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79AE, 禮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79AE

[U+79AD]
中日韓統一表意文字
[U+79AF]
U+F9B6, 禮
中日韓相容表意文字-F9B6

[U+F9B5]
中日韓相容表意文字
[U+F9B7]

跨語言

繁體字
簡體字
日本
朝鮮

替代寫法

在繁體中文,U+79AE的左邊部件寫為。在韓國漢字和日本舊字體U+79AE的左邊部件寫為,這也是在《康熙字典》中出現的歷史形式。中日韓相容表意文字存在U+F9B6的編碼,已反映《康熙字典》的形式。

漢字

+13畫,共18畫,倉頡碼四角號碼35218部件組合

衍生字

  • , , , , , ,

來源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漢語

正體/繁體
簡體
異體

字源

古代字體(
西周 戰國時期 說文解字
(漢·許慎
甲骨文 金文 金文 楚系簡帛文字 古文字 小篆

形聲漢字(OC *riːʔ會意漢字 :意符 (祭壇) + 聲符 (OC *riːʔ, 儀式) – 在祭壇上舉行儀式

原字型為,參見主條目。

詞源

不確定Schuessler (2007)提出這是一個古老地區的詞源。對照藏語 (zhe sa, 尊敬,榮耀,敬重) (rje bo, 領主,貴族), (rjed, 榮耀;尊敬)姆魯語 [script needed] (ri, 儀式)可能是源自南亚语系 (例如孟語 [script needed] (rèh seh, 尊敬,崇敬);馬爾克木語 [script needed] (rɛh, 舉起);兩者皆源自原始孟-高棉語 (舉起,高舉))。

發音


註解
  • lài - 白讀;
  • lǐ - 文讀。

韻圖
讀音 # 1/1
(37)
(39)
調 上 (X)
開合
反切
白一平方案 lejX
擬音
鄭張尚芳 /leiX/
潘悟雲 /leiX/
邵榮芬 /lɛiX/
蒲立本 /lɛjX/
李榮 /leiX/
王力 /lieiX/
高本漢 /lieiX/
推斷官話讀音
推斷粵語讀音 lai5
白一平沙加爾系統1.1 (2014)
讀音 # 1/1
現代北京音
(拼音)
構擬中古音 ‹ lejX ›
構擬上古音 /*[r]ˁijʔ/
英語翻譯 propriety, ceremony

來自白一平–沙加爾系統的上古漢語標註筆記:

* 圓括號 "()" 表示存在不確定;
* 方括號 "[]" 表示身分不確定,例如 *[t] 的尾音有可能是 *-t 或 *-p;
* 尖角括號 "<>" 表示接中辭;
* 連字號 "-" 表示語素範圍;

* 句號 "." 表示音節範圍。
鄭張系統 (2003)
讀音 # 1/1
序號 7839
聲符
韻部
小分部 2
對應中古韻
構擬上古音 /*riːʔ/

釋義

  1. 儀式
       diǎn  
       hūn  
       sāng  
       chéngnián  
  2. 祭祀
  3. 人類行為規範
    • [文言文繁體]
      [文言文簡體]
      出自:《論語》,約公元前475 – 前221年
      Fūzǐ xúnxún rán shànyòu rén, bó wǒ yǐ wén, yuē wǒ yǐ . [漢語拼音]
      大師已有序的方法巧妙的引導人們前進,他用學問充實我的頭腦,教會我行為規範。
    • [文言文繁體]
      [文言文簡體]
      出自:《禮記》,約公元前4 – 前2世紀
      zhě, suǒyǐ dìng qīnshū, jué xiányí, bié tóngyì, míng shìfēi yě. [漢語拼音]
      行為規範的主要作用,就是用來確認人與人之間親疏關係,解決可能引起嫌疑或疑慮的問題的方法,區分應該達成一致的地方和有分歧的地方的方法;來明辨什麼是錯的,什麼是對的地方。
  4. 規矩恭敬態度行為
       jìng  
       xíng  
       yǒu  
       duōrénbùguài  
  5. 敬意贈品(分類詞: )
         
  6. 尊敬厚待
       jìngxiánshì  
  7. 太玄經中第48個爻象𝌵
  8. 姓氏

使用說明

通常單獨的 (),指的是涉及嚴肅社交活動的禮物。朋友、親人之間則用 ()

