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文學大獎

歷史

《聯合報》於1976年設立聯合報小說獎鼓勵小說創作,曾與《中國時報時報文學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並稱為臺灣最重要的「三大報文學獎」。[1] 1994年擴大徵選範圍,改名「聯合報文學獎」。

2014年起,《聯合報》以同類型的新人徵文獎已數量眾多為由,取消聯合報文學獎,改設聯合報文學大獎。[2]

評選條件與回響

中華民國國籍或曾在臺連續居留三年以上,且三年內有中文新作(文類不限)在臺出版者,堅持不並列、不從缺。[2] 2023年底,聯合報副刊在大獎舉辦的第十屆,在孫運璿科技人文紀念館策畫「文學魔法大教室」,邀請第四屆(2017)的陳育虹、第五屆(2018)的駱以軍、第八屆(2021)的郭強生、第十屆(2023)的鍾文音各自分享喜愛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期待透過這次活動讓讀者更加了解世界文學。[3]

歷屆得主

第一屆(2014)

  • 得主:陳列(近作:《躊躇之歌》,評審推薦代表作:《地上歲月》)[4]
  • 入圍:[5]
    • 吳明益,近作:《浮光》,代表作:《天橋上的魔術師》
    • 唐諾,近作:《盡頭》,代表作:《盡頭》
    • 陳育虹,近作:《之間》,代表作:《魅》
    • 劉大任,近作:《枯山水》,代表作:《遠方有風雷》
    • 顏忠賢,近作:《寶島大旅社》,代表作:《寶島大旅社》

評審團:王德威施淑陳芳明陳雨航陳義芝楊照廖玉蕙

第二屆(2015)

  • 得主:王定國(近作:《誰在暗中眨眼睛》,評審推薦代表作:《那麼熱,那麼冷》)[6]
  • 入圍:[7]
    • 夏曼·藍波安,近作:《大海浮夢》,代表作:《天空的眼睛》
    • 黃錦樹,近作:《猶見扶餘》,代表作:《刻背》
    • 駱以軍,近作:《小兒子》,代表作:《女兒》
    • 唐諾,近作:《盡頭》,代表作:《盡頭》
    • 簡媜,近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代表作:《女兒紅》

評審團:王德威、李奭學周芬伶、施淑、陳芳明、張小虹楊澤

第三屆(2016)

  • 得主:吳明益(近作:《單車失竊記》,評審推薦代表作:《天橋上的魔術師》、《家離水邊那麼近》)[8]
  • 入圍:[9]
    • 李永平,近作:《朱鴒書》,代表作:《大河盡頭》
    • 朱天心,近作:《三十三年夢》,代表作:《古都》
    • 羅智成,近作:《諸子之書》,代表作:《諸子之書》
    • 陳芳明,近作:《美與殉美》,代表作:《革命與詩》
    • 甘耀明,近作:《邦查女孩》,代表作:《殺鬼》

評審團:王德威、平路、張小虹、陳列、陳義芝、楊照、楊澤

第四屆(2017)

  • 得主:陳育虹(近三年內作品:《閃神》,評審推薦代表作:《之間》)[10]
  • 入圍:[11]
    • 甘耀明,近作:《邦查女孩》,代表作:《殺鬼》
    • 夏曼·藍波安,近作:《安洛米恩之死》,代表作《冷海情深》
    • 黃錦樹,近作:《魚》,代表作:《由島至島》
    • 簡媜,近作:《我為你灑下月光》,代表作:《誰在銀閃閃的地方,等你》
    • 陳黎,近作:《島/國》,代表作《島嶼邊緣》
    • 劉克襄,近作:《虎地貓》,代表作《野狗之丘》

評審團:王德威、吳明益、邱貴芬、張小虹、陳雨航、陳義芝、詹宏志

第五屆(2018)

  • 得主:駱以軍(近三年內作品:《胡人說書》,評審推薦代表作:《匡超人》)[12]
  • 入圍:
    • 林俊頴,近作:《猛暑》,代表作:《我不可告人的鄉愁》
    • 周芬伶,近作:《龍瑛宗傳》,代表作《紅咖哩黃咖哩》、《花東婦好》
    • 夏宇,近作:《第一人稱》,代表作:《88首自選》
    • 齊邦媛,近作:《一生中的一天》,代表作:《巨流河》

