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英語:)是奧斯卡金像獎的其中一個獎項,每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頒發給該年度寫出最傑出改編劇本的編劇。
奥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 | |
---|---|
地点 | 美國加州洛杉磯 |
国家/地区 | 美国 |
主办单位 |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 |
應屆得主 | 科德·杰斐遜 《美国小说》(2024年) |
官方网站 | http://www.oscars.org/ |
因續集一定是根據前一集而寫的,所以所有續集的劇本都會自動被歸類為改編劇本。
此獎起初時是叫「最佳寫作,改編」(Best Writing, Adapatation)。第2及第3屆奧斯卡金像獎只頒發了一個名為「寫作成就」(Writing Achievement)的獎項,並沒有分原創或改編。1930/31年度的寫作獎項再次細分,此獎回復原名「最佳寫作,改編」。1935年,此獎被改名為「最佳寫作,劇本」(Best Writing, Screenplay)。2002年起,此獎被改名為「改編劇本」。
特殊記錄
首位兩度獲頒該獎項者為約瑟夫·孟威茲,分別為1949年的《三妻豔史》和1950年的《彗星美人》。其他曾經兩次獲頒獎項者還有喬治·希頓、羅伯特·鮑特(同為連續兩年得獎)、法蘭西斯·柯波拉、馬里奧·普佐、阿爾文·薩金特、露絲·鮑爾·賈華拉、邁克爾·威爾遜和亞歷山大·潘恩。亞歷山大·潘恩的兩座獎項皆是與其他人共享,分別為2004年的《尋找新方向》(和吉姆·泰勒一同獲獎)以及2011年的《繼承人生》(和吉姆·羅許、奈特·法松一同獲獎)。邁克爾·威爾遜第二度獲獎時他還是好萊塢黑名單成員之一,所以當時獲獎者是以小說作者彼埃爾·布勒作為第一掛名,直至7年後美國影藝學院才正式承認他才是主要劇本撰寫者。
1930年以《牢狱鸳》獲獎的弗朗西丝·马里恩是第一位女性得獎者。
1937年皮埃尔·柯林斯和谢尔顿·基布尼是首次以改編自己的作品《万古流芳》而獲頒此獎的得獎者。
菲利普·G·愛普斯坦和朱利葉斯·J·愛普斯坦是第一組獲頒此獎項的兄弟檔(得獎作品為《北非諜影》)。詹姆斯·戈德曼和威廉·戈德曼則是第一組分別以不同電影獲頒獎項的兄弟檔。柯恩兄弟則是第三組兄弟檔(得獎作品為《險路勿近》)。
馬里奧·普佐的改編作品曾兩度獲獎,分別為《教父》和《教父II》(皆是和法蘭西斯·柯波拉一同獲獎)。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的作品 「窗外有藍天」和 「霍華德莊園」則都是由露絲·鮑爾·賈華拉改編並獲獎。
賴瑞·麥可莫特瑞是目前唯一一位其原創作品被改編且獲獎(得獎作品為《親密關係》),並且也改編他人作品也獲獎(得獎作品為《斷背山》)的人。
彼得·傑克森和法蘭·華許是目前唯一一對夫妻組獲獎者,其得獎作品為2003年的《魔戒:王者歸來》。
傑弗里·弗萊徹(得獎作品《珍愛人生》)和約翰·雷利(得獎作品《为奴十二年》)是唯二單獨贏得該獎項的非裔美國人;巴瑞·賈金斯和塔賴爾·阿爾文·麥卡尼(得獎作品《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是第一組贏得該獎項的非裔美國人搭檔。史派克·李和凱文·威爾莫特是第二組(得獎作品《黑色黨徒》),但另有兩位白人共同獲獎。
曾經拿下原創劇本及改編劇本的得獎者包括:比利·懷德、查爾斯·布拉克特、帕迪·查耶夫斯基、法蘭西斯·柯波拉、霍頓·福特、威廉·戈德曼、罗伯特·本顿、波·戈爾德曼以及柯恩兄弟。