組詞

  • (xiàshuǐlǐ)
  • (sānlǐ)
  • (xiàlǐ)
  • (bùlǐ)
  • (wǔlǐ)
  • (kànglǐ)
  • (fúlǐ)
  • (zuòlǐ)
  • (yílǐ)
  • (yōulǐ)
  • (xiānlǐhòubīng)
  • (kèjǐfùlǐ)
  • (miǎnlǐ)
  • (liùlǐ)
  • (diǎnlǐ)
  • (guànlǐ)
  • (xiōnglǐ)
  • (zhìlǐ)
  • (gēlǐ)
  • (bēilǐhòubì)
  • (bēicíhòulǐ)
  • (guàlǐ)
  • (hòulǐ)
  • (shòulǐ)
  • (sīlǐ)
  • (jílǐ)
  • (zhōulǐ)
  • (huànlǐ)
  • (sānglǐ)
  • (jiālǐ)
  • (huílǐ)
  • (zhílǐ)
  • (shòulǐ)
  • (xiàlǐ)
  • (duōlǐ)
  • (dàlǐtáng)
  • (dàlǐmào)
  • (dàlǐbài)
  • (dàlìfú)
  • (shīlǐ)
  • (hūnlǐ)
  • (dìnglǐ)
  • (shèlǐ)
  • (xiǎolǐbài)
  • (shàolǐ)
  • (zhǎnlǐ)
  • (chánglǐ)
  • (chánglǐfú)
  • (niánlǐ)
  • (chǎnglǐbài)
  • (bīnbīnyǒulǐ)
  • (cǎilǐ)
  • (fùlǐ)
  • (ēnlǐ)
  • (chànlǐ)
  • (chénglǐ)
  • (kànglǐ)
  • (bàilǐ)
  • (jūlǐ)
  • (bàijiànlǐ)
  • (shīlǐ)
  • (wǎnlǐfú)
  • (yǒulǐ)
  • (shūlǐ)
  • (wúlǐ)
  • (xiànlǐ)
  • (xiànglǐ)
  • (zhānlǐ)
  • (duǎnlǐ)
  • (lǐsú)
  • (lǐyí)
  • (lǐquàn)
  • (lǐzhì)
  • (lǐpǐn)
  • (lǐdān)
  • (lǐqì)
  • (lǐtáng)
  • (lǐguān)
  • (lǐshàngwǎnglái)
  • (lǐbēngyuèhuài)
  • (lǐmào)
  • (lǐdù)
  • (lǐyì)
  • (lǐchàn)
  • (lǐchéng)
  • (lǐbài)
  • (lǐbàitáng)
  • (lǐbàitiān)
  • (lǐbàisì)
  • (lǐjiào)
  • (lǐshù)
  • (lǐwén)
  • (lǐshū)
  • (lǐyuè)
  • (lǐfǎ)
  • (lǐpào)
  • (lǐwù)
  • (lǐshēng)
  • (lǐjié)
  • (lǐjīng)
  • (lǐyì)
  • (lǐyìliánchǐ)
  • (lǐpìn)
  • (lǐhuā)
  • (lǐxìnghuò)
  • (Lǐjì)
  • (lǐràng)
  • (lǐzàn)
  • (lǐmào)
  • (lǐxiánxiàshì)
  • (lǐlur)
  • (lǐyù)
  • (lǐbùshì)
  • (lǐwéi)
  • (lǐfáng)
  • (lǐfèng)
  • (lǐshǔ)
  • (jiélǐ)
  • (pìnlǐ)
  • (mòlǐ)
  • (chálǐ)
  • (zànglǐ)
  • (bólǐ)
  • (xínglǐ)
  • (biǎolǐ)
  • (guānlǐ)
  • (shīlǐ)
  • (xièlǐ)
  • (yìlǐ)
  • (cáilǐ)
  • (bīnlǐ)
  • (péilí)
  • (zànlǐ)
  • (yuèlǐ)
  • (jūnlǐ)
  • (sònglǐ)
  • (tōnglǐ)
  • (guòlǐ)
  • (huánlǐ)
  • (xiāngshèlǐ)
  • (ménlǐ)
  • (péilǐ)
  • (yīnlǐ)
  • (shuānglǐ)
  • (dǐnglǐ)
  • (dǐnglǐmóbài)
  • (sònglǐ)

來源

日語

新字體

舊字體

漢字

人名用漢字旧字体汉字,新字体形式

  1. 舊字體形式

讀法

  • 吳音: ()
  • 漢音: ()
  • 名乘: (); ()

朝鮮語

詞源

來自中古漢語 ()

歷史讀法

發音

漢字

(音訓南韓)

  1. / (rye/ye)的漢字?:禮儀。

組詞

來源

  • (2007) 數位漢字辭典

越南語

此字詞中的漢字

漢字

漢越音;讀法: (()(đệ)(thiết))[1][2][3]
字喃;讀法:[1][2][4], [3][5], [1][3][5][4], [2][3][5][4], [2][3], [2][5], [3][5], [3][4], [5][4], [3], [3], [3], [4], [4]

  1. (儀式;禮儀;磕頭;祭祀)漢字
  2. (磕頭)喃字
  3. (奇數)喃字

來源

  1. 1 2 3 Nguyễn (2014).
  2. 1 2 3 4 5 Nguyễn et al. (2009).
  3. 1 2 3 4 5 6 7 8 9 10 Trần (2004).
  4. 1 2 3 4 5 6 7 Taberd & Pigneau de Béhaine (1838).
  5. 1 2 3 4 5 6 Hồ (1976).
This article is issued from Wiktionary. The text is licen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 - Sharealike. Additional terms may apply for the media files.