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順 (政權)
大順(1643年—1646年)[1],或称李顺,是明朝末年民變領袖闖王李自成在推翻明朝之际建立的政权,但旋即被清軍击败,其殘部最后歸順南明。
大顺 | |||||||||||
---|---|---|---|---|---|---|---|---|---|---|---|
1643年—1646年 | |||||||||||
1644年時的大順領土 | |||||||||||
地位 | 帝国、王国 | ||||||||||
首都 | 西京(今陕西省西安市) 北京 | ||||||||||
常用语言 | 明清官話 | ||||||||||
政府 | 君主制 | ||||||||||
君主 | |||||||||||
• 1643年-1645年 | 李自成 | ||||||||||
• 1645年-1646年 | 李自敬 | ||||||||||
• 1646年 | 李过 | ||||||||||
历史时期 | 明末清初 | ||||||||||
• 李自成在襄阳称新顺王 | 1643年 | ||||||||||
• 李自成在西安称大顺皇帝 | 1644年 | ||||||||||
1645年 | |||||||||||
• 李过去国号歸順南明 | 1646年 | ||||||||||
| |||||||||||
今属于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历史
大順的建立
明朝末期,朝政腐敗,加上连年的旱灾蝗灾和官府剝削,大量秦蜀地區流民、饑民爆發民變,即所謂「流寇」。這些農民採取游擊及分頭進攻之戰術,嚴重拖累明朝兵力。
1636年,民變領袖闖王高迎祥,被明軍將領洪承疇、孫傳庭等圍殺,其甥闖將李自成便繼位為闖王,俗稱李闖。
1641年,李自成陷洛陽,殺死洛陽福王朱常洵,並與諸將煮食朱常洵之屍體而分食之。抄沒福王府邸後,李自成軍隊也得到了大批糧餉。
此外,張獻忠領導的軍隊主要在南方發展,先控制湖廣地區,之後又攻略四川,是為大西政權。但是,李自成與張獻忠並未維持合作關係,而是互相鬥爭。
崇禎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2],國號大順,改元永昌。以牛金星为天佑殿大学士,封三弟李自敬為王,號三千歲,功臣以五等爵,刘宗敏、田见秀等十九人为侯。三月,李自成陷大同、宣府、居庸關,十七日兵臨北京城下。十八日克北京外城。三月十九晨,李自成入紫禁城,崇禎帝自縊於北京煤山,是為甲申之變,明朝滅亡。
君主
李自成,世居怀远堡李继迁寨(今陕西横山),順建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以「大順」為國號,称帝时追尊七代皆為帝后,李自成称皇帝後仅一年便亡国。大順先以西安為西京,随后又入主北京,領土一度囊括中原多省之範圍,包括今日京津、河北山西長城以南地區、湖北大部、山東、河南、陝西、甘肅。
大順初年武力較盛,曾于建國當年春(1644年)東入太原,攻克大同等地。1644年4月24日(舊曆三月十八)攻陷北京,滅明朝。但於同年五月始,一片石戰役後,清軍入關,大順敗歸西安後迅速走向衰亡。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李自成即位詔 |
1644年5月,清兵攻克北京,李自成逃往西安。但由於大順軍在潼關列陣迎戰,清軍因主力及大砲尚未到達,堅守不戰,又延續了一年。
1645年,清軍以紅衣大炮攻破潼關,李自成採避戰的方式去应对清军的进攻,經襄陽逃入湖北,試圖與武昌的明朝總兵左良玉聯合抗清,左良玉東進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側」,征討馬士英途中病死。4月李自成入武昌,但為清軍一擊即潰。5月在江西再敗,後在湖北通山縣南九宮山為明朝地方武装所殺(亦有說李自成自殺、下落不明或出家為僧等)。
姓名 | 在位時間 | 年號 |
---|---|---|
李自成 (1606年-1645年) |
1643年-1645年[3] | 永昌 |
李自敬 (?-1646年) |
1645年-1646年 | |
李过 (?-1649年) |
1646年 |
李自成死后,其三弟李自敬继位为大顺皇帝。1646年,李自敬降清,旋即被杀,大顺余部推举李自成之侄李过为主,但未称帝。不久,李过归降南明隆武政权,去大顺国号,但仍使用永昌年号。
制度
