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8853, 術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8853

[U+8852]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8854]

跨語言

漢字

+5畫,共11畫,倉頡碼四角號碼21904部件組合

衍生字

  • , ,

來源

漢語

正體/繁體
簡體
異體

字源

形聲漢字(OC *ɦljud:意符 (街道,小路) + 聲符 (OC *l'ud, *ɦljud)

發音



  • 各地讀音
語言 地區
標準漢語 北京 /ʂu⁵¹/
哈爾濱 /ʂu⁵³/
天津 /su⁵³/
濟南 /ʂu²¹/
青島 /ʃu⁴²/
鄭州 /ʂu⁴²/
西安 /fu²⁴/
西寧 /fv̩⁵³/
銀川 /ʂu¹³/
蘭州 /fu⁵³/
烏魯木齊 /ʂu²¹³/
/fu²¹³/
武漢 /ɕy²¹³/
成都 /su¹³/
貴陽 /su²¹/
昆明 /ʂu³¹/
南京 /ʂuʔ⁵/
合肥 /ʂuəʔ⁵/
晉語 太原 /suəʔ⁵⁴/
平遙 /suʌʔ¹³/
呼和浩特 /suəʔ⁴³/
吳語 上海 /zoʔ¹/
蘇州 /zəʔ³/
杭州 /zz̩ʷəʔ²/
溫州 /jy²¹³/
徽語 歙縣 /ɕyʔ²¹/
屯溪 /səu⁵/ 技~
/siu¹¹/ 手~
湘語 長沙 /ɕy²⁴/
湘潭 /ɕy⁵⁵/
贛語 南昌 /sɨʔ⁵/
客家語 梅縣 /sut̚⁵/
桃源 /sut̚⁵⁵/
粵語 廣州 /søt̚²/
南寧 /ɬɐt̚²²/
香港 /søt̚²/
閩語 廈門 (泉漳) /sut̚⁵/
福州 (閩東) /suʔ⁵/
建甌 (閩北) /sy²⁴/
汕頭 (潮州) /suk̚⁵/
海口 (海南) /tut̚³/

韻圖
讀音 # 1/1
(27)
(52)
調 入 (Ø)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zywit
擬音
鄭張尚芳 /ʑiuɪt̚/
潘悟雲 /ʑʷit̚/
邵榮芬 /ʑjuet̚/
蒲立本 /ʑwit̚/
李榮 /d͡ʑiuĕt̚/
王力 /d͡ʑĭuĕt̚/
高本漢 /d͡ʑʰi̯uĕt̚/
推斷官話讀音 shú
推斷粵語讀音 seot6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
(拼音)
shù
構擬中古音 ‹ zywit ›
構擬上古音 /*Cə-lut/
英語翻譯 technique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序號 11853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2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ɦljud/

釋義

  1. (棄用) 中通行的道路
  2. 技藝
       shù  
       xuéshù  
       měishù  
       shù  
  3. 方法策略
       quánshù  
       xīnshù  
  4. 的簡稱,常用作後綴
       suìshíshù  
       shūjīngguǎn qièchúshù  
  5. 的另一種寫法

組詞

  • (bùxuéwúshù)
  • (bùxuéwúshù)
  • (diūbāoshù)
  • (rénshù)
  • (cuīmiánshù)
  • (rúshù)
  • (jiànshù)
  • (dòng shǒushù)
  • (zhānxīngshù)
  • (yìnshuāshù)
  • (zhòushù)
  • (guóshù)
  • (yāoshù)
  • (yāoshùxiéfǎ)
  • (xuéshù)
  • (gōngyìměishù)
  • (wūshù)
  • (huànshù)
  • (xīnshù)
  • (huòshù)
  • (zhànshù)
  • (fángzhōngshù)
  • (shǒushùshì)
  • (jìshù)
  • (jìshùzuòwù)
  • (jìshùyuán)
  • (jìshùxìng)
  • (quánshù)
  • (zhěngróngshù)
  • (shùshù)
  • (fāngshù)
  • (xīngshù)
  • (róushù)
  • (quánshù)
  • (wǔshù)
  • (zhìshù)
  • (liàndānshù)
  • (chǎnpóshù)
  • (xiàngshù)
  • (suànshùhé)
  • (xìshù)
  • (měiróngshù)
  • (měishù)
  • (měishùshǐ)
  • (měishùpǐn)
  • (měishùzì)
  • (měishùjiā)
  • (měishùguǎn)
  • (bìxíngshù)
  • (yìshùpǐn)
  • (yìshùzì)
  • (yìshùxìng)
  • (yìshùjiè)
  • (yìshùguǎn)
  • (yǐshù)
  • (xíngwéi yìshù)
  • (shùshì)
  • (shùshù)
  • (shùyǔ)
  • (dàoshù)
  • (xiéshù)
  • (yīshù, yīshu)
  • (liànjīnshù)
  • (yǐnshēnshù)
  • (mǎshù)
  • (qíshù)
  • (piànshù)
  • (móshù)
  • (móshùshī)
  • (móshù fāngkuài)
  • (huángbáizhīshù)

參考資料

日語

新字體
舊字體
[1]


+&#xE0101;?
(Adobe-Japan1)

+&#xE0103;?
(Hanyo-Denshi)
(Moji_Joho)
由於您的環境,顯示的漢字可能與圖像不同。
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此處。

漢字

5年級漢字

  1. 技藝
  2. 技術
  3. 技能
  4. 方法
  5. 把戲詭計
  6. 才智
  7. 魔術

讀音

  • 吳音: (, 常用) (, 歷史); ()
  • 漢音: () (, 歷史)
  • 訓讀: (, ); (, ) (, , 歷史); (, ); (, ); (, )
  • 名乘: (); (); (); ()

組詞

詞源1

詞中漢字
じゅつ
五年級
吳音

源自中古漢語 ()。日語文獻中最早記錄見於920年。[2]

發音

名詞

• () 

  1. 技術技藝
  2. 藝術
  3. 方法方式

詞源2

詞中漢字
すべ
五年級
訓讀

(此詞的語源缺失或不完整。請協助添加,或在茶室進行討論。)

發音

名詞

• () 

  1. 方法方式

參考資料

  1. 1914, (Kanwa Dai Jisho, “漢日大詞典”) (日語), 第1912頁 (紙質), 第1008頁 (數位), 東京: (Kōbunsha)
  2. ”, (Nihon Kokugo Daijiten, 日本國語大辭典) (日語), 第2版, 東京: 小學館, 2000, ISBN 4-09-521001-X
  3. 1 2 3 4 2006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朝鮮語

詞源

源自中古漢語 ()

歷史讀音

發音

漢字

(音訓)

  1. (sul)的漢字?智慧頭腦
  2. (sul)的漢字?把戲詭計
  3. (sul)的漢字?技藝才幹本領

組詞

參考資料

  •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越南語

漢字

漢越音;讀法:,

  1. (常用於複合詞) 技藝藝術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