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

正體/繁體 -{() }-
簡體 #-{() }-
異體

發音



韻圖
讀音 # 1/1 1/1
(3) (7)
(23) (89)
調 平 (Ø) 平 (Ø)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bu daw
擬音
鄭張尚芳 /buo/ /dɑu/
潘悟雲 /buo/ /dɑu/
邵榮芬 /bo/ /dɑu/
蒲立本 /bɔ/ /daw/
李榮 /bo/ /dɑu/
王力 /bu/ /dɑu/
高本漢 /bʱuo/ /dʱɑu/
推斷官話讀音 táo
推斷粵語讀音 pou4 tou4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1/1
序號 3439 12364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0 1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baː/ /*l'uː/
注釋

詞源1

葡萄

借自巴克特里亞語 ()(130 BCE);對照波斯語 (bâde, ) (Schuessler, 2007Chmielewski, 1958)。在“葡萄”成为正式名称以前,曾有多种书写形式。《史记》和《汉书》中用的是“蒲陶”。《后汉书》里开始使用“葡萄”。《魏书》里使用的是“蒲萄”。唐、金、明时用过“蒲桃”。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著有《葡桃酒赋》。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均使用葡萄二字。

名詞

  1. 落葉藤本植物(Vitis),葉掌狀分裂,花序呈圓錐形,開黃綠色小花,漿果多為圓形橢圓形色澤品種而異,是常見的水果,亦可釀酒。亦指此植物的果實(分類詞: ;  ; ;  )
  2. 葡萄酒
同義詞
方言用詞 — 葡萄[地圖]
語言 地區
文言文
書面語 (白話文)
分類學名稱
官話 北京
臺灣
煙台(牟平)
濟南
洛陽
萬榮
西安
銀川
烏魯木齊
武漢
成都
貴陽
柳州
揚州
南京
合肥
粵語 廣州
香港
斗門(上橫水上話)
珠海(斗門)
台山
東莞
陽江
贛語 南昌
客家語 梅縣
苗栗(北四縣)
屏東(內埔,南四縣腔)
新竹縣(竹東,海陸)
臺中(東勢,大埔)
新竹縣(芎林,饒平腔)
雲林(崙背,詔安腔)
徽語 績溪
晉語 太原
閩北語 建甌
閩東語 福州
閩南語 廈門
泉州
漳州
臺北
新北(三峽)
高雄
宜蘭
彰化(鹿港)
臺中
臺南
新竹
金門
澎湖(馬公)
檳城(泉漳)
馬尼拉(泉漳)
潮州
南部平話 南寧(亭子)
吳語 上海
蘇州
寧波
溫州
金華
湘語 長沙
雙峰
衍生詞
  • (pútaogān)
  • (pútáoyuán)
  • (pútaoshǔ)
  • (pútaodàn)
  • (pútáoyòu)
  • (pútaozhī)
  • (pútaohuī)
  • (Pútáoyá)
  • (pútaoshí)
  • (pútaokē)
  • (pútáotáng)
  • (pǔtaozǐ)
  • (pútaotāi)
  • (pútaoténg)
  • (pútáojiǔ)
  • (shépútáo)
  • (suānpútao)
派生詞
漢字詞():
  • 日語: ()
  • 朝鮮語: (podo)
  • 越南語: ()

翻譯

動詞

  1. (粵語新詞俚語来自) 嫉妒

詞源2

音義兼譯緬甸語 (putaui)

專有名詞

  1. 鎮名,位於緬甸
  2. 葡萄縣,緬甸克欽邦下轄的縣
  3. 葡萄鎮,緬甸克欽邦葡萄縣的鎮區

延伸閱讀

日語

詞源1

詞中漢字

人名用漢字
どう
人名用漢字
音讀

源自中古漢語 ()(對比現代官話讀音 pútáo),源自巴克特里亞語 ()

發音

  • (東京) どー [bùdóó] (平板型 – [0])[1]
  • 國際音標(幫助)[bɯ̟ᵝdo̞ː]

名詞

• ()  (budau)?

  1. 葡萄
衍生詞

詞源2

詞中漢字
人名用漢字 人名用漢字
不規則

發音

  • 國際音標(幫助)[e̞bʲi]

名詞

• () 

  1. (棄用) 葡萄

來源

  1. 2006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朝鮮語

此字詞中的漢字

名詞

(podo) (韓文)

  1. (podo)的漢字?

越南語

此字詞中的漢字

名詞

  1. 漢字

來源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