官制上大体依照唐制,略加修订,改内阁为天佑殿、六部为六政府,设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地方改巡抚为节度使、巡按為直指使,军事设前后左右中各营,权将军、制将军、威武将军、果毅将军等,其中权将军地位最高,入北京后规定:文官都受权将军刘宗敏节制,这与明朝显然不同。
另外還制定科举改革政策,認為八股文腐敗,改采用散文考試,但未及遍行,政权即告灭亡。
又让劉宗敏等設立比餉鎮撫司,搜刮京城官員大戶的財產。規定助餉額為「中堂十萬,部院京堂錦衣七萬或五萬三萬,道科吏部五萬三萬,翰林三萬二萬一萬,部屬而下則各以千計」,前明舊臣大多無一倖免,國丈周奎、首輔魏藻德等皆因繳銀不足被拷問致死。
五德
依据五德终始思想,以明朝为火德王。大顺取水灭火之义,规定以水德王,衣服尚蓝。
封爵
- 王公:三千岁李自敬、秦王张献忠、宋王朱慈烺、定安公朱慈炯
- 侯九人[5]:汝侯刘宗敏、泽侯田见秀、蕲侯谷可成、亳侯李過、磁侯刘芳亮、义侯张鼐(李双喜)、绵侯袁宗第、淮侯劉希堯、岳侯刘世俊、赵侯[6]、襄南侯
- 伯七十二人:光山伯刘体纯、太平伯吴汝义、巫山伯马世耀、武阳伯李友、平南伯刘忠、文水伯陈永福、桃源伯白广恩、确山伯王良智、京山伯陈荩、鄢陵伯刘苏、伯爵任继荣、伯爵辛思忠、伯爵党守素、伯爵刘汝魁、伯爵白鸠鹤、伯爵张能、伯爵牛万才、伯爵蔺养成、伯爵左光先、伯爵牛成虎、伯爵马科、衡山伯、繁峙伯、襄阳伯朱由樻、枣阳伯朱在城、宣城伯朱绍圮、顺义伯朱术<木受>等
- 子三十人:宁陵子田虎等
- 男五十五人:临朐男高一功等
文职
内阁改为天佑殿,翰林院改为弘文院,六部改为六政府,文选司改为文谕院,六科给事中改为谏议,十三道御史改为直指史,太仆寺改为验马寺,尚宝司改为尚玺寺。废除詹事府,裁并太常寺、鸿胪寺,所管事务归礼政府。
武职
五军都督府改为五军部,正总兵改为正总权,副总兵改为总制,守备改为守旅,把总改为总旗。
参考文献
- 黃衛平. . . 三秦出版社. 2010年: 194–197 [2020-03-20]. ISBN 978-7-80736-899-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3-03).
- 「自成遂以西安为都,僭称皇帝,国号大顺,改元永昌,百官礼乐悉尊唐制。」张岱. . : 卷六三记.
- 二十九日丙戌僭帝號于武英殿,追尊七代皆為帝后,立妻高氏為皇后。自成被冠冕,列仗受朝。金星代行郊天禮。是夕焚宮殿及九門城樓。詰旦,挾太子、二王西走,而使偽將軍左光先、谷可成殿。秋九月,自成留李過守寨,自率二十騎略食山中,為村民所困、不能脫,遂縊死。或曰村民方築堡,見賊少,爭前擊之,人馬俱陷泥淖中,自成腦中鉏死。剝其衣,得龍衣金印,眇一目,村民乃大驚,謂為自成也。時我兵遣識自成者驗其屍,朽莫辨。
- 邓士友《国朝要典》:“高庙命伯温卜历数之长短。伯温卜之曰遇顺而止。”魏元旷《蕉庵诗话》:明太祖尚书以国祚问刘诚意伯,对曰:“万子万孙,遇顺而止”
- 《明史·卷三百零九》:復五等爵,大封功臣,侯劉宗敏以下九人,伯劉體純以下七十二人,子三十人,男五十五人。
- 获自成两从父伪赵侯、伪襄南侯及自成妻妾二人,金印一。又获伪汝侯刘宗敏、伪总兵左光先、伪军师宋献策。于是斩自成从父及宗敏于军。牛金星、宋企郊等皆遁亡。
- 《明史·卷三百零九》:(崇禎)十七年正月庚寅朔,自成稱王于西安,僭國號曰大順,改元永昌,改名自晟。追尊其曾祖以下,加諡號,以李繼遷為太祖。設天佑殿大學士,以牛金星為之。增置六政府尚書,設弘文館、文諭院、諫議、直指使、從政、統會、尚契司、驗馬寺、知政使、書寫房等官。以乾州宋企郊為吏政尚書、平湖陸之祺為戶政尚書、真甯鞏焴為禮政尚書、歸安張嶙然為兵政尚書。
- 《明史·卷三百零九》:自成在中州,所略城輒焚毀之。及渡漢江,謀以荊、襄為根本,改襄陽曰襄京,修襄王宮殿居之。改禹州曰均平府,承天府曰揚武州,他府縣多所更易。牛金星教以創官爵名號,大行署置。自成無子,兄子過及妻弟高一功,迭居左右,親信用事。田見秀、劉宗敏為權將軍,李岩、賀錦、劉希堯等為制將軍,張鼐、黨守素等為威武將軍,谷可成、任維榮等為果毅將軍,凡五營二十二將。又置上相、左輔、右弼、六政府侍郎、郎中、從事等官。要地設防禦使,府曰尹,州曰牧,縣曰令。封崇王由樻襄陽伯、邵陵王在城棗陽伯、保甯王紹圮宣城伯、肅甯王術<木受>順義伯。以張國紳為上相,牛金星為左輔,來儀為右弼。國紳,安定人,嘗官參政。既降,獻文翔鳳妻鄧氏以媚自成。自成惡其傷同類,殺之,而歸鄧氏於其家。六政府侍郎則石首喻上猷、江陵蕭應坤、招遠楊永裕、米脂李振聲、江陵鄧岩忠、西安姚錫胤,尋以宣城丘之陶代振聲為兵政府侍郎。其餘受偽職者甚眾,不具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