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見:
U+5F13, 弓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5F13

[U+5F12]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5F14]

跨語言

筆順

漢字

(部+0畫,共3畫,倉頡碼:,四角號碼:17207部件組合:)

  1. 康熙部首 第57個
  2. 說文解字部首 第463個

衍生字

  • Appendix:部首索引/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參見

  • ,

來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漢語

簡體正體/繁體
異體
(1)

字源

古代字體(
西周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漢·許慎
《六書通》
(明·閔齊伋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秦系簡牘文字 小篆 傳抄古文字

象形漢字 - 描繪弓的形狀。

詞源

可能與原始藏緬語 (樹,樹枝,樹幹)有關(Coblin, 1986)。語義上與彎曲的樹枝形狀有關聯。與緬甸語 (kuing, 彎曲,彎腰) (a.kuing, 莖;樹枝)梯頂語 [script needed] (kung¹, )景頗語 (分岔;生長) (樹枝;肢體)絨巴語 [script needed] (kóng, 樹枝)[script needed] (kúng, )同源 (STEDT)。

Schuessler (2007)認為上古漢語 ()原始藏緬語 都來自原始孟-高棉語 ,其也是涅固爾語 [script needed] (kóoŋ, (中間)彎曲)孟語 (kiuṅ, 彎曲的)高棉語 (kaong, 彎曲)卡西語 (彎曲)比爾語 (彎曲)越南語 (彎曲)的來源。

也對比原始藏緬語 (拱形的,弧形的)

衍生詞包括 () ()

發音


註解
  • keng - 白讀;
  • kiong - 文讀。

  • 各地讀音
語言 地區
標準漢語 北京 /kuŋ⁵⁵/
哈爾濱 /kuŋ⁴⁴/
天津 /kuŋ²¹/
濟南 /kuŋ²¹³/
青島 /kəŋ²¹³/
鄭州 /kuŋ²⁴/
西安 /kuŋ²¹/
西寧 /kuə̃⁴⁴/
銀川 /kuŋ⁴⁴/
蘭州 /kũn³¹/
烏魯木齊 /kuŋ⁴⁴/
武漢 /koŋ⁵⁵/
成都 /koŋ⁵⁵/
/t͡ɕyoŋ⁵⁵/
貴陽 /koŋ⁵⁵/
/t͡ɕioŋ⁵⁵/
昆明 /koŋ⁴⁴/
南京 /koŋ³¹/
合肥 /kəŋ²¹/
晉語 太原 /kuəŋ¹¹/
平遙 /kuŋ¹³/
呼和浩特 /kũŋ³¹/
吳語 上海 /koŋ⁵³/
蘇州 /koŋ⁵⁵/
杭州 /koŋ³³/
溫州 /t͡ɕoŋ³³/
徽語 歙縣 /kuʌ̃³¹/
屯溪 /kan¹¹/
湘語 長沙 /koŋ³³/
湘潭 /kən³³/
贛語 南昌 /kuŋ⁴²/
客家語 梅縣 /kiuŋ⁴⁴/
桃源 /kioŋ²⁴/
粵語 廣州 /koŋ⁵³/
南寧 /kuŋ⁵⁵/
香港 /kuŋ⁵⁵/
閩語 廈門 (泉漳) /kiɔŋ⁵⁵/
/kiŋ⁵⁵/
福州 (閩東) /kyŋ⁴⁴/
建甌 (閩北) /kœyŋ⁵⁴/
汕頭 (潮州) /keŋ³³/
海口 (海南) /koŋ²³/
/kiaŋ²³/

韻圖
讀音 # 1/1
(28)
(2)
調 平 (Ø)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kjuwng
擬音
鄭張尚芳 /kɨuŋ/
潘悟雲 /kiuŋ/
邵榮芬 /kiuŋ/
蒲立本 /kuwŋ/
李榮 /kiuŋ/
王力 /kĭuŋ/
高本漢 /ki̯uŋ/
推斷官話讀音 jiōng
推斷粵語讀音 gung1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
(拼音)
gōng
構擬中古音 ‹ kjuwng ›
構擬上古音 /*kʷəŋ/
英語翻譯 bow (n.)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序號 4079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kʷɯŋ/

