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跨语言
汉字
(部+6畫,共12畫,倉頡碼:,四角號碼:54114,部件組合:)
來源
汉语
| 簡體與正體/繁體 | ||
|---|---|---|
| 異體 | ||
字源
| 上古漢語 | |
|---|---|
| *kreː, *kreː | |
| *ɡreː, *ɡreː, *ɡreː | |
| *ŋreː, *ŋreːʔ | |
| *kreː | |
| *ɡreː, *kʷeː, *kʰʷeː | |
| *ŋreː, *ŋre | |
| *ŋreː, *ŋre | |
| *ŋreː | |
| *ŋreː | |
| *ŋreː | |
| *ŋreːs | |
| *qreː | |
| *qreː, *qʷraː, *kʷeː | |
| *qreː, *qʷraː | |
| *ɡeː, *kʷeː | |
| *qeːns | |
| *ɡʷraːʔ | |
| *ɡʷraːʔ, *ɡʷreːs, *ɡʷeː | |
| *ɡʷraːʔ, *qʰʷe | |
| *qʷraː, *qʷreː | |
| *qʷraː | |
| *kʷreːs | |
| *kʷreːs | |
| *kʷreːs | |
| *kʷreːs, *ɡʷreːs | |
| *kʷreːs, *ɡʷreːs, *kʷeːs | |
| *kʰʷreː, *ɡʷreːs | |
| *ɢʷreː, *qʷreː | |
| *kʷeː | |
| *kʷeː | |
| *kʷeː | |
| *kʷeː | |
| *kʷeː | |
| *kʷeː, *ɡʷeː | |
| *kʷeː, *kʰʷeː | |
| *kʷeːs | |
| *kʷeːs | |
| *kʰʷeː | |
| *kʰʷeː | |
| *kʰʷeː | |
| *kʰʷeː | |
| *qʰʷeː | |
| *ɡʷeː | |
| *ɡʷeː, *sqʰʷe, *qʰʷe, *qʰʷi | |
| *qʷeː, *kʰʷeːŋʔ | |
| *kʰʷeʔ | |
| *qʷes | |
| *qʰʷreɡ |
形聲漢字(OC *qʷraː, *qʷreː):意符 (“昆虫,生物”) + 聲符 (OC *kʷeː) 。
词源1
(此詞的語源缺失或不完整。請協助添加,或在茶室進行討論。)
发音
- 各地讀音
| 語言 | 地區 | 蛙 |
|---|---|---|
| 標準漢語 | 北京 | /ua⁵⁵/ |
| 哈爾濱 | /ua²⁴/ | |
| 天津 | /vɑ²¹/ | |
| 濟南 | /va⁴²/ | |
| 青島 | /va²¹³/ | |
| 鄭州 | /ua²⁴/ | |
| 西安 | /ua²¹/ | |
| 西寧 | /ua⁴⁴/ | |
| 銀川 | /va⁴⁴/ | |
| 蘭州 | /va⁵³/ | |
| 烏魯木齊 | /va⁴⁴/ | |
| 武漢 | /ua⁵⁵/ | |
| 成都 | /ua⁵⁵/ | |
| 貴陽 | /ua⁵⁵/ | |
| 昆明 | /ua̠⁴⁴/ | |
| 南京 | /uɑ³¹/ | |
| 合肥 | /ua²¹/ | |
| 晉語 | 太原 | /va¹¹/ |
| 平遙 | /uɑ¹³/ | |
| 呼和浩特 | /va³¹/ | |
| 吳語 | 上海 | /o⁵³/ |
| 蘇州 | /o⁵⁵/ | |
| 杭州 | /ʔuɑ³³/ | |
| 溫州 | /o³³/ | |
| 徽語 | 歙縣 | /ua³¹/ |
| 屯溪 | /ua¹¹/ | |
| 湘語 | 長沙 | /ua³³/ |
| 湘潭 | /uɒ³³/ | |
| 贛語 | 南昌 | /uɑ⁴²/ |
| 客家語 | 梅縣 | /va⁴⁴/ |
| 桃源 | ||
| 粵語 | 廣州 | /wa⁵⁵/ |
| 南寧 | /wa⁵⁵/ | |
| 香港 | /wa⁵⁵/ | |
| 閩語 | 廈門 (泉漳) | /ua⁵⁵/ |
| 福州 (閩東) | /ua⁴⁴/ | |
| 建甌 (閩北) | /ua⁵⁴/ | |
| 汕頭 (潮州) | /ua³³/ | |
| 海口 (海南) | /ua²³/ |
释义

近义词
组词
|
|
|
词源2
发音
释义
- 僅用於。
日语
汉字
(表外漢字)
读音
词源1
| 詞中漢字 |
|---|
| かえる 表外字 |
| 訓讀 |
⟨kaperu⟩ → /kaperu/ → /kaferu/ → /kaweru/ → /kajeru/ → /kaeru/
源自古典日語。
仅在成书于约759年的《万叶书》中出现一次,但是是用于表示枫树的发音。[1]一般被视为青蛙的非正式用词,正式用词使用下方的正式或诗歌词kawazu。[2]
最终衍生自何词不详,有很多理论。一些较为突出的理论为:
- 与 (kaeru, “返回”)同源,来自一些蛙的物种会返回出生地产卵的说法
- 与 (kaeru, “(从蛋中)孵出”)同源,指代蝌蚪
- 拟声词,kape原指青蛙的叫声,但后缀-ru为不明词素
发音的变迁经历了一个中间音拍发作/je/的明显阶段,记载于1603年的《日葡辞书》内,发音为cayeru。[3]这应该是室町时代发音变迁的结果,这种变迁会使/we/改为/je/,后/je/合并成/e/而得到现代发音/kaeru/。
现在是青蛙的最常用用词。
发音
其他形式
名词
或 • () ← (kaferu)?
