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出自《后汉书·窦融列传》「伐北开西」,是中国西北内陆的一个区域,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占全国沙漠总面积的43%。[3]地理上包括河西走廊青藏高原北部、内蒙古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新疆大部分的广大区域。通常简称“大西北”、“蒙新”或“西北”。中国内陆的一个区域,在行政区划、区域地理、气象术语3个领域中分别指代不同的区域.[4]西北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相邻。[5]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24.3%。[6]

中国西北地区
坐标:73 ºE-123 ºE, 40 ºN-50 ºN
國家 中国
面积
  总计3,107,900 平方公里(1,200,000 平方英里)
人口[1]103,528,786人
  密度31人/平方公里(80人/平方英里)
GDP2022[2]
 -總量¥7.040万亿
$1.047万亿
 -人均¥68,000
$10,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常被称为“西北五省”或“西北五省区”。面积304万平方千米,约占中国土地面积的32%。包括内蒙古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国区域地理分类中依据自然和人文的西北地区是指长城祁连山昆仑山以北的地区,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甘肃省黄河以西地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北部、内蒙古自治区全境。[7]

地理

西北地区主要地理特点

西北地区地理分界位于黄土高原—黄河中上游,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国境线蒙古高原以南。

地形

西北地区地形以高原盆地山地为主。西北地区主要地形包括阴山山脉,黄土高原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吐鲁番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玛干沙漠祁连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阿尔金山脉、昆仑山脉等。西北地区从东到西自然景观按照大类可分为黄土高原戈壁沙滩荒漠草原、戈壁荒漠。[8]东部是波状起伏的高原,西部呈现山地盆地相间分布的地表格局。[9]

气候

气候干旱、地面坦荡、植被稀疏、沙源丰富,风沙现象在大部分地区十分常见。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除秦岭以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500毫米以下,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高寒气候,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再加上高原山地对海洋气流的阻挡,干旱是主的要自然特征,沙漠和戈壁廣布,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降水稀少且自东向西递减,东部年降水量僅400毫米,西部減少到200毫米,降水最少的吐鲁番盆地年降水量僅50毫米。

中国陆地气象地理一级地区区划中的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10]西部地区仅东南部少数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他的大部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寒气候,冬季严寒而干燥,夏季高温,降水稀少,自东向西呈递减趋势。

河流

西北地区河流多为内流河,且多为季节性河流,塔里木河为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其中渭河,古称渭水,是黄河的最大支流额尔齐斯河是中國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11]

湖泊

湖泊西北地区湖泊总体较少,多为内流河湖。西北地區的湖泊有青海湖、扎陵湖、鄂陵湖、察尔汗盐湖、博斯腾湖罗布泊、阿克赛钦湖、赛里木湖、艾比湖、乌伦古湖、吉力湖、艾丁湖等。[12]

交通

西北地区是中国通往中亚、西亚、欧洲的重要渠道,高速公路有连霍高速、京新高速、京藏高速、青银高速等。铁路有包兰铁路、陇海铁路兰新铁路等。西北地区境内主要机场有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兰州中川国际机场西宁曹家堡机场银川河东国际机场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等。

民族

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13]

在古代这片土地上的大部分民族均属氐羌民族,他们的后裔是如今汉、羌、藏、彝、缅、白、水、回、怒、哈尼、傈僳、拉祜、纳西、基诺、阿昌、景颇、门巴、珞巴、土家、仡佬等藏缅语民族以及佤、德昂、布朗和越南京族等南亚语系民族。

东乡族是中国甘肃地区颇具特色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民俗十分悠久,融合发展了多方文化。东乡族自称“撒尔塔”,是以撒尔塔人为主,融合当地回族、汉族及少量的蒙古族等逐渐融合而成。

语言资源

西北地区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语言资源。汉语方言就有晋语中原官话、兰银官话等,还有西北方言的域外变体——东干语[14]东干语是对清末原陕甘(包括今天青海和宁夏)回民到达中亚(今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后所使用的一种语言的称呼。[15]

西北地区语言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秦晋方言、两汉时期的长安方言、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语言、大唐时期的中亚西域诸语言、宋金以降的阿尔泰语系诸语言、明清以来的秦陇方言等。

