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行政區劃

臺灣行政區劃範圍包含臺灣本島及其附屬島嶼和澎湖群島,起始於荷蘭與西班牙統治時期。現今主要根據中華民國相關法律規定,劃分為一直轄市,即臺灣省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臺灣省則下分為11個、3個[1]

臺灣
玉山
臺灣主題首頁

臺灣現行行政區劃

省、直轄市、縣、市

臺灣省依據《憲法增修條文》為中央政府(行政院)的派出機關。2018年7月1日起,行政院宣佈省級機關去任務化,將臺灣省政府及臺灣省諮議會實質上解散,省制完全虛級化。目前臺灣省劃分為11個及3個,所有縣市實質上由行政院直接管轄。

直轄市為地方自治團體,直接隸屬於行政院,人口聚居達125萬人以上,且在政治、經濟、文化及都會區域發展上,有特殊需要之地區,得設直轄市。直轄市以下分設、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區、原住民區以下設,里之下設有

為地方自治團體,雖劃為之下,但是實際上由中央政府(行政院或其區域聯合服務中心)直接管轄。縣以下分設有、鎮、縣轄市。2007年地方制度法修正之後,增列縣人口達200萬人以上,在未升格為直轄市前,部分準用直轄市編制。過往的臺北縣和桃園縣在升格為直轄市(即今新北市桃園市)前,曾準用有關規定。

為地方自治團體,與縣同級,實際上由中央政府(行政院或其區域聯合服務中心)直接管轄。人口聚居達50萬人以上未滿125萬人,且在政治、經濟及文化上地位重要地區得設市。市以下分設,區以下設,里之下設有

目前臺灣有6個直轄市、11個、3個,此20行政區域為最高層級之地方自治團體,由人民直選行政首長與議會。

註:東沙群島南沙群島太平島中洲礁高雄市旗津區中興里代管。釣魚臺列嶼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大溪里,龜山島隸屬於宜蘭縣頭城鎮龜山里。

鄉鎮市區

鄉鎮市區為六種行政區位階相同或相似的行政區劃名詞。其中山地鄉、、鎮、縣轄市下之劃分,為地方自治團體,有自己的首長選舉、民意機關、自治財源等。法規規定人口聚居達十萬人以上未滿三十萬人,且工商發達、自治財源充裕、交通便利及公共設施完全之地區,得設縣轄市;而對鄉鎮則未規定設立標準。區則為直轄市下之劃分,非地方自治團體,行政首長由所屬市長指派,不設民意機關。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則為直轄市之下由山地鄉改制之劃分為地方自治團體,有自己的首長選舉、民意機關、自治財源等。

  • 目前臺灣共有358個鄉鎮市區;24山地鄉、115、35鎮、14縣轄市、164、6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 山地鄉、鄉以內之劃分為;鎮、縣轄市、區、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以內則劃分為。村、里設民選村、里長一名,為臺灣最基層之地方選舉。村、里之下又劃分為