用法说明
衍生词汇
词源2
| 詞中漢字 |
|---|
| かわず 表外字 |
| 訓讀 |
⟨kapadu⟩ → */kapadu/ → /kafad͡zu/ → /kawad͡zu/ → /kawazu/
上方kaeru的更为正式发音或诗歌用语。[2]见于成书于约759年的《万叶书》内。[7]
最终衍生自何词不详,但是开头的kawa(古代读音kapa)一部分很可能是、 (kawa、古体读音 kapa)。
发音在1603年已经发展成kawadzu,记载于《日葡辞书》词条内,拼写做cauazzu。[8]
发音
名词
• () ← (kafadu)?
- (詩歌) 蛙,青蛙
- 1686, 松尾芭蕉
- 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
- ふるいけやかはづとびこむみづのおと
- (现代假名:ふるいけやかわずとびこむみずのおと)
- furuike ya kawazu tobikomu mizu no oto
- 古池塘——青蛙跳进——水声
- 古池や蛙飛びこむ水の音
- 1686, 松尾芭蕉
- (能乐戲劇)在能乐戏剧中表示溺死角色的一种面具。
衍生词汇
- ():井底之蛙
词源3
| 詞中漢字 |
|---|
| かいる 表外字 |
| 訓讀 |
⟨kaperu⟩ → /kaperu/ → /kaferu/ → /kaweru/ → /kajeru/ → /kairu/
发音变迁而来。在16世纪00年代末和早期的kayeru并存,在17世纪早期,成书于1603年的《日葡辞书》中记载的发音为cairu。[9]
发音
- 國際音標(幫助):[ka̠iɾɯ̟ᵝ]
名词
• ()
词源4
| 詞中漢字 |
|---|
| あ 表外字 |
| 慣用 |
词缀
衍生词汇
参见
参考资料
- ↑ 大約759 萬葉集 (卷8,詩1623),文本见此
- 1 2 1988年,(日語),東京:小學館
- ↑ 1603, / Vocabulario da Lingoa Iapam (Nippo Jisho: Paris edition / Vocabulary of the Language of Japan) (日語和葡萄牙語),1976年再版,東京:勉誠社 ,文本见此,右栏下方
- 1 2 2006, (大辭林),第三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905-9
- 1 2 1998,(NHK日語發音重音詞典) (日語),東京:NHK,ISBN 978-4-14-011112-3
- 1 2 1997,(新明解國語辭典),第五版(日語),東京:三省堂,ISBN 4-385-13143-0
- ↑ 大約759 萬葉集 (卷3,詩356),文本见此
- ↑ 1603, / Vocabulario da Lingoa Iapam (Nippo Jisho: Paris edition / Vocabulary of the Language of Japan) (日語和葡萄牙語),1976年再版,東京:勉誠社 ,文本见此,从右边栏下方往上数第5个词条
- ↑ 1603, / Vocabulario da Lingoa Iapam (Nippo Jisho: Paris edition / Vocabulary of the Language of Japan) (日語和葡萄牙語),1976年再版,東京:勉誠社 ,文本见此,右栏第4个词条,释义为葡萄牙語 ,的印刷变体,现代形式 (“青蛙”)的早期形式
朝鲜语
汉字
(wa, wae) (韓字 , , 修正式:wa, wae, 馬科恩-賴肖爾式:wa, wae, 耶鲁式:wa, way)
-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
{{rfdef}}模板。
越南语
汉字
:儒字;讀法:
- 本詞語需要翻譯為漢語。請協助添加,並移除
{{rfdef}}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