由于多民族杂居共处,汉语藏语以及阿尔泰语系诸语言发生密切接触,所以出现了诸多接触性演变和方言创新的现象。

自然资源

农业资源

西北地区土壤整体偏碱性,有利于农作物对土壤中硒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从而形成富硒农产品。小麦、油菜、玉米水稻葵花百合大蒜芹菜、萝卜、葡萄等都是西北地区已发现的富硒农产品。[16]

矿产资源

西北地区主要矿种以铅锌、稀有金属为主。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地质研究和开发程度总体较低。自2008年开展新疆358项目、青藏专项、找矿突破行动以来,铜镍铅锌等国家紧缺矿产资源,以及等优势矿产, 形成一批勘查开发基地。[17] 西北地区的盐湖还伴生有天然芒硝等,重水的含量也比较高。[18]

西北地区富含石油煤炭天然气等矿产资源,著名的有克拉玛依油田、榆林煤矿等。西北地区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为33.7万亿元。其中煤炭保有储量达3009亿吨,占全国总量的30%左右,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陕西省。石油储量为5.1亿吨,占全中国陆上总储油量的近2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21世纪的后备石油基地。天然气储量为4354亿立方米,占全国陆上总储气量的58%,其中陕北的天然气储量居全国前列。甘肃省的镍储量占到全国总镍储量的62%。铂储量占全国总量的57%。中国钾盐储量的97%集中在青海省。[19]

水热资源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是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后备基地,但西北地区水资源缺乏,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降水集中发生在6—9 月份,多以大雨或暴雨形式出现,水土流失严重。[20]

耕地资源

西北地区地域辽阔的人均土地面积3.8公顷,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75倍:其中耕地1853万公顷,人均耕地0.21公顷,高于全国人均一倍;草地6544万公顷,人均0.73公顷;林地1413万公顷。[21]

区域特点

干旱缺水

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本区主要的气候特征。

西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500毫米以下,其中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柴达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于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鲁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几乎终年无雨。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等原因,西北地区的地表水量约为2200亿立方米/年,仅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左右。干旱缺水是困扰西北地区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22]

经济发展

西北地区的经济结构以资源型工业和传统农业为主。

工业结构以煤炭开采、石油开采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主,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业结构以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和畜牧业为主,灌溉农业主要分布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河套地区,绿洲农业主要分布在甘肃省河西地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山麓,畜牧业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3]

GDP总量达9.5341万亿元,占全国7%,全国排行第五。其中陕西省3.3787万亿元,内蒙古自治区2.4628万亿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3553万亿元,甘肃省1.1864万亿元,宁夏回族自治区5316亿元,青海省3800亿元,西藏自治区2393亿元。[24]

社会

饮食风俗

西北一带的饮食风俗显得古朴、粗犷、自然、厚实。其主食是玉米小麦并重,也吃其它杂粮,小米饭香甜,油茶脍炙人口,黑米粥、槐花蒸面与黄桂柿子馍更独具风情,牛羊肉泡馍名闻全国。家常食馔多为汤面辅以蒸馍、烙饼或是芋豆小吃,粗料精作,花样繁多,农妇们也有“一面百样吃”、“七十二餐饭食天天新”的本领。受气候环境和耕作习惯限制,很少食用青菜,农家用膳常是饭碗大而菜碟小,一年四季有油泼辣子、细盐、浆水(用老菜叶泡制的醋汁)和蒜瓣亦足矣。如有客人造访或宰羊,或杀鸡,或炒几碟肉丝、鸡蛋、苜蓿,擀细面,蒸白馍,也相当丰盛。[25]

西北五省/自治区行政区划

下辖地区及政府驻地陕西省西安市甘肃省兰州市青海省西宁市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26]

行政区划代码:610000,620000,630000,640000,650000。[27]

电话区号:029、0931、0951、0971、0991。[28]

邮政区码:710000、730000、750000、810000、830000。[29]

车牌代码:陕、甘、青、宁、新。[30]

