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五代史

旧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原名《五代史》,又稱《梁唐晋汉周书[lower-alpha 1]。原本已佚,今本乃邵晉涵等四庫館臣自《永樂大典》等文獻中輯出,是二十四史中唯一輯本。[1]:1

二十四史列表
次序 書名 作者
姓名 時代
1 史记 司馬遷 西漢
2 汉书 班固 東漢
3 后汉书 范曄 劉宋
4 三國志 陈寿 西晋
5 晋书 房玄龄
6 宋书 沈约 蕭梁
7 南齐书 萧子显
8 梁书 姚思廉
9 陈书
10 魏书 魏收 北齐
11 北齐书 李百药
12 周书 令狐德棻等
13 南史 李延寿
14 北史
15 隋书 魏徵
16 旧唐书 刘昫等 后晋
17 新唐书 欧阳修 北宋
18 旧五代史 薛居正等
19 新五代史 欧阳修
20 宋史 脱脱
21 辽史
22 金史
23 元史 宋濂
24 明史 张廷玉
相關 東觀漢記 劉珍等 東漢
相关 十国春秋 吴任臣
相關 新元史 柯劭忞 民國
相關 南明史 钱海岳 共和國
相關 清史稿 趙爾巽 民國
相關 清史 張其昀 民國
相關 點校本二十四史 顧頡剛 共和國

舊五代史》一共一百五十卷,比較詳盡地記載了五代50餘年的歷史。該書分為梁、唐、晉、漢、周五書,以「世襲列傳」「僭偽列傳」記十國政權,以「外國列傳」記周邊政權或部族,另有天文等十志。

歐陽修新五代史》刊行後,《薛史》遂廢。清乾隆年間,邵晉涵在《永樂大典》中輯錄舊文,參校《冊府元龜》等書,為《舊五代史》輯本。雖非原書,再加上內容有竄改之處,但輯本保留了大量史料,與《歐史》可互相補充,有相当的价值。

編纂

據《玉海》卷四十六引《中興館閣書目》的記載,宋太祖於開寶六年(973年)四月二十五日戊申,下令編修「梁、後唐、晉、漢、周五代史」,並令薛居正作監修,盧多遜、扈蒙、張澹、李昉等同修。薛居正是《舊五代史》的主編。當時他任參知政事一職,在編成之後獲升任為宰相。其下有劉兼、李穆、李九齡等人參與寫作。用時一年多,成書於開寶七年(974年)閏十月甲子。[1]:1-4書中還有一些開寶六年後的紀事,估計是成書後還作了一些技術性的加工,最遲的是《鄭珏傳》所引及的太平興國(976年—984年)年號。[1]:7

史料來源

《舊五代史》主要是依靠五代時期的各種實錄和范質的《五代通錄》而編纂的。雖然五代時期戰爭頻繁,但各朝皇帝依然重視編纂實錄之工作。《宋史·藝文志》中記載,可考之五代實錄有17種,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都有其實錄[2]:417-418。學者認為,這些實錄有三百六十卷之多。[1]:8《舊五代史》中保留了本朝人的語氣,如「本朝」、「國初」之類,可見其編寫時相當依靠實錄。[1]:14

范質的《五代通錄》也是重要的編纂來源。據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此書六十五卷,范質因五代實錄繁冗,「節略而成此書」,其各朝的實錄合作一起,對編纂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2]:418

《舊五代史》因為編纂時間甚短,因此編寫體例繁蕪。在本紀方面,基本上都是依靠各代實錄而成。實錄的卷數甚多,寫作時不捨巨細,《薛史》編寫人員雖以取《實錄》之大意,或者是刪合瑣節,以及是對話、奏議等方式削成六十一卷,其內容依然過多,和紀傳體將事情具體細節放至列傳的做法有異。[1]:14-15

內容

清輯本目錄

全書共一百五十卷,記載了上至梁太祖開平元年(907年),下至後周恭帝顯德七年(960年)間的史事。其體例模仿了《三國志》,梁唐晉漢周五個朝代各至為一書,各朝的本記、列傳列於各書之中。五書之後另有《世襲列傳》、《僭偽列傳》、《外國列傳》以記載王朝本身之外的情況。列傳之後是志,記述了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典章制度。[2]:419據《玉海》卷四十六引《中興書目》,本紀六十一卷、志十二卷、傳七十七卷。清輯本的分卷只是大致推定,但和原書不會有太大差別。[1]:7

下據《大典》本列出其目錄:

新輯會證本目錄

陳尚君新輯會證本《舊五代史》是对清輯本的重輯,內容上較原輯本有很大改動,參考多種文獻與金石碑碣改訂、增補史文近萬處。其除重新輯錄《梁太祖本紀》外,又重輯列傳五十二篇與《地理志》一篇,新增列傳六十篇,刪去清人誤收、誤錄者九篇,適當調整了原書部分卷次。[1]:77-79

現亦列出新輯會證本目錄以供參考比照:

流傳

《薛史》成書之後,有寧州楊及於天聖五年(1057年)進《重修五代史》,同年十二月秘書監致士胡旦進《五代史略》四十三卷,但此二書在後代近乎沒有任何影響。歐陽修撰《新五代史》時,其史料內容大多取自《舊五代史》。[1]:19-23北宋時期,《舊五代史》廣行於世。司馬光等編修《資治通鑒》的時候,「皆專據薛史,而不取歐史」。沈括《夢溪筆談》及王欽若《冊府元龜》亦大量引用《薛史》。[3]:40

至南宋,《新五代史》取代了《舊五代史》的地位。據《續資治通鑑》卷一五八的記載,金從大定(1161年—1189年)之後,學校所用正史一直並用薛、歐二史。金泰和七年(1207年),「詔新學令內削去薛居正《五代史》,而專用《新五代史》」。張元濟認為,南宋早在金人以前,朱熹上議設各科取士的時候,已經棄用《舊五代史》,「北朝文化自知不逮,故起而從其後」。雖然如此,南宋時期此書依然有不少記載,如趙希弁郡齋讀書後志》卷一、《直齋書錄解題》、《遂初堂書目》等。南宋時期著作徵引此書者,至少計有十數家。[1]:23-24

至元明時期,薛史已經罕有援引。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元末明初王祎的《大事記續編》中依然有引用《舊五代史》,可見尚有小量流傳。入明之後,「惟明內府有之,見於《文淵閣書目》,故《永樂大典》多載其文,然割裂淆亂,已非居正等篇第之舊」。萬曆年間,胡應麟說《舊五代史》已經被廢置。明末刻書家毛晉也說《舊五代史》已「久不傳於世」。[1]:23-24

入清之後,《舊五代史》更是無人得見。吳任臣在編寫《十國春秋》的時候,曾向黃宗羲借《舊五代史》。《十國春秋》卷首《凡例》敘中採用書有「薛氏《舊五代史》」,似乎確實借有此書,但全祖望以為「借之而未得」。假設確有此書,黃宗羲的藏書也已經毀於火海,《舊五代史》也應隨之化為灰燼。明藏書家陳第曾藏有《舊五代史》,清代藏書家陸心源曾說嘉慶年(1796年-1820年)散出,杭州藏書家趙昱雖欲收藏,但未見。[1]:24-25

近代張元濟於1930年輯印百衲本《二十四史》時,曾刊登廣告,懸巨賞以徵集原書,然而未得一紙半葉。[1]:19-23

特色

體例完整

《旧五代史》断代为史,即将五代各朝独立成书。《薛史》模仿了《三国志》的编撰方法,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各自为一书,体例完整。所涉朝代的本纪、列传分别编写并列入各书之中,五书之后,另有《世袭列传》《僣伪列传》《外国列传》记载中原王朝以外的情况。最后以天文、历、五行、礼、乐、食货、刑法、选举、职官、郡县十志,全面叙述了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典章制度。全书以五代为正,十国为伪,目的是凸显继承后周的宋代乃正统政权。[2]:419

内容丰富

《旧五代史》把五代各朝的重大事件都连贯地记录在各个皇帝的本纪里,材料相当充实,总体框架清晰,没有琐碎零散之感。在主要叙述中原地区的历史之外,也对其他地区的历史作了记述。此外,书中对礼乐及职官之制度、选举及刑法的沿革、食货和郡县的变化等也作了详细介绍。[2]:419-420

觀點可取

《旧五代史》在观点上也有不少可取之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在某些部分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如在谈及后汉灭亡时,就否定了“天命论”,把统治者的残暴看作是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这是触及到问题本质的论述;二是在分析方法上也有一定程度的辩证因素,如卷九十六对有作为的帝王如周世宗,既赞扬他“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又批评他“禀性伤于太察,用刑失于太峻”;三是在对人民的态度上也比较宽厚,指出:“好利残民,夫何足贵!”对王周的“享性宽惠,人庶便之”和刘审交的“无扰于民,百姓歌之”,大加赞扬。[2]:420-421

版本

《大典》本

在明初編纂《永樂大典》的時候,編纂者將《薛史》的內容分散收入於其各韻之中。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朱筠上《謹陳管見開館校書摺子》,建議從《永樂大典》輯錄逸書,至次年二月開館。邵晉涵以大學士劉統勛薦,於開館初入充纂修官,專職史部,至四十年秋母喪南歸。在這兩年多時間,邵晉涵在參與編纂《四庫全書》的時候,在各書中引自(或他認為來自)《薛史》的條文,再加以編排、注釋編成《舊五代史》。當中,采自《永樂大典》者有822條、《冊府元龜》318條、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6條、胡三省《資治通鑑注》12條、《太平御覽》2條、洪邁《容齋隨筆》1條。[2]:266-267

當時《永樂大典》藏於翰林院的典籍庫中。邵氏或其他纂修官會先簽出《永樂大典》中的佚文,將會將可以輯出的書目粘貼標識,然後由繕寫官抄出當中的散片。因為《永樂大典》不便移出移入,因此繕寫的工作都在翰林院裡進行。《大典》所缺者,則參照《冊府》等書以補其缺。遺文有脫訛衍者,館臣貯會在各紀傳上粘簽,以說明差異。熊羅宿影庫本時,粘簽尚完整,為統一規格,重抄影印附後。粘簽中所涉各項,與他書歧互者,邵晉涵重加考訂,編寫按語,作《舊五代史考異》五卷。[2]:287-290[4]:69-84

