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語寬式國際音標

粵語寬式國際音標,是簡單版國際音標,由黃錫凌在其權威粵語研究著作《粵音韻彙》中初次使用。時至今日,香港學生常用的《中華新字典》、《商務新字典》等字典仍採用這套拼音系統。語文教育學院(後來歸併入香港教育學院)並以此系統為基礎,發展了比較適合一般人使用的「教育學院拼音方案系統」。

寬式標音法(寬解「不嚴苛」,而不是距離寬窄的寬)的基本原理是,有些音素上的些微差別,是因口音變化而成,對該語言系統並不構成整體性的影響,一般人可以合併這些差異,把它視作同一音位。經過這種系統性的分析,一般人可以使該語言的標示着重大體上的「音位」(英語:phoneme)而不去過分着重細節上的「音素」(英語:phone)。粵語的國際音標(寬式),就是根據趙元任的理論,對粵語音位作出分析後而創作的一種寬式標音法。

「寬式」相對於「嚴式」標音法,指着重準確標出細微語音(即音素)差別的標音法。粵語的嚴式,泛指比寬式較嚴的標音。因不同學者對粵語語音的不同理解,「嚴式」並不是一種特定的標音,而是不同學者對於不同人所講的同一句說話,可能會標出不同的「嚴式」標音。

聲母

在今日標準粵語中,除了鼻音之外,所有聲母都是清音,只有送氣與否之別。因此可以在拼音裏以〔b〕,去代表國際音標裏的[p](亦寫成[b̥]),同一時間,可在拼音裏以〔p〕去代表國際音標裏的[pʰ]。同樣道理,〔d〕與〔t〕,〔g〕與〔k〕等亦可作此區分。

下表中的每格,首行是國際音標,次行是粵語寬式音標。

[p]
〔b〕
[pʰ]
〔p〕
[m]
〔m〕
[f]
〔f〕
[t]
〔d〕
[tʰ]
〔t〕
[n]
〔n〕
[l]
〔l〕
[k]
〔g〕
[kʰ]
〔k〕
[ŋ]
〔ŋ〕
[h]
〔h〕
[ts]
〔dz〕
[tsʰ]
〔ts〕
[s]
〔s〕
[kʷ]
〔gw〕
[kʷʰ]
〔kw〕
[j]
〔j〕
[w]
〔w〕

受國語影響,黃錫凌將擦音分兩種:〔dz〕、〔ts〕、〔s〕與〔dz₂〕、〔ts₂〕、〔s₂〕,它們等同於國語「j」、「q」、「x」與「z」、「c」、「s」的分別,但也表明兩組在粵語無異。

韻母

今日標準粵語除了[aː][ɐ]並沒有因長短音對立而構成分野。嚴式的[i][ɪ][u][ʊ][œ][ɵ](亦寫成[œ̝]),可以在寬式裏合併作〔i〕〔u〕〔œ〕。與此同時,所有長短元音(包括[aː][ɐ])的舌位都有不同,嚴式的所有長音符「ː」在寬式都可省去。

下表中的每格,首行是國際音標,次行是粵語寬式音標。

[aː]
〔a〕
[aːi]
〔ai〕
[aːu]
〔au〕
  [aːm]
〔am〕
[aːn]
〔an〕
[aːŋ]
〔aŋ〕
[aːp̚]
〔ap〕
[aːt̚]
〔at〕
[aːk̚]
〔ak〕
  [ɐi]
〔ɐi〕
[ɐu]
〔ɐu〕
  [ɐm]
〔ɐm〕
[ɐn]
〔ɐn〕
[ɐŋ]
〔ɐŋ〕
[ɐp̚]
〔ɐp〕
[ɐt̚]
〔ɐt〕
[ɐk̚]
〔ɐk〕
[ɛː]
〔ɛ〕
[ei]
〔ei〕
[ɛːu]
〔ɛu〕
  [ɛːm]
〔ɛm〕
  [ɛːŋ]
〔ɛŋ〕
[ɛːp̚]
〔ɛp〕
  [ɛːk̚]
〔ɛk〕
[iː]
〔i〕
  [iːu]
〔iu〕
  [iːm]
〔im〕
[iːn]
〔in〕
[ɪŋ]
〔iŋ〕
[iːp̚]
〔ip〕
[iːt̚]
〔it〕
[ɪk̚]
〔ik〕
[ɔː]
〔ɔ〕
[ɔːi]
〔ɔi〕
[ou]
〔ou〕
    [ɔːn]
〔ɔn〕
[ɔːŋ]
〔ɔŋ〕
  [ɔːt̚]
〔ɔt〕
[ɔːk̚]
〔ɔk〕
[uː]
〔u〕
[uːi]
〔ui〕
      [uːn]
〔un〕
[ʊŋ]
〔uŋ〕
  [uːt̚]
〔ut〕
[ʊk̚]
〔uk〕
[œː]
〔œ〕
    [ɵy]
〔œy〕
  [ɵn]
〔œn〕
[œːŋ]
〔œŋ〕
  [ɵt̚]
〔œt〕
[œːk̚]
〔œk〕
[yː]
〔y〕
        [yːn]
〔yn〕
    [yːt̚]
〔yt〕
 
        [m̩]
〔m̩〕
  [ŋ̩]
〔ŋ̩〕
     
  • 灰底者爲現在口語新近出現的粵語韻母
  • 〕和〔ŋ̩〕是元音化的鼻音

聲調

標準粵語有「九聲六調」;高陰入、低陰入、陽入三聲調的音高分別與陰平、陰去、陽去一樣,不過是用-p、-t、-k韻尾的入聲字區分。由於聲調的定義包括抑揚(即實際音高)和頓挫,而入聲韻尾-p、-t、-k正是影響了其頓挫。因此,即使只以六個符號去標示,我們仍然要說是有九個聲調。

傳統的寬式國際音標以上標和下標的「ˈ」、「ˊ」、「ˉ」、「ˌ」、「ˏ」、「ˍ」六隻符號標示聲調。何文匯《粵語正讀字彙》等粵語字典以傳統方法標音,但《中華新字典》、《商務新字典》、《朗文中文高級新辭典》等為便於排版改以數字標調。

聲調名稱 陰平陰上陰去 陽平陽上陽去 上陰入下陰入陽入
調值 55/533533 21/111322 532
聲調符號 ˈˊˉ ˌˏˍ ˈˉˍ
代替數字 123 456 7/18/39/6
例字
標示方法 ˈfɐnˊfɐnˉfɐn ˌfɐnˏfɐnˍfɐn ˈfɐtˉfatˍfɐt
以數字標調 fɐn1fɐn2fɐn3 fɐn4fɐn5fɐn6 fɐt7/fɐt1fat8/fat3fɐt9/fɐt6

參見

參考

  • 黃錫凌:《粵音韻彙——廣州標準音之研究(重排本)》页面存档备份,存于,香港:中華書局,1941年1月初版;1993年、2001年9月再版,ISBN 962-231-201-2。
  • 何文匯、朱國藩:《粵音正讀字彙》,香港:教育圖書,1999年7月第一版,ISBN 9789629484965;2016年7月第四版,ISBN 9789882366145。
  • 中華書局:《中華新字典(全新修訂版)》,香港:中華書局,2007年8月,ISBN 9789622310353。
  • 黃港生:《商務新字典》,香港:商務印書館,2019年7月,ISBN 9620701402。
  • 朗文香港敎育:《朗文中文高級新辭典(第二版)》,香港:朗文香港,2003年7月,ISBN 9789620050671。

外部链接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ipedia.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