行政區列表

No.名稱旗幟徽章下級行政區政府所在地面積(km²)人口首長
陸域海域[2]
直轄市
臺灣省
  • 3市
  • 11縣
25110.003740837.03996,933,688
1臺北市12區 信義區271.799702,507,673蔣萬安
2新北市
  • 28區
  • 1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板橋區2052.56672966.72654,043,236侯友宜
3桃園市
  • 12區
  • 1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桃園區1220.95401,130.23832,324,804張善政
4臺中市
  • 28區
  • 1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西屯區2214.89681,663.73942,851,309盧秀燕
5臺南市37區 安平區2191.65312,592.73101,859,687黃偉哲
6高雄市
  • 35區
  • 3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
苓雅區2951.85242,726.83542,735,308陳其邁
臺灣省
7基隆市7區 中正區132.75893,585.4177361,735謝國樑
8新竹市3區 北區104.1526387.5623457,040高虹安
9嘉義市2區 東區60.02560263,150黃敏惠
10新竹縣
  • 1縣轄市
  • 3鎮
  • 7鄉
  • 2山地鄉
竹北市1427.5369333.9971591,334楊文科
11苗栗縣
  • 2縣轄市
  • 5鎮
  • 10鄉
  • 1山地鄉
苗栗市1820.31491,741.4762533,744鍾東錦
12彰化縣
  • 2縣轄市
  • 6鎮
  • 18鄉
彰化市1074.39603,313.64811,233,060王惠美
13南投縣
  • 1縣轄市
  • 4鎮
  • 6鄉
  • 2山地鄉
南投市4106.43600475,203許淑華
14雲林縣
  • 1縣轄市
  • 5鎮
  • 14鄉
斗六市1290.83261,220.4274659,556張麗善
15嘉義縣
  • 2縣轄市
  • 2鎮
  • 13鄉
  • 1山地鄉
太保市1903.6367336.1701482,055翁章梁
16屏東縣
  • 1縣轄市
  • 3鎮
  • 21鄉
  • 8山地鄉
屏東市2775.60035,771.4292792,383周春米
17宜蘭縣
  • 1縣轄市
  • 3鎮
  • 6鄉
  • 2山地鄉
宜蘭市2143.62512,145.3078449,500林姿妙
18花蓮縣
  • 1縣轄市
  • 2鎮
  • 7鄉
  • 3山地鄉
花蓮市4628.57142,790.9131316,219徐榛蔚
19臺東縣
  • 1縣轄市
  • 2鎮
  • 8鄉
  • 5山地鄉
臺東市3515.252611,274.6894210,898饒慶鈴
20澎湖縣
  • 1縣轄市
  • 5鄉
馬公市126.86417,936.0015107,811陳光復

行政區劃沿革

荷蘭與西班牙統治時期

臺灣之行政區劃在此時期主要為架構在臺灣原住民族聚居自然村落之上的部落聯盟(如大肚王國、大龜文酋邦、瑯嶠十八社等)。1624年,荷蘭軍隊進入臺灣南部,在大員建立熱蘭遮城開始其統治。163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在臺灣南部開始對原住民征服行動後組織年度地方會議(Landdag)以聯絡原住民部落維持其統治。

1626至1642年間,西班牙帝國亦進入臺灣北部建立殖民地。此期間西班牙當局在臺灣劃分出三個地理區(或称省区),分別為淡水河流域的淡水省區(Tamchui)、宜蘭平原的噶瑪蘭省區(Cabaran)、從花蓮立霧溪口至秀姑巒溪口的海岸與縱谷地帶的哆囉滿省區(Turoboan)[3]

1642年,荷蘭東印度公司發動雞籠之戰從西班牙帝國手中奪取北臺灣統治權。此後荷蘭當局將臺灣劃為四個地方會議區,分別為北部地方會議區(Noorden)、南部地方會議區(Zuiden)、淡水地方會議區(Tamsuy)、卑南地方會議區(Pimaba)。此期間亦有人文地理研究將臺灣分為福爾摩沙十一郡省但並非實際使用之行政區劃。

明鄭時期

西元1664年之後的臺灣行政區劃示意圖

1661年鄭成功攻下臺灣,五月佔普羅民遮城,改赤崁為東都明京,總名「東都」。設一府二縣,立承天府,以新港溪(今鹽水溪)為界,溪北屬天興縣,溪南屬萬年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鄭成功死後,其子鄭經改東都為東寧,並於承天府之上再設東寧總制府。另升天興縣與萬年縣為州。又於澎湖安撫司外加設南北路兩安撫司。

臺灣明鄭時期行政區概要
年份稱號安撫司
1661年(永曆15年)-1664年(永曆18年)東都承天府天興縣、萬年縣澎湖安撫司
1664年(永曆18年)-1683年(永曆37年)東寧承天府天興州、萬年州澎湖安撫司、南路安撫司、北路安撫司

基層行政區劃部分,承天府下轄四坊一鎮;天興州下轄十三,萬年州下轄十一;除王城安平鎮外共計四坊二十四里;安撫司下轄四社管轄原住民

清治時期

1683年,大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劃歸福建省,並設立臺廈道,總管臺灣與廈門軍事,道署設於廈門。(清朝行政区划體系中,並非正式行政區層級而屬於軍區劃分,為省的派出機關,其地位在省與之間,清朝後期權力逐漸增加,《內政年鑑》便視之為正式行政區劃)

