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民系
福州民系(閩東語:,平話字:Hók-ciŭ-nè̤ng),又稱閩東民系,是發源於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东北部,分布於中國大陸和東南亞的一个漢族民系,属闽民系的一支,涵盖籍贯在闽都地域范围[1](福州市和寧德市)绝大部分地区操平話的人群,並認同以福州為「閩都文化」發祥地。但因福州地区在历史上长期作为福建省的政治及文化中心,故也常被称为福州人、十邑人等[2]。
福州民系 Hók-ciŭ-nè̤ng | ||||||||||||||||||||||||||
---|---|---|---|---|---|---|---|---|---|---|---|---|---|---|---|---|---|---|---|---|---|---|---|---|---|---|
總人口 | ||||||||||||||||||||||||||
估计近1500万 | ||||||||||||||||||||||||||
分佈地區 |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福建省福州全境、宁德大部分地区、南平及三明部分地区 | |||||||||||||||||||||||||
中華民國 | 連江縣(馬祖)主體民系 | |||||||||||||||||||||||||
香港 | 少數民系 | |||||||||||||||||||||||||
马来西亚 | 少數民系 主要聚居於東馬砂拉越詩巫及西馬霹靂州實兆遠 | |||||||||||||||||||||||||
新加坡 | 少數民系 | |||||||||||||||||||||||||
印度尼西亞 | 少數民系 | |||||||||||||||||||||||||
文莱 | 少數民系 | |||||||||||||||||||||||||
越南 | 少數民系 | |||||||||||||||||||||||||
日本 | 日本华人主體民系之一 | |||||||||||||||||||||||||
美國 | 美国华人主體民系之一 主要聚居于纽约曼哈顿华埠、布鲁克林日落公园地区,以及美国东南部各州 | |||||||||||||||||||||||||
加拿大 | 加拿大华人主體民系之一 | |||||||||||||||||||||||||
語言 | ||||||||||||||||||||||||||
闽东语(福州話及其它方言) 現代標準漢語(常作第二语言) 海外移民亦受英語、日語或其他當地語言影响 | ||||||||||||||||||||||||||
宗教信仰 | ||||||||||||||||||||||||||
民间信仰、佛教、道教、儒教、基督新教、天主教 | ||||||||||||||||||||||||||
相关族群 | ||||||||||||||||||||||||||
閩民系、疍民、闽越人† |
福州民系 | |||||||||||
简化字 | |||||||||||
---|---|---|---|---|---|---|---|---|---|---|---|
| |||||||||||
汉语别称㈠ | |||||||||||
简化字 | |||||||||||
| |||||||||||
汉语别称㈡ | |||||||||||
简化字 | |||||||||||
| |||||||||||
汉语别称㈢ | |||||||||||
简化字 | |||||||||||
| |||||||||||
汉语别称㈣ | |||||||||||
简化字 | |||||||||||
|
分布
福州民系主要分布在传统上的福州十邑,即今天福州的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晋安区、马尾区、长乐区、闽侯县、闽清县、福清市、平潭县、连江县、罗源县、永泰县、古田县、屏南县,以及宁德市其余大部分地区(福宁五邑)和中華民國治下的連江縣(馬祖)。由于近现代以福州人为主的福州族群往海外大量移民的缘故,该民系还广泛分布于美国、日本、英国[3]、加拿大、澳大利亚、臺灣、香港,以及东南亚等许多国家与地区。
形成
来源
福州人大致由历代南迁的北方人和以吴越人及闽越人为主的原住民三者相互融合形成。