詹姆士·艾佛利是目前最高齡的得獎者(得獎時89歲,得獎作品為《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查利·沃希特爾則是最年輕的得獎者(得獎時32歲,得獎作品《黑色黨徒》)。
塔伊加·維迪提是目前唯一一位原住民出身的毛利裔得主(得獎作品《兔嘲男孩》)。
艾瑪·湯普遜 是目前唯一一位曾經拿下演技獎(《此情可問天》)和改編劇本獎(《理性與感性》)的得主。比利·鮑伯·松頓和約翰·休斯頓兩位得獎人則都曾提名演技獎但並未獲獎。
《玉女奇男》(改編劇本得獎者查爾斯·施奈)、《彈簧刀》(改編劇本得獎者比利·鮑伯·松頓)和《眾神與野獸》(改編劇本得獎者比爾·坎登)是唯三部拿下該獎項,但卻未被提名最佳影片的電影。
1920年代
1927/1928 (第1屆)[註 1]
- 《第七天堂》(Seventh Heaven) – 本杰明·格雷澤,改編自奧斯丁·史壯(Austin Stong)的同名舞台劇《第七天堂》
- 《光輝時代》(Glorious Betsy)–安东尼·柯德维,改編自里達·約翰遜·楊的同名舞台劇《光輝時代》(Glorious Betsy)
- 《爵士乐歌星》(The Jazz Singer)–阿尔弗雷德·科恩,改編自山姆森·雷佛森小說《贖罪日》(The Day of Atonement)改編的舞台劇
1928/1929 (第2屆)[註 2]
- 《爱国男儿》(The Patriot) – 汉斯·凯拉利,改編自德米特里·謝爾蓋耶維奇·梅列日科夫斯基所寫故事《保羅》(Paul)和阿什利·杜克斯創的舞台劇《愛國者》(The Patriot)(根據阿爾弗雷德·諾伊曼小說改編)
- 《亚利桑那剑侠》(In Old Arizona)–汤姆·巴瑞,改編自歐·亨利的小說《紳士之道》(The Caballero's Way)
- 《勇夫》(The Valiant)–汤姆·巴瑞,改編自哈羅德·埃弗雷特·波特和羅伯特·米德勒馬斯創作的舞台劇
- 《警察》(The Cop)–艾略特·克劳森(原創劇本)
- 《海軍陸戰隊員》(The Leatherneck)–艾略特·克劳森(原創劇本)
- 《星岛双树》(Sal of Singapore)–艾略特·克劳森,改編自戴爾·科林斯的小說《多愁善感的人》(The Sentimentalists)
- 《摩天高楼》(Skyscraper)–艾略特·克劳森,改編自達德利·墨菲的小說
- 《切尼夫人的最后时光》(The Last of Mrs. Cheyney)–汉斯·克拉利,改編自弗雷德里克·朗斯代爾的舞台劇
- 《爱跳舞的女儿》(Our Dancing Daughters)–约瑟芬·洛维特(原創劇本)
- 《女实业家》(A Woman of Affairs)–贝丝·梅勒迪夫,改編自麥克·阿倫的小說《綠帽子》(The Green Hat)
- 《异哉女性》(Wonder of Women)–贝丝·梅勒迪夫,改編自赫爾曼·蘇德曼的小說《史蒂芬托伯特的妻子》(Die Frau des Steffen Tromholt)
1930年代
1929/1930 (第3屆)[註 3]
- 《牢狱鸳》(The Big House) – 弗朗西丝·马里恩(原創劇本)
- 《西线无战事》(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劇本:乔治·艾博特;改寫:马克斯韦尔·安德森和德尔·安德鲁斯;對白:德尔·安德鲁斯,改編自埃里希·瑪利亞·雷馬克的同名小說《西線無戰事》
- 《英宫秘史》(Disraeli)–朱利安·约瑟夫森,改編自路易·N·帕克的舞台劇
- 《弃妇怨》(The Divorcee)– 约翰·米汉,改編自耳舒拉·帕羅特的小說《前妻》(Ex-Wife)