陕西省
行政区划
1 西安市
2 铜川市
3 宝鸡市
4 咸阳市
5 渭南市
6 延安市
7 汉中市
8 榆林市
9 安康市
10 商洛市
甘肃省
行政区划
1 兰州市
2 嘉峪关市
3 金昌市
4 白银市
5 天水市
6 庆阳市
7 平凉市
8 武都市
9 定西市
10 临洮市
11 武威市
12 张掖市
13 酒泉市
14 临夏市
15 甘南市
青海省
行政区划
1 西宁市
2 海东市
3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4 海南藏族自治州
5 玉树藏族自治州
6 海北藏族自治州
7 黄南藏族自治州
8 果洛藏族自治州
宁夏回族自治区
行政区划
1 银川市
2 石嘴山市
3 吴忠市
4 固原市
5 中卫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行政区划
1 乌鲁木齐市
2 克拉玛依市
3 吐鲁番市
4 哈密地区
5 昌吉回族自治州
6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7 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
8 阿克苏地区
9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
10 喀什地区

风景名胜

甘肃省风景名胜
序号 名称 位置
1 凉州文庙 武威市
2 凉州石窟 武威市
3 莫高窟 敦煌市
4 鸣沙山月牙泉 敦煌市
5 阳关遗址 敦煌市
6 玉门关 敦煌市
7 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市
8 扎尕那 甘南藏族自治州
9 麦积山石窟 天水市
10 兰州水墨丹霞旅游景区 兰州市
11 张掖七彩丹霞旅游景区 张掖市
12 平山湖大峡谷 张掖市
13 张掖大佛寺 张掖市
陕西省风景名胜
名称 位置
1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西安市
2 大唐芙蓉园 西安市
3 西安城墙 西安市
4 西安钟楼 西安市
5 大雁塔 西安市
6 西安碑林博物馆 西安市
7 华山 华阴市
8 黄河壶口瀑布旅游区 延安市
9 西安鼓楼 西安市
10 波浪谷 榆林市
宁夏回族自治区风景名胜
序号 名称 位置
1 沙坡头 中卫市
2 六盘山 宁夏甘肃
3 西夏王陵 银川市
4 镇北堡西部影城 银川市
5 宁夏水洞沟旅游区 灵武市
6 贺兰山岩画 银川市
7 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 银川市
8 沙湖生态旅游区 石嘴山市
9 青铜峡黄河大峡谷 吴忠市
10 黄沙古渡原生态旅游区 银川市
青海省风景名胜
序号 名称 位置
1 青海湖 海北藏族自治州
2 塔尔寺 青海省西宁市
3 可可西里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
4 茶卡盐湖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5 青海藏文化博物院 青海省西宁市
6 青海湖二郎剑景区 海南藏族自治州
7 乌素特水上雅丹地质公园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8 察尔汗盐湖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
9 日月山 西宁市
10 卓尔山 海北藏族祁连县
11 大柴旦翡翠湖旅游景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风景名胜
序号 名称 位置
1 高昌故城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市
2 喀纳斯湖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
3 葡萄沟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吐鲁番市
4 天山天池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
5 那拉提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富蕴县
6 可可托海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勒泰地区新源县
6 赛里木湖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
7 博格达峰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8 禾木风景区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勒泰地区
9 世界魔鬼城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克拉玛依市
10 五彩滩 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阿勒泰地区

历史沿革

西北地区是中国古代早期人类,包括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发源地。早在6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在今天的陕西地区,考古学家即在这里发掘出了与北京人、元谋人齐名的“蓝田人”(Homo erectus lantianensis)。[31]距今15-2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又在距离陕西省大荔县发掘出“大荔人”,属早期直人(Homo sapiens Var.Early)的一个类型。

西周皇室曾从陕西岐山一带崛起。始祖为后稷(姬弃),陕西武功人。

春秋时期,新疆一带的操印欧语系的塞种人从这里崛起。

秦国的始皇帝嬴政于公元前221年将都城设址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北地区大部分土地,如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均尚未纳入中国版图。

