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这篇文章由我们训练有素的编辑和研究团队共同创作,他们对文章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进行了验证。
wikiHow的内容管理团队会严密监督编辑人员的工作,确保每篇文章都符合我们的高质量标准要求。
这篇文章已经被读过37,972次。
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我们呼出的气体)。它之所以被称作干冰,是因为它可以在标准大气压状态下,不经过液体阶段,直接由固体转变为气体(也叫升华)。[1] 不论你要做科学实验,还是想制造炫酷的烟雾效果,都请参照以下步骤,安全操作干冰。
步骤
部分 1
部分 1 的 3:
购买与运输干冰
-
在当地杂货店或大型综合商场购买干冰。在中国,一般在大商场、化工、冷饮商店,医院,以及网上都有可能买到。
- 尽量在临近使用前购买干冰。干冰会很快由固体转变为气体,所以保质期很短。每24小时就有4.5-9斤固体干冰转变为气体。[2]
- 尽管大多数人都可以购买干冰,有些商店会要求购买者年满18岁。
-
购买块状干冰。学校实验或制造烟雾效果都需要块状干冰。
- 干冰也有球状。但主要用于干冰清洗或医疗运输。
- 干冰价格大概在14到37元每公斤。虽然干冰价格因地区和购买数量多少而不同,但总体上十分便宜。
-
将冷冻箱放进车内要摇下车窗。时刻记住,干冰是二氧化碳,大量吸入对人体有害。
- 如果你要运输干冰超过15分钟,那么氧气是格外重要的。与干冰共处通风较差的空间可能导致呼吸急促,头痛,长时间吸入会有致命危险。[5]
广告
部分 2
部分 2 的 3:
干冰操作
-
打开或倾倒干冰时要佩戴皮手套,着长袖衣服。虽然短暂接触无害,但长时间的皮肤接触可能会冻坏细胞,造成冻伤(与被火烧伤类似)。
- 也可以使用烤炉手套或毛巾,但不及手套保护程度好。你应该把干冰当做一口滚烫的煎锅,防止皮肤与其接触。
- 把干冰冻伤当做典型烧伤医治。若仅仅是皮肤发红,自己就可以痊愈。若皮肤起水泡或脱落,要在伤处涂抹抗生素软膏,并贴上创口贴。若严重冻伤请尽快咨询医生。[6]
-
将未使用的干冰放置于通风良好的房间。将大量干冰放置于冰封空间会造成空气中氧气不足。
- 后院的带锁储物棚空气流通良好,不会有让人类或动物窒息的危险。如果你找不到存储地点,可以询问学校的化学老师在化学实验室内是否有安全地点。
- 确保干冰储存地点远离儿童和宠物。
-
干冰洒落的房间要开门开窗。干冰会继续升华,但这样会更容易与空气混合。
- 干冰比空气重,会在洒落地点的低空处累积。避免将脸靠近坑洼或其他低空、狭窄有限的区域,因为这些地方的二氧化碳含量最高。[7]
-
将需要处理的多余干冰放置在在室温,且通风良好的区域。如果你发现剩下多余的干冰,要记得它一直在升华,所以需要单独放置。
- 后院是处理多余干冰的好地方。确保至少24小时内,不会有人接触。
- 你也可以使用通风柜处理干冰。通风柜是通风的实验操作柜,用于使用或储存有害气体。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可能配备通风柜,你可以将剩余干冰放置在那里。但使用前一定要询问老师。
广告
部分 3
部分 3 的 3:
禁忌事项
-
不要将干冰储存在完全密封的容器中。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容器扩张,甚至爆炸。
- 包装过紧可能会造成严重爆炸。有些人因故意限制干冰储存空间使其爆炸,制造干冰“炸弹”,而被指控犯下刑事重罪。[8]
- 不要将干冰存放在金属或玻璃容器中,因为一旦爆炸会造成碎屑飞溅,造成割伤或其他严重伤害。
-
避免将干冰存放在地窖,地下室,或其他通风差的地点。干冰升华出的二氧化碳会逐渐代替氧气,如果只吸入这种气体会造成窒息。[9]
- 之前存放过干冰的地点,要充分通风后再进入。
-
不要将干冰放置在无人看管的地方。虽然没人会接触,但若无人严格看管,会发生洒落或其他意外。
- 不要将干冰置于镶瓷砖或实心台面上,极度低温会使台面产生裂纹。
-
不要将干冰丢弃在下水道,水槽,厕所或垃圾过滤器中。这样可能会将管道中的水冻住,甚至会使管道破裂。[10]
- 狭窄的管道会使干冰更快扩张,造成爆炸。
广告
参考
- ↑ http://www.dryiceinfo.com/
- ↑ http://www.dryiceinfo.com/safe.htm
- ↑ http://www.ecu.edu/cs-admin/oehs/ih/Dry-Ice.cfm
- ↑ http://www.dryiceinfo.com/
- ↑ http://www.dryiceinfo.com/safe.htm
- ↑ http://www.dryiceinfo.com/safe.htm
- ↑ http://www.ecu.edu/cs-admin/oehs/ih/Dry-Ice.cfm
- ↑ http://www.nbcnews.com/science/science-news/what-dry-ice-bomb-f8C11396228
- ↑ http://www.dryiceinfo.com/safe.htm
关于本wikiHow
广告
wikiHow的内容管理团队会严密监督编辑人员的工作,确保每篇文章都符合我们的高质量标准要求。 这篇文章已经被读过37,97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