 | |||
| |||
颂歌: (俄語)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国歌 [1][2] | |||
![]() 深綠:亲俄政府實際統治區域,含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中佔領的領土 淺綠:主張的領土,但现今未實際管轄區域(顿涅茨克州) | |||
坐标:48°00′32″N 37°48′15″E | |||
国家 | ![]() (聯合國多數國家承認其为 ![]() | ||
联邦管区 | 未定[3] | ||
经济地区 | 未定[4] | ||
建立 | 2014年4月7日(宣佈獨立) 2022年9月30日(併入俄羅斯) | ||
行政中心 | 頓涅茨克 | ||
政府 | |||
• 行政机构 | 人民議會 | ||
• 元首 | 傑尼斯·普希林(代理) | ||
时区 | UTC+03:00![]() | ||
官方语言 | 俄语[lower-roman 1] | ||
|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克里米亞共和國,被乌克兰视为由於俄羅斯的軍事干預而暂时被占领的三个领土。[11][12]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乌克兰政府估计,顿涅茨克州总人口的50%以上(约187万人)居住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控制区。虽然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没有完全控制顿涅茨克州,只有實際控制顿涅茨克州约58.95%的地区,但都是主要城市,如顿涅茨克、马里乌波尔、马克耶夫卡和戈爾洛夫卡。[13][14]
随着2022年俄国全面入侵乌克兰,顿涅茨克地区成为俄乌战争的中心[15]。2022年9月23日至9月27日俄方在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與其他俄佔乌克兰領土举办了不受乌克兰及国际社会承认的有关加入俄罗斯联邦的吞并公投[16][17]。但此舉被聯合國秘書長、歐美各國譴責與不承認。2022年9月30日,俄方塔斯社自称公投获99.23%高票通过[18],随后俄国将这些土地纳入俄羅斯聯邦的一部份。
名稱
该地区也被称作「頓巴斯」(或)。[19] 在词源上,这个词是乌克兰语“Donets Basin”的演化,本身就是一个混成词,指的是顿涅茨河流域。[20]
乌克兰政府的文件将该地区称为“”(Okremi raiony Donets'koyi oblasti),意思是“顿涅茨克州的某些地区”。[21]
歷史
![](../I/2014-03-07._%D0%94%D0%BE%D0%BD%D0%B5%D1%86%D0%BA%D0%B0%D1%8F_%D0%BE%D0%B1%D0%BB%D0%B3%D0%BE%D1%81%D0%B0%D0%B4%D0%BC%D0%B8%D0%BD%D0%B8%D1%81%D1%82%D1%80%D0%B0%D1%86%D0%B8%D1%8F_03.jpg.webp)
![](../I/DPR_LPR_en.jpg.webp)
自從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以來,受俄罗斯影響較深的烏克蘭東部和南部屢屢發生示威和武裝抗议。2014年3月1日至2014年3月6日,游行民众占領頓涅茨克地方行政大樓。在頓涅茨克,據說約有1,000至2,000名的示威民眾要求以克里米亞的方式藉由公投加入俄羅斯,隨後民众闖入了當地的行政大樓並成功佔领。
2014年4月7日,部分反对乌现政府的民众再次佔領頓涅茨克地方行政大樓,並宣布成立「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并要求俄罗斯向该地派遣维和部队,同时拟定于5月11日前就加入俄羅斯聯邦举行公投。
2014年5月24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與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组成新俄罗斯邦联。2015年5月20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共同宣布邦联停止存在。
2014年12月26日,亲俄罗斯的东部武裝團體和乌克兰政府在顿涅茨克交换了数百名战俘。該武裝團體共向基辅政府移交了150名士兵,用以换取222名被基辅当局扣押的叛军。
2015年2月,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和乌克兰签署的明斯克协议旨在停止冲突,将叛军控制的领土重新融入乌克兰,以换取该地区更多的自治权。[22][23][24]但协议从未得到充分执行。[25][26][27]