- 《大道似锦》(Street of Chance)– 霍华德·埃斯塔布鲁克,改編自奧利佛·H·P·嘉瑞特的小說
1930/1931 (第4屆)[註 4]
- 《难测女人心》(Bad Girl)– 埃德温·J·伯克,改編自韦纳·德尔玛的小说和舞台劇
1932/1933 (第6屆)[註 6]
- 《小妇人》(Little Women) – 维克托·赫曼 和 萨拉·Y·梅森,改編自露意莎·梅·奧爾柯特的小說《小婦人》
- 《一日貴婦》(Lady for a Day) – 罗伯特·里斯金,改編自達蒙·魯尼恩的小說《Madame la Gimp》
- 《赛珍会》(State Fair) – 保罗·葛林 和 索尼娅·莱维恩,改編自菲爾·史通的小說
1934 (第7屆)[註 7]
- 《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 罗伯特·里思金,改編自薩繆爾·霍普金斯·亞當斯的小說《夜班公車》(Night Bus)
1935 (第8屆)[註 8]
- 《告密者》(The Informer)– 达德利·尼科尔斯(本人拒绝領獎),改編自萊姆·奧弗萊荷蒂的同名小說
1936 (第9屆)
- 《万古流芳》(The Story of Louis Pasteur)– 皮埃尔·柯林斯和谢尔顿·基布尼(原創劇本)
1937 (第10屆)
- 《左拉传》(The Life of Emile Zola) – 海因茨·赫拉德、盖扎·赫措格、诺曼·莱利·雷恩,改編自馬修·約瑟松的同名小說
1938 (第11屆)
- 《賣花女》(Pygmalion)– 劇本及對白:萧伯纳,改寫:伊安·达林坡、塞西尔·阿瑟·刘易斯和W·P·李普斯昆,改編自萧伯纳的舞台劇《賣花女》
- 《四千金》(Four Daughters)– 丽诺尔·考费和茱里奥斯·艾柏士坦,改編自法尼·赫斯特的小說《姊妹法案》(Sister Act)
- 《衛城記》(The Citadel)– 伊安·达林坡、伊丽莎白·希尔和弗兰克·威德,改編自A·J·克朗寧的小說
- 《孤儿乐园》(Boys Town)– 约翰·米瀚文和多尔·沙里,改編自多尔·沙里和艾莉諾·格里芬的小說
- 《浮生若梦》(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罗伯特·里斯金,改編自喬治·S·考夫曼和摩斯·哈特的舞台劇
1939 (第12屆)
1940年代
1940 (第13屆)
- 《费城故事》(The Philadelphia Story)– 唐纳德·奥登·斯图尔特,改編自菲利普·巴里的同名舞台劇
1941 (第14屆)
- 《太虛道人》(Here Comes Mr. Jordan)– 西尼·布希曼 、賽騰·I·米勒,改編自哈里·西格爾的舞台劇《天堂可待》(Heaven Can Wait)
1942 (第15屆)
1943 (第16屆)
- 《北非谍影》(Casablanca)– 朱留斯·J·艾普斯坦、菲利普·G·艾普斯坦和霍华德·科赫,改編自瓊·艾莉森和莫瑞·柏奈特的舞台劇《大家都來瑞克酒吧》
1944 (第17屆)
- 《與我同行》(Going My Way)– 弗蘭克·巴特勒和法蘭克·卡維特,改編自李歐·麥卡瑞的小說
1945 (第18屆)
1946 (第19屆)
- 《黃金時代》(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罗伯特·E·舍伍德,改編自麥金利·肯托的小說《我的榮耀》(Glory for Me)
1947 (第20屆)
- 《34街的奇蹟》(Miracle on 34th Street)– 喬治·希頓,改編自瓦倫丁·戴維斯的小說
1948 (第21屆)
1949 (第22屆)