臺灣清治時期行政區概要
年份、直隸州
1683年(康熙22年)-1727年(雍正5年)福建省臺廈道臺灣府
1727年(雍正5年)-1875年(光緒元年)福建省臺灣道臺灣府
1875年(光緒元年)-1887年(光緒13年)福建省臺灣道臺灣府、臺北府
1887年(光緒13年)-1895年(光緒21年)福建臺灣省臺灣道臺灣府、臺北府、臺南府、臺東直隸州
  • 1684年(康熙23年)初設一府三縣:臺灣府設治於原明鄭王城(今臺南市市中心),新港溪(今鹽水溪)至二仁溪之間為臺灣縣,二仁溪以南為鳳山縣,新港溪以北為諸羅縣。而基層行政區劃則沿襲明鄭時期,各縣下劃分「堡、里、鄉、澚、坊」,其下再轄自然村落等級的「街、庄、社、鄉」。
  • 1723年(雍正元年)將諸羅縣之虎尾溪以北增設彰化縣,成為一府四縣。
  • 1727年(雍正5年)臺廈道改為臺灣道,並將道署設於臺灣縣。[4]同時將臺灣縣之澎湖群島劃為澎湖廳,成為一府四縣一廳。
  • 1731年(雍正9年)彰化縣之大甲溪以北增設淡水廳,成為一府四縣二廳。
  • 1787年(乾隆52年)平定林爽文起義後,將諸羅縣改為嘉義縣。
  • 1812年(嘉慶17年)於宜蘭平原增設噶瑪蘭廳,成為一府四縣三廳。
  • 1875年(光緒元年)將北部地區析置臺北府與臺灣府並立,共設二府八縣五廳。臺灣府轄臺灣縣、嘉義縣、鳳山縣、彰化縣、澎湖廳、恆春縣、卑南廳、埔里社廳;臺北府轄宜蘭縣、基隆廳、淡水縣、新竹縣。
  • 1885年(光緒11年)清政府敕命臺灣建省,因為與福建省仍有部分行政業務,因此正式名稱稱為「福建臺灣省」。初期維持二府八縣五廳,直至1887年(光緒13年)建省準備工作完竣後方改制為三府一直隸州,三府下共設十一縣三廳。建省後省城擇於原彰化縣橋仔圖(今臺中市市中心,臺灣省城),並於省城所在地新設臺灣縣,原府治所在臺灣府臺灣縣改稱「臺南府」「安平縣」。
  • 1894年(光緒20年)臺北府淡水縣部份地區增設南雅廳,並將省城移至臺北府淡水縣臺北城內,臺灣形成三府一直隸州,三府下共設十一縣四廳。
清治末期之行政區劃
、直隸州、廳
福建臺灣省臺灣道 臺南府安平縣、鳳山縣、嘉義縣、恆春縣、澎湖廳
臺灣府臺灣縣、彰化縣、苗栗縣、雲林縣、埔里社廳
臺北府淡水縣、宜蘭縣、新竹縣、基隆廳(、南雅廳)
臺東直隸州

日治時期

1895年,大日本帝國大清帝國簽訂《馬關條約》,將「臺灣全島及所有附屬各島嶼、澎湖群島……之城壘、兵器製造所及國有物永遠讓與日本」。臺灣成為大日本帝國之外地,設立臺灣總督府管理之。臺灣日治時期的行政區劃,共計經歷十次較大的更動。其中依劃分方式大致可分為三個時期,從1895年改隸時將原大清帝國改為類似日本內地的起,陸續在縣及廳的數目上增減;之後在1901年把縣廢除,全臺共設20個廳,8年後,縮編為12個廳;到最後1920年改設五州二廳,並且整個行政區層級上與日本內地採取相同制度。