该周,双方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谈判。谈判试图结束这场已经让4,700人丧命的冲突。尽管近期交火已经减少,但冲突依然持续。自2014年9月双方宣布停火以来,已经有超过1,300人在不断的冲突中丧生。俄罗斯外交部官网发布消息称,俄总统签署关于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两个共和国个别地区居住的乌克兰公民和无国籍人士获得的护照等文件的总统令,完全符合国际法。俄罗斯总统普京2017年2月18日签署命令,下令在实现政治调解前,承认乌克兰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2个地区的乌克兰公民和无国籍人士获得的护照等文件。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普京总统有关临时性承认顿巴斯两共和国护照的命令完全出于人道考虑。[28]
2018年8月31日,共和国總統兼總理扎哈尔琴科于顿涅茨克市中心咖啡馆被汽车炸弹袭击而身亡[29]。
2022年2月21日,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宣布承认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为独立国家,并于同日签订法令正式批准承认两国的独立国家身份[30]。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吞併
2022年俄国全面入侵乌克兰后,俄军及该政权在此動員大量居民充军[31][32]。
2022年9月20日,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議會宣佈將於同月23-27日,舉行入俄公投,以求併入俄羅斯[33]。
9月28日,當局連同另外三個俄佔區宣佈,有關加入俄羅斯的公投獲得通過[34]。據俄羅斯中央選舉委員會在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分部釋出的結果,俄羅斯宣稱百分之99.23的選民(2,116,800人)支持將頓內次克併入俄羅斯,投票率為百分之97.51(2,131,207人)[35][36][37]。由于此次公投是在俄罗斯联邦军事占领區內單方面舉行的公投,因此不受乌克兰及国际社会普遍承认。亦會於同年9月30日由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條約,將四個地區併入為俄羅斯領土。
9月30日,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赫爾松州與扎波羅熱州被併入俄羅斯聯邦[38]。聯合國認為,這樣的併吞是非法的,聯合國成員國(包括烏克蘭與俄羅斯)都應遵守《聯合國憲章》與國際法。《聯合國憲章》規定,倘另一國威脅選民或動用力量(特別是武力)來操控公投並使另一國被該國併吞,則這樣的併吞將被視為非法。俄羅斯被記錄為以武力威脅選民(特別是對投反對票的烏克蘭公民進行死亡威脅),聯合國因此認定公投為違法,並要求成員國不應承認之[39][40]。截至9月30日,尚無政府承認併吞,包括一向支持俄羅斯的印度和迦納也發表聲明,表示不承認此項公投結果。[41][42]。聯合國成員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承認兼併是合法的[43]。
10月16日,有報導指頓內次克人民共和國元首在首府頓內茨克市議會大樓開會,遭到烏軍以M142「海馬斯」高機動多管火箭發射系統(HIMARS)攻擊。外媒報導,當天俄羅斯莫斯科的克里姆林宮官員指責烏克蘭對頓內茨克俄佔領區發射火箭空襲,基礎設施、民宅與市議會等行政大樓都成為了目標,俄羅斯政府稱這次襲擊造成2人受傷[44]。
政治
併入俄羅斯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的立法机关是人民議會。[45]並擁有100名議員。當時,执政党为顿涅茨克共和国。另有自由顿巴斯、新俄罗斯党、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共产党等政党。
軍事
![](../I/langzh-220px-Russian_Occupation_of_Donetsk_Oblast.svg.png.webp)
烏克蘭控制的領土
烏克蘭收復的領土
在顿巴斯战争時期,顿涅茨克人民军由伊戈尔·斯特列尔科夫任指揮官。
2020年1月10日,亲俄罗斯的阿布哈兹前总统劳尔·朱姆科维奇·哈吉姆巴不署名的指责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政权领导人在他的国家发动政变。据称,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军事力量指挥官阿拉·阿维兹巴当场指挥。[46]与南奥塞梯不同,阿布哈兹从未承认过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47]