- 《三妻艷史》(A Letter to Three Wives)– 約瑟夫·孟威茲,改編自約翰·克萊普納的小說
1950年代
1950 (第23屆)
1951 (第24屆)
1952 (第25屆)
- 《玉女奇男》(The Bad and the Beautiful)– 查爾斯·施奈,改編自喬治·布拉索的小說
1953 (第26屆)
- 《亂世忠魂》(From Here to Eternity)– 丹尼爾·塔拉達什,改編自詹姆斯·瓊斯的小說
1954 (第27屆)
1955 (第28屆)
1956 (第29屆)
1957 (第30屆)
- 《桂河大桥》(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彼埃尔·布勒、卡尔·福门和迈克尔·威尔逊,改編自彼埃尔·布勒的小說
- 《十二怒汉》(12 Angry Men)– 雷吉诺德·罗斯,改編自他的廣播劇
- 《冷暖人间》(Peyton Place)– 约翰·迈克尔·海耶斯,改編自葛莉絲·梅塔利奧斯的小說
- 《樱花恋》(Sayonara)– 保罗·奥斯本,改編自詹姆斯·米奇納的小說
- 《荒岛仙窟日月情》(Heaven Knows, Mr. Allison)– 约翰·李·马兴和约翰·休斯顿,改編自查爾斯·蕭的小說
1958 (第31屆)
1959 (第32屆)
- 《金屋泪》(Room at the Top)– 尼爾·派特森,改編自約翰·布萊恩的小說
- 《桃色血案》(Anatomy of a Murder)– 溫德爾·梅斯,改編自約翰·D·沃爾科的小說
- 《賓漢》(Ben-Hur)– 卡爾·特恩伯格,改編自盧·華萊士的小說《賓漢:基督的故事》
- 《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 I·A·L·戴蒙德和比利·懷德,改編自麥克·羅跟和羅伯特·特倫的小說
- 《修女传》(The Nun's Story)– 羅拔·活拉夫·安達臣,改編自凱瑟琳·休爾姆的小說
1960年代
1960 (第33屆)
- 《孽海痴魂》(Elmer Gantry)– 李察·布魯克斯,改編自辛克萊·路易斯的同名小說
- 《风的传人》(Inherit the Wind)– 哈羅德·雅各布·史密斯和內德里克·楊,改編自傑羅姆·勞倫斯和羅伯特·E·李的舞台劇
- 《兒子與情人》(Sons and Lovers)– T·E·B·克拉克和加文·蘭伯特,改編自大衛·赫伯特·勞倫斯的小說《兒子與情人》
- 《夕阳西下》(The Sundowners)– 艾索比爾·倫納特,改編自喬恩·克利里的小說
- 《鼓笛震军魂》(Tunes of Glory)– 詹姆斯·肯納韋,改編自他的小說
1961 (第34屆)
- 《纽伦堡的审判》(Judgment at Nuremberg)– 艾比·曼,改編自他的電視劇
1962 (第35屆)
- 《梅岡城故事》(To Kill a Mockingbird)– 霍頓·福特,改編自哈波·李的小說《梅岡城故事》
- 《阿拉伯的劳伦斯》(Lawrence of Arabia)– 羅伯特·鮑特和邁克爾·威爾遜,改編自湯瑪斯·愛德華·勞倫斯的生平及書信
- 《海倫凱勒》(The Miracle Worker)– 威廉·吉伯森,改編自他的舞台劇
- 《一樹梨花壓海棠》(Lolita)– 弗拉基米爾·弗拉基米羅維奇·納博科夫,改編自他的小說《蘿莉塔》
- 《大卫与丽莎》(David and Lisa)– 愛蓮娜·佩里,改編自西奧多·艾薩克·魯賓的小說
1963 (第36屆)
- 《汤姆·琼斯》(Tom Jones)– 約翰·歐斯本,改編自亨利·菲爾丁的小說《湯姆·瓊斯》
1964 (第37屆)
- 《雄霸天下》(Becket)– 愛德華·安哈爾特,改編自尚·阿諾伊的舞台劇
1965 (第38屆)