臺灣日治時期行政區概要
年份行政區域
1895年(明治28年)5月-1895年(明治28年)8月三縣一廳臺北縣、臺灣縣、臺南縣、澎湖島廳
1895年(明治28年)8月—1896年(明治29年)3月一縣二民政支部一廳臺北縣、臺灣民政支部、臺南民政支部、澎湖島廳
1896年(明治29年)4月—1897年(明治30年)6月三縣一廳臺北縣、臺中縣、臺南縣、澎湖島廳
1897年(明治30年)6月—1898年(明治31年)6月六縣三廳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嘉義縣、臺南縣、鳳山縣、宜蘭廳、臺東廳、澎湖廳
1898年(明治31年)6月—1901年(明治34年)4月三縣三廳臺北縣、臺中縣、臺南縣、宜蘭廳、臺東廳、澎湖廳
1901年(明治34年)5月—1901年(明治34年)11月三縣四廳臺北縣、臺中縣、臺南縣、宜蘭廳、恆春廳、臺東廳、澎湖廳
1901年(明治34年)11月—1909年(明治42年)10月二十廳基隆廳、臺北廳、深坑廳、桃仔園廳→桃園廳、新竹廳、苗栗廳、臺中廳、彰化廳、南投廳、斗六廳、
嘉義廳、鹽水港廳、臺南廳、鳳山廳、蕃薯藔廳、阿猴廳→阿緱廳、恆春廳、宜蘭廳、臺東廳、澎湖廳
1909年(明治42年)10月—1920年(大正9年)8月十二廳臺北廳、桃園廳、新竹廳、臺中廳、南投廳、嘉義廳、
臺南廳、阿緱廳、宜蘭廳、臺東廳、花蓮港廳、澎湖廳
1920年(大正9年)9月—1926年(大正15年)6月五州二廳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臺東廳、花蓮港廳
1926年(大正15年)7月—1945年(昭和20年)10月五州三廳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臺東廳、花蓮港廳、澎湖廳
1926年至1945年臺灣一級行政區劃圖
  • 1895年(明治28年)日本尚未接收時便已規劃將臺灣原三府改為三(臺北縣、臺灣縣、臺南縣),原三府下轄的縣、廳則改為縣下轄的支廳;此外原本與府同級的臺東直隸州則降級成臺南縣轄的臺東支廳,另外將原臺南府澎湖廳升格為與縣同級的澎湖島廳,臺南府嘉義縣改劃為臺灣縣下轄的支廳。實際開始接收後因遭遇到反抗,臺灣、臺南兩縣無法實施,而暫時使用派出性質的民政支部,其下支廳則暫使用出張所。1896年平定臺灣各地反抗後,將原規畫實施,其中臺灣民政支部則改名為臺中縣,其下轄嘉義出張所則又改回臺南縣轄,其餘與原規劃相同。
  • 1897年(明治30年)將全臺改劃為六縣三廳:臺北縣、新竹縣、臺中縣、嘉義縣、臺南縣、鳳山縣、宜蘭廳、臺東廳、澎湖廳,並廢除支廳,改為辨務署,全臺共78個辨務署;原明清以來的堡里鄉澚也逐漸失去行政區劃功能,成為地籍、戶籍區劃單位;1898年因為財政困難,將六縣改回三縣,其下辨務署縮減為39個,而澎湖、臺東兩廳下辨務署改為出張所。之後辨務署逐漸縮減,至1900年剩24個。1901年分臺南縣一部分成立恆春廳,並將宜蘭、恆春兩廳下轄辨務署改為出張所。
  • 1901年(明治34年)底廢除三縣,將其下轄的辨務署升格為廳(部分有整併),全臺加上原本的四廳共二十廳。而原廳下轄的出張所也廢除,全臺改為廳下轄支廳,並在支廳下與之間設置輔助行政機關區。1904年完成全臺土地調查,自然村等級的被大量整併,並成為有界線的行政村。
  • 1909年(明治42年)將二十廳整併為十二廳,並將區改為正式行政區劃。(堡里鄉澚繼續做為地籍戶籍使用至1920年,見臺灣堡里列表)
  • 1920年(大正9年)大規模地方制度改正,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州制》、《臺灣市制》、《臺灣街庄制》,將臺灣西部地區實施與內地的都道府縣類似的州制,州下轄;郡下轄街,正式將蕃地劃入各郡管轄;市街與內地的市町村相當,下轄大字,大字下有些還有小字。此時全臺分為臺北州、新竹州、臺中州臺南州高雄州、臺東廳、花蓮港廳共五州二廳(臺東、花蓮港兩廳繼續使用原本的制度)。
  • 1926年(大正15年)高雄州澎湖郡升格為澎湖廳。
  • 1937年(昭和12年)臺灣總督府公布《臺灣廳制》,將臺東廳、花蓮港廳兩廳也實施、街制度。
  • 1939年(昭和14年)新南群島(今南沙群島之一部)編入高雄州高雄市。
日治末期之行政區劃
外地州、廳、支廳
臺灣臺北州臺北市、基隆市、宜蘭市、七星郡、新莊郡、海山郡、文山郡、淡水郡、基隆郡、宜蘭郡、羅東郡、蘇澳郡
新竹州新竹市、新竹郡、中壢郡、桃園郡、大溪郡、竹東郡、竹南郡、苗栗郡、大湖郡
臺中州臺中市、彰化市、大屯郡、豐原郡、大甲郡、東勢郡、彰化郡、員林郡、北斗郡、南投郡、竹山郡、能高郡、新高郡
臺南州臺南市、嘉義市、新豐郡、新化郡、曾文郡、北門郡、新營郡、嘉義郡、斗六郡、虎尾郡、北港郡、東石郡
高雄州高雄市、屏東市、鳳山郡、岡山郡、旗山郡、屏東郡、潮州郡、東港郡、恆春郡
臺東廳臺東郡、關山郡、新港郡
花蓮港廳花蓮港市、花蓮郡、鳳林郡、玉里郡
澎湖廳馬公支廳、望安支廳