各城鎮的控制
区 | 城市 | 人口 | 實際統治 | 备注 |
---|---|---|---|---|
顿涅茨克区 | 頓涅茨克 | 901,645 | ![]() |
|
马克耶夫卡 | 338,968 | |||
哈爾齊茲克 | 56,182 | |||
亞西努瓦塔 | 34,144 | |||
阿姆夫羅西伊夫卡 | 17,998 | |||
祖赫雷斯 | 17,871 | |||
伊洛瓦伊斯克 | 15,395 | |||
莫斯皮内 | 10,471 | |||
马里乌波尔区 | 马里乌波尔 | 425,681 | 見马里乌波尔围城战 | |
霍尔利夫卡区 | 戈爾洛夫卡 | 239,828 | ||
叶纳基耶韦 | 76,673 | |||
奇斯佳科韦 | 53,462 | |||
沙赫塔爾斯克 | 48,208 | |||
斯尼日內 | 45,767 | |||
基洛夫斯科耶 | 27,370 | |||
杰巴利采沃 | 24,209 | 見傑巴利采沃戰役 | ||
青年社员城 | 13,495 | |||
日丹尼夫卡 | 11,867 | |||
武赫莱希尔斯克 | 7,294 | |||
克拉马托尔斯克区 | 克拉馬托爾斯克 | 147,145 | ![]() |
见克拉马托尔斯克火车站空袭 |
斯洛維揚斯克 | 105,141 | 見圍攻斯洛維揚斯克 | ||
康斯坦丁尼夫卡 | 67,350 | |||
德魯日基夫卡 | 53,977 | |||
利曼 | 20,066 | 见利曼戰役 | ||
尼古拉耶夫卡 | 14,210 | |||
斯維亞托希爾斯克 | 4,226 | 見斯維亞托希爾斯克戰役 | ||
巴赫穆特区 | 巴赫穆特 | 71,094 | ![]() |
見巴赫穆特戰役 |
托雷茨克 | 30,914 | ![]() |
||
恰西夫亚尔 | 12,250 | |||
斯維特洛達爾斯克 | 11,127 | ![]() |
見斯維特洛達爾斯克戰役 | |
錫韋爾斯克 | 10,875 | ![]() |
見錫韋爾斯克戰役 | |
索萊達爾 | 10,490 | ![]() |
見索萊達爾戰役 | |
扎利兹内 | 4,928 | ![]() |
||
波克羅夫斯克區 | 波克羅夫斯克 | 60,127 | ||
米爾諾赫拉德 | 46,098 | |||
阿夫迪伊夫卡 | 31,392 | ![]() |
見阿夫迪伊夫卡战役 | |
多布羅皮利亞 | 28,170 | ![]() |
||
塞利多韋 | 21,521 | |||
庫拉霍韋 | 18,220 | |||
克拉斯諾霍里夫卡 | 14,666 | |||
比洛澤爾斯凱 | 14,634 | |||
新赫羅迪夫卡 | 14,037 | |||
烏克蘭斯克 | 10,655 | |||
戈爾尼亞克 | 10,357 | |||
羅金斯科耶 | 9,850 | |||
馬林卡 | 9,089 | ![]() |
見馬林卡戰役 | |
比利茨凯 | 7,764 | ![]() |
||
沃爾諾瓦哈區 | 沃爾諾瓦哈 | 21,166 | ![]() |
見沃尔诺瓦哈战役 |
武赫萊達爾 | 14,144 | ![]() |
見武赫萊達爾戰役 | |
卡利米烏斯凱區 | 卡利米烏斯凱 | 11,422 | ![]() |
|
多库恰耶夫斯克 | 22,835 | |||
新亞速斯克 | 11,051 |
俄乌战争期间各方控制城市和城镇的详细地图 |
---|
直辖市、州、自治共和国 |
![]() ![]() ![]() 切爾卡瑟國際機場 ![]() 博爾兹纳 ![]() 切爾尼戈夫空军基地 ![]() 霍羅德尼亞空军基地 ![]() 梅纳 ![]() 涅任空军基地 ![]() 普里卢基空军基地 ![]() 克里維里赫国际机场 ![]() 皮德霍羅德內 ![]() 上第聂伯羅夫斯克 ![]() 贝雷斯托韦 ![]() 贝尔希夫卡 ![]() 格奥尔基伊夫卡 ![]() 赫罗莫韦 ![]() ![]() 克拉馬托爾斯克机场 ![]() ![]() 克拉斯诺霍里夫卡 ![]() 库尔久米夫卡 ![]() 马里乌波尔港 ![]() 尼古拉耶夫卡 ![]() ![]() 新赫罗迪夫卡 ![]() 涅斯库奇涅 ![]() ![]() 奧里霍沃-瓦西里夫卡 ![]() 罗兹多利夫卡 ![]() 索洛德克 ![]() 斯捷波韦 ![]() ![]() 瓦休基夫卡 ![]() ![]() 科洛梅亚空军基地 ![]() 博赫达尼夫斯凯 ![]() 丘古耶夫空军基地 ![]() 卡姆扬卡 ![]() 哈爾科夫北机场 ![]() 彼得里夫卡 ![]() 彼得罗巴甫利夫卡 ![]() 维利沙纳 ![]() 比洛泽爾卡 ![]() 斯卡多夫斯克港 ![]() 舊康斯坦丁尼夫空軍基地 ![]() 烏津空軍基地 ![]() 瓦西里基夫空军基地 ![]() 斯维特洛沃茨克 ![]() ![]() 新塞利夫斯凯 ![]() 北頓涅茨克机场 ![]() 布罗德空军基地 ![]() 霍罗多克空军基地 ![]() 卡利尼夫空军基地 ![]() Liubsha Air Base ![]() 斯特雷空军基地 ![]() Kulbakino Air