1966 (第39屆)
- 《良相佐国》(A Man for All Seasons)– 羅伯特·鮑特,改編自他的舞台劇
1967 (第40屆)
- 《惡夜追緝令》(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史泰靈·薛立芬,改編自約翰·博爾的小說
1968 (第41屆)
- 《冬狮》(The Lion in Winter)– 詹姆斯·戈德曼,改編自他的舞台劇
1969 (第42屆)
- 《午夜牛郎》(Midnight Cowboy)– 沃爾多·沙特,改編自詹姆士·李歐·赫林漢的小說
1970年代
1970 (第43屆)
- 《外科醫生》(M*A*S*H)– 林·拉德納,改編自理查·胡克的小說《MASH:關於三位陸軍醫生的小說》
- 《国际机场》(Airport)– 喬治·希頓,改編自阿瑟·黑利的小說
- 《愛情遊戲》(Lovers and Other Strangers)– 約瑟夫·博洛尼亞、大衛·澤拉格·古德曼和芮妮・泰勒,改編自約瑟夫·博洛尼亞和芮妮・泰勒的舞台劇
- 《我不为父歌唱》(I Never Sang for My Father)– 羅拔·活拉夫·安達臣,改編自他的舞台劇
- 《戀愛中的女人》(Women in Love)– 拉里·克萊默,改編自大衛·赫伯特·勞倫斯的小說《戀愛中的女人》
1971 (第44屆)
- 《霹靂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 歐內斯特・泰迪曼,改編自羅賓・摩爾的小說
- 《教父》(The Godfather)– 法蘭西斯·柯波拉和馬里奧·普佐,改編自馬里奧·普佐的小說《教父》
- 《酒店》(Cabaret)– 傑·普列松·阿倫,改編自喬·馬斯特洛夫的音樂劇《歌廳》
- 《大移民》(The Emigrants)– 本特·福斯隆德和揚·特洛爾,改編自維爾海姆·莫伯格的小說
- 《冤家宜结不宜解》(Pete 'n' Tillie)– 朱利葉斯·J·愛普斯坦,改編自彼得·德·弗里斯的小說
- 《儿子离家时》(Sounder)– 朗恩·埃爾德三世,改編自威廉·H·阿姆斯壯的小說
1973 (第46屆)
- 《大法師》(The Exorcist)– 威廉·彼得·布拉蒂,改編自他的小說
- 《最后行動》(The Last Detail)– 羅伯特·唐尼,改編自達瑞爾·波尼奇的小說
- 《力爭上游》(The Paper Chase)– 詹姆斯·布里奇斯,改編自小約翰·傑伊·奧斯本的小說
- 《纸月亮》(Paper Moon)– 阿爾文·薩金特,改編自喬·大衛·布朗的小說
- 《衝突》(Serpico)– 沃爾多·沙特和諾曼·韋克斯勒,改編自彼得·馬斯的小說
1974 (第47屆)
1975 (第48屆)
1976 (第49屆)
1977 (第50屆)
1978 (第51屆)
- 《午夜快车》(Midnight Express)– 奧利佛·史東,改編自比利·海斯和威廉·賀佛爾的著作
1979 (第52屆)
1980年代
1980 (第53屆)
- 《凡夫俗子》(Ordinary People)– 阿爾文·薩金特,改編自茱蒂絲·格斯特的同名小說
1981 (第54屆)
- 《金池塘》(On Golden Pond)– 歐內斯特·湯普森,改編自他的舞台劇
1982 (第55屆)
- 《失蹤》(Missing)– 科斯塔·加夫拉斯和唐納德·E·史都華,改編自湯瑪斯·豪澤爾的著作
1983 (第56屆)
- 《親密關係》(Terms of Endearment)– 詹姆斯·L·布鲁克斯,改編自賴瑞·麥可莫特瑞的同名小說
- 《危险女人心》(Betrayal)– 哈羅德·品特,改編自他的舞台劇
- 《化妆师》(The Dresser)– 羅納德·哈伍德,改編自他的舞台劇