釋義

  1. 一種彈射類遠射武器,可以射出等投擲物。在古代大量用於狩獵戰爭,在現代功能則主要局限於運動競技(分類詞:)
  2. 形狀類似弓的物體器具
    1. (音樂) 琴弓
  3. 彎曲躬身
  4. 彎曲的,起的
  5. (揭西客家語) 彩虹
  6. (obsolete) 一種丈量土地的器具
  7. (obsolete) ()之同義詞,中國傳統長度面積單位

近義詞

方言用詞 — [地圖]
語言 地區
文言文
書面語 (白話文)
官話 北京
臺灣
天津
廊坊
唐山
滄州
保定
石家莊
大名
烏蘭浩特
通遼
赤峰
巴彥浩特
呼倫貝爾(海拉爾)
哈爾濱
瀋陽
煙台(牟平)
青島
日照
濟南
洛陽
萬榮
鄭州
開封
安康
安康(縣河)
白河(茅坪)
石泉
紫陽
西安
定邊
銀川
蘭州
西寧
烏魯木齊
烏魯木齊(西溝)
烏魯木齊(長山子)
武漢
黃岡
紅安
成都
成都(新都)
木里
貴陽
昆明
桂林
桂林(臨桂)
平樂
柳州
柳州(雒容)
鹿寨
南寧(武鳴)
宜州
羅城(東門)
田林(浪平)
田林(平塘)
象州(納祿)
徐州
揚州
南京
合肥
滁州
南通
祁門(安凌軍話)
江山(廿八都)
開化(華埠)
玉山(懷玉)
新加坡
梢葫蘆(甘肅東干語)
營盤(陝西東干語)
果敢
大谷地(麻栗垻)
熱水塘(龍陵)
美斯樂(瀾滄)
湄賽(騰衝)
奧利金斯基(米哈伊洛夫卡)
粵語 廣州
香港
香港(新田圍頭話)
香港(錦田圍頭話)
香港(汀角)
香港(東平洲)
澳門
廣州(番禺)
廣州(從化)
廣州(增城)
佛山
佛山(南海沙頭)
佛山(順德)
佛山(三水)
佛山(高明明城)
中山(石岐)
珠海(前山)
斗門(上橫水上話)
珠海(斗門)
江門(白沙)
江門(新會)
台山
台山(廣海)
開平(赤坎)
恩平(牛江)
鶴山(雅瑤)
東莞
深圳(寶安沙井)
深圳(大鵬)
清遠
佛岡
英德(浛洸)
陽山
連山(布田)
連州(清水四會話)
韶關
韶關(曲江)
仁化
樂昌
肇慶(高要)
四會
廣寧
德慶
懷集
封開(南豐)
雲浮
新興
鬱南(平台)
陽江
信宜
廉江
南寧
南寧(疍家話)
梧州
玉林
合浦(廉州)
桂平
桂平(金田)
桂平(江口)
桂平(麻垌)
平南(丹竹)
蒙山(西河)
貴港(南江)
北流
北流(塘寮)
百色
博白
靈山
浦北
欽州
欽州(小董)
欽州(長灘)
欽州(那思)
欽州(犀牛腳)
北海
北海(僑港 — 姑蘇群島)
北海(僑港 — 吉婆島)
寧明
賀州(鋪門)
防城港(防城)
崇左(瀨湍)
扶綏(渠舊)
靈川(楊家)
平樂(馬家)
平樂(水山)
儋州
吉隆坡(廣府)
泗里街(新會)
胡志明市(廣府)
芒街
仰光(台山)
曼德勒(台山)
贛語 南昌
彭澤
鉛山
黎川
萍鄉
貴谿
客家語 梅縣
興寧
豐順(𨻧隍)
惠州(惠城本地話)
惠東(大嶺)
東莞(清溪)
深圳(沙頭角)
