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6E2F, 港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6E2F

[U+6E2E]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6E30]
港 U+2F908, 港
中日韓相容表意文字-2F908
洴
[U+2F907]
中日韓相容表意文字補充區 湮
[U+2F909]

跨語言

-{

日本新字體
簡體中文
繁體中文

}-

其他寫法

須注意,和一樣,漢語字型底部為“巳”,而日本字型底部為“己”。

漢字

+9畫,共12畫,倉頡碼四角號碼34117部件組合

來源

漢語

簡體正體/繁體
異體

字源

形聲漢字(OC *kroːŋʔ, *ɡloːŋs:意符 (河;水) + 聲符 (OC *ɡroːŋs)

詞源1

(, “河”)同源 (Schuessler, 2007)。這個南方方言詞彙的原意是“小河/溪流”,現在仍保留在一些閩語中。官話的不規則發音(預期的官話反射為 *jiǎng)源自南方方言,那裡的腭音沒有腭音化 (Schuessler, 2007)。

發音



韻圖
讀音 # 1/2
(28)
(9)
調 上 (X)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kaewngX
擬音
鄭張尚芳 /kˠʌŋX/
潘悟雲 /kᵚɔŋX/
邵榮芬 /kɔŋX/
蒲立本 /kaɨwŋX/
李榮 /kɔŋX/
王力 /kɔŋX/
高本漢 /kɔŋX/
推斷官話讀音 jiǎng
推斷粵語讀音 gong2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2
序號 4150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kroːŋʔ/

釋義

  1. 較大河川湖泊支流
  2. (方言) 河流
  3. 河流或海灣深曲處,可以停泊船隻口岸
       jūngǎng  
       Jīlóng Gǎng  
  4. 大型機場
  5. ()的簡稱。
       gǎng  
    [粵語]   gong2 jan4 zi6 gong2 [粵拼]   香港人統治香港
  6. (口語) 港式
  7. (泉漳話) 液體的分類詞。
  8. 姓氏
使用說明
同義詞

組詞

  • (ē-káng) (閩南語)
  • (Shēngǎng)
  • (chūgǎng)
  • (Běigǎng)
  • (Nángǎng)
  • (shānggǎng)
  • (Sàidégǎng)
  • (tàizǐgǎng)
  • (fēnggǎng)
  • (Xiǎogǎng)
  • (jùgǎng)
  • (bùléi'ěrgǎng)
  • (yǐngǎng)
  • (Xīngǎng)
  • (Dōnggǎng)
  • (chiàⁿ-káng) (閩南語)
  • (Gǎng-Jiǔ)
  • (gǎngjù)
  • (gǎngwùjú)
  • (gǎngshāng)
  • (gǎngfù)
  • (Gǎngdǎo)
  • (gǎngshì)
  • (gǎngbì)
  • (gǎngshì)
  • (gǎngchà)
  • (gǎngào)
  • (Gǎng'àobàn)
  • (gǎngzhǐ)
  • (zhēnzhūgǎng)
  • (zìyóugǎng)
  • (Xīgǎng)
  • (xībānyágǎng)
  • (tōngshānggǎng)
  • (Lǐgǎng)
  • (lǐnggǎng)
  • (Xiānggǎng)
  • (xiānggǎngjiǎo)
  • (Lùgǎng)

詞源2

發音



韻圖
讀音 # 2/2
(33)
(1)
調 去 (H)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huwngH
擬音
鄭張尚芳 /ɦuŋH/
潘悟雲 /ɦuŋH/
邵榮芬 /ɣuŋH/
蒲立本 /ɦəwŋH/
李榮 /ɣuŋH/
王力 /ɣuŋH/
高本漢 /ɣuŋH/
推斷官話讀音 hòng
推斷粵語讀音 hung6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2/2
序號 4163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ɡloːŋs/
注釋

釋義

  1. 僅用於 ()。

日語

新字體
舊字體
[1]


+󠄁?
(Adobe-Japan1)

+󠄃?
(Hanyo-Denshi)
(Moji_Joho)
由於您的環境,顯示的漢字可能與圖像不同。
有關詳細信息,請參見此處。

其他寫法

漢字

3年級漢字

讀法

  • 吳音: (, 常用) (, 歷史)
  • 漢音: (, 常用) (, 歷史)
  • 訓讀: (, , 常用)

組詞

詞源

詞中漢字
みなと
三年級
訓讀

繼承古典日語。在720年的《日本書紀》有記載。[2][3]重構為衍生自原始日語

日語來源的傳統詞源是 (mi-) + (na, (no, 屬格標記)的同化元音變換) + (to)的組詞。[3][4][5][6][7]

  • 然而,這與 (mizu)的詞源並不一致,被重構為原始日語 ()。不過在許多已被考證的詞語中, (mi)被用作組詞的第一和最後的詞素,這表明 (mizu)的詞源可能有所不同。

另外,Vovin認為最初的mi- (mi-, 尊稱前綴),而 -na- 意思為“水”,可能來自原始台語 ()[8] 對照 (namida, 眼淚) (nagi, Monochoria vaginalis) (nazuku, 泡在水裡, 棄用)

  • 然而,這可能會造成語意上的理解困難,因為任何像 namida 的本地構詞法都會將“水”作為最初的 nam,“眼睛”則作為隨後的詞素,這就顛倒了日語通常的構詞模式,即主要名詞或中心名詞排在最後。此外,na 詞素還出現在其他與“水”無關的詞中,作為屬格助詞 (no)的同化元音變換,參見 (tanagokoro, 手掌, 字面意思是手心) (manakai, 眼睛交換/交叉, 字面意思是眼神交會的地方)

發音

  • 音頻(檔案)

名詞

• () 

  1. (自720年) 水閘
    • 905914年,《古今和歌集》(第5卷,第293首)
      momiji ba no nagarete tomaru minato niha kurenai fukaki nami ya tatsuramu
      秋葉落滿地,停在水閘盡頭,深紅色的波紋,我駐足於此...
  2. (自720年) 河流海灣深曲處,可以停泊船隻口岸
  3. (自1205年) (比喻義) 停止

專有名詞

• () 

  1. 23個東京都區部之一,位於日本東京
  2. 地方政府名,位於日本名古屋
  3. 地方政府名,位於日本大阪
  4. 男性人名

來源

  1. ”, (漢字百科) (日語), , 2015—2024
  2. Template:R:JDB
  3. 1 2 3 Template:R:Nihon Kokugo Daijiten 2 Online
  4. 1 2 2006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5. ”, [數位大辞泉], 東京: 小學館, 約四個月更新一次
  6. 1998, 廣辭苑,第五版(日语),東京岩波书店ISBN 4000801112
  7. 1 2 1997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143-0
  8. Vovin, Alexander (2010), “上代日本語と古代・中世韓国語の「水」と「涙」”, 日韓言語学者会議, 麗澤大学言語研究センター, 页115-120
  9. 1998NHK日語發音重音詞典 (日語),東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朝鮮語

詞源

來自中古漢語 ()

歷史讀音
東國正韻讀法
1448年,東國正韻耶魯拼音kǎng
中古朝鮮語
原文音訓
註解 ()讀法
1527年,訓蒙字會耶魯拼音káy耶魯拼音hǎng

發音

  • (韓國標準語/首尔) IPA(?): [ha̠(ː)ŋ]
  • 諺文(按發音拼寫):[(ː)]
    • 長元音的區別只適用於詞首。大多數朝鮮語者不再區分任何位置上的元音長度。

漢字

(音訓)

  1. (hang)的漢字?

組詞

來源

  •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越南語

漢字

儒字;讀法:

  1. 漢字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