Base ![]() 尼古拉耶夫港 ![]() 別爾哥羅德-德涅斯特羅夫斯基港 ![]() 喬爾諾莫爾斯克港 ![]() 伊茲梅爾国际机场 ![]() 利曼斯凯机场 ![]() 赫雷賓卡 ![]() 克列缅丘格机场 ![]() 米爾霍羅德空军基地 ![]() 波爾塔瓦空军基地 ![]() 波爾塔瓦国际机场 ![]() 杜布诺空军基地 ![]() 罗夫诺国际机场 ![]() Chervone-Pustohorod ![]() 捷爾諾波爾国际机场 ![]() 卢茨克空军基地 ![]() 卢茨克机场 ![]() Zhovtneve Air Base ![]() 穆卡切沃空军基地 ![]() Shipka (military base) ![]() 別爾江斯克港 ![]() 小谢尔巴基 ![]() 小托克马奇卡 ![]() 马利尼夫卡 ![]() 米尔内 ![]() 新达里夫卡 ![]() 新尼古拉耶夫卡 ![]() 新波克罗夫卡 ![]() 新兹拉托皮利 ![]() 斯泰波韦 ![]() 热雷布扬基 ![]() 第聂伯河水電站 ![]() 奥泽爾涅空军基地 ![]() 日托米爾國際機場 ![]() 比洛希爾斯克 ![]() Drofino ![]() 占科伊(空軍基地) ![]() 刻赤港 ![]() 苏達克 |
外交(并入俄联邦前)
亚历山大·考夫曼2014年至2016年担任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娜塔莉亚·尼科诺娃接替他担任部长。
顿涅茨克州在2014年4月宣布脱离乌克兰成立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之後南奥塞梯驻俄罗斯大使梅多耶夫接洽了自称由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最高委员会主席杰尼斯·普希林率领的代表团。在会议中,普希林呼吁南奥塞梯总统和议长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独立,双方还讨论了乌克兰东南部的情势与和平解决的前景[48]。6月27日,南奥塞梯安全理事会通过了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这一请求并承认顿涅茨克独立。总统季比洛夫向俄罗斯通讯社表示,「我相信对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承认是正确的一步」「南奥塞梯人民支持并对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的决定感到赞赏。」[49]
2015年5月12日,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承认南奥塞梯和阿布哈兹[50]。
2022年2月21日,俄羅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簽署法令承認頓涅茨克人民共和國和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獨立[51]。
2022年2月25日,阿布哈兹总统阿斯兰·布扎尼亚签署法令,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52]。3月9日,阿布哈茲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建交[53]。6月29日,敘利亞总统巴沙爾·阿薩德宣布承認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54],成為第二個承認兩國獨立的聯合国成員国。7月13日,朝鲜副外长崔善姬在平壤会见了俄罗斯驻朝鲜大使,并递交了一份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独立的照会,朝鲜成为第三个承认两国独立的联合国成员国。[9][10]
2022年7月1日,顿涅茨克首个俄罗斯护照签发点正式投入运营[55]。
乌克兰方面,对于外交上承认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为主权国家者,乌克兰一律不与其建交或保持外交关系。
国家 | 承认日期 | 正式建交日期 | 注释 | |
---|---|---|---|---|
1 | ![]() | 2014年5月11日 | 2014年5月11日 | 两个共和国同时宣布独立,2014-2015年以前在新俄罗斯联邦下统一。 |
2 | ![]() | 2014年6月27日[56][57] | 2015年5月13日[58][59] | |
3 | ![]() | 2022年2月21日 | 2022年2月21日 | 大使级外交关系[60] |
4 | ![]() | 2022年2月25日 | 2022年3月9日 | |
5 | ![]() |
2022年6月29日 | ||
6 | ![]() |
2022年7月13日[9][10] |
代表处
主要国家