增城(正果)
中山(五桂山)
中山(南朗合水)
五華(水寨)
五華(華城)
五華(長布)
五華(棉洋)
河源(本地話)
紫金
韶關(曲江)
連山(小三江)
連南
從化(呂田)
揭西
詔安(秀篆)
長汀
武平
武平(岩前)
武平(坪畬)
連城
連城(培田)
寧化
于都
寧都
瑞金
石城
上猶(社溪)
銅鼓(三都)
贛州(蟠龍)
大余
桃園
苗栗(北四縣)
屏東(內埔,南四縣腔)
新竹縣(竹東,海陸)
臺中(東勢,大埔)
新竹縣(芎林,饒平腔)
雲林(崙背,詔安腔)
香港
蒙山(西河)
陸川
陸川(大橋)
博白(沙河)
博白(龍潭)
博白(嶺坪)
北流(塘岸)
北流(西埌共和)
興業(高峰)
馬山(片聯)
桂林(臨桂小江)
平樂(同安)
桂東
成都(龍潭)
成都(十陵)
成都(龍王)
成都(石板灘)
成都(新都街道)
沙巴(龍川)
士乃(惠陽)
石角甲港(河婆)
山口洋
坤甸(梅縣)
新加坡(梅縣)
新加坡(大埔)
曼谷(梅縣)
徽語 績溪
歙縣
歙縣(嚮杲)
歙縣(大谷運)
屯溪
黟縣
祁門
祁門(安凌民話)
婺源
浮梁
德興
石台(仙寓)
晉語 太原
平遙
大同
大同(雲州西冊田)
忻州
長治
太僕寺(寶昌)
臨河
集寧
呼和浩特
包頭
東勝
海勃灣
張家口
邯鄲
九姓漁民船上話 建德
金華
蘭溪
屯溪
閩北語 建甌
建甌(迪口)
政和(鎮前)
浦城(石陂)
閩東語 福州
福清
古田
壽寧
馬祖
閩南語 廈門
泉州
永春
漳州
華安
東山
臺北
新北(三峽)
高雄
宜蘭
彰化(鹿港)
臺中
臺中(梧棲)
臺南
臺東
新竹
金門
澎湖(馬公)
檳城(泉漳)
新加坡(泉漳)
馬尼拉(泉漳)
漳平(永福)
平南(上渡)
平南(平田)
桂平(小汶)
桂平(東升)
桂林(碧岩閣)
玉環(坎門)
潮州
汕頭
汕頭(潮陽)
揭陽
海豐
新山(潮汕)
坤甸(潮汕)
雷州
文昌
海口
莆仙語 莆田
仙遊
閩中語 永安
三元
中山閩語 沙溪(隆都)
三鄉
南部平話 南寧(亭子)
南寧(沙井)
南寧(葛家園)
南寧(鷓鴣淥)
南寧(四聯)
南寧(秀廂)
南寧(粟村)
賓陽
賓陽(新橋)
橫州(百合)
北部平話 桂林(大河)
桂林(朝陽)
桂林(竹園)
桂林(大埠)
桂林(陽家)
桂林(潛經)
桂林(臨桂五通)
桂林(臨桂兩江)
桂林(臨桂六塘)
靈川(三街)
靈川(高橋)
靈川(潭下)
灌陽(觀音閣)
平樂(張家)
陽朔(葡萄)
柳城(楊梅)
羅城(牛畢)
畲話 福安
福鼎
羅源
三明
順昌
華安
貴溪(樟坪)
蒼南
景寧
麗水
龍游
潮州
豐順
吳語 上海
上海(崇明)
蘇州
無錫
丹陽
杭州
杭州(富陽)
寧波
臨海
玉環(大麥嶼)
玉環(楚門)
溫州
松陽(古市)
龍泉
金華
金華(湯溪)
湘語 長沙
湘潭
湘鄉
湘鄉(梅橋)
婁底
雙峰
衡山
衡山(白果)
全州
灌陽(文市)
晴隆(長流喇叭苗人話)