評審團:王德威、邱貴芬、陳芳明、梅家玲、詹宏志、楊澤、鍾文音

第六屆(2019)

  • 得主:劉克襄(近三年內作品:《早安,自然選修課》,評審推薦代表作:《溪澗的旅次》、《十五顆小行星》)[13]
  • 入圍:
    • 張貴興,近作:《野豬渡河》,代表作:《沙龍祖母》、《猴杯》
    • 夏宇,近作:《第一人稱》,代表作:《腹語術》
    • 鍾文音,近作:《想你到大海》,代表作《傷歌行》
    • 鴻鴻,近作:《暴民之歌》,代表作:《樂天島》
    • 朱和之,近作:《逐鹿之海:一六六一臺灣之戰》,代表作:《樂土》

評審團:向陽、范銘如、陳育虹、傅月庵、楊照、楊澤、駱以軍

第七屆(2020)

  • 得主:張貴興(近三年內作品:《野豬渡河》,評審推薦代表作:《猴杯》)[14]
  • 入圍:
    • 陳淑瑤,近作:《雲山》,代表作:《流水帳》
    • 藍博洲,近作:《尋魂》、《春天──許金玉和辜金良的路》,代表作《台共黨人的悲歌》
    • 平路,近作:《袒露的心》,代表作:《行道天涯》

評審團:王德威、向陽、呂正惠、周芬伶、張瑞芬、楊澤、駱以軍

第八屆(2021)

  • 得主:郭強生(近三年內作品:《尋琴者》,評審推薦代表作:《尋琴者》、《何不認真來悲傷》、《我將前往的遠方》)[15]
  • 入圍:
    • 夏曼·藍波安,近作:《大海之眼,Mata nu Wawa》,代表作:《天空的眼睛》
    • 黃錦樹,近作:《民國的慢船》,代表作《烏暗暝》
    • 賴香吟,近作:《天亮之前的戀愛》、〈白色畫像──清治先生〉,代表作:《文青之死》、《島》
    • 楊双子,近作:《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代表作《台灣漫遊錄》、《花開時節》

評審團:王德威、向陽、張貴興、張瑞芬、詹宏志、劉亮雅、鍾文音

第九屆(2022)

  • 得主:甘耀明(近三年內作品:《成為真正的人》,評審推薦代表作:《邦查女孩》)[16]
  • 入圍:
    • 鍾文音,近作:《別送》、《溝》,代表作:《別送》、《想你到大海》
    • 零雨,近作:《女兒》,代表作:《膚色的時光》
    • 陳芳明,近作:《邊界與燈》,代表作:「晚秋書三部」(《革命與詩》、《深淵與火》、《邊界與燈》)
    • 張大春,近作:《南國之冬》、《我的老台北》,代表作:《南國之冬》

評審團:王德威、周芬伶、陳義芝、梅家玲、郭強生、詹宏志、楊照

第十屆(2023)

  • 得主:鍾文音(近三年內作品:《別送》,評審推薦代表作:《別送》)[17]
  • 入圍:[18]
    • 夏曼·藍波安,近作:《沒有信箱的男人》,代表作:《大海浮夢》
    • 周芬伶,近作:《隱形古物商》,代表作:《花東婦好》
    • 席慕蓉,近作:《英雄時代》,代表作:《英雄時代》
    • 唐諾,近作:《求劍》,代表作:《我有關聲譽、財富和權勢的簡單思索》
    • 賴香吟,近作:《白色畫像》,代表作:《島(2022新版)》

評審團:王德威、向陽、陳義芝、張小虹、楊澤、劉亮雅、駱以軍

資料來源

  1. 朱宥勳. . 2019-01-31 [2021-12-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12).
  2. . [2016-01-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6).
  3. 林宇軒. . 聯合報副刊. 2024-03-02.
  4. . [2015-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2).
  5. . [2015-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1).
  6. . [2015-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2).
  7. . [2015-07-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7-02).
  8. .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04).
  9. . [2016-07-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2).
  10. . [2017-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6).
  11. . [2017-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1-07).
  12. . [2018-07-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7-03).
  13. . [2019-07-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02).
  14. . [2020-06-3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30).
  15. . 2021-06-29 [2021-06-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29).
  16. . 2022-06-28 [2022-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7).
  17. . 2023-07-04 [2023-07-05].
  18. . 2023-07-04 [2023-07-05].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