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说,这些事件“严格来说是普京政权派遣的俄罗斯挑衅者的工作”。 加拿大外交部長约翰·贝尔德将乌克兰发生的事件形容为俄罗斯的“无耻而协调的行动”。 他说:“当俄罗斯试图假装与俄罗斯无关时,我不知道俄罗斯联邦是谁在开玩笑。”而且“乌克兰东部的发展与那些在乌克兰东部的发展之间存在着非常明显和令人不安的相似之处” 发生在俄罗斯联邦吞并克里米亚之前。” 他对记者说:“毫无疑问,在很多星期裏,挑衅者和坦率的暴徒已经越过边界进入乌克兰。”[69]
俄羅斯:2014年4月7日,俄罗斯外交部表示,乌克兰当局一直将該國的所有麻烦归咎于俄罗斯政府,并表示應該“仔细观察”乌克兰东部和南部的事件,并再次呼吁进行“真正的宪法改革”,这将使乌克兰成为一个联邦。[70][71]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4月7日卫报的意见中写道,破坏乌克兰稳定的罪人是西方,而不是俄罗斯, “俄罗斯正在尽一切努力促进乌克兰的早日稳定”。[71][72]俄罗斯外交部发表严厉声明,谴责基辅武装侵略顿涅茨克:“由于政变而自称基辅的基辅当局已开始进行暴力军事镇压抗议活動”,要求“推翻合法总统的烏克蘭親歐盟示威運動武装分子立即制止针对自己人民的战争,履行2月21日协议规定的所有义务。”[73]不過俄罗斯联邦也与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政府保持距离,并且尚未承认它,[74] 但谢尔盖·拉夫罗夫曾多次就其政策发表明确声明,例如在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部署国际维持和平特派团[75]。2022年初,由于乌军在不投降运动后对顿涅茨克叛军展开清剿,使顿、卢两个共和国实际控制的领土仅剩顿、卢二州全境的1/3左右,俄罗斯总统普京于2月21日宣布正式承认这两个政权为独立国家,并派出俄军作为“维和部队”进驻东乌两州。俄军于三天后对乌克兰发动全面入侵。
英国:英国外交大臣威廉·黑格表示,毫无疑问,莫斯科是造成乌克兰东部动荡的原因。 他说:“真的没有任何真正的疑问,这是俄罗斯计划和实现的。”他补充说,俄罗斯故意是在“侵犯乌克兰的独立和主权”,而且“我不会认为否认俄罗斯的介入会降低信誉。”[76]
美國:美国国务卿约翰·克里在2014年4月7日表示,这些事件“似乎并非自发的”,并呼吁俄罗斯“公开否认分裂国家,破坏分子和挑衅者的活动”。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位女发言人声称,分裂分子似乎得到了俄罗斯的支持。 她在一份声明中说:“在俄罗斯据称的吞并之前,我们在克里米亚看到了类似的所谓抗议活动。”她补充说:“我们呼吁普京总统和他的政府停止一切破坏乌克兰稳定的努力,并警告不要进一步采取行动和军事干预。”[77] 美国驻乌克兰大使傑弗里·派亞特将亲俄罗斯激进分子定性为恐怖分子。[78]
克里米亚半岛
2014年2月和3月,在FSB特工伊戈尔·斯特列尔科夫等人策动下,不佩戴识别标识的俄国武装人员(小绿人)占领了乌克兰克里米亚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俄方随即宣布成立其傀儡政权“克里米亚共和国”。在此短暂存在的俄罗斯傀儡政权被俄国正式吞并之前,宣布了对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的支持[79]。
参见
注釋
- 英語:
參考資料
- (YouTube). Donetsk. 2018-11-17 [2021-03-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9).
- . DPR Official Website. [2022-05-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2).
-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Decree #849 of May 13, 2000 On the Plenipotentiary Representative of the Presiden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in a Federal District. Effective as of May 13, 2000).
- (Gosstandart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OK 024-95 December 27, 1995 Russian Classification of Economic Regions. 2. Economic Regions, as amended by the Amendment #5/2001 OKER. ).