值得注意的是,前面幾次區域的變動相當頻繁,每次存在時間不長,而1920年的這次區域的劃分所持續的時間最長,相當程度地影響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規劃臺灣的行政區劃。

戰後時期

1949年行政區劃重劃前,臺灣省行政區劃圖
1982~2010年臺灣行政區劃圖(圖含金馬地區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華民國代表同盟國軍事佔領臺灣。1945年8月31日,頒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大綱》。9月1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在重慶市成立臨時辦公處。9月20日,正式公布《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組織條例》。10月25日,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開始在臺灣臺北市運作。

未實現的區域草案

1945年3月

臺灣接管計劃綱要地方政制行政規劃圖,黃底為省轄市
省轄市
一級縣 二級縣 三級縣
  • 臺北市
  • 基隆市
  • 宜蘭市
  • 新竹市
  • 臺中市
  • 彰化市
  • 臺南市
  • 爽文市(嘉義市)
  • 高雄市
  • 屏東市
  • 花蓮港市
  • 梧棲市
  • 羅東縣,縣治羅東
  • 七星縣,縣治汐止
  • 淡水縣,縣治淡水
  • 桃園縣,縣治桃園
  • 員林縣,縣治員林
  • 北港縣,縣治北港
  • 曾文縣,縣治新營
  • 延平縣,縣治新化
  • 鳳山縣,縣治鳳山
  • 省三縣,縣治瑞芳
  • 中壢縣,縣治中壢
  • 滄海縣,縣治新埔
  • 竹南縣,縣治竹南
  • 福星縣,縣治苗栗
  • 大甲縣,縣治大甲
  • 豐原縣,縣治豐原
  • 霧峰縣,縣治霧峰
  • 鹿港縣,縣治鹿港
  • 北斗縣,縣治北斗
  • 南投縣,縣治南投
  • 斗六縣,縣治斗六
  • 清芳縣,縣治民雄
  • 東石縣,縣治朴子
  • 北門縣,縣治佳里
  • 淵亭縣,縣治岡山
  • 東港縣,縣治東港
  • 鳳林縣,縣治鳳林

