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
发音
词源 1
源自夏威夷語 。
名词
(複數)
衍生词汇
- haku lei
参见
- 在英語維基百科上的資料。維基百科 en
词源 2
源自羅馬尼亞語 。
名词
异序词
南非语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lə̟i̯]
- 同音词:
词源 1
源自荷蘭語 ,源自中古荷蘭語 ,源自古荷蘭語 ,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
动词
(過去分詞[[leidende / leiende#阿非利堪斯語|leidende / leiende]])
衍生词汇
词源 2
源自荷蘭語 ,源自中古荷蘭語 ,可能源自凱爾特語族,源頭為一底層語言。
名词
(不可數)
巴斯克语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lei̯/, [le̞i̯]
名词
無生
变格
變格:lei (無生,結尾為元音) | |||
---|---|---|---|
不定 | 單數 | 複數 | |
通格 | |||
作格 | |||
與格 | |||
屬格 | |||
共格 | |||
使役格 | |||
受益格 | |||
工具格 | |||
內格 | |||
方位格 | |||
向格 | |||
到格 | |||
directive | |||
destinative | |||
奪格 | |||
部分格 | — | — | |
延展格 | — | — |
延伸阅读
勃艮第語
其他形式
- (莫爾萬) leu
词源
源自拉丁語 。
名词
m (複數)
荷兰语
发音
- 韻部:-ɛi̯
- 國際音標(幫助):/lɛi/
音频: (檔案)
词源 1
源自中古荷蘭語 ,可能是日耳曼語族古代借自高盧語 ,源自原始凱爾特語 (對比 (“石頭”)),源自原始印歐語 (“石頭”),參見古希臘語 (lâas, “石頭”)、阿爾巴尼亞語 (“巨礫”)。
名词
f (複數,指小詞)
衍生词汇
派生語彙
参见
词源 2
源自中古荷蘭語 ,發展過程類似 > 。
动词
异序词
芬兰语
名词
变格
lei (Kotus 變格類型 18/maa,無層級變化)的變格 | |||
---|---|---|---|
主格 | |||
屬格 | |||
部分格 | |||
入格 | |||
單數 | 複數 | ||
主格 | |||
賓格 | nom. | ||
gen. | |||
屬格 | |||
部分格 | |||
內格 | |||
出格 | |||
入格 | |||
所格 | |||
奪格 | |||
向格 | |||
樣格 | |||
變格 | |||
具格 | — | ||
缺格 | |||
共格 | — |
lei 的所有格形式 (變格類型 maa) | ||
---|---|---|
所有者 | 單數 | 複數 |
第一人稱 | ||
第二人稱 | ||
第三人稱 |
近义词
参见
异序词
弗留利语
词源
源自拉丁語 , 的現在主動不定式。
动词
(過去分詞)
相关词汇
加利西亚语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lei/
词源 1
源自古葡萄牙語 、,源自早期的 ,源自拉丁語 ,源自原始意大利語 ,源自原始印歐語 < 。
名词
f (複數)
相关词汇
词源 2
名词
m 複
夏威夷语
名词
(ka)
动词
意大利语
词源
源自通俗拉丁語 或 ,古典拉丁語 ( 的與格單數)的通俗拉丁語形式。通俗拉丁語 受 通俗拉丁語 的影響所造,與 類似。[1] 作為正式稱呼出現在16世紀,與 (“閣下,大人”)、 (“閣下”)、 (“宗座”)、[2]、 有關。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ˈlɛj/
音頻: (檔案) - 韻部:-ɛj
- 斷字:lèi
代詞
f (複數,陽性)
- 她
- 它
- 1320, Dante Alighieri, Divine Comedy, Amadeo Augusto Lange (1788), page 161:
- La pioggia cadde, e a’ foſſati venne / Di lei ciò che la terra non ſofferſe
- 雨水落下并流入渠道 / 哪怕一点也没有被地面吸收
- ca. 1349-1353, Giovanni Boccaccio, The Decameron, Tipografia della Società Belgica (1841), page 228:
- […] videro il drappo, et in quello la testa, non ancor sì consumata, che essi alla capellatura crespa non conoscessero lei esser quella di Lorenzo.