- 《凡夫俗女》(Educating Rita)– 威利·拉塞爾,改編自他的舞台劇
- 《鲁本,鲁本》(Reuben, Reuben)– 朱利葉斯·J·愛普斯坦,改編自赫曼·舒姆林的舞台劇
1984 (第57屆)
1985 (第58屆)
1986 (第59屆)
1987 (第60屆)
1988 (第61屆)
1989 (第62屆)
- 《溫馨接送情》(Driving Miss Daisy)– 阿爾弗雷德·尤里,改編自他的舞台劇
1990年代
1990 (第63屆)
1991 (第64屆)
1992 (第65屆)
1993 (第66屆)
1995 (第68屆)
1996 (第69屆)
- 《彈簧刀》(Sling Blade)– 比利·鲍伯·松顿,改編自他的短片
- 《众神与野兽》(Gods and Monsters)– 比爾·坎登,改編自克里斯多福·布拉姆的小說
1999 (第72屆)
2000年代
2000(第73屆) |
2001(第74屆) |
2002(第75屆) |
2003(第76屆) |
2004(第77屆) |
2005(第78屆) |
2006(第79屆) |
2007(第80屆) |
2008(第81屆) |
2009(第82屆) |
2010年代
2010(第83屆) |
2011(第84屆) |
2012(第85屆) |
|
2013(第86屆) |
2014(第87屆) |
|
2015(第88屆) |
2016(第89屆) |
|
2017(第90屆) |
2018(第91屆) |
2019(第92屆) |
2020年代
2020/21(第93屆) |
2021(第94屆) |
2022(第95屆) |
2023(第96屆) |
多次獲獎與提名者
以下編劇曾獲頒兩座最佳改編劇本獎:
|
以下編劇曾入圍三次或更多次最佳改編劇本獎:
|
年齡記錄
紀錄 | 姓名 | 影片 | 當時年齡 | 參見 |
---|---|---|---|---|
最年長獲獎 | 詹姆士·艾佛利 | 《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 89 | [1] |
最年長入圍 | [2] | |||
最年輕獲獎 | 查理·沃希特爾(Charlie Wachtel) | 《黑色黨徒》 | 32 | [3] |
最年輕入圍 | 約瑟夫·孟威茲 | 《淘哥儿》 | 22 |
參見
- 金球獎最佳劇本
- 評論家選擇電影獎最佳劇本
- 提名和囊括五項奧斯卡金像獎電影列表
- 奧斯卡金像獎特殊記錄
註釋
- 該年度獎項名稱為「最佳寫作,改編」(Best Writing, Adapatation)
- 本屆頒獎典禮是唯一沒有官方提名者的一屆,是由主辦單位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會根據評委評定電影記錄提出一份非正式的名單所決定
- 該年度獎項名稱為「最佳寫作」(Best Writing),包含原創及改編
- 該年度獎項名稱為「最佳寫作,改編」(Best Writing, Adapatation)
- 該年度獎項名稱為「最佳寫作,改編」(Best Writing, Adapatation)
- 該年度獎項名稱為「最佳寫作,改編」(Best Writing, Adapatation)
- 該年度獎項名稱為「最佳寫作,改編」(Best Writing, Adapatation)
- 該年度獎項名稱為「最佳寫作,劇本」(Best Writing, Screenplay)
- 此片並未被正式提名,而是由投票者自由填寫而列名(write-in candi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