- . Официальный интернет-портал правовой информации. 2011-06-03 [2019-01-19] (俄语).
- . BBC News. 2014-04-06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8-20) (英国英语).
- . 衛報. 2014-04-07 [2014-04-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22).
- bushra. . Syrian Arab News Agency. 2022-06-29 [2022-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美国英语).
- . 央视新闻. 2022-07-13 [2022-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3) –环球网.
- . am730. 2022-07-14 [2022-07-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19).
- . Зеркало недели | Дзеркало тижня | Mirror Weekly.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 . Новини NEWSru.ua. 2014-10-01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25).
- . TASS.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9).
- Kramer, Andrew E. . The New York Times. 2014-11-14 [2022-02-21]. ISSN 0362-43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1-14) (美国英语).
- .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22-10-16 [2024-03-28] (中文(简体)).
- . РБК.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6) (俄语).
- . the Guardian. 2022-09-20 [2022-09-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5) (英语).
- Over 99% of DPR voters support accession to Russia – election authorit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塔斯社。
- Tom Burridge. [乌克兰冲突:东方“冰冻战争”的日常现实]. BBC News. 2016-04-15 [2019-05-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2) (英语).
- Olga Klinova. "Если вместо головы снаряд...". Як формувалась ідентичність Донбасу (如果不是头部,则有一个枪壳。 如何形成的顿巴斯身份). Ukrayinska Pravda (Istorychna Pravda). 11 December 2014
- . Офіційний вебпортал парламенту України.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29) (乌克兰语).
- (新闻稿). Organization for Security and Co-operation in Europe. 12 February 2015 [12 February 20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13) (俄语).
- . Sputnik. 2015-06-15 [2018-09-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1-26).
- . The Daily Telegraph. 2015-02-12 [2015-0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9).
- . RadioFreeEurope/RadioLiberty.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7) (英语).
- . BBC News. 2019-12-10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8) (英国英语).