中原人迁居福建可追溯至汉代,自晋代的八姓入闽开始,见诸于文字记载的汉人入闽渐多,尤以迁居闽江下游的福州平原为众,福州地区为早期汉人入闽的主要定居点。其后的侯景之乱与安史之乱更是给福州地区带去了规模更为巨大的来自华北和江浙地区的兵民人口。到了晚唐和五代,随着王潮、王审知入闽建立闽政权,再次形成了一个北人入闽的新高潮,福州被指定为福建的政治与文化中心,得到大力开发。明清时期,琉球王国在福州府设立琉球馆,双方民间贸易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既有大量福州府人移居琉球,也有不少琉球人移居福州府。[2]
古闽越人为福建最早的原住民,公元前202年,闽越王无诸定都东冶,即今天福州冶山附近。公元前110年,闽越国被汉朝所灭,闽越国国民多被遷徙至江淮间,仅有小部分得以躲避于荒山野岭,闽地遂空。在此后漫长的时间里,残留在福建的闽越人也逐渐被汉化消失。[4][5]
文化
语言
福州民系使用的方言为闽东语,属于汉语中的闽语分支,福州、宁德各地人常称自己的母语为“平话”。福州、宁德两地方言在语言学上均归属于闽东语的系列,但由于地理的差异,以及元代宁德地区分设福宁州后,各地方言逐渐出现差异,相互沟通较为困难。闽东语现今因地理分布的差异而分为南片(侯官片)、北片(福宁片)以及浙南的蛮讲和蛮话,其中侯官片使用人数最多的是福州话,而福宁片则以福安话为代表性方言。[7]
工艺美术
閩都地区的传统工艺有寿山石雕、脱胎漆器、福州纸伞、牛角梳、軟木畫等。
风俗
特有节日
春节
- 筅堂:
春节前,福州人要进行筅堂(或称“扫堂”),即选吉日进行房屋大扫除,并贴春联、門神。
- 送年与送灯:
每年春节来临之际,出嫁的女儿要往娘家“送年”。传统上所送的是年糕、豬腳、草鱼或鲢鱼以及公鸡。
“送灯”是过年时由亲家舅往出嫁的女儿家裏送灯笼,有“添丁”之意。
- 回娘家,送年礼:
女儿女婿春节之前,要回娘家送年礼。
元宵节
元宵节要举办灯会,还有舞龙、舞狮、擺暝、遊神遶境等民间文艺活动。
七月半(中元节)
七月半为「中元节」,俗称「鬼节」,福州人在农历七月十五日准备祭品及纸钱,请僧侣道士举行超度法会,然后将所备小部分供品的一散形于空野,以施无主孤鬼,谓之「施食」。中元节前后期间的活动,福州地区称「做半段」,「做半段」的时间,有的以十五日前后的半个月,有的更长。主要活动是定期轮流举行全村性的大宴会,分别宴请亲友,同时还要演几天戏。
重阳节
在九月初九,福州人有重阳节登高放纸鹞的习俗。
冬节
在每年农历冬至日。福州人冬节有“搓𥻵”的习俗。
做寿
福州人常由虚岁五十岁开始做寿,宴請賓客。寿礼常送寿桃包、线麵、烛、炮等。做寿要食“太平麵”。
建筑
閩都建筑具有强烈的地域特点。民居多为三合型和四合型,注重入口门罩的处理,封火山墙造型尤其独特,比较典型的是马鞍形风火墙。观感十分明快、灵巧、素雅。代表性建筑有福州民居群落如福州鼓樓的三坊七巷和闽清县的宏琳厝等。[10]
宗教
饮食
閩都地区的传统菜系为闽菜中的福州菜。
海外移民
老移民
自宋代起,就有明确见诸于文字记录的闽东人海外经商移民活动。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有福州三十六姓前往琉球定居。明代中叶后,福州十邑地区持续有大量人口移居日本,亦有少量迁往东南亚者。移民潮一直持续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因政治形势改变等因素而有所放缓。[11]
新移民
1970年代开始,因台海矛盾而导致的经济发展滞后等问题,以福州人为主的閩都族群开始新一阶段的移民潮。移出地主要为闽江口的福州、长乐、福清、连江等县市,主要目的地为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这一阶段的新移民中有很大一部分采取了不合法的手段进入所在国,也有相当多的人最后顺利取得当地合法居留权。福州新移民分布极为广泛,遍布于五大洲的许多国家,在海外形成了大量的闽东语社区,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纽约的曼哈顿华埠东百老汇一带[12]和布鲁克林区日落公园的八大道[13]。[11][14]在福州当地,素有“平潭人在台灣,福清人在日本,連江人在英國,长乐人在美国”的说法。
移民团体