清輯本版本以熊羅宿影庫本和孔繼涵手校抄本最早,劉氏嘉業堂刊本次之,文淵閣《四庫全書》本次之。武英殿本最遲,在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對比各個版本,熊孔二本的諱改較少,劉本較多,文淵閣本和殿本則最劇。[2]:287-290

《大典》本的評價

《旧五代史》的辑本成就,梁启超曾给予肯定,认为,“极繁难者,例如《五代史》,散在各条,篇第凌乱,搜集既备,佐以他书,苦心排比,乃克成编。非得邵二云辈深通著述家法,而赴以精心果力,不能蒇事。此种工作,遂为后此辑佚家模范。”[5]陈尚君认为,邵晋涵《旧五代史》辑本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于四个方面:一,取材较为广泛。二,标明了史料来源,有利後世治史者校勘。三,考订细致。四,编次接近薛《史》原本面貌。[1]:28-42

清辑本的不足,主要有三。一、史料漏輯。據陳智超統計,現存《永樂大典》殘卷引《舊五代史》共72段,清辑本仅采用60段;《太平御览》涉及《旧五代史》者76条,清辑本只采用了2条:《资治通鉴考异》涉及266条,清辑本只采用了6条,而且还有误引;《资治通鉴注》涉及138条,清辑本只采用了12条;《容斋随笔》涉及10条,清辑本仅采用了1条。此外,引用《旧五代史》的其它文献,如《玉海》、《职官分纪》、《五代史阙文》、《通历》、《群书考索》、《通鉴目录》、《记纂渊海》、《锦绣万花谷》、《群书会元截江网》等书,皆未採用。二、篡改原文。陳垣在《舊五代史輯本發覆》中指出四庫館臣在輯校時有十忌:忌虜、忌戎、忌胡、忌夷狄等等,並指館臣會對這些字眼會作出修改。三、脫衍舛誤甚多,僅中華書局校點本《校勘記》就考訂出一千多條錯誤。[1]:28-42

中華書局校點本

中華書局校點本最初由劉迺龢在陳垣指導下負責,文革前已經完成大部份工作,後由復旦大學完成校點工作。參與點校的有朱冬潤等十一人,參與定稿的有五人,參與編輯整理工作的有陸楓等六人。1976年,由中華書局出版社發行。[1]:42-46

該校點本對當時能夠看到的清輯本系統的主要傳本作了通校,確定以江西熊羅宿影庫本為底本,參校了多種保存了《舊五代史》的書籍,如《永樂大典》、《冊府元龜》等作校勘,在清輯本之上作了一千七百多條校記。[1]:42-46

重輯

《舊五代史新輯會證》,陳尚君著,2005年由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全書12冊,150卷,300多萬字。和清輯本相比,《新輯會證》本擴大了佚文文獻的範圍,刪除了誤收佚文、重輯已有佚文,並在校勘上取得新的成果。[3]:49-50

《輯補舊五代史》,陳智超著,2021年由巴蜀書社出版。全書6冊。和通行本相比,《輯補舊五代史》新增補列傳113個,校正內容480處,增補了十志的內容,糾正了通行本的一些錯誤。[6]

評價

《四库提要》在评论《旧五代史》时指出:「虽其文体平弱,不免叙次烦冗之病,而遗文琐事,反藉以获传,实足为考者参稽之助。」(虽然《旧五代史》文体平弱,不免叙述繁琐重复的病,但遗文琐事,反而借此得以流传,有助考者參稽。)[7]

清代史学家赵翼评价《旧五代史》:「事实较详,盖欧《史》专重书法,薛《史》专重叙事,本不可相无」。[8]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陈尚君认为:「五代虽还有《新史》,其长处在义例与文章,就史料的原始丰富来说,远不能取代《薛史》」。[2]:304

注释

  1. 此書原名《五代史》,歐陽修私撰的《新五代史》編成之後,宋人為了分別兩者,故稱《舊五代史》,或簡稱《薛史》。這些名稱已見於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1]:1

參考資料

  1. 陳尚君, , , 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5
  2. 向燕南; 李峰 (编). . 20世紀二十四史研究叢書(第七卷). 北京: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 梁太濟, : 257-263
    • 陳智超, : 264-286
    • 陳尚君, : 287-304
    • 單遠慕, : 414-423
    • 陳登元, : 540-563
  3. 孫先文. (博士论文). 安徽大學. 2014.
  4. 張昇. . 北京: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2. ISBN 9787303140503.
  5. 梁啟超. . 復旦大學出版社. 1985: 397.
  6. . 四川圖書館學報. 2021, (3): 2.
  7. 四庫館館臣. .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7-04).
  8. 趙翼. . [2023-07-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3-04-01).

延伸阅读

[在维基数据]

维基文库阅读本作品原文维基共享资源阅览影像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舊五代史 (四庫全書本)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文本: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經籍典·五代史部》,出自陈梦雷《古今圖書集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