西汉灭秦,汉高祖将都城定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在陕西中部有司隶部,号雍州。

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在从陕西西安到甘肃河西走廊之间开通了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中亚西亚南亚非洲蒙古俄罗斯等世界各国对外交往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的开通,也将新疆地区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南北朝时期,陕西中北部、青海东部、宁夏、甘肃、新疆东部和内蒙古大部属北魏西魏(国都在今陕西西安),陕西南部则分属南朝宋等政权。

隋朝定都今陕西省西安市,在今陕西中北部、甘肃中部、宁夏和内蒙古南部属关陇地,甘肃大部、青海北部和新疆东部属河西地,陕西南部属巴汉地,陕西东南部属河南地,甘肃南部属岷蜀地,内蒙古中部则分属河东、河北地。

唐朝定都于今陕西省西安市,号“长安”。陕西省会西安市在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就属于唐朝。

唐朝末年,安史之乱五代十国由此诞生。今陕西大部、甘肃东南部、宁夏东部属后晋国,陕西南部的汉中地区属后蜀国,内蒙古中东部属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内蒙古西部和甘肃大部、宁夏中西部、青海、西藏则属吐蕃国,至于新疆地区则是包括西州回鹘、高昌回鹘在内的各种回鹘族的天下。

辽宋时期,在今陕西大部属永兴军路,陕西西部、宁夏南部、甘肃中部和青海东部属秦凤路,陕西安康一带属京西南路,陕西汉中一带属利州路。内蒙古大部则分属辽朝东京道、中京道、西京道和上京道。其中,上京道和中京道的所在地均在内蒙古赤峰市的林西县与宁城县境内。

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则属于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国。西夏国都,在今宁夏银川市。此外,在青海柴达木盆地有黄头回鹘,新疆西南部有黑汗回鹘,新疆中东部则有西州回鹘,均属于古代突厥族的分支之一。

金宋时期,西夏的范围从甘肃河西走廊、宁夏北部和内蒙古西部延伸至青海东部和陕西北部。

蒙古族后人于12世纪建立元朝,元朝人在今甘肃中部、陕西、宁夏、内蒙古南部设有陕西行省。

明朝时期,在今陕西、宁夏、甘肃和青海东部属原陕西省,其中甘肃河西地区属原陕西都司。

清朝时期,内蒙古全境已纳入中国版图,原陕西省分裂为甘肃、陕西两省,其中原甘肃省还包括今天的青海东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清朝同治年间,一些自称“伊斯兰后裔”的回族人,借安抚汉人之名义在陕西、甘肃等省围剿“汉民”

民国时期,原属甘肃省的西宁、海东地区划入今青海省。

参见

参考文献

  1. . 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of China. (原始内容存档于May 11, 2021).
  2. GDP-2022 is a preliminary data (新闻稿). China NBS. [2024-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6-04).
  3. . www.gov.cn.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0).
  4. . baike.baidu.com. [2024-05-10].
  5. . www.gov.cn.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0).
  6. . www.gov.cn.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0).
  7. 曹小曙,陈忠暖,甄峰. . 中国的城市. 2018.01: 447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0).
  8. . 百度百科.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9. . www.gov.cn.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0).
  10. . 百度百科.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11. . 百度百科. [2024-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12. . 百度百科. [2024-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13. . www.gov.cn.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0).
  14. . sscp.cssn.cn. [2024-05-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0).
  15. 杨同军. . 微信公众平台. 2018年08月12日12 [2024-06-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6-05) 《光明日报》 (中文).
  16. . www.cgs.gov.cn. [2024-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3).
  17. . journal25.magtechjournal.com. [2024-05-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18. .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2015-04-1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 (中文).
  19. . 百度百科. [202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20. . www.toutiao.com. [2024-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3).
  21. . 百度百科. [2024-05-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22. . 百度百科. [202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23. . 百度百科. [202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24. . zhuanlan.zhihu.com.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8).
  25. . 百度百科. [202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26. . upimg.baike.so.com. [2024-05-21].
  27. . 百度百科. [202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28. . 百度百科. [202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29. . 百度百科. [202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30. . 百度百科. [202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11).
  31. . zhuanlan.zhihu.com. [2024-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8).
  32. . www.ycjinfeng.gov.cn. [2024-05-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4-05-21).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