組詞

  • (shānggōngzhíniǎo)
  • (tiāngōng)
  • (zuǒyòukāigōng)
  • (gōngrén)
  • (gōngr)
  • (gōngyě)
  • (gōngjiàng)
  • (gōngzi)
  • (gōngxián)
  • (gōngnú)
  • (gōngxíng)
  • (gōngshǒu)
  • (gōngzhāo)
  • (gōngjīng)
  • (gōngshǐ)
  • (gōngjiàn)
  • (gōngjiànshǒu)
  • (gōngbèi)
  • (gōngyāo)
  • (gōngshé)
  • (gōngqiú)
  • (gōngzú)
  • (gōngxié)
  • (nǔgōng)
  • (bēnggōng)
  • (dàngōng)
  • (wāngōng)
  • (tónggōng)
  • (diāogōng)
  • (bēigōng-shéyǐng)
  • (chǔgōngchǔdé)
  • (bùgōng)
  • (lúgōng)
  • (yùgōng)
  • (qíngōng)
  • (yìnggōng)
  • (wōgōng)
  • (bēnggōng)
  • (liánggōng)
  • (luòbèigōng)
  • (guàngōng)
  • (kāigōng)
  • (niǎojìngōngcáng)

翻譯

參見

日語

漢字

2年級漢字

讀法

  • 吳音: (); ()
  • 漢音: (, 常用) (, 歷史)
  • 訓讀: (, ); (, ); (, , 常用)
  • 名乘: (); ()

詞源1

詞中漢字

二年級
訓讀

源自古典日語。現代日語中僅見於複合詞前綴。[1][2]

發音

  • 國際音標(幫助)[jɯ̟ᵝ]

前綴

• () 

  1. 拱形弧形
派生詞

詞源2

(yumi):四種不同的
(yu, yumi, tarashi, kyū):日式、箭及箭架
弓各個部分的名稱
詞中漢字
ゆみ
二年級
訓讀

源自古典日語。見於公元759年成書的《萬葉集》。字面上可視作古典日語 yu(參見詞源1)的連體形 + 來源未知的後綴詞素 mi

發音

名詞

• () 

  1. (射箭)
  2. (音樂) 琴弓
  3. 箭術,射箭
  4. (神道教) 一種驅魔的神樂
  5. ()的簡稱。
  6. 拱形弧形
  7. 棉花弓,將棉花器具
同類詞彙
  • (箭術)
    • ()/ ()
    • ()
    • () () () ()
    • ()
    • ()
    • ()
    • ()
派生詞

參見

  • (rongubō, 長弓)
拓展閱讀

詞源3

詞中漢字
たらし
二年級
訓讀

torashi 的音變,動詞 () (ren'yōkei)tora 是動詞 (toru, 拿,取) (mizenkei) (su)古典日語的敬稱後綴。原義為“拿在手上的東西”。[1][2]

發音

  • 國際音標(幫助)[ta̠ɾa̠ɕi]

其他寫法

名詞

• () 

  1. (罕用尊敬) ,尤指貴族用的弓
近義詞
  • ()

詞源4

詞中漢字
きゅう
二年級
漢音

源自中古漢語 ()[1][2]對比現代官話 (gōng)

發音

  • (東京) きゅ [kyúꜜù] (頭高型 – [1])[2]
  • 國際音標(幫助)[kʲɨᵝː]

名詞

• () 

  1. (罕用)
  2. (obsolete) 古代中國丈量弓箭手之間距離單位,一等於六 (shaku),約等於182公分
  3. (obsolete) 古代中國丈量土地長度的單位,一等於八 (shaku),約等於242公分
使用注意

現代日語中,kyū 這個讀音基本見於複合詞中。

派生詞

參考資料

  1. 1 2 3 1988年(日語),東京小學館
  2. 1 2 3 4 5 2006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3. 1998NHK日語發音重音詞典 (日語),東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朝鮮語

漢字

(音訓)

  1. (gung)的漢字?

組詞

  • 궁도 (, gungdo, “射箭,弓術”)

越南語

漢字

儒字;讀法:, ,

組詞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