- […] 他们看到了那块布和包在里面的头颅,这颗头颅还没有充分腐烂,从卷曲的头发来看,他们断定这就是洛伦佐的头。
- ca. 1349-1353, Giovanni Boccaccio, The Decameron, Tipografia della Società Belgica (1841), page 512:
- […] Filomena in ciò che dell’amistà dice, racconta il vero, e con ragione nel fine delle sue parole si dolse lei oggi così poco da’ mortali esser gradita.
- […] 菲洛梅娜关于友谊的说法是正确的;最后,她抱怨友谊在人类中的地位之低,是有道理的。 […]
- 1984, Stefano Benni, Stranalandia, Feltrinelli (2015), page 76:
- La banana di Stranalandia è alla base dell’economia dell’isola. Senza di lei la vita qui sarebbe molto dura.
- 怪岛的香蕉是当地的经济基础。要是没有了它,这里的生活将非常艰难。
- 1320, Dante Alighieri, Divine Comedy, Amadeo Augusto Lange (1788), page 161:
近义词
相关词汇
代詞
m (複數)
- (正式) 您
衍生词汇
其他形式
参见
参考资料
异序词
- ,
卢森堡语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lɑɪ̯/
动词
官话
拼音
(,注音)
- 的漢語拼音形式
- 的非標準拼寫。
- 的非標準拼寫。
- 的非標準拼寫。
- 的非標準拼寫。
用法说明
北萨米语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ˈlej/
动词
- 的第三人稱單數過去時直陳式
书面挪威语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læɪ̯/
词源 1
源自古諾爾斯語 。
形容词
(陽性、陰性,中性,定單數、複數,比較級,不定最高級,定最高級)
词源 2
源自古諾爾斯語 。
名词
f 或 m (定單數,不定複數,定複數)
词源 3
其他形式
动词
参考资料
- “lei”在 书面挪威语词典中的解释。
新挪威语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læɪ/
词源 1
源自古諾爾斯語 。
名词
f (定單數,不定複數,定複數)
词源 2
源自古諾爾斯語 。
形容词
(陽性和陰性,中性,定單數和複數,比較級,不定最高級,定最高級)
变格
lei seg
词源 3
动词
参考资料
- “lei”在 新挪威语词典中的解释。
奥克语
发音
音频: (檔案)
冠詞
m 複 或 f 複
- (普羅旺斯) 的複數
古法语
其他形式
词源
源自拉丁語 。
名词
f (間接格複數,主格單數,主格複數)
相关词汇
派生語彙
葡萄牙语
其他形式
词源
发音
- (巴西) 國際音標(幫助):/ˈlej/ [ˈleɪ̯]
- (葡萄牙) 國際音標(幫助):/ˈlɐj/
- (葡萄牙北部) 國際音標(幫助):/ˈlej/
- (葡萄牙中部) 國際音標(幫助):/ˈlej/
- (葡萄牙南部) 國際音標(幫助):/ˈle/
- 斷字:lei
名词
f (複數)
- 法律
- 法則,定律
- 1572, Luís Vaz de Camões, Os Lusíadas, 1st canto:
- E aqueles, que por obras valerosas / Se vão da lei da morte libertando.
- 以及那些通过勇敢的行为使自己从死亡的法则中解脱出来的人。
- 1572, Luís Vaz de Camões, Os Lusíadas, 1st canto:
相关词汇
罗马尼亚语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lej/
名词
m 複
撒丁语
其他形式
词源
名词
- (坎皮達諾) 法律
低地苏格兰语
动词
(第三人称单数简单现在时,现在分词,简单过去时,过去分词)
- (South Scots) 的另一種寫法
西班牙语
名词
m 複
卓米語
词源 1
源自原始庫基-欽語 ,源自原始漢藏語 。與緬甸語 (hlya)、藏語 (lce)等同源。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lə̄j/
- 斷字:lei
名词
词源 2
源自原始庫基-欽語 ,源自原始漢藏語 。與緬甸語 (mre)、藏語 (glyi)等同源。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lə́j/
- 斷字:lei
名词
词源 3
源自原始庫基-欽語 ,源自原始漢藏語 。與緬甸語 (hleka:, “梯子”)、漢語 (tī)等同源。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lə̀j/
- 斷字:lei
名词
参考资料
- Lukram Himmat Singh (2013) A Descriptive Grammar of Zou, Canchipur: Manipur University, 页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