1945年8月

1945年8月中央設計局規劃的臺灣省行政區劃草案
省轄市
  • 淡水縣,縣治淡水
  • 基隆縣,縣治基隆
  • 宜蘭縣,縣治宜蘭
  • 板橋縣,縣治板橋
  • 桃園縣,縣治桃園
  • 新竹縣,縣治新竹
  • 竹南縣,縣治竹南
  • 苗栗縣,縣治苗栗
  • 豐原縣,縣治豐原
  • 大屯縣,縣治臺中
  • 彰化縣,縣治彰化
  • 北斗縣,縣治北斗
  • 南投縣,縣治南投
  • 斗六縣,縣治斗六
  • 嘉義縣,縣治嘉義
  • 新營縣,縣治新營
  • 麻豆縣,縣治麻豆
  • 豐化縣,縣治新化
  • 岡山縣,縣治岡山
  • 鳳山縣,縣治鳳山
  • 恆春縣,縣治恆春
  • 臺東縣,縣治臺東
  • 花蓮縣,縣治花蓮港
  • 澎湖縣,縣治馬公

1947年6月

此時的未實現計劃,將臺灣分置為11縣5省轄市。計劃中的縣市名稱與現行名稱對照如下:

例:現行名稱 → 當時計劃

  1. 桃園市 → 新竹縣
  2. 新竹縣 長風縣
  3. 苗栗縣 竹南縣
  4. 臺中縣 → 豐原縣
  5. 臺中市 → 中正市
  6. 彰化縣 臺中縣
  7. 雲林縣 長溪縣
  8. 臺南市 → 成功市

1949年

此時的未實行行政區劃規劃與1947年6月的差別並不多,僅一些不同,如下表:

例:現行名稱 → 當時計劃

  1. 桃園市新竹縣湖口鄉、新豐鄉 → 新竹縣
  2. 新竹市苗栗縣新竹縣(不包括湖口、新豐兩鄉) → 人和縣
  3. 臺中縣 → 豐原縣
  4. 南投縣 大觀縣
  5. 彰化縣 臺中縣
  6. 雲林縣 長溪縣
  7. 南投縣魚池鄉 → 日月潭管理局[6]

1950年7月

1950年7月臺灣省行政區重劃草案

此時的未實行行政區劃規劃與1950年正式行政區的差別如下表:

  1. 金山鄉萬里鄉併入基隆市
  2. 新豐鄉、湖口鄉併入桃園縣。
  3. 通霄鎮苑裡鎮併入臺中縣,縣治設於清水鎮
  4. 大里鄉太平鄉烏日鄉霧峰鄉併入南投縣
  5. 竹山鎮、鹿谷鄉併入雲林縣
  6. 四湖鄉、元長鄉、口湖鄉、水林鄉及北港鎮併入嘉義縣
  7. 楠梓區高雄縣(不包含美濃鎮六龜鄉茂林鄉桃源鄉三民鄉),設為獨立出鳳山縣。
  8. 美濃鎮六龜鄉茂林鄉桃源鄉三民鄉併入屏東縣

1997年

1997年中華民國行政區劃重劃計畫圖(不含金馬),不同顏色為不同省份,紅色為直轄市

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所發表的未實現計劃,將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當時的兩省兩市(臺灣省福建省臺北市高雄市)重新劃分為六省三市一特區。此外,縣市級行政區方面也做出相當的調整。

