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簡體正體/繁體
-{()
}-

詞源

源自某種西方語言,可能是來自伊斯蘭世界的語言。對比波斯語 (mōmiyāyī, mūmiyāyī, 木乃伊;喜來芝) (mūmināyī, 喜來芝)。本詞最早出自明朝

[文言文繁體]
[文言文簡體]
出自:明·陶宗儀輟耕錄·木乃伊
Huíhuí tiándì yǒu nián qī bāshí suì lǎorén, zìyuàn shěshēn jìzhòng zhě, jué bù yǐnshí, wéi zǎo shēn dàn mì, jīng yuè, biànnì jiē mì. Jì sǐ, guórén liàn yǐ shíguān, réng mǎn yòng mì jìn, juān zhì suìyuè yú guāngài, yì zhī. Sì bǎi nián qǐfēng, zé mì jì yě...... Sú yuē mìrén, fān yán mùnǎiyī. [漢語拼音]

另有幾種稱呼:

  • (mùmìnàyì),出自《回回藥方》;
  • (mùmìyàyī),出自《明淨詞典》;
  • (mùmìyà)(源自維吾爾語),

此三種來源原本可能均指喜來芝 ())。

讀音


名詞

  1. 乾屍。以藥物香料等處理過,可長期保存不會腐爛屍體。以古代埃及最為盛行
    • 郭沫若《戰聲集·詩歌國防》詩:“小說和戲劇中如果沒有詩,等於碑酒和荷蘭水走掉了氣,等於是沒有靈魂的木乃伊
  2. (比喻義) 僵化保守的人或事物。

翻譯

日語

(mīra):盧浮宮展出的 木乃伊
詞中漢字
一年級 人名用漢字 人名用漢字
不規則

其他寫法

  • (現代常用寫法)

詞源

源自葡萄牙語 (沒藥, 骨骼, 木乃伊)[1][2][3][4] 或荷蘭語 (沒藥)[1]

漢字 的寫法為 ,借自漢語 [1][4][2][5]。一些日語辭書[1][4][2][5] 認爲漢語是對荷蘭語的音譯 (亦有人表示懷疑[5]),但荷蘭語與漢語之間似乎並無關係。見上方漢語章節

讀音

名詞

• () 

  1. 木乃伊
  2. 自然風乾動物屍體

派生詞

  • ()

參考資料

  1. 1 2 3 4 1988年(日語),東京小學館
  2. 1 2 3 1995,《》(大辞泉)(日語),東京小學館ISBN 4-09-501211-0
  3. 1998, 廣辭苑,第五版(日语),東京岩波书店ISBN 4000801112
  4. 1 2 3 4 2006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5. 1 2 3 1997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143-0
  6. 1997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143-0
  7. 1998NHK日語發音重音詞典 (日語),東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