- . BBC News. 2015-10-23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14) (英国英语).
-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17-02-20 [2017-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02).
- 赵建东. . 环球网. 2018-08-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 . 俄罗斯卫星社.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 . The Economist. [2022-08-29]. ISSN 0013-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8-18).
- . Financial Times. 2022-06-11 [2022-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0).
- . tass.ru. [2022-09-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3).
- . РИА. [202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俄语).
- . Al Mayadeen. 2022-09-27 [2022-09-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7) (美国英语).
- . tass.ru. TASS. 2022-09-28 [202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 Мингазов, Сергей. . forbes.ru. 2022-09-28 [2022-09-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 Trevelyan, Mark; Trevelyan, Mark. . Reuters. 2022-09-30 [2022-09-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30) (英语).
- . [2022-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1).
- . [2022-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8).
- . [2022-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9-23).
- . [2022-10-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1).
- . KCNA. [10-04-20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0-04).
- . 2022-10-17 [2022-10-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11-26).
- Steve Rosenberg. . BBC News Online. 2014-06-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20).
- . РБК.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俄语).
- . Georgia Today on the Web.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2).
- . 俄罗斯卫星广播电台. 2014-06-21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15).
- . 2014-06-27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1-17).
- . 土耳其周刊. 2015-05-13 [2016-06-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02).
- .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2022-02-22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3).
- . [2022-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3-01).
- . [2022-03-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6-19).
- CNN, By <a href='/profiles/helen-regan'>Helen Regan</a>, Jack Guy, Hafsa Khalil, <a href='/profiles/aditi-sandal'>Aditi Sangal</a>, <a href='/profiles/laura-smith-spark'>Laura Smith-Spark</a> and <a href='/profiles/adrienne-vogt'>Adrienne Vogt</a>. . CNN. 2022-06-29 [2022-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1) (英语).
- . [2022-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3).
- . RadioFreeEurope/RadioLiberty.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10) (英语).
- . TASS.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0).
- . The Moscow Times. [202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2-02).
- . Turkish Weekly.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18).
- 央视网. . news.sina.com.cn. 2022-02-23 [2022-02-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3).
- . RadioFreeEurope/RadioLiberty.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2) (英语).
- Times, The Moscow. . The Moscow Times. 2016-09-02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英语).
- . People's Council of the Donetsk People's Republic Official website. 2017-09-26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英国英语).
- . TASS.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7).
- . Jamestown.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3) (美国英语).
- . www.mk.ru.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俄语).
- Polegenko, Alexandr. . Sputnik Images media library. 2016-07-08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1) (英语).
- . TASS. [2022-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8).
- Susana Mas. . CBC News. 2014-04-14 [2014-04-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22).
- . CNN. 2014-04-07 [2020-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8).
- . The Guardian. 2014-04-07 [2020-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8).
- . The Guardian. 2014-04-07 [2020-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12-28).
- . Russia Today. 2014-04-13 [2020-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Gregory, Paul Roderick. . Forbes. [2016-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8).
- . Interfax-Ukraine. [2016-06-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2-24).
- . Interfax-Ukraine. 2014-04-14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6).
- Conor Humphries; Thomas Grove. . Reuters. 2014-04-13 [2020-03-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13).
- . Voice of America. 2014-04-14 [2014-04-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6-08).
- Putin reveals secrets of Russia's Crimea takeover plot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BBC News (9 March 2015)
- [Temirgaliyev announced the imminent creation of the "Ukrainian Federation"]. Ukrayinska Pravda. 2014-04-12 [2019-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9).
- [DAN: Donetsk news agency]. Dan-news.info. [2016-02-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13) (俄语).
- . xn--h1aheeehel.xn--p1acf. [2022-02-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3).
- Losh, Jack. . The Guardian. 2015-08-16 [2016-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8-16).
- . UNIAN. 2016-04-08 [2016-12-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11).
Template:NavboxV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