規劃之行政區 對應原有行政區
省級行政區 縣級行政區
北基省 基隆市 基隆市加上臺北縣的汐止市、瑞芳鎮、平溪鄉、雙溪鄉、貢寮鄉。
北一縣 三重市、新莊市、蘆洲市、淡水鎮、五股鄉、泰山鄉、林口鄉、三芝鄉、石門鄉、八里鄉、金山鄉、萬里鄉。
北二縣 板橋市、土城市、樹林市、鶯歌鎮、三峽鎮。
北三縣 中和市、永和市、新店市、深坑鄉、石碇鄉、坪林鄉、烏來鄉。
臺北市 臺北市(未變)。
桃苗省 桃一縣 桃園市、八德市、大溪鎮、龜山鄉、蘆竹鄉、大園鄉、復興鄉。
桃二縣 中壢市、平鎮市、楊梅鎮、龍潭鄉、觀音鄉、新屋鄉。
新竹縣 新竹市,新竹縣。
苗栗縣 苗栗縣(未變)。
中投省 臺中縣 豐原市、東勢鎮、大甲鎮、清水鎮、沙鹿鎮、梧棲鎮、后里鄉、神岡鄉、潭子鄉、大雅鄉、新社鄉、石岡鄉、外埔鄉、大安鄉、大肚鄉、龍井鄉、和平鄉。
彰一縣 彰化市、鹿港鎮、和美鎮、線西鄉、伸港鄉、福興鄉、秀水鄉、花壇鄉、芬園鄉、大村鄉、埔鹽鄉。
彰二縣 員林鎮、溪湖鎮、田中鎮、北斗鎮、二林鎮、埔心鄉、永靖鄉、社頭鄉、二水鄉、田尾鄉、埤頭鄉、芳苑鄉、大城鄉、竹塘鄉、溪洲鄉。
南投縣 南投縣(未變)。
臺中市 臺中市加上臺中縣的大里市、太平市、霧峰鄉、烏日鄉
嘉南省 雲林縣 雲林縣(未變)。
嘉義縣 嘉義縣、嘉義市。
南一縣 新營市、鹽水鎮、白河鎮、麻豆鎮、佳里鎮、學甲鎮、柳營鄉、後壁鄉、東山鄉、下營鄉、六甲鄉、官田鄉、大內鄉、西港鄉、七股鄉、將軍鄉、北門鄉。
南二縣 永康市、新化鎮、善化鎮、新市鄉、安定鄉、山上鄉、玉井鄉、楠西鄉、南化鄉、左鎮鄉、仁德鄉、歸仁鄉、關廟鄉、龍崎鄉。
臺南市 臺南市(未變)。
高屏省 高一縣 鳳山市、林園鄉、大寮鄉、大樹鄉、大社鄉、仁武鄉、鳥松鄉。
高二縣 岡山鎮、旗山鎮、美濃鎮、橋頭鄉、燕巢鄉、田寮鄉、阿蓮鄉、路竹鄉、湖內鄉、茄萣鄉、永安鄉、彌陀鄉、梓官鄉、六龜鄉、甲仙鄉、杉林鄉、內門鄉、茂林鄉、桃源鄉、三民鄉。
屏東縣 屏東縣(未變)。
澎湖縣 澎湖縣(未變)。
高雄市 高雄市(未變)。
花東省 宜蘭縣 宜蘭縣(未變)。
花蓮縣 花蓮縣(未變)。
臺東縣 臺東縣(未變)。
金馬特別行政區 金門縣 金門縣(未變)。
馬祖縣 連江縣。
註一:北基省、桃苗省、中投省、嘉南省、高屏省、花東省等六個省份的名稱皆未定。
註二:北一縣、北二縣、北三縣、桃一縣、桃二縣、彰一縣、彰二縣、南一縣、南二縣、高一縣、高二縣等十一個縣份的名稱皆未定。

参见

參考文獻

引用

  1. . 內政部民政司. [2018-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30) (中文(臺灣)).
  2. 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海域區」專區
  3. 哆囉滿的位置考證可參見,詹素娟,Sanasai傳說圈的族群歷史圖像 存檔,存档日期2014-01-03.,平埔文化資訊網
  4. 劉寧顏編,《重修臺灣省通志》及 存檔,存档日期2006-09-11.
  5. . 聯合新聞網. 201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07-10).
  6. 1949年6月17日台灣省政府第103次例會,修正通過日月潭管理局組織規程。載於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臺灣省通志》卷首(下):大事記第三冊,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68,第179頁。

来源

书籍
  • 劉寧顏 編:《重修臺灣省通志》,臺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 施亞軒:《臺灣的行政區變遷》,臺北:遠足文化出版社,2003年。

外部連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