- 福建社团理事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
- 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
名人
以福州为中心,閩都地区的文化教育在福建省內最為發達,是迄今產生文武狀元(40多人)、進士(4100多人)和“兩院”院士(74人)最多的中國城市之一。
- 陳靖姑
- 三平義中
- 百丈怀海
- 溈山靈祐
- 吐突承璀
- 沈崧
- 許將
- 薛奕
- 陈襄
- 張元幹
- 黃榦
- 趙以夫
- 郑思肖
- 謝翱
- 陈友定
- 林鸿
- 张经
- 陈第
- 林兆鼎
- 谢肇淛
- 曹学佺
- 叶向高
- 陈梦雷
- 甘国宝
- 林则徐
- 沈葆桢
- 游学诚
- 力钧
- 林旭
- 陈宝琛
- 林纾
- 林泰曾
- 陈季同
- 严复
- 林长民
- 郑孝胥
- 林棨
- 佟济煦
- 萨福懋
- 杜锡珪
- 萨镇冰
- 陈绍宽
- 刘冠雄
- 林森
- 林仲易
- 黃葆戉
- 郑忾辰
- 林觉民
- 林徽因
- 冰心
- 郑振铎
- 廬隱
- 朱谦之
- 吴清源
- 林耀華
- 吳懷瑾
- 戴秉衡
- 陈岱孙
- 王世襄
- 何康
- 黄寿祺
- 郭虚中
- 邓拓
- 馬立峰
- 阮英平
- 孟琇焘
- 石美瑜
- 高士其
- 萨孟武
- 侯德榜
- 高鲁
- 张钰哲
- 傅鹰
- 傅承义
- 沈元
- 梁守槃
- 张家骅
- 严恺
- 寇世遠
- 嚴孝章
- 鄧昌國
- 慕容慎行
- 萧光琰
- 林家翹
- 陈景润
- 黄春平
- 萨支唐
- 吴瑞
- 王立誠
- 林绍良
- 郭鹤年
- 张晓卿
- 曹德旺
- 陳寶餘
- 史亞平
参考文献
- 王應山. (中文).
大明時期,福州人王应山编了一本地方志,取名《闽都记》其所记的闽都地域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福州市区,而是包括了郡(州)东的长乐县、福清;郡(州)西的永福县(今永泰);闽清县;郡东北的连江县、郡北的罗源县,郡西北的古田县以及郡东北的福宁(当时福宁府包括霞浦、福安、宁德等广大闽东地区)
- 陈支平. .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0年8月. ISBN 7-211-03677-X.
- 英國福州十邑同鄉會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世界福州十邑同鄉會,2013年
- . 北京: 方志出版社. 1998年12月. ISBN 7-80122-400-0.
- 徐晓望. . 上海: 学林出版社. 1999年12月. ISBN 7-80616-790-0.
- 李如龙. . 福州: 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7年10月. ISBN 7-211-02406-2.
- 《福建省志·方言志》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第一章 闽东方言 第一节 形成与分布
- 方炳桂. . 厦门: 鹭江出版社. 1999年8月. ISBN 7-80610-622-7.
- 林蔚文. .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2002. ISBN 7-226-02751-8.
- 林从华.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ISBN 7-112-08456-3.
- . 福州: 方志出版社. 2000年12月. ISBN 7-80122-605-4.
- . [202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 . [2021-05-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5-09).
- Pieke, Frank N.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ISBN 0804749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